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用超声波对颈部进行扫描?可预测是否患

【菜科解读】
科研人员称,他们研制了一种新方法,用超声波技术对人们颈部进行扫描,通过观察颈部血管情况可以预测哪些人在未来15年内患失智症 俗称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氏病为其中的一种的风险较高,这一过程只需要5分钟。
报道称,试验开始于2002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一个国际专家小组对3000多名志愿者进行扫描,并在其后15年对他们进行追踪调查。
研究人员对志愿者的记忆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追踪分析,结果发现那些脉搏最强的人 大约占参与者的四分之一比其他志愿者出现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大约高出50%。
报道称,认知能力下降通常是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之一。
然而,并非每个认知功能下降的人都会发病。
如果脉搏较强可能会给脑部微血管造成损害。
同时,还可能会给脑部血管网络带来结构性改变,甚至导致脑部少量出血,形成轻微中风。
据报道,研究人员下一步计划是利用核磁共振 MRI 来检查这些志愿者脑部是否出现结构与功能性改变,这些改变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认知能力下降。
英国阿尔茨海默症研究所负责人劳特利奇博士说:维持健康的心脏与血压有助于减少罹患老年痴呆症患病风险。
有证据显示,通过控制血压、胆固醇、健康饮食、经常运动以及不吸烟等都可以帮助预防老年痴呆。
随着医学科技进步,此前人们已经找到预测老年痴呆症风险的一些方法。
例如,有研究称验光师可以通过观察人们眼底视网膜的薄厚,来预测哪些人更容易患老年痴呆。
本来,这项技术是为了发现早期眼疾,但科学家发现那些视网膜比较薄的人更可能遇到记忆和推理问题。
此外,几年前英国科学家还利用验血办法来预测人们未来是否有罹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对1000多人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用血液中的一组蛋白质来预测老年痴呆症发病的准确率高达87%。
英国研究:盐一换,每年少死45万人,吃低钠盐可显著减少全因死亡
王大妈的亲戚李爷爷得了胃癌,今天王大妈去医院探望他,听他儿子说起了李爷爷患癌的故事。
原来李爷爷平时爱吃腌制类食物,长期的高盐饮食,加上本身就有慢性胃溃疡,半年前他开始出现胸闷、心悸、食欲不佳等症状,后来到医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早期胃癌。
医生表示,摄入过多的高盐食物,会大大增加患癌风险。
李爷爷患癌与他日常的饮食脱不了关系。
一、吃盐多的危害,远比你想象的更严重除了增加患癌风险之外,盐摄取过多对身体健康还有很多坏处。
1、伤嗓子吃了较咸的食物后,过多的盐分会刺激咽喉部,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咽喉粘液增多,进而出现嗓子不清、喉咙疼痛等不适。
尤其是喉咙经常咳嗽、发炎的人群,吃太咸的话还会加重症状。
长期摄入过多的盐分,还会使呼吸道细胞活性受到抑制,抗病能力随之下降,容易引发感冒、呼吸道炎症等疾病。
2、钙流失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人体一旦摄入过多的钠,钠的排泄也会随之增多,而钠的排泄需要钙离子的协助,那么对钙的损耗也会增多,长期下来会导致体内大量的钙质流失。
3、高血压吃太多盐会直接导致高血压风险增高,因为血液中钠离子水平过高时,会造成血管渗透压升高,导致血压升高而引发高血压。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65万人因为吃太多盐而死于心血管疾病。
临床数据显示,有七至九成的高血压患者每年食盐摄入量超过了6克的标准值,其中高达六成患者属于盐敏感型高血压。
而高血压又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且独立危险因素。
4、伤胃高盐饮食会刺激胃粘膜,高渗透液会破坏胃粘膜液,对胃粘膜造成伤害,进而引发胃炎或者胃溃疡,同时也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5、肝肾疾病由于体内的钠离子主要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所以吃太多盐就会加重肝肾的代谢负担,容易引发肝肾疾病。
