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绝对正确的吗?

这意味着,所有的科学理论,包括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是相对真理,都是可证伪的,都需要发展。
限于篇幅,本文只与您讨论相对论是否是绝对正确的? 爱因斯坦最早发现问题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寻求新的基础时,物理学家必须在自己的思想上尽力弄清楚他所用的概念究
【菜科解读】
了解科学的人都知道,科学是可以证伪的,目前这个思想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
这意味着,所有的科学理论,包括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是相对真理,都是可证伪的,都需要发展。
限于篇幅,本文只与您讨论相对论是否是绝对正确的?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寻求新的基础时,物理学家必须在自己的思想上尽力弄清楚他所用的概念究竟有多少依据,有多大的必要性。
爱因斯坦是第一个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人。
在1927年10月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爱因斯坦首次公开发表对量子力学的反对意见。
他以小孔衍射为例指出,哥本哈根学派的概率解释会遇到不可避免的困难。
爱因斯坦认为,以波函数模的平方来表示一个粒子存在于完全确定的位置的概率,这样一种解释就必须以完全特殊的超距作用为前提,从而不允许连续分布在空间中的波同时在胶片的两个部分表现出自己的作用。
我来解读一下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按照经典物理的理解,一个波可以用空间和时间的函数来表示,波函数在时间和空间中连续演化,由于胶片上各点的位置与小孔的距离不相等,这意味着这列波的各个点不是同时到达胶片上的。
然而波尔的理论认为这列波是同时到达胶片的,这必然会导致超距作用的存在,而相对论限制了这种超距作用的存在。
爱因斯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波函数的塌缩过程与相对论之间存在矛盾,这就是薛定谔后来所说的量子纠缠。
实验证明量子纠缠真实存在,超距作用真实存在。
可是相对论禁止超光速物质的运动和信息传输,可以说,相对论也禁止了超距作用。
但相对论是绝对正确的吗?它已经完全被实验证实了吗?
相对论的正确性依赖于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
先来看一下光速不变原理。
爱因斯坦假定光在真空中相对于光源和观察者的速度不变。
光速是光这个客体的运动速度,是比较容易验证和否证的。
目前,光速不变原理已经为大量精确的实验所证实。
不过严格说,这些证实其实都应当称为回路光速不变,而不是单向光速不变。
这是由于不存在超光速信号,因此单向光速不可测。
爱因斯坦依据简单性原则进一步规定了单向光速不变性。
至于这个假设是否在任意精度内都成立,还需要进一步理论分析和实验检验。
另外一方面,我们必须要承认,目前的光速测量是我们在宇宙演化到一定的时间段,并且在地球及其附近的空间范围内的测量。
光速是否在整个宇宙空间内,在宇宙的所有演化阶段都是如此,并没有经过验证。
实际上,一些天文学家的观察已经显示,精细结构常数可能随宇宙年龄的增长在缓慢变化,而一些理论模型中光速也将随时间变化。
此外,有关超高能宇宙射线的观察数据似乎也违背光速不变原理。
并暗示在更高能量时,相对论的色散关系将失效,而光速将与波长有关。
再来看一下相对性原理。
相对性原理断言一切自然规律与惯性系的选择无关。
目前相对性原理已经为大量的实验所证实,不过,正如本文开篇所提到的科学的可证伪性,即使我们已知的自然现象都与惯性系的选择无关,我们也无法证实相对性原理的正确性。
只要有一条自然规律与惯性系的选取有关,那么相对性原理就将被否证,相对论则因此失效,并被新的理论所取代。
另一个原因是爱因斯坦对于相对性原理的论证更多地依赖哲学而非事实。
他从不可能找到一个绝对的惯性系出发,利用经典的连续运动作为案例来证明,很明显忽视了非连续性运动的存在。
很明显,爱因斯坦本人的原始论证并不具备普遍性。
#p#分页标题#e#很显然,相对论对于连续运动和连续演化现象都是适用的,但是对于量子力学所展示的非定域性、非连续性的波函数坍塌过程很可能并不满足相对性原理,即相对做连续运动的不同惯性系对于这种非连续过程的描述并不等价。
事实上,爱因斯坦本人对于相对性原理是否成立也早有洞见,他认为:只有我们确信所有自然现象都能够由经典力学来说明,相对性原理才是无可置疑的……电动力学和光学的最新进展,下述事实越来越变得明显,即经典力学无法为所有自然现象的物理描述提供一个充分的基础……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量子力学的大量实验都表明,相对论是有局限的。
但现在还不是否定相对论建立新理论的时候,而是要先解决如何调和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的冲突,并进一步发展这个理论。
只要我们能够找到一种现象不满足相对性原理,即这个实验现象与惯性系的选择有关,则相对性原理就会失效。
有这样的实验吗?还真有,波函数的塌缩过程很可能就是违背相对性原理,从而导致绝对参照系的存在。
实验方法如下:在不同的惯性系中测量同一波函数的塌缩时间,然后利用逼近法找到塌缩时间最长的那个惯性系,它就是绝对参照系。
目前牛津大学已经在设计和实施量子光学组的叠加镜实验,这个实验就可以用于寻找绝对参照系。
一旦这个实验取得成功,那么就可以充分说明量子非定域过程不受相对论的限制。
本文与大家聊了一下相对论的正确与否,可以看出,量子力学的大量实验事实证明相对论是有局限的,它只是一个经典的理论。
但目前,还没到建立新理论的时候,眼下最重要的是先要调和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之间的矛盾,然后进一步去完善这个调和后的理论,为完全新的一个理论打下基础。
物理学已经吹响了向新高度进军的号角,你,会是那第一个在新的制高点插上红旗的人吗?
