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吉利的火星,是最适合移民的星球?火星的秘密

【菜科解读】
大家好,我是管哥,现在全球都在往火星上发射探测器,把火星当成了第二个地球去改造,都在为进入宇宙做准备,我国在2020年7月23日也发射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很多人就会问火星上有生命吗?可以肯定的说真的有,而且还是我国最先发现的,只是被美国限制发表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神秘的火星,在开始今天的故事之前,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管哥,你的支持对我很重要,点点关注也别忘了点赞和收藏。
背负骂名的灾星火星在古时候人们对它都没有什么好的印象,它是红色的,代表了血腥、战争、死亡等等,在公元前120年还有一个关于火星的传说,人们在天空中会忽隐忽现地看见火星,人们就把它取名为荧惑,荧惑是指火星荧荧似火行踪捉摸不定,在某一个特定区域会出现,如果出现荧惑守心现象,当代的皇帝就会死亡,并且还会发生战乱,
而在秦始皇死亡时就出现了荧惑守心的现象,荧惑守心就是地球、火星、土星三星连成一条直线,那么火星在太阳系中的符号是什么呢?管哥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火星是一个带箭头的标志,罗马人称为马尔斯,因为罗马人好战就把这种标志称为战争之神
所以人们认为火星就是祸害人类的一颗行星。
直到现在人们对火星也没有太大的好感。
但是火星却是非常善良的,它是地球的好姐妹,因为它为地球挡住了太多的行星撞击,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好姐妹呢?我们先来看看地球和火星有什么共同点。
地球与太阳地球曾经在45亿年前是正着转的,根本没有四季变化,我国是在北半球,太阳照射下只有夏季和冬季,地球被一个满身通红的行星撞击后,就产生了四季变化,地球被行星撞歪了23度半,太阳照射的区域和光线强度也不一样了,所以就形成了四季,特别巧的是火星曾经也被行星撞歪了,倾斜的角度和地球一模一样,
科学家觉得地球被撞后,角度倾斜有了四季变化,火星和地球是一样的倾斜度,也一定存在四季变化,所有现在各国都在探测火星,如果火星上真的存在四季变化,意义将是巨大的,那就标志着火星可以作为第二个地球去改造。
人类必须找到一个和地球相似的天体准备殖民,因为地球现在的环境已经被破坏得很厉害,还时不时的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等,地球一旦超负荷,人类就必需要离开地球,科学家在火星上到底发现了什么,以至于这么多国家都在探测火星。
火星上真的有人类可以生存的条件吗?
火星发现河流近些年经过各国发射到火星上的探测器拍摄回来的照片可以看出,在火星表面有很多的直线,科学家觉得那就是河流,包括支流都可以看清楚,在火星上也存在大面积的海洋,只是现在都已经干涸了,只要有河流就会有生命,只要有生命就会有耕种农业,火星上是不是有火星人存在?哪怕是发现活的细菌也行,那也是活的生命啊,我们也要去珍惜。
证明火星上是有活物的,后来探测器拍回了两张照片,让科学家又信心倍增,第一张是一个山体斜坡,第二张山体斜坡下方塌方了,你们看出什么了吗?没错就是水,在塌方的地方出现了水流,火星的地上没有发现水,也没有发现生命体,会不会因为气温的原因都跑到了地下呢,因为火星上基本都是零下60度的气温,只有夏天在赤道附近才可以达到零上十几度。
#p#分页标题#e#各国的探测器又开始探测火星的大气层,根据探测器发回的数据显示,火星的大气中是存在氧气的,火星的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存在少量氧气,虽然氧气的量很少,但是氧气都是生命活动产生的。
证明火星上是存在过生命的,只是想找到这个证据需要耗费时间,人类就从各个方面寻找答案最后在火星的陨石里找到了答案。
陨石里发现生命每年宇宙中都会有陨石通过各种方式掉落到地球上,我国科学家在南极找到12400块从天上掉下来的陨石,其中这两块陨石是火星上掉下来的。
科学家就去研究,1984年我国科学家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南极找到的两块陨石,在其中的一块陨石中,发现里面有很多小虫子,这是不是细菌呢?美国科学家说是细菌,欧洲科学家说是污染,吵到今天也没有个结果。
