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年=多少年人类有飞出过一光年吗?并非时间单位

【菜科解读】
1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并不是时间单位,常常被用来计算天体之间的距离,就是9460730472580800米,直到1838年,光年的概念才被德国天文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提出,截止到2018年1月2日,旅行者1号目前才只飞出了太阳系,距离1光年遥遥无期,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光年是多少年?光年其实是一种长度单位,是用来计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的,常常用来计算天体之间的距离,所以和时间单位年没有半点关系,1光年根本就不能和年相互转换,1光年要是用我们日常使用的单位米来换算,就是9460730472580800米,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数字。
而光年的计算方法就是距离=速度×时间,光速等于每秒30万千米,所以1光年=30万千米/秒×大约31557600秒 365天,也就是9.4605×1015米,相当于世界上最快的飞机时速达到11260千米,持续飞行95848年的距离。
之所以要用这么大的单位来计量,就是因为宇宙天体之间的距离无比遥远,如果只用我们平常的计量方式,一个数字可能都要好几十位,十分的不方便计算和研究,所以天文学家就创造了光年这一单位。
但是早在1676年,人们还不相信光的传播需要时间,到1838年,光年的概念才被德国天文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提出。
人类有飞出过一光年吗?据说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旅行者1号是目前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已经飞行了41年,截止到2018年1月2日,旅行者1号已经处于离太阳211亿公里的距离,目前虽然已经飞出了太阳系,但是距离一光年的距离还是遥遥无期。
即使是目前最快的人造太空探测器-太阳神探测器,也需要大概4000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即使它的最高速度达到了25千米/秒,已经超过了七大宇宙速度中的第三宇宙速度,仍然无法飞跃1光年的距离。
结语:所以依据目前的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还无法飞跃这遥远的距离,不过有人说霍金设想的光帆飞船飞抵比邻星计划,还是很有希望的,毕竟达到了五分之一的光速,但是目前人类还无法实现。
世界三大未解谜团,两件在中国,最终一个若破解将颠覆人类文明!
彭加木失踪谜团新疆新疆罗布泊自古以来就被成为“死亡之海”,又因地形酷似一只耳朵,也叫“地球之耳”,在几千年的古代上,新疆新疆罗布泊据流传各种神奇传说,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楼兰古国,而彭加木失踪一事更是让新疆新疆罗布泊变得更加神奇。
彭加木并非首次考察新疆新疆罗布泊,1964年,他就在新疆新疆罗布泊采集水样和矿物,1979年,他跟日本专家合作,再次来到新疆新疆罗布泊考察,历经1月,他们重走了楼兰环绕新疆新疆罗布泊达到羌的丝绸之路中段。
然而第三次1980年5月再次深入新疆新疆罗布泊时,却因为独自寻找水源失踪了,虽然派出了搜救部队,搜救人员更达到了1029人,前后寻找了41天,寻找面积为1011平方公里,先后四次地毯式搜寻,但依旧没有找到彭加木,那么彭加木到底去那里。
陆地的“百慕大三角”百慕大是指百慕大群岛、美国的迈阿密和波多黎各的圣胡安三点连线形成的一个大西洋三角地带,这里也上演着各种各样失踪事件,甚至还有传出过百慕大“时空穿越”的说法,各种奇妙的事件的发生,也是让人将百慕大称为“魔鬼三角洲”。
无独有偶,除了“魔鬼三角洲”之外,在我国四川还有一个瓦屋山迷魂凼,其经纬度在2932— 2934之间,这个纬度又刚好与耸人听闻的百慕大三角相似,不仅如此,迷魂凼同样也有各种奇妙的事件。
一旦进入迷魂凼,手机、GPS、指南针全都会失灵,从1970年开始,就有人迷失在迷魂凼当中,1975年洪雅当地组织的野生动物调查小组,就试图解开迷魂凼谜团,但刚刚进入迷魂凼就迷失了方向,他们不得不原路返回。
几十年来,林业厅、动物保护组织、世界动物基金会都派出了考察队,可都无功而返,科考队曾在迷魂凼释放信鸽,想让它飞出去,结果鸽子在上空盘旋了一圈,又落回队员肩膀上,根本不敢飞走。
而且迷魂凼常年都充斥着的浓雾,为了防止有人在这里面迷失,当地管委会就将迷魂凼列为了禁地,禁止游客进入,据说迷魂凼是五斗米教的创始人张陵修道的地方,他在这里还设下了迷魂阵。
人类的起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了人类的起源问题,他认为人类是由南方古猿进化而来,但从古猿进化到人类,找不到太多的共同点,在史前进化时期,似乎存在着一段空白期,人类就好像凭空出现了一样。
加上近年来,史前人类的活动痕迹不断被发现,而人体的潜能又非常神奇,比如人又为何会自燃,人体自燃现象早17世纪就已经出现了,300多年来,科学界一直都试图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至今没有找到任何答案侦破纪实:若是破解人类这一秘密,人类文明或许会重新洗牌。
更多请关注幼师蕊蕊!