虚假记忆就是与真实记忆不一致自己骗自己
每一个人的记忆力都是有所不同,有的人在二三十岁应该还可以记着小时候四五岁的事情,甚至还可以将这些事情完完全全的讲述出来。
但是讲述出来的事情有可能和自己的真实经历有很大的出入,其实这也就是所谓的虚假记忆。
然而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拥有很大的虚假记忆,接下来详细了解一下。
虚假记忆是什么虚假记忆其实就是自己骗自己,和自己真实的记忆是不一样的。
虚假记忆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很多人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来研究虚假意义,然而有所谓的,专家就认为,大脑记忆当中自动形成了一种回忆,然而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会出现虚假记忆这种情况。
有时候就会通过自己的叙述将事实扭曲,而且表述出来和自己真实经历一定有很大出入。
这也就是所谓的虚假记忆,这都是属于正常现象,每个人都会经历。
虚假记忆产生的原因其实曾经美国的相关人员就进行研究,针对于人的大脑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猜测,之后就认为虚假记忆其实就是大脑当中负责记忆的一块区域,在短时间当中活动比较频繁,再加上活力很大,导致出现虚假记忆。
虚假记忆是正常现象很多人都觉得出现虚假记忆之后,是不是对自己的大脑就出现了问题,或者是自己身体某个部位发生了病变?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虚假,机遇在人体当中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因为人的大脑记忆力是有限的,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去遗忘一些东西。
然而在记忆的过程当中,总是会想起对自己有帮助或者是快乐的事情。
虽然有的人成年之后还会想起儿时的经历,但这些都只是模模糊糊的,并不能够完全的记忆下来。
土卫六有大气层有海洋还下雨,若移到宜居带中,会成为宜居星球吗
不过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假设数百年后人类给地球装上了行星发动机,依靠它的强大推力将地球推离了太阳系,或许未来的人类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改造太阳系,那么这样把土卫六推离轨道可以实现吗?土卫六这星球的质量虽然跟地球差很远,但它有着比地球更为浓厚的大气层,大气压是地球的1.5倍,在上面安装行星发动机的话,将会把它上面的空气吹跑一大部分,所以这个方法也不是很理想,除非将发动机建造得高达上百公里,而如此高的发动机又是难以想象的,其底部承受的压力非常巨大,金属也可能被压得融化掉,所以《流浪地球》中的方法对土卫六而言并不适用实际上对地球也不实用。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移动土卫六吗?其实办法也不是没有,太阳系中有很多没有大气层的卫星和矮行星,在这样的星球上安装行星发动机,将其加速后从斜后方撞击正在前进中的土卫六,将其加速并推离土星引力,也有可能使它脱离土星轨道,但是这样的话却会大大破坏土卫六表面的现有环境,也不是很理想。
其实我们也不必这样讨论将土卫六移动到太阳系的宜居带,因为土卫六来到太阳的宜居带也不会变成宜居的生命星球,因为虽然土卫六有着浓厚的大气层,表面可能有甲烷等形成的海洋,但是它来到宜居带中,这一切都会发生变化。
首先,土卫六本身并没有磁场,他之所以会有浓厚的大气场,是因为土星的磁场在保护它,它的运行轨道大部分都位于土星的磁场范围中,而且土星本身就是一个气态星球,土卫六围绕土星运行,可以大量吸收土星的散逸气体,所以土卫六才会成为拥有浓厚大气层的卫星。
如果它来到太阳系的宜居带中,它就失去了土星磁场的保护,其大气层就会在高速的太阳风吹拂之下越来越少,最终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没有大气层的星球。
在太阳系宜居带中,土卫六表面的温度要比在土星附近高得多,即便它像地球和火星这样处于自转状态,它的赤道附近温度也会有二三十摄氏度的高温,这样的话,它表面的甲烷等海洋也将会很快挥发掉。
那么在这之后,土卫六会变成一个火星那样的沙漠星球吗?还不会!因为土卫六还是一颗富水星球,它来到宜居带中之后,水冰会融化成水,而表面的大气层被吹拂掉之后,这些水和水冰都会变成水蒸气继续挥发,并从土卫六上逃逸出来,当这些水都逃逸掉之后,土卫六的质量将会小很多,因为土卫六上面含有大量的水,比我们地球上的水还要多很多。
所以这样一来,土卫6还是会成为一个干旱的沙漠星球,本身质量也会缩小很多,因为它的大气层,表面的甲烷液体海洋和水等都会消失,不过这个消失的过程会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