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太空授课11周年!山东姑娘王亚平在太空播种梦想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6-22 点击数:
简介: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协助下开展了首次实时太空授课,全国8万所中学6000多万名学

【菜科解读】

中国首次太空授课11周年!山东姑娘王亚平在太空播种梦想

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协助下开展了首次实时太空授课,全国8万所中学6000多万名学生还有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通过中央电视台直播收看,这堂课点亮了许许多多孩子的好奇心,也在无数个孩子的心中播种下航天梦想。

中国首次太空授课11周年!山东姑娘王亚平在太空播种梦想

王亚平出生在烟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里,从小就渴望飞翔。

高考时正好赶上我国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她报考了飞行学院并被录取,如愿成为一名女飞行员。

毕业后,她安全飞行1600多小时,出色完成了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等重大任务。

2009年,王亚平又赶上国家招收第一批女航天员,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名航天员。

我从一名农村小女孩,成长为一名飞行员,再到一名航天员,我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一颗追求梦想的心,我的一切机会、机遇都是祖国的发展、事业的进步、时代的繁荣赋予的。

王亚平直言。

自加入航天员大队,到2013年执行神十任务的1000多个日子里,王亚平没有了休息日,没有了娱乐时间,没有睡过一天懒觉,甚至连航天城大门都没踏出过一步。

终于,她在各项考核中脱颖而出,成为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圆了她的太空梦。

当王亚平得知自己即将能在太空给全国中小学生上一课时,她激动的心情无法言喻。

太空授课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第一次在轨开展的教育应用类任务,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第一次面向全国、全世界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使命,史无前例的光荣;责任,也史无前例的重大。

2013年6月20日,在距离地表35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里,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协助下讲解并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的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实验水膜实验和水球实验,她由此成为了中国首个太空教师。

王老师这个称呼,成为王亚平完成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中最大的收获。

能够以老师的身份,在孩子们心中播种下航天梦想,开启他们的追梦旅程,她感到由衷的幸福和欣慰。

中国首次太空授课11周年!山东姑娘王亚平在太空播种梦想

2021年,时隔八年之后,王亚平再次进入太空,并成为我国第一位出舱的女航天员、首位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

在这次太空之旅中,王亚平又进行了两次太空授课,展示各种各样的实验,被誉为教学中的顶流,网课界的天花板。

当时,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发布了寻找太空班的孩子征集令,当年那些观看首次太空授课的孩子们,有的已进入大学,有的还成长为航天战线上的一员。

王楠高考时选择了航天专业,并以优异成绩保研到北航继续深造,现在已经成为一名航天人,她说,那堂太空授课是她最美好的一帧记忆,太空教师王亚平是她追梦路上向往的光;曹航畅和宋国梁从那一次太空授课后便对航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已成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一分子……王亚平在太空中播下的梦想种子正在悄悄发芽。

2022年,在第三十八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为宣传学习太空授课对广大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要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王亚平获评最美太空教师,为特别致敬人物。

2024年4月,《为民·创新·启迪——科普中国在行动》节目现场揭晓了年度科普榜单,由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创作、王亚平担任科普教师的《学习强国太空教师课堂·王亚平天文课》获年度科普短视频奖。

山东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人既是我的后盾,也是我的榜样。

山东姑娘王亚平说,太空授课为同学们播种了梦想,也为我指明了未来奋斗的方向。

在载人航天和科普教育事业里,我会竭尽所能,把太空科普教育与航天事业融为一体,永远做孩子们心中的‘太空教师’。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韩雨婷)

虚假记忆就是与真实记忆不一致自己骗自己

虚假记忆其实就是和真实记忆不一样,也是自己骗自己。

每一个人的记忆力都是有所不同,有的人在二三十岁应该还可以记着小时候四五岁的事情,甚至还可以将这些事情完完全全的讲述出来。

但是讲述出来的事情有可能和自己的真实经历有很大的出入,其实这也就是所谓的虚假记忆。

然而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拥有很大的虚假记忆,接下来详细了解一下。

虚假记忆是什么虚假记忆其实就是自己骗自己,和自己真实的记忆是不一样的。

虚假记忆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很多人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来研究虚假意义,然而有所谓的,专家就认为,大脑记忆当中自动形成了一种回忆,然而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会出现虚假记忆这种情况。

