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到底是什么颜色的,黑洞是什么样的?

人类视觉是靠光
【菜科解读】
黑洞究竟是不是黑色的呢,为何那么的黑呢?
黑洞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黑,而是没有,是空的。
人类视觉是靠光来实现的,必须有可见光的帮助,人眼才干够看到物体。
比如在我们的世界,有很多黑色的东西,黑衣服、黑沙发、黑汽车、黑夜,我们还是能够看到,这是因为这些物体并不是纯黑,或者会反射光,通过光的照射,它们并不能完全吸收,有一部分被反射出来,就被我们看到了。
而且人眼看到的所有颜色,都是由于物体对光有选择吸收的结果。
光照射到物体上,有一部分颜色被吸收了,没有被吸收的颜色就反射到了我们的视网膜,我们就能够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可见光是电磁波里面一个很窄的波段。
电磁波包含有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低频光和高频光,低能光和高能光。
光的波长从长到短,从低频低能到高频高能排列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波长越长,频率越低,能量也越小;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能量越大。
可见光波长在380nm~760nm之间,频率约在80~790THz。
可见光是一种混合光,通过三菱镜可以色散出多种颜色的光,一般为七色,这是由于人类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感受不同形成的。
人眼对760~620nm波长的光感觉为红色;620~597nm的光感觉为橙色;597~577nm的光感觉为黄色;577~492nm的光感觉为绿色;492~480nm的光感觉为青色;480~450nm的光为蓝色;450~380nm的光感觉为紫色。
而在这个波长范围以外的光就感觉不出来,因此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人眼睛是感觉不出来的,因此就是不可见光。
但有些动物能够感受到红外线和紫外线。
说了这么多就是说人眼看得到东西是由于光,看得出颜色也是由于光以及物体对光的吸收波长不一样。
但黑洞就是锁住光,一丝光都不让它漏出来。
黑洞在自己质量的史瓦西半径内,由于其无限的时空曲率,也就是无限大的引力,把一切进入这个范围的物质都拉向奇点。
光线也是一样,无限坠落到中心的奇点里。
因此人类就无法看到那里的一切。
即便利用各种射电望远镜和任何仪器,也无法看到里面的一切,因为不可见光也无法逃逸。
所以黑洞就是黑的,是没有的黑,看起来就是什么也没有,一个空空如也的洞。
人类能够侦测到黑洞的存在,是因为黑洞的无限引力只限于史瓦西半径。
在紧挨着史瓦西半径的边缘,在其强大引力拉拽下,正在排着队等待黑洞吞噬的物质,就会被人类看到或者通过仪器设备侦测到。
那里极端的引力场和黑洞角动量,会把把物质搅动的异常快,甚至接近光速,迸发出来可见光和高能射线,这些都能够被人类观测到。
因此黑洞存在一个事件视界和吸积盘,人类就是依靠这个视界和吸积盘来了解黑洞。
黑洞的史瓦西半径与质量是成正比的,其表达式为:R=2GM/C²。
这个公式的实质就是任何物体缩小到一个光速都无法逃逸的球形体积里,就成为一个黑洞。
光速是我们所知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既然光速都无法逃逸,这个世界就没有东西能够逃出黑洞的魔爪。
这就是黑洞为何那么黑的真相。
人们根据这个公式,知道了黑洞质量,就能够计算出其史瓦西半径;观测到了黑洞的史瓦西半径,就能够知道其质量。
如果太阳变成一个黑洞,史瓦西半径只有3000米;如果地球变成了一个黑洞,史瓦西半径只有9毫米。
宇宙中最小的黑洞至少有太阳质量3倍以上,因此史瓦西半径至少有9000米;宇宙中最大的黑洞有太阳质量660亿倍,史瓦西半径达到1980亿公里。
黑洞是什么颜色的?没有颜色。
黑洞是看不见的,不存在颜色。
黑洞除了质量,角动量和电荷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特征。
任何一个物体,只要它被压缩成黑洞,除了上述特征之外,物体的所有信息都会丢失。
从这个意义上说,黑洞是没有颜色的。
