霍金遗作探索多重宇宙暗示有平行宇宙

【菜科解读】
霍金遗作探索多重宇宙 暗示有平行宇宙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生前所写的一篇科学论文本周刊出,这篇论文重燃对宇宙学家看法极度分歧问题的辩论,即我们的宇宙是否只是多重宇宙(multiverse)众多宇宙中的一个。
许多科学家不喜欢多重宇宙的概念,包括霍金(Stephen Hawking)在内。
霍金去年受访时表示:我从来不是多重宇宙迷。
不过他在这篇与比利时鲁汶大学(KU Leuven university)教授荷托格(Thomas Hertog)合撰的论文中未驳斥多重宇宙的概念,但是提议大幅削减多重宇宙的规模。
根据一个学派,宇宙在大爆炸(Big Bang)后,开始以几何级数的速度膨胀。
在大多数区域,膨胀持续不断,只有少数区域膨胀停止。
这些少数区域就是像我们这样的宇宙形成的地方。
这许多像我们这样的宇宙常被喻为不断膨胀海洋,即多重宇宙中的水泡。
如果我们真的活在不断膨胀的多重宇宙,将意味每个宇宙的物理和化学法则都不同,这也是许多科学家难以接受多重宇宙概念的原因。
霍金在3月14日逝世前10天,提交了他人生最后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本周刊载于高能物理期刊(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
剑桥大学引述霍金在论文的话说:我们不是谈论单一、独特的宇宙。
不过我们的发现意味多重宇宙的规模大幅缩小,可能存在的宇宙少得多。
荷托格告诉法新社,这项新假设是依据理论物理学的一支弦理论(string theory),并推断宇宙显然是有限的,尽管仍存在许多宇宙。
荷托格指出:这项辩论触及宇宙学的基础。
根本的问题是,我们能否对自然法则的来源以及它们是否是独特,有更深入的了解。
法兰克福高等研究所(Frankfurt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理论物理学家霍森菲尔德(Sabine Hossenfelder)表示:我们生活在‘多重宇宙’的想法,是物理界次领域少部分人的边缘想法。
。
她告诉法新社:从事严肃科学研究的人,没有人研究多重宇宙,因为它毫无用处。
她指出,主要问题是,任何多重宇宙理论都缺乏足够证据,没有足够资讯以资运算。
不过荷托格说,这项新理论是往正确方向迈出一步。
他在鲁汶大学网站解释说,这使根据我们新理论的宇宙学更具有预测性,做为一种科学理论更站得住脚,因此我们希望最终能够测试。
一些科学家猜测,黑洞的区域应该还有一个白洞
宇宙最神秘的天体——黑洞黑洞它是宇宙空间中存在的一种天体,它具有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时空曲率无限大等特点,它有着强大的吸力,可以吞噬任何靠近它的东西,包括了恒星、行星和其他物质,甚至就连光也难逃脱他的手掌。
因为黑洞的特殊性,所以人们用肉眼无法看到黑洞,世界上也没有一件仪器能够观测到它,所以被称之为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
有人问,既然黑洞能够吞噬一切物体,那么黑洞吞噬的东西去哪了?就算是人,东西吃多了,身体也会变胖,为什么黑洞吞噬东西之后,并没有变化呢?对此科学家也进行过研究,他们注意到虽然黑洞用仪器看不到,但黑洞吞噬的过程却可以观察到。
科学家发现黑洞在吞噬星球时,会将星球撕裂、像拉面条一样拉长,将星球上的物质变成基本粒子,然后被黑洞吸收。
所以一些科学家猜测,黑洞的区域应该还有一个白洞,黑洞是专门吸收物质和能量的,而白洞则会将这些东西喷射出来,黑洞不停的吞噬物体,而白洞不停的喷射物质,所以黑洞虽然不停的吞噬物质,但是并没有发生变化,但这只是一种猜测,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白洞蛛丝马迹
隐蔽世界 海洋地壳发现“平行宇宙”
这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未来更顺利的在其他星球上搜寻生命迹象。
一支国际科学家团队在太平洋海床的玄武岩内,发现微小生物存活的证据,这处海床被长达2500公尺的海水以及数百公尺长的沉积物覆盖。
这项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处海床存在着一个广阔的生态系统,它的特征跟之前调查发现的截然不同。
地球海洋底部可能存在一个拥有生命的“平行宇宙” 从美国西海岸海底搜集的岩芯样本包含微生物的踪迹,后者生活在完全无光的环境下,并且几乎跟上面的世界完全隔离。
微生物学家马克利弗(Mark Lever)说:「我们提供了深埋在海洋地壳的生命的第一批直接证据。
我们的发现显示化学合成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这种空间广阔的生态系统的存在。
」平行宇宙 科学家普遍认为阳光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
光合生物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从而组成地球上食物链的基础。
但是生活在海洋地壳多孔岩石里的生命,本质上却跟之前知晓的任何生命形式有所不同。
对它们而言,作为生命存在的根本的能量,主要是来自地球化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