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核心有1500万摄氏度,为啥还会发生核聚变?太阳反应

【菜科解读】
相信每个人都知道太阳对于我们地球的作用,如果没有太阳的能量,那么地球很有可能早就毁灭。
既然太阳能发光发热,那么它自身的能量从何而来呢?有人可能会说:"太阳不就是一个正在燃烧的大火球吗?"事实上,太阳本身并没有燃烧,或者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燃烧。
太阳的原理本质上是氢聚变,这是一种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当然,太阳也不是全部在核聚变,否则,就像氢弹一样,突然爆炸了。
科学家们计算出,太阳核心的温度大约是1500万摄氏度,这是很高的,但远没有地球上受控核聚变实验的温度高——1亿摄氏度。
为何核聚变反应能在太阳内部发生?太阳内部没有那么热,但它的核心有200万大气压,这就是它的意思:没有足够的温度,只有足够的压力,让核聚变正常工作。
至于为何太阳是稳定的,这也是很大压力的真相太阳会因为核聚变产生的向外的压力而慢慢膨胀,而这种压力又会被很大的外部引力向内推,从而增加核聚变反应的强度。
当太阳膨胀到外部的压力不足以抵消来自内部的压力时,因此它可以稳定地"燃烧"100亿年。
有了热和压,就能发生聚变?不够的。
太阳的核心是等离子体,原子核和电子可以四处漂浮。
但在微观世界中,有一种叫做量子隧道的东西,这意味着粒子有机会穿过势能的势垒。
尽管可能性很小,但扩大到太阳的整个内部,聚变似乎是不可幸免的。
除了补钙,经常晒太阳还有这两个惊人的好处!
遮阳伞、防晒面罩、连体防晒服……仿佛只要能挡住阳光,就能避免伤害。
其实,阳光真的没有那么可怕!甚至还有让人惊讶的好处——
人类对不明飞行物即ufo探索的50年
半个世纪以来, 全球无数人,包括大量的科学家对ufo现象作了探索。
这种探索激发了成千上万的人,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热情,也由此推动了一些学科的发展。
意义不可低估。
本文介绍的就是半个世纪中人类探索ufo这一神秘领域的前进足迹。
阿诺德成为风云人物 1947年6月24日,是一个极其平常的日子,然而,由于发生了一桩极不寻常的事情,使得50年以后的今天,仍然有无数人记得历史上的这一天。
肯尼斯.阿诺德是美国爱达荷州博伊西城一家灭火器材公司的老板, 那天正驾驶着他的私人飞机穿越华盛顿州的喀斯喀特山脉。
当飞机临近海拔为4391米的雷尼尔峰时,空中的奇异闪光现象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当他把视线投向远方去追寻光源时,他根本没有想到因此会成为一个在当时几乎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
他看到,有9个圆形物体,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跳跃方式在空中高速前进。
阿诺德告诉记者:“我发现类似鸢形的闪光物,又像碟盘一类的器具。
我用望远镜看到它以每小时1200英里的速度疾飞而过,转眼消逝在白云悠悠的晴空中......” 记者在报道中引用了这个比喻,“飞碟”就此诞生了,并且延用至今. 接下来的事实令人惊讶,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世界上的每个角落,飞碟都以它们翩鸿掠影引发狂潮。
同时,人们看到的飞行物不再单纯是碟盘状的。
草帽形、圆锥形、雪茄形、蘑茹形、菱形、轮胎形、球形,甚至三角形、五星形等,在空中争奇斗艳。
于是 , 人们又把它称之为“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意为不明飞行物,缩写为ufo。
一时间,ufo 成为传媒和人们议论的“聚焦中心”。
爱因斯坦有妙论 美国和西欧声称,每次飞碟均从北方飞来,因此飞碟基地在前苏联,系前苏联研制的秘密武器。
前苏联的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立即幽默地声明:飞碟可能是一个苏联铁饼运动员掷过来的,这个运动员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力气竟有这么大。
可是当时西方的许多报刊和公众都相信,飞碟是来自外星球文明的宇宙飞船。
美国总统杜鲁门不得不去请教声名显赫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提醒公众:“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他告诫:“在研究自然时,我们所要探求的是无限和永恒的真理。
一个人如果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不抱着老实认真的态度,他就会被真理抛弃掉。
” 最大的“愚人节新闻” 然而,被不断激发的公众狂热心情却并未因为爱因斯坦的提醒而“退热”。
ufo 史上最大的“愚人节新闻”因此“出笼”了。
1950年4月1日,原西德莱茵河畔的威斯巴登城的所有报亭前,都排成了一条条长龙,人们竟相争购《威斯巴登日报》,抢着看“头条新闻”___两个美国士兵押着一个身高1.3米、独脚、戴着头盔、垂头丧气的外星人步出森林, 其中一个士兵还托着外星人用的氧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