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最大的恒星比太阳大100亿倍,那最小的恒星有多小?

已知最大的恒星是一颗被天文学家命名为史蒂文森2-18(Stephenson 2-18)的红特超巨星,这颗庞大的恒星距离我们大约2万光年,在天空中位于盾牌座
【菜科解读】
太阳的直径约为139.2万公里,相对于直径仅仅只有1万多公里的地球,太阳无疑是一个异常庞大的存在,然而在银河系中的众多恒星之中,太阳的体积其实也不算大,而与已知最大的恒星相比,太阳更是渺小得不值一提。
已知最大的恒星是一颗被天文学家命名为史蒂文森2-18(Stephenson 2-18)的红特超巨星,这颗庞大的恒星距离我们大约2万光年,在天空中位于盾牌座,观测数据表明,这颗恒星的半径大约是太阳的2158倍,其体积比太阳大100亿倍。
这是什么概念呢?这样说吧,如果把史蒂文森2-18放在太阳的位置上,那这颗恒星的表面就将会超过土星的公转轨道。
(↑太阳和史蒂文森2-18的大致比例)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史蒂文森2-18的体积大得离谱,但是它的质量却比想象中要低得多,观测数据表明,其质量大约只有太阳质量的12到16倍,也就是说,史蒂文森2-18的密度最高也就只有太阳的0.0000000016倍。
实际上,太阳的体积其实也不算小,宇宙中比太阳更小的恒星多得是,那么已知最小的恒星有多小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因为它的体积还没有木星大。
这颗恒星是一颗被天文学家命名为EBLM J0555-57Ab的红矮星,它在天空中位于绘架座,与我们的距离大约为600光年,它属于一个三合星系统,是该系统内三颗恒星中体积最小、也是最暗淡的一颗。
观测数据表明,EBLM J0555-57Ab的半径约为6万公里,比土星略大一点,但没有木星大,其体积大约只有木星的84%,在已知的所有恒星之中,它的体积是最小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颗比木星还要小的星球,为什么会是一颗恒星呢?其实这是可以解释的。
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宇宙中的任何一颗星球都会具备向内坍缩的趋势,这也被称为引力坍缩,对于质量较小的星球而言,仅凭物质之间的电磁力就可以抵挡住自身重力,但当星球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物质之间的电磁力就无能为力了,于是星球就会开始坍缩。
随着坍缩过程的持续,星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强也会越来越高,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星球核心的氢元素就会发生核聚变,进而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为什么是氢元素呢?这是因为氢元素是宇宙中结构最简单、丰度最高的元素,同时也是启动核聚变条件最低的元素,所以当一颗星球足够大时,总是会有大量的氢,而其核心启动的核聚变反应,也总是从氢元素开始。
核聚变释放的能量除了能让这颗星球发光发热之外,还会形成一种向外的辐射压,进而抵挡住引力坍缩,使星球可以保持一个稳定的体积,于是一颗闪亮的恒星就诞生了。
由此可见,一颗星球的体积与它的质量并不是成比例关系,当一颗星球的质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它的体积反而会因为引力坍缩而变得更小,并且还有可能演化成一颗恒星,那这个一定的程度是多少呢?天文学家给出的答案是:太阳质量的8%左右。
(↑太阳、EBLM J0555-57Ab、木星的大致比例)实际上,虽然EBLM J0555-57Ab的体积没有木星大,但它的质量高达1.611 x 10^29千克,这大概是木星质量的85倍,太阳质量的8.1%,也就是说,它的质量可以说是刚好达到了成为恒星的最低标准,正因为如此,它也成为了已知最小的恒星。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1月25日月球在夜空中与太阳系最大的行星
(图片来源:星夜软件) 周三(1月25日)从纽约市看到的夜空插图,在美国东部时间晚上7:49左右(格林威治标准时间1月26日0049)朝西南。
(图片来源:TheSkyLive.com) 据美国太空网(作者:罗伯特·李):周三(1月25日),月球将在夜空中与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相遇。
这两个天体将在天空**享相同的右赤经,天文学家称之为“合相”。
同时,月球和木星也会近距离接近,技术上称为脉冲。
根据天空,5天大的新月将在合相期间经过木星以南不到2度,而这两个物体将在双鱼座。
月球的星等为-11.2,木星为-2.2,负前缀表示地球上空特别明亮的物体。
从纽约市出发,月球和木星之间的合相及其近距离接近将于美国东部时间晚上7:49左右(格林威治标准时间1月26日0049)可见,两个物体将于美国东部时间晚上10:00左右(格林威治标准时间1月26日0300)落下。
在合相期间,月球和木星仍然相距太远,无法用望远镜看到,尽管它们看起来离肉眼很近。
然而,可以用双筒望远镜观察到合相,在良好的观察条件下,观察者应该能够在没有任何光学辅助的情况下看到这种排列。
木星并不是唯一一颗与月球有规律合相的太阳系行星。
由于月球沿着天空中一条称为黄道的假想线快速移动,该线将它带过星座,因此月球与太阳系行星的合相大约每月发生一次。
太阳系的行星沿着黄道移动得要慢得多,这意味着行星之间的合相虽然确实发生了,但要少得多。
例如,大合相是木星与其气态巨行星土星之间的合相,大约每20年发生一次。
在大合相期间,木星在其轨道上超过土星。
更罕见的是天王星和海王星之间的合相,分别需要84年和165年才能完成一次穿越星座的旅行。
这意味着两颗行星之间的合相每171年只发生一次。
木星的下一次行星合相是在2023年3月2日与金星。
在此之前,月球将在2023年1月31日的合相中与火星相遇。
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叫什么名字 质量是太阳的1960亿倍
下面就跟着一点小编一起来看看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叫什么名字 质量是太阳的1960亿倍。
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叫什么名字为了纪念这个发现,科学家们将这个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命运为SDSS J140821.67+025733.2.至今它的质量是人类的技术难以计算出来的。
爱因斯坦它早期就提出了相对论,认为宇宙中有些相对存在的事物,只是大家没有发现而已。
这个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出现符合这个论断,证实它的可靠性了。
1、简单介绍下这个黑洞SDSS J140821.67+025733.2作为宇宙中最大的黑洞,科学家们发现它的质量十分的惊人。
由于它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那些小型的黑洞都是围绕它进行运转的,周期一般在12年。
在相对论的体系中,小黑洞会利用自身产生的旋转力或者推进力将两者之间的距离慢慢缩小。
为什么这些黑洞的质量无法确定呢,根据一些科学家的解释,它们的大小其实和物质区域和物质速度有直接的关系,这速度和区域越大质量也就越大,根本不存在上限一说的。
2、这些黑洞存在是否安全科学家在发现宇宙中最大黑洞的同时也发现另外一个惊奇的现象。
那就是这些黑洞在一定周期内会发生一些碰撞产生一些能量,让后在太空中释放形成一种旋转的状态。
它释放的能量伴随爆炸状态的出现,而且具有时间上的规律性的。
根据科学家的发现,,最近一些出现这样现象的时间是在12年前,根据这规律进行推算的话,在今后几年之类还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以上就是一点小编为您带来的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叫什么名字的精彩内容,想了解更多奇闻异事、搞笑新闻请多关注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