后来在买来的一块陨石中发现了火星上的秘密。
来自火星的陨石2011年在摩洛哥沙漠里掉下来一块陨石,我国科学家知道后,花了大价钱买下了这块陨石,科学家就开始研究石头里的碳颗粒,石头里都是纳米级微米级的碳颗粒,分析碳的同位素,最后得出一个惊天动地的结论,这些碳颗粒是火星上的生物产生的碳,我们人类身体里也会排出很多的碳。
我国科学家想在美国最高级的杂志上发表,让全世界人共同见证这个令人兴奋的时刻,但是很遗憾,美国不让我国科学家发现的陨石报告在他们的杂志上发表。
最后没办法我国科学家在2014年12月1日在欧洲杂志上刊登出了这份陨石的报告。
为什么美国不让刊登呢是有原因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美国也发表了陨石后来才知道美国为什么不让我国科学家在他们的杂志上刊登,原来美国在火星上的好奇号也正在做这件事,美国不希望我国科学家先发现,打了他们美国第一强国的脸,而好奇号在2014年12月16日也在火星的石头上发现了碳颗粒。
美国就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公开了此项发现,证明碳颗粒也是来自于生命之后,可惜我国发表的在时间上比美国早了半个月,所以等他们发表的时候,全球大多数人都已经知道了。
并没有让人们感到惊讶,对于2020年我国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很多人存在疑问,为什么不在火星大冲的时候发射呢?
火星大冲因为那个时候火星离地球是最近的时候只有3000万公里,很多小伙伴可能不知道火星大冲是什么意思,地球围绕着太阳转,火星也围绕着太阳转。
在它们距离最近的地方就叫火星大冲,也许很多人认为这是发射的最佳时机,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打个比方:一辆汽车在大山上行驶,为什么要走绕山公路呢,因为这样是最安全的方法,如果说从山底直接修一条直达山顶的公路,在几乎垂直的情况下有几辆车能安全的上来,根本就不可能,火星大冲也是这个原理,如果直线发射探测器,到达火星的周围由于速度太快,火星的引力根本就抓不住探测器,就进不了预定的轨道,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p#分页标题#e#科学家希望以最安全的方式去探测火星,火星绕地球一周要687天,地球一周是365天,也就说火星的一圈差不多是地球的两圈,在26个月里,火星只有一次发射窗口,发射成功后要7个月左右才能到达火星的轨道附近。
我国以前也发射过一次火星探测器。
萤火一号2011年11月9日,我国研发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在俄罗斯研发的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的飞船里面,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点火发射,2011年11月10日,俄罗斯航天署署长波波夫金表示,福布斯的两个引擎均未能点火,在2011年11月22日欧洲航天局,与俄罗斯航天署紧密合作,希望能挽救探测器,结果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23日俄罗斯航天署宣布搭载萤火一号的福布斯火星探测器由于轨道调整失败,福布斯坠落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
这时的我国的科学家和俄罗斯的科学家都在为此次失败而惋惜,而萤火1号火星探测器的推进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了飞出地球和月球的历程,同时也标志着行星无线电科学正式纳入我国行星探测的体系,经过我国科学家的努力,终于在2020年我国自主研发出了火星探测器,不再需要依附任何国家,成功发射了火星探测器。
火星着落点的选择国家把火星探测器的着陆点定在,火星北边一片干涸的海洋里,在那里找到一片平整的地面作为着落点,位置总共有两个,在探测器上一共放了13台仪器,,这次是对火星进行全球性的探测,7台探测仪器放在火星的卫星上,主要探测火星的转动轨迹,以及火星周围的卫星变化,地面上的探测车里放了6台科学仪器,主要探测地下土壤分布,地下水的分布,以及地下水的存储量,地下是否有生命体存在。