外星人不来地球?或达成协议忽略人类文明
当然,外星人是否存在这一问题已经无需再过多论证,茫茫宇宙我们可不能自大到只有人类这一种文明生命的存在。
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外星人为什么不来地球?有一种说法是外星人之间达成了忽略人类文明的协议。
外星人为什么不来地球? 1950年的一天,物理学家恩利克·费米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与人讨论外星人的事,突然冒出来一句:“他们都去哪啦?”——这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它所表达的是先进的地外文明存在的极大可能性与缺乏观测证据之间的矛盾。
目前,费米悖论仍是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未解之谜。
外星人都去哪了?地球人都不知道。
但是在1973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射电天文学家约翰·鲍尔提出了一个潜在解决方案。
鲍尔认为,外星人之所以不与人类交流是因为:他们把地球当作荒芜之地或者动物园。
在这所谓的“动物园假设”中,外星人出于保护自己或保护地球的目的有意忽视地球,并在他们内部达成共识。
这又引出了一系列有趣的问题。
浩瀚如宇宙,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光速是最主要的。
地外文明间要促成共识无疑是一项壮举。
问题是,外星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如今,在邓肯·福根的研究工作下,我们多少有了点眉目。
福根来自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他建立了银河系的数学模型来模拟地外文明如何通过交流网络来促成孤立地球的条约。
福根实现设定一些简单的假设。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地外文明间的间距足够大,信息的传递速度也受光速限制。
福根还假设地外文明只在银河系内宜居地发展,而且银河居住带在银河系6千秒差距至10千秒差距的环形二维空间内。
(秒差距为天文学上的长度单位,1000秒差距为3260光年,太阳距离银河中心8千秒差距。
) 接下来,计算机开始模拟,文明在可居住区内随机出现或消失。
电脑测量出不同文间的距离,并计算在此距离先信息传递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信息传递时间是在外星人寿命尺度范围内,那么他们就可以频繁通信,并且有可能达成共识。
关键问题是基于何种原因所有地外文明行动才会如此一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福根在他的模型中不断修改参数,他想知道银河系交流会受什么因素影响。
福根选定的参数包括地外文明的数量、地外文明的生存时间以及文明诞生的时间差。
算法非常简单: 1、首先,计算机通过文明建立的时间对所有文明的集合进行分类。
首先建立的文明会组织自己的星际同盟,并成为这个星际团体的盟主。
2、计算机随后测试盟主与后来建立的文明间是否通讯。
3、如果存在通讯,那么后起的文明会加入同盟。
4、如果不存在通讯,那么该文明会建立自己的同盟。
5、测试完同盟内的文明后,计算机会重复算法测试同盟外的文明,直到所有地外文明共属一个同盟。
很明显,地外文明的数量越少,他们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也越小。
实际上,这种情况下有多少地外文明就有多少同盟,但这样动物园假设就站不住脚了。
但是,据福根介绍,当地外文明的数量超过500时,星际同盟的数量就会很少。
所以接下来福根将地外文明的数量修正为500,并且改变文明所延续的时间。
结果很有趣。
模型显示,最初各文明间很少联系,他们达成共识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随着时间增长,星际同盟间开始联系,他们就有机会讨论如何对待地球这样的新兴文明。
但由于总有一小部分文明诞生于银河系边缘地带,很难与其他文明发生关联,所以星际同盟的数量应该有很多。
“有文明关联的同盟应该不止一个”。
文明的“寿命”也很重要。
福根的模型认为,如果文明只延续了不到100万年,那么就很有可能形成多个星际同盟。
而如果所有文明的延续时间都远超过100万年,并且,所有文明诞生的时间大致相同,那么就有可能建立起单一的星际同盟。
当然,福根的模型也有很多局限。
比如,它忽略了行星间的相互运动。
随着时间增长,这种相互运动将导致文明的扩散,这样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的可能性要比模型预测的大。
另外,福根的模型也没有考虑到文明互动的决定因素。
福根认为,不同文明间的差异很大。
“如果文明同盟间有接触,菜科网,他们很可能有不同的宇宙观,会有不同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不同的组织机构,”福根说。
换言之,银河系的文化应该是多元的。
所以,如果动物园假设是正确的,它也只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成立。
对此,福根有自己的看法。
“如果动物园假设是正确的,星际间的互动应该在政治或军事压迫下实现的,尽管这会损害一些同盟的利益,”福根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