宇宙中的黑洞是黑色的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颜色?黑洞并不是黑色的,根据最近发布的一张黑洞照片来看,黑洞可能是比较接近红色的一种物体。
黑洞之所以称她为黑洞,重要是因为黑洞的引力异常很大,任何想接近或者靠近他的物体和物质都会被吸收进去,连光都无法逃脱他的“魔掌”所以人们习惯的把他称为“黑洞”。
在美国东部时间的4 月 10日的时候,国际知名组织--视界望远镜组织同时宣布在美国的华盛顿,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世界其他地方同时公布这张黑洞照片。
这张照片非常来之不易,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这个成果的发现不仅只让天文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全世界都在为这一成果的产生而欢呼雀跃。
这张黑洞的照片,不仅仅是一张照片,他更代表了人类对未知的宇宙的探索发现的证明,同时也意味着爱因斯坦--这位接近神一样的科学家又一次成功预言了黑洞被人类所发现的这一事实。
本来早在几百年前的时候,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已经提出了一个颠覆了人类一直以来所相信的事实,这就是著名的相对论,包含广义和狭义两部分,那么相对论这一篇在当时无人理解和无人相信的著作,为何能够在现在引起不小的轰动呢?重要是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一书中,为后人探索和研究黑洞的相关知识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同时也在较大程度上是物理学的进展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无论黑洞是黑色也好,其他颜色也罢,对于黑洞的认知我们不可能就在此停下脚步,我们还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黑洞相关的一些知识理论,为后人、为人类的进展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一份贡献。
究竟黑洞是不是黑的?如果是为何那么黑?
黑洞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黑,而是没有,是空的。
人类视觉是靠光来实现的,必须有可见光的帮助,人眼才干够看到物体。
比如在我们的世界,有很多黑色的东西,黑衣服、黑沙发、黑汽车、黑夜,我们还是能够看到,这是因为这些物体并不是纯黑,或者会反射光,通过光的照射,它们并不能完全吸收,有一部分被反射出来,就被我们看到了。
而且人眼看到的所有颜色,都是由于物体对光有选择吸收的结果。
光照射到物体上,有一部分颜色被吸收了,没有被吸收的颜色就反射到了我们的视网膜,我们就能够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可见光是电磁波里面一个很窄的波段。
电磁波包含有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低频光和高频光,低能光和高能光。
光的波长从长到短,从低频低能到高频高能排列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波长越长,频率越低,能量也越小;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能量越大。
可见光波长在380nm~760nm之间,频率约在80~790THz。
可见光是一种混合光,通过三菱镜可以色散出多种颜色的光,一般为七色,这是由于人类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感受不同形成的。
人眼对760~620nm波长的光感觉为红色;620~597nm的光感觉为橙色;597~577nm的光感觉为黄色;577~492nm的光感觉为绿色;492~480nm的光感觉为青色;480~450nm的光为蓝色;450~380nm的光感觉为紫色。
而在这个波长范围以外的光就感觉不出来,因此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人眼睛是感觉不出来的,因此就是不可见光。
但有些动物能够感受到红外线和紫外线。
