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空间存在该去证实

【菜科解读】
绝对空间是否真实存在?该如何去证实?如果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瞬间消失,空间是否还会存在?艾萨克牛顿的答案是肯定的。
在牛顿的眼中,空间就像《星际迷航》里的全息甲板一个三维的虚拟现实网络,上面投射有模拟的人和物。
正如牛顿在其《原理》中所写:绝对空间,就其本性而言,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且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
这一理论在日常生活中颇具说服力。
我向东走,你向西走,但邮局仍在原地不动:参照系保持不变。
但与牛顿同时代的德国数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茨不相信绝对空间这个观点,认为如果组成宇宙的众多物体都消失的话,空间就不再具有任何意义。
事实上,如果将太空作为观察对象,莱布尼茨的理论会更站得住脚,因为在太空中,你能注意到的只有你和太阳的距离,以及彼此间相对运动的众多行星。
莱布尼茨认为唯一合理的解释是,空间是相对的:空间只是你与其他物体间不断变化的距离以及其他物体彼此间的距离,并非绝对现实。
这与牛顿的看法恰恰相反。
绝对空间的影响非常容易观察,牛顿也通过旋转水桶实验对其进行了证明。
实验听上去很简单,但它引发了时至今日仍未停止的关于空间、时间、运动、加速度和力量的争论。
从原理上讲,牛顿要求人们想象被绳子吊着的一桶水。
将水桶朝顺时针方向转动,绳子就开始被拧紧。
放手后会发生什么?木桶会逆时针转动,先慢后快。
与此同时,正如牛顿描述的,水的表面会从中心下降,并在桶壁升高,就像一个漏斗一样。
一开始,木桶和水同时转动,最终,木桶转速变慢,并反方向转动;水的转速也放缓,水面逐渐归于水平。
高中生都学过的离心力与此实验有些关系,但到底是什么使水沿着桶壁升高呢?牛顿认为,它不是水相对于水桶的运动,因为当水转动最厉害时,水的表面变化最大,与水桶同步。
当然,木桶和水相对于地球在转动,但这也不是答案,因为如果在太空中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是一样的。
在牛顿看来,对水桶实验的唯一解释是,水相对于绝对空间在旋转。
这也与惯性力有关,惯性力拒绝物体在运动速度和方向上的任何变化。
当水桶和水转起来时,桶壁阻挡了水的直线运动,使其沿桶壁推升。
为什么物体本身具有惯性力?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相信,任何关于运动和惯性力的解释,包括水桶中水的运动,都与宇宙中其他的物质有关。
在马赫看来,地球本身也是放大版的水桶:自数十亿年前太阳系形成后,地球就开始旋转,赤道也像旋转木桶中的水一样突出来。
如果地球停止自转,而它周围的行星和恒星围绕它转动,赤道还会突出来吗?
牛顿的回答是否定的:没有旋转,就没有突出。
但是马赫认为答案取决于物体的惯性力从何而来。
如果物体的惯性力是宇宙中众多物质产生的某种作用的结果,那么行星仍然会有突出,因为其他行星和恒星仍在它周围旋转。
这便是马赫的相对理论:不止运动是相对的,惯性力也是物体和宇宙中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
如果马赫的观点是正确的,恒星和星系,或远或近,都在某种意义上塑造了地球的形状,以及水在牛顿水桶实验中的漏斗造型。
但是马赫并没有说明那些遥远的恒星和星系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即使到了今天,答案仍然很不明朗。
原文地址:
年轻的爱因斯坦可能是马赫最忠实的读者,他努力将这一观点命名为马赫原理,并将这一原理与他的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相结合。
爱因斯坦理论的巨大成功是对牛顿绝对空间的最后一击。
但是没有了绝对空间,我们仍要考虑如何解释牛顿的木桶实验。
在其畅销书《宇宙的构造》中,物理学家布莱恩格林指出,尽管爱因斯坦的理论排除了牛顿的绝对空间,但仍说明时空这一四维空间结构是绝对的。
人们可能会在游行的持续时间或游行队伍间的距离上有分歧,但是在游行队伍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时空距离上没有分歧。
这比较难以想象,因为我们不能同时看到四个维度,但爱因斯坦的理论公式可以证明这一点。
但是,这还不是格林对物质的最终论断。
物理学家认为赋予粒子质量的希格斯场充斥整个宇宙。
虽然爱因斯坦的时空可以作为测量加速度的参照系,但希格斯场有一点做得更好:它对任何通过它的物质产生阻力,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物体一开始就具有惯性力。
#p#分页标题#e#还有一个想法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
他指出,空的空间其实是亚原子粒子弹进或弹出而形成的一个短暂的沸腾的泡沫,并认为这种量子的真空嬉闹可以替代绝对空间。
现在,由牛顿的水桶实验引发的有关空间和运动、质量和惯性力的观点仍在困扰着物理学家和哲学家。
某种东西使水沿着桶壁上升,但它究竟是时空构造、希格斯场还是某种量子泡沫,仍有待观察。
延伸阅读宇宙源于一维?
