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洛希极限,当地月距离小于1.5万公里,月球将开始解体?

目前的月球形成理论认为,45亿年前有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 提亚 ,撞上了早期的地球,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碎片在后来凝聚成了月球, 由于碎片内含有地球和提亚的物质成分 ,所以月球上的成分才会和地球上差不多。
激光测距的结果还表明:月球一直
【菜科解读】
天文学家通过分析发现,月球和地球的年龄几乎一样,而且成分也差不多,所以月球之前有可能是地球的一部分。
目前的月球形成理论认为,45亿年前有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提亚,撞上了早期的地球,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碎片在后来凝聚成了月球,由于碎片内含有地球和提亚的物质成分,所以月球上的成分才会和地球上差不多。
激光测距的结果还表明:月球一直在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但如果月球非常接近地球,地球的引力是否能够摧毁它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潮汐力、罗希极限以及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关系。
潮汐力是由于在同一天体上不同位置的引力差异造成的。
例如在月球表面,靠近地球的部分受到的引力比远离地球的部分要大,这种力的差异导致月球在其赤道上略微被拉长,在其极点上被压扁。
而罗希极限是指一个较小天体可以接近一个较大天体而不被其潮汐力撕裂的最小距离,当一个天体进入另一个天体的罗希极限时,引力差异足以克服将该天体固定在一起的力,一旦超过这个极限,较大天体的引力就会将其撕裂成无数更小的碎片。
所以如果月球逐渐靠近地球,它会受到越来越强的潮汐力,随着月球不断接近地球,这种力的强度会越来越大,当月球达到地球的罗希极限时,地球的引力可能会撕裂月球,准确来说是地月距离小于1.5万公里时,月球的地质结构就将变得不再稳固,靠近地球的部分会会被剥离月球,当两者的距离小于9000公里时,月球将正式开始解体,碎片会化为小行星撞向地球。
不过地月系作为一个整体,在角动量守恒的情况下月球并不会再次靠近地球,它只会在未来离地球越来越远,最终月球在天空中的面积将小于太阳,也就是说到时候月球将不足以遮挡整个太阳造成日全食,而是只能形成日环食。
除了地球和月球外,太阳系中其实还有很多被洛希极限操纵的天体,比如天文学家就认为土星环就是在遥远的过去由一颗太靠近土星的卫星被撕碎后形成的,并且在土星引力的吸引下,土星环内的物质还在不断坠入土星,最快一亿年后土星环就将消失。
不过如果月球未来会被地球撕碎的话,月球的碎片也有可能环绕地球形成一个星环,甚至考虑到当年提亚撞地球的惨烈,今天的地球周围可能就有一个暗淡的星环,只不过它们是由小行星碎片组成的,所以不太显眼。
总体来看虽然从理论上讲,如果月球足够接近地球,地球的引力确实有可能撕裂它,但根据目前的天文观测,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极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维持地球上的海洋潮汐、地球自转速度、倾斜角度和温度都至关重要。
如果没有月球,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灾害会更加剧烈,温度变化会更加极端,冰河时期会更加频繁,所以地球和月球目前的相互关系对两者都是有益的,而地球的引力撕裂月球的可能性在可预见的未来是非常低的。
晒太阳可以缓解失眠吗?根据季节调整睡眠
晒太阳可以缓解失眠吗晒太阳有助于人体分泌血清素,血清素(5-羟色胺)是一种能让人产生快乐和幸福感的“快乐激素”,能够调节人的情绪,并且在夜晚促进睡眠。
每天坚持在阳光下晒15~30分钟,能帮人赶走困倦、增加愉悦感,还有助晚上睡个好觉。
晒太阳,别太久:成年人:每天日晒时间以30分钟~1小时为宜。
婴幼儿和儿童:由于皮肤娇嫩,日晒时间可适当缩短至15~30分钟。
老年人:合成和利用维生素D的能力降低,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能一次暴晒太久。
晒太阳不论是哪个部位,最好是直射(眼睛除外),如室外温度较低,可打开窗户在室内温暖处做日光浴。
患有白内障等眼疾的老人,为防刺眼可以戴副墨镜。
晒太阳后,可喝点绿茶、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3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鸡胸肉、三文鱼、猪肉、牛油果、蘑菇等,有助保护皮肤。
怎么根据季节调整睡眠一年四季,跟着太阳调睡眠根据中医学理论,“早睡早起”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健康作息金标准,睡眠养生也要根据四时的变化适当调整。
北京宣武中医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姜楠教你顺应四季变化,来改变自己的睡眠时间。
春:晚睡早起春季万物复苏,人体也要保持一种生机盎然的状态,作息上要讲究“夜卧早起”,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夏:晚睡早起+午睡夏季万物极盛,日照时间最长,人体活力达到高峰。
此时更适合晚睡早起,不过晚睡不等于熬夜,建议23:00之前入睡,早上5:00~6:00起床。
如果感到困倦,可午睡0.5~1小时。
平时应保持舒缓而积极的生活习惯,尽量去伸展自己的身体,穿上宽松的衣服,多去大自然中散步。
秋:早睡早起秋季万物成熟,人体也顺应自然的变化开始养精蓄锐,减少活动。
此时人们更适合早睡早起,为第二天蓄积能量。
最好入夜即眠、鸡鸣起身,这一点现代人很难做到,但应尽量做到不熬夜。
冬:早睡晚起到了寒冷的冬季,白昼逐渐缩短,黑夜逐渐延长。
此时可以适当延长睡眠时间,作息应逐渐调整为“早卧晚起”,早点上床睡觉,如果时间允许,等到阳光照耀时起床。
提示:日常如果因为工作、上学等原因,无法按照以上要求实现“睡眠自由”,至少应该保证每天6~8小时的睡眠时长,且尽可能不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