说了这么多就是说人眼看得到东西是由于光,看得出颜色也是由于光以及物体对光的吸收波长不一样。
但黑洞就是锁住光,一丝光都不让它漏出来。
黑洞在自己质量的史瓦西半径内,由于其无限的时空曲率,也就是无限大的引力,把一切进入这个范围的物质都拉向奇点。
光线也是一样,无限坠落到中心的奇点里。
因此人类就无法看到那里的一切。
即便利用各种射电望远镜和任何仪器,也无法看到里面的一切,因为不可见光也无法逃逸。
所以黑洞就是黑的,是没有的黑,看起来就是什么也没有,一个空空如也的洞。
人类能够侦测到黑洞的存在,是因为黑洞的无限引力只限于史瓦西半径。
在紧挨着史瓦西半径的边缘,在其强大引力拉拽下,正在排着队等待黑洞吞噬的物质,就会被人类看到或者通过仪器设备侦测到。
那里极端的引力场和黑洞角动量,会把把物质搅动的异常快,甚至接近光速,迸发出来可见光和高能射线,这些都能够被人类观测到。
因此黑洞存在一个事件视界和吸积盘,人类就是依靠这个视界和吸积盘来了解黑洞。
黑洞的史瓦西半径与质量是成正比的,其表达式为:R=2GM/C²。
这里R表示黑洞史瓦西半径,G为引力常量 6.67x10^-11N·m²/kg²,M为黑洞质量,C为光速 约300000000m/s。
这个公式的实质就是任何物体缩小到一个光速都无法逃逸的球形体积里,就成为一个黑洞。
光速是我们所知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既然光速都无法逃逸,这个世界就没有东西能够逃出黑洞的魔爪。
这就是黑洞为何那么黑的真相。
人们根据这个公式,知道了黑洞质量,就能够计算出其史瓦西半径;观测到了黑洞的史瓦西半径,就能够知道其质量。
如果太阳变成一个黑洞,史瓦西半径只有3000米;如果地球变成了一个黑洞,史瓦西半径只有9毫米。
宇宙中最小的黑洞至少有太阳质量3倍以上,因此史瓦西半径至少有9000米;宇宙中最大的黑洞有太阳质量660亿倍,史瓦西半径达到1980亿公里。
猪油的功效与作用?熬猪油到底要不要放水正确方法
说起猪油大家肯定不会陌生,是从猪肉中提炼出来的,也被称为荤油或者猪大油,常温下是白色或者浅黄色的固体。
怪柴网小编整理了猪油的作用以及熬制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一、猪油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猪油中含动物油脂,可浸酒,可以外敷,可以炒菜。
而且还有多种功效: 1、保护眼睛 猪油中含有胡萝卜素,可以保护人的视力。
此外,还可以预防夜盲症、干眼症、角膜溃疡症以及角膜软化症。
2、滋养五脏 猪油可以滋养五脏,尤其针对脾胃和肺。
猪油味甘,可以使脾脏变得强健,有助于食物在体内更容易被消化,所以猪油可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身材瘦弱的人群。
3、补虚 猪油味甘,可使脾胃强健,有助消化,开胃。
所以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身体瘦弱的朋友可用猪油来增肥。
4、润肠通便 猪油滑腻,又入大肠经,猪油正好可以润滑肠道,使人排便通畅。
所以具有润肠通便的功能。
5、补肺止咳 如果肺部发热,干咳不止,不但需要清热,还要补脾。
故中医有肺虚者补脾之说。
6、解毒润燥 猪油不但能治疗妇科炎症,还有解诸肝毒。
此外猪油使人皮肤光滑细腻,有弹性,治疗脱发。
注意:猪油油脂含量非常高,一些比较肥胖的人群,或者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朋友不要食用。
同时大便滑泻患者也要慎食,会加重病情。
二、熬猪油到底要不要放水 正确方法 1、首先将猪板油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然后将猪油放入到温热水中浸泡5分钟 需要反复的抓洗猪板油,接着再用流水将猪板油冲洗干净即可备用。
2、将洗净的猪板油和适量的水 水一般没过猪板油一半就可以的一起放入到锅中,大火熬开,然后转小火慢慢熬,注意不要盖锅盖。
3、看到锅中的猪板油全部变成浅黄色的时候,放入切好的大葱、花椒,小火炸1分钟后捞出 千万不要将大葱炸黑了,否则会导致猪油发黑的。
4、大葱捞出后就可以关火了,.用过滤网过滤出油渣,让油彻底冷却,油渣不要扔,包包子,烙饼都用的着。
5、等猪油冷却后放入到玻璃瓶中保存即可。
如果家里有老式坛,放入到坛中保存更好。
在第2步中,有的地区做法是不加水,但是加水是为了防止肉块突然受热而变焦,而且会让猪油颜色更洁白。
所以建议大家加水熬制。
消失的凯特王妃?凯特王妃到底了,最新消息!