天上有卫星,地下也有,火星车上还有一台气象站,探测记录火星的气候变化,我国预计在2030年着落在火星上,通过探测器采回火星的岩石、土壤等样本返回地球进行研究,也为殖民外星球做好准备,然后就是准备探测宇宙中的木星,木星也是离地球很近的一个天体,木星的周围有着很多的卫星,看看木星有没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探索宇宙是无穷无尽的,我国一直都在向第一强国靠拢,有些科技甚至已经超过美国。
管哥觉得,地球频繁地出现天气变热、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自然灾害,已经让地球承受了很大的负荷,再加上人类人为的破坏环境,地球超负荷的时期已经不远了,这也促使着人类必须要加快对太空的探索,在宇宙中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虽然火星在很久以前科学家们就一致公认是有可能诞生生命的,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火星上适合生命居住的条件,已经慢慢的消失了。
并且,如果人类真的要实现移民火星计划,首先要改变的就是火星上的引力。
因为火星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一半,必须要有足够的引力才能让人类在火星上自由活动。
如果引力不够,人类在火星上根本就站不住脚,就跟氢气球一样就会飘到宇宙中,后果是灾难性的,那种全民起飞的场景是不敢想象的,如果没有引力我们可以制造引力,只是需要时间,其次还有就是氧气问题温度问题,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不过管哥相信只要我们人类肯努力,还是可以做到的,人类既然已经准备去实行太空移民计划。
#p#分页标题#e#就不可能仅仅只是登上火星玩玩罢了,毕竟这是整个人类命运的抉择,事实上,在整个太阳系内再也找不出比火星更加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火星的条件虽然不适合人类居住。
但无疑火星是现阶段最好的选择。
我国也在不断地快速发展,从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可以看出,我们不再需要依赖任何国家,管哥相信我国可以飞的更远,也应该飞的更远,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和管哥有一样的看法,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好了,这一期就分享到这里了,我们下期见。
若有个黑洞和太阳迎头相撞,太阳系会怎样?八大行星都会被汽化掉
的确是这样,它是宇宙中引力最强的天体,连光到了它的附近都无法逃脱。
宇宙中的黑洞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星系级黑洞,一种是太阳级黑洞,星系级黑洞诞生于宇宙之初,它们都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直接生成,通常都是星系或者类星体的中心,质量可达太阳的1万到几百亿倍,它们都是黑洞或者类星体运行力量的源泉,不过这样的黑洞数量较少,像我们的银河系中只有一个这样的黑洞,它就是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
但是太阳级黑洞在宇宙之中的数量却有很多,天文学家们认为仅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就有上千万个,这类黑洞有大质量太阳发生超新星爆发之后生成,质量较小,但是仍然在太阳质量的3-10000倍之间,绝大多数的太阳级黑洞都在太阳质量的1000倍之下,其中以几十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居多。
通常星系级黑洞不可能会来到太阳系附近,因为它们的引力场非常强大,可以影响周围几十上百光年距离的天体,所以目前来看在我们的太阳系周围上千光年的距离内都没有这样的天体,而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虽是这样的天体,却距离我们太阳系约有2.6万光年,所以不用担心它会吞并太阳系。
