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掉了下巴失联十余年的卫星竟被找回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8-07 点击数:
简介:惊掉了下巴!失联十余年的卫星竟被找回

【菜科解读】

IMAGE卫星全称Imager for Magnetopause-to-Aurora Global Exploration,意为全球磁顶层和极光成像探测。

是美国NASA戈达德飞行中心的第一个中等规模探测器项目,该任务的总体目标是研究地球磁顶层在太阳风作用下的反应情况,获取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的磁层等离子体三维运动情况。

该卫星为一颗小卫星,由位于加利福尼亚Sunnyvale市的LMMS(洛克希德马丁导弹和空间)负责研制,采用自旋稳定的卫星平台,卫星外形为一个正八边形柱体,直径2.25m,高1.52m。

采用体装式太阳电池阵,太阳电池片为两节砷化镓电池,光电转换效率20~21.5%,平均输出功率250W(星上装有容量21Ah的铬镍蓄电池,解决卫星处于地影中的供电需求)。

图为IMAGE卫星资料图。

(图片今日俄罗斯)

这两天,一个名叫斯科特提利(Scott Tilley)的加拿大业余天文爱好者意外发现了美国失联10余年的卫星,此消息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都惊掉了下巴。

2000年3月25日,NASA在加利福尼亚州发射了IMAGE卫星,直到2005年IMAGE发生故障而与NASA失去联系,至今超过10余年。

不过,综合英国《太阳报》及今日俄罗斯网站消息,当地时间1月20日,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业余天文学家斯科特发现,这颗卫星任然有信号。

据报道,早在IMAGE失联之初,NASA也曾竭尽全力寻找,但未有结果,NASA最终决定放弃该项任务。

直到近日,加拿大天文爱好学者在利用无线电波扫描寻找另一颗美国发射的Zuma卫星时,竟然意外发现了IMAGE的信号。

斯科特早前就曾在个人博客中透露:从1月20日的数据来看,我注意到高地球轨道中一条曲线与一颗卫星的轨迹一直,这不同寻常。

使用卫星工具进行快速扫描,我发现了来自失联已久IMAGE卫星的信号。

图为NASA(图片英国《太阳报》)

在斯科特报告了他了不起的发现之后,令NASA方面十分震惊 ,专家们争相采取行动予以证实,加利福尼亚州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Goddard Space Fpght Center)的团队使用他们的卫星天线搜寻到了一个信号,而这个信号正来自IMAGE。

科学家们希望IMAGE的数据能够再次被使用。

物理学家帕特里夏里夫(Patricia Reiff)表示:IMAGE的信号还存活真是令人极度兴奋的事。

马航失联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2014年3月8日,那个本应是普通的一天,却因为一架载有239人的航班神秘消失而变得不再平凡。

这起事件不仅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更引发了关于阴谋、意外、航空安全等议题的广泛讨论。

想象一下,那架从吉隆坡起飞的MH370航班,它本应在几个小时后抵达北京,却突然在雷达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机上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背景、职业和梦想,却在一瞬间共同成为了这场悲剧的主角。

马来西亚政府迅速组织了搜救行动,但结果却令人失望。

长时间的搜救无果,让人们对这起事件的真相产生了无尽的猜测。

有人说是恐怖袭击,有人猜测是劫机,甚至有人提出了政府阴谋的论调。

这些阴谋论虽然引人关注,但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持,只能停留在猜测的层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线索逐渐浮出水面。

2015年,在法属留尼汪岛发现了疑似飞机残骸。

经过确认,这些残骸确实属于MH370。

这一发现为事件的调查提供了新的线索,但关于失联原因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官方对于这起事件的解释倾向于意外或机组失误。

然而,这样的解释显然无法平息公众的疑虑。

毕竟,一架现代化的客机为何会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失去联系?机组人员为何没有发出任何求救信号?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

在这场悲剧中,最受伤的无疑是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属们,他们经历了巨大的悲痛和失落,要求得到真相和公正赔偿的呼声从未停止。

然而,由于事件的复杂性和调查进展的缓慢,他们至今仍然无法得知亲人失联的真相。

海风认为,马航失联事件不仅仅是一起航空事故,它更是一个关于安全、信任和责任的问题。

这起事件暴露出航空安全管理和监管的不足之处,也引发了人们对现代航空技术的信任危机。

马航失联事件是一个未解之谜,它留下的疑团和伤痛至今仍然让人难以释怀。

玉龙雪山登山死亡事件,失联前还发朋友圈

据2016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分析报告,自2000年以来,国内户外登山运动意外事故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其中包括坠落、滑落谷底、高反引起的各种不适,受伤和迷路占比较多。

登山运动危险性过高,出行前一定要制定好计划,提前掌握野外基础知识和生存技能,遇到突发状况时保持冷静,登山时要根据个人自身能力量力而行。

下面小编要给大家说的是在玉龙雪山的一起登山死亡事件。

玉龙雪山登山死亡事件一名30岁山东青岛男游客独自前往玉龙雪山私自登山,2017年12月20日17时自己报警称被困在了雪山上,之后就失联了,救援队21日接到了派出所协助救援的请求消防官兵和民警也搜寻一晚上。

一直到25日,经过几天几夜的搜救,找到了他当时报警的位置,但是不见人。

27日这位青岛驴友在玉龙雪山上已经失联6天,当天下午5时左右,记者从救援队获悉,失联驴友的遗体已经找到。

救援人员利用无人机拍摄,在一个断崖下面发现了他。

玉龙雪山登山死亡事件,失联前还发朋友圈该名驴友是从玉龙雪山山脚的玉湖村出发,准备独自徒步登顶玉龙雪。

19日晚,他到达海拔4800米篝火露营,拍照并发了朋友圈。

第二天20日下午5时左右迷路了,随之报警求救,玉龙雪山地势陡峭复杂,气候环境恶劣,搜索难度非常之大。

该名驴友选择的登山路线不是一般普通人能够走的了的,坡上布满砂石,脚下没有着力点,攀登几乎就是爬行,稍有不慎就会滑落谷底,除非自身身体素质非常过硬,有丰富的登山和户外生存经验,才有可能承受这条线路,对普通人来说基本就是死路一条。

长假期间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拥入丽江玉龙雪山旅游,小编也在这里提醒想要登山的各位童鞋,请注意自己的安全,误给景区和自己还有家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青岛这位驴友的事件也给了我们一个警示,户外运动固然惊险刺激,但是首先还是要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像登山这种不管是未知性还是危险性的运动显得尤为突出,毕竟不是人人都是贝爷,在野外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和过度的自信心,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

结语:登山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体育运动,对人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方面要求都比较高,登山前必须做好装备、饮食的各项充足的准备,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地理位置环境,山上温度气候,地势条件等等,登山前应该做一点热身运动,必要时可根据附近环境和身状态调整路程。

加入收藏
               

惊掉了下巴失联十余年的卫星竟被找回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