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和外星人交流吗?

图片来源:uux.cn/Seth Shostak/SETI研究所
【菜科解读】
北加州的艾伦望远镜阵列,研究人员用它来搜索来自智能外星生物的可能信号。
图片来源:uux.cn/Seth Shostak/SETI研究所
神奇的地球uux.cn据美国宇宙网 伦纳德·大卫:它叫做外星语言学:着眼于外星语言的科学。
物种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和其他专门研究语言和交流的专家已经开始探索非人类的外星语言可能是什么样子。
可以说,这种想法引发了对虚构的克林贡语的思考,这是《星际迷航》中一个外星人所说的宇宙“克林贡语”甚至还有一所成立于1992年的欣欣向荣的克林贡语言学院。
但是你可以把科幻放在一边,因为现实世界中的科学家正在研究外星语言可能采取的形式——以及我们是否能够理解它们。
地球外智能
天体物种学家Douglas Vakoch是旧金山信息外星智能 METI国际的主席。
他与杰弗里·彭斯克共同编辑了一本新书《外星语言学:走向外星语言科学》 劳特利奇·泰勒和弗朗西斯集团 2023年。
这本书立足于我们所知的人类语言和动物交流系统,但它提供了一些建议,说明如果我们遇到非地球智慧物种,我们可能会发现什么。
瓦科赫告诉Space.com,六十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找外星智能 SETI,用射电望远镜收听信号——他们可能明天就会成功。
顾名思义,METI关注与外星智能通信的可能性——进行有意义的接触。
“我们可能面临着理解来自未知文明的信息,语言学家可以提供破解密码的钥匙,”瓦科赫说。
“我们新书中的建议直接决定了我们怎么说‘你好,宇宙’。
”"
瓦科赫强调了传达我们的意图的主要性,这是METI信息的标志和基本原理。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我们在地球上各种语言中看到的通用语法是否也会在宇宙中更广泛地适用,”他说。
正如书中所提到的,一个主要的观点是沟通不仅仅是传达你的信息内容。
“你也想传达你的意图,”瓦科赫说。
相关:如果外星生物访问过太阳系,以下是怎么找到他们留下的线索
开始对话
瓦科赫指出,反对METI的一个常见理由是,我们可能会提醒怀有敌意的外星生物注意我们的存在,并引发外星生物入侵。
“事实上,任何有能力在星际间旅行的文明也有技术接收过去一个世纪泄漏到宇宙中的偶然无线电和电视信号,”瓦科赫说。
瓦科赫补充说,因此任何接收到我们目标信息的外星生物知道我们的存在都不会感到惊讶。
“但让他们感到惊讶的是,我们正试图开始一场对话。
这就是METI的全部意义——让人们明白我们要进行第一次接触的意图。
”
在与外星生物建立联系的过程中,我们的反应和责任是什么? 图片来源:uux.cn/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SETI
普遍原则
瓦科赫说他最感兴趣的外星生物是我们可以接触到的。
“这些外星生物开发了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技术。
过去,当科学家发送星际信息时,这种共享技术为编写信息提供了基础。
”
瓦科赫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向宇宙发送的信息可能是以数学和科学的普遍原理为出发点的。
”“但也许还有更基本的东西。
早在人类拥有数学和科学之前,我们就有了语言。
也许在围绕其他太阳运行的行星上也是如此。
”
最终,瓦科赫认为,我们必须在数学和科学或语言之间做出选择的想法本身过于简单。
语言的核心
这本新的异种语言学书籍的共同编辑是杰弗里·彭斯克,他是南伊利诺伊大学卡本代尔分校的副教授和语言学本科生研究主任。
我们所定义的语言核心可能从根本上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
Punske认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几乎可以肯定,一个非人类的语言智能将具有相同的语言核心。
“然而,语言的许多方面是人类语言所共有的,不能仅仅归因于这些外在因素,”他说。
“这些方面很可能是人类认知结构的产物。
当然,不能保证非人类智能会分享我们的认知系统。
因此,尽管语言的基本结构可能是相同的,但信息可能是不可解释的。
”
新的视角
南加州大学的布丽吉特·塞缪尔对科学家们开始认真思考异种语言学感到兴奋。
塞缪尔正在进行两个领域的研究,以解决通用语法在宇宙中的位置:语言是怎么在我们的生物中出现的,以及人类语言变异的极限是什么?
南加州大学颅面分子物种学中心的项目负责人塞缪尔斯告诉Space.com:“近年来,对动物交流的研究呈爆炸式增长,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人类语言是不是独一无二的。
”。
“此外,通信系统是怎么被使用它们的物种体的独特认知能力以及它们所处的环境小生境所塑造的。
”
物理不变定律
塞缪尔斯说,这些问题,加上语言设计中的“第三个因素”——超越我们的遗传天赋和经验塑造语言的因素——为以全新的方式建立通用语法理论奠定了基础。
这种理论帮助萨缪尔斯形成并分享了Punske的预测:“语言语法和外部化的某些方面甚至可能是外星语言所共有的,因为它们受到物理不变定律的约束。
”
瓦科赫说,通过在宇宙背景下思考语言和动物交流,我们被迫重新思考语言到底有多独特,即使是在我们自己的星球上——无论我们是否与外星生物接触过。
他说:“异种语言学表明,人类语言可能没有我们一直假设的特权地位。
”
地球越转越慢,6300万年后将停止转动,人类到时候该办?