但是太阳级黑洞却就不一定了,这类的黑洞非常难探测,目前只有靠它们对附近天体的引力影响来判断它们的存在,如果没有大量物质被它们吸入的话,它们就不会发出光等电磁波,所以无法探测到它的存在,即便他来到我们的太阳系附近,除非它的引力场已经影响了太阳系外围的很多大型天体,不然我们也是无法感知它的存在的,但是如果我们看到它开始影响太阳系外围的天体,那也将代表着这里的一切离终结都不远了。
如果有太阳级黑洞来到太阳系,那么它强大的引力场就会打破太阳系的平衡,导致太阳系出现大的动荡,如果黑洞来到我们的地球附近,地球将无法摆脱其引力场的束缚,我们人类也将束手无策,黑洞会很快就将整个地球都吞进去,就是像木星和太阳之类的天体,在黑洞面前也只有被吃的份儿。
太阳是太阳系的主宰,它带着整个太阳系在银河系中围绕银河系中心运行,如果在太阳前进的方向迎头碰到一颗黑洞,那么当这两者相遇的一刻,整个太阳系都会被摧毁的。
两者相遇之时,太阳上面的气体物质就会被黑洞吸引获取,大量的气态分子在黑洞周围形成吸积盘,这个吸积盘会异常璀璨,发光强度远超太阳的光辉,特别是两者撞到一起的时候,黑洞周围的吸积盘会变得异常巨大和璀璨,这时的黑洞近乎于一个类星体,光照剧烈程度丝毫不亚于超新星爆发,甚至还犹有过之,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以及其它一些天体,由于距离太阳和黑洞较近,都有被汽化掉的可能,即便有些没有被汽化掉,也会在黑洞和太阳物质的双重引力之下靠向它们,渐渐被拉碎撕裂,成为这个黑洞的吸积盘。
如果没有物质补充,黑洞的吸积盘并不会长久存在,所以在吸干了太阳系的所有物质之后,这个黑洞会重归黑暗,那么在太阳系曾经存在过的这片空间中,看上去将好像什么都没有存在过一样。
太阳系正在坠入中心黑洞,具体时间已经算出,难道真要流浪地球?
但若是提及2023年的惊喜,那超过一半的国人,大概会说是《流浪地球2》的精彩,无论是其中的剧情彩蛋,还是展现的未来科技,都值得观众逐字逐帧地品味。
同时,大家更惊喜的,还有中国科幻片的崛起,这预示着,中国科幻电影已经有了比肩好莱坞的实力。
不过,让人大感意外的是,电影中不得已要带地球流浪的剧情,很可能将在现实中上演了,至于其中缘由,且让我们从太阳系本身说起。
太阳系:微不足道的行星系众所周知,人类所生存的地球,正位于银河中的太阳系,在十六世纪以前,在托勒密心学说的影响下,无数西方天文学家和宗教首领,普遍都认为该行星系的其他星球都是围绕地球旋转的,就连质量超大的太阳太阳也不例外。
因此,在那个时代中,一众天文爱好者都有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在观测其他天体运动时,总会不自觉地认为,它们都是围着地球旋转。
直到十六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对整个星系进行重新观测后,发现无论是地球,还是木星、土星、水星等行星,都是一直处于运动状态,众星似乎都在围绕太阳旋转。
在这样的认知下,哥白尼首次提出了日心说,这也是我们今日天体学说的雏形,即太阳系的众星都围绕太阳旋转。
可就是这一看似合理的言论,却让哥白尼及其支持者惨遭围捕,比如一位名叫布鲁诺的日心说支持学者,就被西方教会捕获并处以火刑,整个人被活生生烧死在广场上。
而宗教派之所以要如此围剿日心说支持者,其原因就在于,西方教会已经根据托勒密提出的地心学说,延伸出了无数的教义,这些不仅是教皇的智慧体现,更是控制教徒的知识工具。
若是哥白尼用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那教会的权威也会瞬间崩塌,显然,无论是教会教皇,还是一众神职人员,他们都不会应允这样的事件发生。
不过,俗话说得好:“纸是包不住火”,日心说作为最新的科学学说,必然是要取代地心说的,十七世纪时,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通过最新的天文望远镜,证明了哥白尼的言论,即太阳才是行星系的中心。
在此之后,牛顿又用万有引力定律,进一步诠释了这种环绕运动的原理,那就是小质量行星会被更高质量的行星所吸引,并围绕其运动,太阳作为行星系中的唯一太阳,自然也就成为一众行星的环绕目标。
但值得一提的是,伽利略在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同时,也察觉到我们所处太阳系的渺小。
因为,透过天文望远镜,伽利略发现在太阳系之外,还存在无数太阳,它们有的甚至比太阳还要大。