有时候就会通过自己的叙述将事实扭曲,而且表述出来和自己真实经历一定有很大出入。

这也就是所谓的虚假记忆,这都是属于正常现象,每个人都会经历。

虚假记忆产生的原因其实曾经美国的相关人员就进行研究,针对于人的大脑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猜测,之后就认为虚假记忆其实就是大脑当中负责记忆的一块区域,在短时间当中活动比较频繁,再加上活力很大,导致出现虚假记忆。

虚假记忆是正常现象很多人都觉得出现虚假记忆之后,是不是对自己的大脑就出现了问题,或者是自己身体某个部位发生了病变?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虚假,机遇在人体当中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因为人的大脑记忆力是有限的,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去遗忘一些东西。

然而在记忆的过程当中,总是会想起对自己有帮助或者是快乐的事情。

虽然有的人成年之后还会想起儿时的经历,但这些都只是模模糊糊的,并不能够完全的记忆下来。

土卫六有大气层有海洋还下雨,若移到宜居带中,会成为宜居星球吗

土卫六泰坦,Titan是土星的最大卫星,也是太阳系中第二大卫星,仅次于木卫三,而且土卫六也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大气层的卫星,大气中也有云层,其表面甚至有甲烷等液体形成的海洋,而且上面也会下雨甲烷雨,天文学家认为土卫六是和原始地球最为相似的星球,那么如果把土卫六推向火星或者地球的轨道,也就是让它位于太阳系的宜居带中,它会成为第二个地球吗?想把一颗星球推离它的轨道,到达指定的位置,以现在人类的技术是做不到的。

不过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假设数百年后人类给地球装上了行星发动机,依靠它的强大推力将地球推离了太阳系,或许未来的人类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改造太阳系,那么这样把土卫六推离轨道可以实现吗?土卫六这星球的质量虽然跟地球差很远,但它有着比地球更为浓厚的大气层,大气压是地球的1.5倍,在上面安装行星发动机的话,将会把它上面的空气吹跑一大部分,所以这个方法也不是很理想,除非将发动机建造得高达上百公里,而如此高的发动机又是难以想象的,其底部承受的压力非常巨大,金属也可能被压得融化掉,所以《流浪地球》中的方法对土卫六而言并不适用实际上对地球也不实用。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移动土卫六吗?其实办法也不是没有,太阳系中有很多没有大气层的卫星和矮行星,在这样的星球上安装行星发动机,将其加速后从斜后方撞击正在前进中的土卫六,将其加速并推离土星引力,也有可能使它脱离土星轨道,但是这样的话却会大大破坏土卫六表面的现有环境,也不是很理想。

其实我们也不必这样讨论将土卫六移动到太阳系的宜居带,因为土卫六来到太阳的宜居带也不会变成宜居的生命星球,因为虽然土卫六有着浓厚的大气层,表面可能有甲烷等形成的海洋,但是它来到宜居带中,这一切都会发生变化。

首先,土卫六本身并没有磁场,他之所以会有浓厚的大气场,是因为土星的磁场在保护它,它的运行轨道大部分都位于土星的磁场范围中,而且土星本身就是一个气态星球,土卫六围绕土星运行,可以大量吸收土星的散逸气体,所以土卫六才会成为拥有浓厚大气层的卫星。

如果它来到太阳系的宜居带中,它就失去了土星磁场的保护,其大气层就会在高速的太阳风吹拂之下越来越少,最终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没有大气层的星球。

在太阳系宜居带中,土卫六表面的温度要比在土星附近高得多,即便它像地球和火星这样处于自转状态,它的赤道附近温度也会有二三十摄氏度的高温,这样的话,它表面的甲烷等海洋也将会很快挥发掉。

那么在这之后,土卫六会变成一个火星那样的沙漠星球吗?还不会!因为土卫六还是一颗富水星球,它来到宜居带中之后,水冰会融化成水,而表面的大气层被吹拂掉之后,这些水和水冰都会变成水蒸气继续挥发,并从土卫六上逃逸出来,当这些水都逃逸掉之后,土卫六的质量将会小很多,因为土卫六上面含有大量的水,比我们地球上的水还要多很多。

所以这样一来,土卫6还是会成为一个干旱的沙漠星球,本身质量也会缩小很多,因为它的大气层,表面的甲烷液体海洋和水等都会消失,不过这个消失的过程会很漫长。

加入收藏
               

中国首次太空授课11周年!山东姑娘王亚平在太空播种梦想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