不仅英国人关注凯特的去向,最近几天,#凯特王妃#词条连续登上了中国的互联网热搜。
吃瓜群众纷纷好奇,消失的她去哪儿了。
凯特王妃到底怎么了?流言又是怎么开始的?下面和怪柴网小编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
事情还要从今年1月说起。
● 凯特最近一次出席正式活动是在2023年12月25日 我们先捋一下时间线。
1月17日,肯辛顿宫发布消息称,凯特在16号接受了腹部手术。
手术很成功,但需要住院两周,然后回家疗养,复活节(3月31日)之前都不太可能恢复公职了。
1月29日,肯辛顿宫再次发表声明,凯特已经回到了家中,进展良好。
但随后一个记者爆料,凯特突然陷入了昏迷。
2月1日,《泰晤士报》发文辟谣,该记者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凯特好着呢。
接着有人发帖称凯特做手术的那家私立医院以治疗癌症闻名,暗示凯特得了不治之症。
尽管王室内部人员也出来澄清凯特的健康没问题,但民众始终没有见到凯特真人,一时间谣言四起。
时间来到了2月27号,希腊末代国王康斯坦丁二世去世一周年的追思会,举办地就在威廉和凯特的温莎家旁边。
康斯坦丁二世是威廉王子的堂叔,更是教父,于情于理,威廉都得参加。
● 康斯坦丁二世 本来已经安排好了威廉朗诵《启示录》的环节,结果他出于个人原因,临时缺席了。
这个反常的举动,更加引发了人们对凯特王妃下落的担忧,莫非凯特真的出事了? 一周后,凯特才终于露面。
被拍到的照片中,凯特和母亲卡罗尔一同驾车外出。
按理说有图有真相,可这张照片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有眼尖的网友发现,那辆奥迪的副驾驶不是凯特,因为她的右脸上没有凯特标志性的痣。
于是,替身说开始在网络上游走。
结果,3月10日,威廉王子发布了一张照片,力图打破谣言。
当天是英国的母亲节,威廉晒出一张凯特和三个孩子的近照,并配感谢大家美好的祝福和过去两个月以来对我们的支持,祝大家母亲节快乐。
这是自凯特1月接受手术以来的第一张官方照片,照片中的凯特面色红润,笑容灿烂。
这下阴谋论者该散了吧,结果,网友很快发现破绽—— 凯特不仅没戴婚戒,夏洛特公主的左手也缺了一块…… 然后网友通过技术分析,发现照片中的PS痕迹多达16处! 几个小时后,转载该照片的各大媒体纷纷下架了照片,事情越发往诡异的方向发展了…… 随后凯特亲自发文澄清:像许多业余摄影师一样,我偶尔也会尝试编辑。
我想对昨天我们分享的家庭照片造成的混乱表示歉意。
但这个解释,显然无法让人信服。
大家要求王室交出原图,却遭到了拒绝。
紧接着,凯特又一次被偷拍成功,有媒体放出了凯特与威廉同车出行的糊照。
但鉴于之前的种种怪事,所有人都觉得,车里的凯特是假的。
其实要消除谣言很简单,只要凯特出来露个面就能稳住人心。
但她为什么就是不出现,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3月13日,一位知情人士向媒体解释,凯特不会透露她的生病细节,因为这是个人隐私,也许当她感觉合适的时候,她会透露更多。
但一位知情人士指出,凯特的一些高级工作人员都未能见到她,他们甚至在手术宣布之前都不知道手术的消息,让他们措手不及。
只有少数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们守口如瓶。
当下,凯特王妃在哪里(#where is kate middleton),已经成为热词在推特上疯转,而这个问题,不仅持续困扰着英国民众,也愈发考验着英国王室。
不快乐的凯特 作为平民王妃,这一路,凯特走得并不容易。
她出生于一个中产家庭,从小就被野心勃勃的母亲寄予厚望。
中学时期,凯特被母亲送进贵族学校,却因为表现优异遭到同学的嫉妒和霸凌,被迫转校。
但凯特很争气,不仅成绩优异、能力出众,担任班长和社团的社长,还颇具运动细胞。
曲棍球、网球、跳高、滑雪样样精通,她曾在就读的圣安德鲁学校创下1.5米的跳高纪录,这个纪录迄今为止还没有被打破。
● 打曲棍球的凯特(右) 2001年,凯特考入英国顶尖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在那里,她认识了校友威廉王子。