伽利略将这一发现与一众学者进行分享,在经过一番讨论后,他们都认为,我们身处在一个更大的恒星系中,太阳系在其中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行星系,而这也为银河系理论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银河系:危机四伏在伽利略及其好友提出了银河及恒星系的理论后,人类天文学就踏上了一条求证银河系存在的道路。
直到数百年后的二十世纪初,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口径的2.5米天文望远镜,一众天文学家借助该望远镜,对太阳系外的太阳进行逐个观测,并在绘制了一幅星图。
随后,荷兰天文学家雅各布斯·卡普坦在这幅星图的基础上,运用统计视差的方法完成了各太阳间的距离测定,由此得到了最早的银河系模型,这也预示着,人类天文学正式走向对银河系的研究。
不过,科学界中的进步和挑战,往往是相伴相随的,人类对银河系的了解越多,那所面临的挑战也会越多,最好的体现就是黑洞。
按照现有的研究来看,黑洞代表的就是虚无,它可以吞噬万物,甚至连光线都能吸收,而做到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黑洞拥有无可比拟的质量,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质量大的星体对小质量星体是存在吸引力的,这也便是黑洞吸引万物的根本。
这也意味着,假如银河系中存在一个质量比太阳系还要大的黑洞,那太阳系在经过该黑洞时,就可能会被它吞噬进去,就连地球也不例外。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魔幻,也有些杞人忧天的意味,但在2020年时,却正式成为了现实。
银河系中心黑洞:太阳系的“归宿”2020年时,科学家赖因哈德·根策尔和安德烈娅·盖兹,通过对银河系中心区域进行仔细观测,发现银河系中心存在着大量且密集的太阳,更让人心惊的是,这些太阳的速度并不正常,就好像在做环绕运动一般。
也就是说,在这些太阳的中心点,应该存在着质量更大的星体,这才导致众太阳被其吸引。
然而,无论科学家们借助何种观测设备,始终都无法找到这个庞大的星体,这不禁让众天文学家产生了一种不好的预感,那就是这个质量庞大的星体或许根本就不存在,吸引这些太阳的东西,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黑洞。
之后,历经一年的努力,科学家们在多台望远镜,以及一台超级计算机的配合下,终于拍到这个可怕的中心黑洞--------人马座ASgr A黑洞。
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在该黑洞附近,已经聚集了千亿颗太阳,这些太阳每一颗都足以媲美太阳,甚至,绝大多数都比太阳大上不少,这也就是说,这个黑洞要想吞噬太阳系,那是非常轻松的,而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太阳系离这个黑洞还比较远。
但研究太阳系运动的天文学家却表示悲观,原来,根据现有的观测手段和计算能力,天文学家们发现,太阳系每围绕银河系转动一圈,两者的距离就会缩短2000光年。
按照目前的距离来计算,太阳系在转动13万圈,即32.5万亿年后,太阳系就会被该黑洞所捕获,进而被虚无吞噬,届时,太阳系必将颗粒不剩。
而要想改变这一结局,人类唯一能做的,似乎就只剩流浪地球计划了,也就是带着地球脱离太阳系,去寻找新的家园。
不过,距离该事件的发生还有很久,在这段时间里,人类很可能会掌握更高层次的科技,从而有办法让太阳系躲过一劫;也有可能会在灾难来临之前,灭亡于一场莫名的核战争,无法等到这天灾的降临。
除此之外,天文界也有科学家秉承着不同意见,那就是宇宙是不断膨胀的,这就好像一个不断吹起的气球,其中体积容量的增加,便会让星系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也就使得太阳系和中心黑洞的距离不断扩大。
简单来说,就是宇宙只要还在不断膨胀,那太阳系就不可能被黑洞所捕获,可需要注意的是,现在人类对天文学的认知终究是有限的,我们所得出的一切结论,都可能存在系统性错误,就类似数百年前的地心说一般。
因此,针对任何潜在的天体危机,人类都需要重视,否则,灾祸很可能就会在意想不到的时间降临。
参考资料:《史瓦西黑洞理论》--------卡尔·史瓦西《银河系正在向黑洞坠落,每秒200公里》--------红枣学习网《地球正在朝黑洞坠落?》-------中国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