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粘锅的原理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9 点击数:
简介:

【菜科解读】

不粘锅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普通的锅,在上面涂抹了一层特殊材料,使得锅不沾、易清洗。

这种涂层大多是特氟龙涂层,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它具有优良的热性能、化学性能、易清洁性能以及无毒性能,将聚四氟乙烯涂在锅内表面,做饭再也不必担心烧焦,而且很容易清洗。

注意事项:在使用不粘锅的过程中,大家不要让酸性的物质进入锅内,因为聚四氟乙烯结合强度不高,酸性物质容易腐蚀聚四氟乙烯不能完全覆盖的锅体部分,使得锅体中的金属机体被腐蚀膨胀,导致涂层大面积脱落,损害锅体。

不粘锅涂层脱落还有用吗

当不粘锅涂层脱落时,锅的使用效果会大大降低,开始出现粘锅的现象,这样既影响做菜时锅的使用感,还会增加锅体的清洁难度;另外,不粘锅涂层脱落后,锅体在受热时就会释放有毒气体,包含两种致癌因子和多种对呼吸道具有刺激性的物质……【查看更多】

不粘锅多久换一次

不粘锅的涂层功能强大,但它不耐磨,普通的不粘锅用两年后就会出现涂层脱落的情形,继续使用的话会影响健康,因此家中使用的不粘锅建议两年更换一次。

如果想要不粘锅使用更长时间,除了少用外,建议在使用不粘锅的时候,选择木质或者合成材料的锅铲,以减少在烹饪过程中对锅体的伤害。

小结:关于不粘锅的原理,看完全文,大家知道了吧,原理其实就是采用特氟龙涂层,这种涂层是聚四氟乙烯,它具有耐热性能、易清洁性能好,将它涂抹在锅内表面,就能让锅炒菜不沾,并且易清洗。

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看看麦饭石和不粘锅的区别。

无油烟不粘锅的原理是什么呀

其实原理是很简单。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物理从固态变为液态,或从液态变为气态都要吸收大量的热。

在无烟锅的锅体中掺有大量的熔点在200度左右的物质。

在锅的加热过程中,当锅外层的温度没有达到200度之前和普通锅是一个样的,当锅外层的温度达到200度时,锅内掺入的物质开始熔化,由于物质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锅内壁的温度一直保持在180-200度左右,锅内层和锅外层的温差在40-90度之间,没有温差热量也传不进来,40-90度的内外层温差是参照锅炉计算软件中给出的,当锅外层掺入的物质都熔化后,锅整体的温度会继续升高,一样会出现油烟!详见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夹锡无油烟锅》。

1mm厚的锡储存的热量相当于140mm厚的铁,可见锡合金的相变热是多大了?如果你弄个大厚铁锅也能达到这种不粘,这也是为什么不粘锅都比较厚重的原因,
不粘原理比较多,有好几种,一是像聚四氟,其粘结性本身差,二则其导热性也差,但金属锅的导热性好,所以内锅表面温度趋于一致,也能减少粘锅。

热锅凉油其实是最好的不粘原理,夹锡锅能比较好的达到这种效果。


炒锅要想炒出来的菜好吃,油温控制是关键,主要是在180~200℃时美拉德反应比较快,低油温在85~120℃,谷称三四成热。

中油温120~180℃,俗称六成热。

高油温一般在180~240℃,俗称八成热。

在油温八成热时炒菜即不会大量冒烟,又能 炒出来好吃。

加入收藏
上一篇:核聚变原理
下一篇:高压锅原理
               

不粘锅的原理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