另外,本身血压偏高的人群,如果吃太咸又没有控制好血压,就会促使肾细小动脉血管硬化,导致肾脏受损。
二、身体出现5个症状,提醒你吃盐太多了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吃盐太多?如果身体出现以下5个症状,就要提高警觉,小心控制好饮食中的盐分摄取量。
嘴干:摄入过多盐分的时候,体内盐和水的电解质平衡就会被打破,容易出现嘴干的情况。
为了恢复平衡,大脑会发出口渴的讯号,让你想喝更多的水来让嘴唇和喉咙变得湿润和舒服。
水肿:摄取过量的盐分会导致体内钠离子增多,在渗透压的作用下会促使组织水肿,眼睛、面部、手臂和腿部等身体部位就会出现局部水肿的现象,例如体重明明没有增加,戒指却松了,或者常穿的鞋子突然变紧了。
头痛:吃太多盐会使血钠水平升高,导致血管压力增大,可能会引发脑水肿,甚至使神经受到挤压,进而诱发头痛症状。
反应变慢:吃太多盐会导致体内细胞脱水,当身体处于脱水状态时,记忆、思考能力会变差,也很难集中注意力,整个人还会有昏昏沉沉的感觉。
总想排尿:吃太多盐就会想喝更多的水,水喝多了尿意自然也会频繁发作。
当盐摄入过量时,会使肾脏超负荷工作来排泄多余的钠和钾,就会导致排尿次数增加。
三、研究发现:低钠盐,减少45万人死亡!中国疾控中心的调查数据指出,中国大约1/7的心血管死亡原因可归因为盐吃多了,减少钠的摄入十分必要。
权威期刊研究发现,家里换种盐吃,或能减少45万人心血管死亡。
#p#分页标题#e#《英国医学杂志(BMJ)》曾发表过一项模型研究,评估了中国人群用低钠盐(即富钾盐)替代普通食盐带来的收益和风险。
研究发现,如果在全国范围内采用含20-30% 氯化钾的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的干预措施,每年将可以预防大约45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约占总心血管疾病死亡总人数的11%。
低钠盐之所以受到众多营养专家的追捧,是因为传统食盐的氯化钠含量超过95%,而低钠盐则降低了30%的氯化钠,同时加入了30%的氯化钾,这样可以在不影响咸味感觉的情况发,既减少了钠的摄入量,又有效增加了钾的摄入量,可以促进钠的排出,减少出现水钠潴留的情况。
值得提醒的是,低钠盐虽然有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风险等好处,但并非人人都适合吃。
肾脏功能异常、有潜在高钾血症风险和排钠障碍的人群,例如有慢性肾脏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低肾素性低醛固酮症的患者,以及正在服用“普利”和“沙坦”类降压药物以及螺内酯的患者,都不适合吃低钠盐,否则容易造成高血钾、电解质紊乱,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致死性心律失常。
四、3个家庭减盐小技巧,早知道早受益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着想,就要在日常饮食中减少盐的摄取。
不妨善用以下3个减盐小技巧,从每一餐做起,让减盐变成习惯。
首先,要少吃高盐食物,包括了加盐制作的各种主食(如咸味的饼、加了盐和碱制作的拉面和挂面、加盐发酵的面包等)、加工肉制品(例如火腿、培根、咸肉等)、腌制酱菜(如豆腐乳、酱瓜等)。
选购食品时,要注意看食品标签,尽量选含钠量少的食品。
其次,做菜时等到快出锅或者关火后再放盐。
这样既可以保持咸度,又能减少食盐用量。
做凉拌菜的时候,撒太多盐腌制去除水分,否则后续再加盐调味就会吃进过量的盐。
想让凉拌菜风味更好,可以多放点醋,以及加少量的鸡精和糖,有时甚至可以不放盐。
如果要加盐,建议在凉拌菜上桌前再加。
再者,平时吃饭要尽量慢一点。
因为如果狼吞虎咽的话,食物和舌头的接触不够充分,就只会感知到味道浓烈,而难以体会食物的原味,无形中会吃得更多,摄入的盐分也会变多。
如果吃得太咸,建议隔天早餐或者晚餐可以来一顿无盐餐,完全不吃咸味的食物。
俗话说,盐出百味,有了盐食物才变得更加美味。
可是,“钠”元素摄入过多也会悄悄伤害身体。
吃盐太多不利于身体健康,会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等疾病的风险。
建议日常应少吃高盐食物,即使是使用低钠盐,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也应控制在6克/天。
参考资料:[1]高盐饮食伤肾又致癌!爱吃盐的中国人被《柳叶刀》点名了.生命时报,2018-08-24[2]家里换种盐,就能减少45万人死亡!.健康时报,2020-05-08
对哈密翼龙蛋化石进行的研究发现白色蛋壳的主要成分是氟磷灰石
论文发表于《遗产科学》(Heritage Science)上。
翼龙属于羊膜动物,产羊膜卵。
由于翼龙蛋化石标本非常稀少,学界对翼龙蛋的认知仍十分有限。