一开始两个人只是朋友,直到有一天,一场学校慈善时装秀上,当凯特穿着蕾丝连衣裙出现在舞台时,威廉突然开窍,被眼前这位美女深深吸引,随即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2004年,两人约会被拍,恋情曝光。
但威廉从来不是安分守己的主儿,他不羁放纵爱自由,身边从不乏莺莺燕燕。
2007年3月,威廉在夜店和美女的亲密合影曝光,还被拍到和人在酒店出双入对。
彼时凯特已经是公认的准王妃,结果王子的花边新闻令凯特颜面尽失,媒体推断她嫁入王室无望,于是戏称她为等待的凯特(Waity Katie)。
不久后,凯特等来的是分手。
不过,两人并没有分开太久,或许威廉意识到凯特才是对的人,选择与她重修旧好。
2010年,在经历了7年爱情长跑后,凯特终于等来了威廉的求婚。
2011年4月,凯特戴上王冠,正式走进了英国王室。
《太阳报》一位记者曾说:王室女性只存在两种人——平静的,和永远不快乐的。
成为王妃的凯特,不仅要履行王室职责,出席各种公务,且一言一行都要受到公众和王室的审视。
● 2008年,凯特在慈善迪斯科舞厅中身着无袖上衣和短裤。
婚后,她再也没有穿过膝盖以上的裙子 自幼接受的教育告诉她,她必须克己复礼,遵守规则。
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凯特,永远是穿着优雅,举止得体,和时常出格的弟媳梅根截然不同。
#p#分页标题#e#凯特的舅舅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外甥女:凯特像是女王的门徒,有着公务员一样的自制力;同时又像是戴安娜王妃一般,拥有平易近人、被人所喜爱的性格。
她在五年时间生下三个孩子,努力为王室绵延子嗣,她持重完美的行事风格,不仅深受女王的喜爱,更是赢得了民众的心。
有贤妻在侧,但威廉爱玩的本性并没有改变,不仅经常出入狂欢派对,还一度传出出轨的传闻。
出轨对象,据传还是凯特的闺蜜、威廉的青梅竹马——贵族出身的罗斯·汉伯里。
这次凯特被传被小三捅了,这个小三指的也是罗斯。
虽然并没有确凿证据,罗斯和威廉也仅有几张同框照,但绯闻传了好几年,并且传得有鼻子有眼,加上这次凯特生病,大小英媒、美媒都在深扒罗斯,搅得这水是越来越浑。
也难怪频频有知情人士爆料,这些年,凯特忍辱负重,并不快乐。
沉默的王室 2022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在她去世后的18个月里,英国王室似乎一直在遭遇危机。
先是现任国王查尔斯因前列腺肥大住院治疗,结果被确诊了癌症; 接着是王室最帅女婿、查尔斯的堂妹夫金斯顿突然自杀,年仅45岁; 再就是凯特近3个月的失踪…… 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传来,在英国民众心中引发了一场海啸。
加之此前哈利王子带着他的梅根王妃逃离王室、远走美国,安德鲁王子因性丑闻被雪藏,能够履职的王室成员越来越少。
一个英国网友发帖称:我尊重我们的君主立宪制,我曾搭帐篷排队整晚参加女王母亲的葬礼,还有凯特和威廉的婚礼,但自从查尔斯成为国王以来,王室成员们看起来十分疲倦,魔力消失了! 目前英国人最关心的,显然是凯特的健康状况。
小道消息满天飞,民众要求提供更多信息,可王室始终三缄其口,缺乏透明度,让其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自从戴安娜王妃去世后,英国民众一直渴望能有另一位完美的王妃出现。
尽管王室成员没有实权,但他们已然成为一种象征,能够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所以当戴安娜的大儿媳凯特王妃以完美、可靠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从某种程度上给英国民众带来了慰藉。
但人们又不希望她成为第二个戴安娜。
● 凯特和戴安娜(右) 当凯特从视野中消失时,民众有理由也渴望知道原因,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敷衍和推脱。
这些年来,英国王室一直努力在保护王室隐私,和提供现代民主所要求的透明之间寻求平衡。
但这种平衡,显然达不到民众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