文/Lisa Grossman
粒子物理学现有的标准模型虽然可以解释绝大部分的宇宙,却在大爆炸后的高能状态下失效了。
这是致命的问题。
例如,标准模型始终无法解释为何宇宙在加速膨胀,而且也无法把宏观和微观物体的物理规律相连接。
绝大多数理论物理学家认为,这种缺陷意味着高能状态产生了新的物理规律,可能包含了新粒子和额外的、不可见的空间维度。
布朗大学的物理学家格雷格兰茨贝格和同事提出了使标准模型适用于高能情况的简单方法:让宇宙的维度消失。
如果炙热的新生宇宙只有一维,随着它的扩张和冷却才获得更多的维度,那么一些物理学的顽疾就神奇地治愈了。
兰茨贝格建议把这种维度减小的宇宙想象成手织的挂毯。
这个挂毯描绘了三维世界的场景,人物和景观的透视与现实相同。
但是如果向它靠近,会发现它越来越像一块二维的布。
而在放大镜下看,才发现它其实是一根一维的线通过复杂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
地心人的地下王国真实存在吗?地下长廊通往世界各地
甚至还有人真实见过地心人的地下王国,可以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地下长廊可以通达世界各地各个国家,可以说是十分发达。
一、地心人的地下王国存在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地球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对地心人这样的神奇事件也逐渐能作出一定的解释。
一些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断定,这是亚特兰蒂斯人的杰作。
在远古文明的后期,亚特兰蒂斯人知道来自天外的、地下的和他们中的核战争的灾难将毁灭他们的文明,于是便事先开凿了地下长廊。
地心人长得非常像灰人,就是传说中的外星人,他们建造的长廊分别通向美、非两洲,灾难发生时,地心人经过长廊逃往非洲和美洲,也有一部分人就一直生活在长廊中。
如此说来,美、非两洲的古代建筑即是亚特兰蒂斯文明的产物,而这些建筑的神秘性似乎亦可由此得到解释。
数年前的一个夏夜,我国贵州省安顺县龙宫附近一座半山腰的洞内,射出一束强光。
光柱呈桶形,直径足有4米,扫过500米田野,径直射向对面山坡,时间持续有数分钟之久,疑似地心人杰作。
据当地县志记载,清顺治年间亦曾发生过这种奇景。
然而那个山洞当地人非常熟悉,洞内空无一物。
914号班机失踪事件始末时空隧道存在
机上的50多名早就被宣布死亡了的旅客,竟然全部好好地活着!泛美航空公司914航班实际上经历了一场时空隧道之旅。
这个故事在中文世界的神秘文化、ufo爱好者主题网站上广泛流传。
如今经各方查证,证实此事件为虚构的流言,并不是真实事件。
914号班机事件的经过:1990年9月9日,在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卡拉加机场控制塔上。
人们突然发现一架早已淘汰了的道格拉斯型客机飞临机场,而机场上的雷达根本找不到这架飞机的存在。
这架飞机降临机场时,立即被警卫人员包围,驾驶员和乘客们走下飞机后,立即问:我们有什么不正常?这里是什么地方?机场人员说:这里是委内瑞拉,你们从何方来?飞行员听后惊叫道:天哪!我们是泛美航空公司914号班机,由纽约飞往佛罗里达的,怎么会飞到你们这里?误差两千多公里呀!接着他马上拿出飞行日记给机场人员看:该机是1955年7月2日起飞的,时隔35年!机场人员吃惊地说:这不可能!你们在编故事吧!后经电传查证,914号班机确实在1955年7月2日从纽约起飞,飞往佛罗里达,突然途中失踪,一直找不到。
当时认为该飞机掉入了大海里,机上的五十多名乘客全部赔偿了死亡保险金。
这些人回到美国的家里,令他们家里人大吃一惊。
孩子们和亲人都老了,而他们仍和当年一样年轻。
美国警方和科学家们专门检查了这些人的身份证和身体,确认这不是闹剧,而是确凿的事实。
914号班机事件是真的假的?很多读者都对这一被称之为914号班机事件的时空隧道案例印象深刻,它常常被收录到世界未解之谜的书里,还有一些人认为这架飞机的消失可能与外星人和飞碟有关,在互联网论坛上,介绍这一事件的帖子也广为流传,并引发了很多网友的争议。
很多读者都对这一被称之为914号班机事件的时空隧道案例印象深刻,它常常被收录到世界未解之谜的书里,还有一些人认为这架飞机的消失可能与外星人和飞碟有关,在互联网论坛上,介绍这一事件的帖子也广为流传,并引发了很多网友的争议。
事件中提到的泛美航空公司全称泛美世界航空公司,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曾经最主要的航空公司之一,垄断了超过一半的美国至其他国家的航班,在世界各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甚至一度成为美国航空公司的代名词。
但是在50年代至70年代,泛美航空公司只经营海外业务,并没有经营美国政府管制之下的国内航空业务,美国国内航线由联合航空公司、西北航空公司、大陆航空公司等运营。
直到1979年美国解除空运管制法案,泛美航空公司申请国内航线的申请才得到批准。
所以在1955年,泛美航空公司不可能拥有纽约到佛罗里达的国内航班,泛美航空公司后来由于经营不善、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受八十年代末的洛克比空难影响,在1991年宣布破产,从此曾经辉煌的泛美航空消失,这也是为什么一直没有人出来对914号班机事件进行澄清的原因,这个事件成了死无对证了。
翻阅1955年和1990年相关的历史资料,也找不到文中提到两次事件的踪迹。
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空难记录办公室的网站中收录了最近几十年世界各地的大小空难,甚至很多没有人员伤亡的小事故也都记录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