在哈密翼龙蛋发现之前,世界范围内发现报道的翼龙蛋化石仅仅4枚,部分含有胚胎,对它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蛋的宏观形态和显微结构方面。
汪筱林研究团队在我国新疆哈密戈壁发现大量三维立体保存的翼龙蛋与胚胎化石,仅一块标本上就有200余枚翼龙蛋和十多枚胚胎,为研究翼龙繁殖、胚胎发育和羊膜卵演化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图2 天山哈密翼龙蛋壳截面的显微照片和成分信息(图片上方为蛋壳外)a-d. 蛋壳截面的显微照片;e. 图d红十字处的能谱点扫描结果;f. 图d的能谱面扫描结果为了确定蛋壳中含钙矿物和含磷矿物的具体物相,采用激光共聚焦拉曼显微镜对样品进行测试。
点扫描显示,在拉曼光谱中,蛋壳于966 cm-1附近存在高强度拉曼特征峰,表明其是磷灰石类矿物,而不见碳酸钙的特征峰(最强峰1086 cm-1附近)。
为了进一步明确磷灰石在蛋壳中的分布,研究者对蛋壳截面进行拉曼光谱面扫描,结果显示蛋壳自内而外均含有磷灰石,结合蛋壳中含有的氟元素,推测蛋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氟磷灰石。
图4 天山哈密翼龙蛋壳的拉曼光谱(面扫描)a-b. 检测区域光镜照片(图片左侧为蛋壳外);c. 面扫描结果,红色区域表明963 cm-1处信号强,蓝色表示峰强很弱现生绝大多数羊膜动物所产外层硬质蛋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碳酸钙,通常以文石、方解石、球文石矿物形式存在,只在极个别物种中报道有磷灰石蛋壳。
对于哈密翼龙蛋壳中缺少碳酸钙这一结果,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天山哈密翼龙的蛋壳与现生的一种蜥蜴——Salvator merianae的蛋壳一样,罕见地由羟基磷灰石组成,而羟基磷灰石经地质作用后转化成了氟磷灰石;二是天山哈密翼龙产软壳蛋,之前的研究也显示其为软壳蛋,与现生锦蛇蛋极为相似,硬质的外层很薄,而软质的内层壳膜较厚,而氟磷灰石是壳膜在埋藏过程中磷酸盐化的结果。
有机软组织磷酸盐化是一种保存软组织的主要形式。
在近期报道的晚白垩世巨型软壳蛋(Antarcticoolithus bradyi)、原角龙的软壳蛋以及大量软躯体动物的胚胎化石都是以磷酸盐化的方式保存的。
在磷酸盐化过程中,有机质膜提供模板和磷源,促使磷酸钙沉积,另外埋藏环境的微生物也可能促使磷酸钙沉积。
#p#分页标题#e#研究者认为蛋壳中碳酸钙的缺失表明,不应将哈密翼龙蛋壳与中新生代及现生羊膜动物的碳酸钙蛋壳进行对比,对翼龙蛋壳成分和结构的判断应当更加谨慎。
羊膜卵蛋壳在地质历史上可能具有更高的演化多样性。
后续翼龙蛋化石的深入研究还将继续借助于新的技术手段,保护工作也应考虑蛋壳成分和结构,以此为基础进行加固材料和保护技术研究。
自2006年以来,汪筱林研究员领导的中科院古脊椎所哈密科考队连续十多年在哈密戈壁雅丹进行科考工作,发现重要的白垩纪哈密翼龙动物群,包括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雌雄翼龙化石、三维立体保存的翼龙蛋与胚胎等被发现,为深入了解翼龙的生长发育繁殖等提供了珍贵的化石材料。
哈密也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翼龙化石分布区和最富集的翼龙化石产地,是名副其实的翼龙伊甸园。
而产自强干旱高盐碱地区的化石标本,当其保存环境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严重化学风化现象,威胁化石保存。
论文第一作者李颖近年来一直从事天山哈密翼龙化石及其围岩的风化机理研究和化石保护工作,本研究也是这一领域研究的继续,其他作者还包括朱旭峰、王强、蒋顺兴,杨益民、罗武干(通讯作者)和汪筱林(通讯作者)。
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88201和415720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VJXG01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E1E40905X2)、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21DTR046)和哈密市政府合作项目的资助。
(原标题:拉曼光谱揭示哈密翼龙蛋壳化石成分)原文链接:https://heritagesciencejournal.springeropen.com/articles/10.1186/s40494-022-00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