现在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是很快的,当人类走出地球之后才知道,地球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自转和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公转一圈的时间大约是365天,地球自转给人类带来了很多自然现象,比如说昼夜交替、物体水平运动产生偏向、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左右,不过根据科学家最近几年的计算得出,地球自转的速度不是恒定不变的,它平均每年都会慢半秒,每天慢0.0015秒,总体来说地球自转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按照这个速度计算下去,科学家认为地球将会在6300万年后停止转动,这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那么地球为什么会自转呢?不少科学家认为,地球的自转来自于地球形成初期,在太阳系诞生初期,形成地球的物质开始凝聚的时候,它总会有一个开始的运行趋势,然后形成一个最初级的天体——小行星,这个小行星凌晨的时候就有它自转的态势,就像我们现在宇宙中小行星自转一样,从理论上来说,我们的宇宙中并没有一个绝对静止的天体,也没有一颗不自转的天体,这可能和引力有关系,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得出,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是有引力的,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引力就越大,不管地球诞生初期有多大,它也是有自己引力的,它的引力必然会造成对周围小天体造成引力干扰,使得距离它较近的一些小天体和它撞击到一起。
在撞击的过程中,这些小天体又给了地球一些自转的力量,虽然也可能有一些相反的力量,但是在原始地球的总运行趋势下,这些撞击的力量促进了原始地球的自转,而且在地球大气层形成的过程中,吸取的太空中的大陆气态分子也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促进地球的自转,除此之外,科学家还认为,天体的自转和早期小行星撞击有关系,巨大的冲击力也能够导致天体转动,而且宇宙中的天体一旦开始转动,就很难停下来,因为宇宙处于真空状态,天体的转动不会产生摩擦力,所以它们很难停下来,科学家认为,在地球形成初期,自转的速度要比现在快很多,自转一圈的时间大约是6-8小时左右。
后来地球进入寒武纪时代,自转的速度有了大幅的下降自转周期大约在21小时,现在地球的自转已经到了23小时56分,科学家经过计算得出,地球在最近100年内,自转的速度每天都会慢千分之一秒,为什么地球自转的速度会越来越慢?不少科学家认为,地球自转速度变慢的主要原因就是月球的潮汐锁定,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月球其实就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当中,很多行星都有自己的卫星,比如说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等,一般来说,行星的卫星体积和质量相差都在几千倍左右,但是月球的体积和质量和地球仅仅相差几十倍,这样科学家感到非常疑惑,因为如果按照地球的引力来计算,根本无法捕捉到月球,那么月球是如何成为地球卫星的?目前科学家比较认可的说法就是月球撞击说,科学家认为,在太阳系早期的时候,有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将地球的一小部分撞了出去,被撞击出去的这部分就变成了月球,虽然这只是科学家的猜测,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对地球产生了潮汐作用,它始终保持着一面朝向地球,这个因为月球的自转速度被地球上的潮汐锁定,牵引力大于其自转速度,所以月球才不能够旋转,与此同时,月球也会反作用地球,让地球的自转速度越来越慢,这个潮汐力简单来说就是起到了拉扯的作用,从地球的角度来说,由于自转速度较快,海水具有流动性,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
#p#分页标题#e#其实太阳的引力作用也能够导致地球海水发生形变,但是太阳距离地球较远,而月球距离地球很近,所以月球对海水的吸引效果明显高于太阳,这会导致海水会定向性的隆起,由于自转速度较快,隆起的海水当转过地球和月球质心连线时,又会在引力作用下向反向回落,于是持续发生着地球上的潮起潮落,也正是因为这种海水的反复运动,海水和海底的岩石发生摩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给地球刹车的作用,这才使得地球的自转速度变得越来越慢。
除了月球的影响之外,人类对地球自转速度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向宇宙中发射了大量的飞行器,人造卫星、载人火箭等等。
这些科技升天时的反作用力会影响地球自转,虽然影响的幅度很小,但是究竟还是会将地球的自转幅度变慢,如果说在6300万年以后,地球真的停止转动,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首先地球停止自转之后,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昼夜交替,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自转,所以地球朝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背对着太阳的一面就是夜晚,但是如果地球突然停止自转,那么地球就会和月球一样,永远有一面会朝着太阳,而这一面永远都是白天,另一面永远都是夜晚,朝着太阳的这一面由于每时每刻都能够接收到太阳的光和热,所以它的温度会变得越来越高,而背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由于无法照射到太阳的光和热,所以背面非常寒冷。
这比地球历史上任何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都要严重,qCEheW在地球生物历史上,一共出现了5次生物大灭绝,每一次生物大灭绝都是对生物的一种选择,虽然生物大灭绝的影响很大,但是还能够有幸存下来的生命,而地球如果停止自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可能会死亡,除此之外,地球停止自转之后,会出现史无前例的飓风,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地球上面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大气层对于生命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够吸收和保护地球生命,使得地球生命不会被太阳光的紫外线和宇宙辐射所照射,如果地球停止自转以后,地球外层的大气层会因为惯性继续运动,它们会和地球表面旋转摩擦,产生超级飓风。
目前人类已知最大的飓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空的桑美,它达到了17级的风力,相当于每秒60米的风速,但是如果大气层因为惯性而产生飓风,威力能够达到桑美的几千倍左右,风速大约是每秒1400千米左右,这和我们地球上的台风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到时候地球上所有的一切物质都会被飓风吹散,而且由于地球内部存在大量的液态金属物质,这些金属物质在惯性的作用下,它们也会从地球内部喷发出来,到时候地球上所有的火山都会喷发,曾经在6500万年前,有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导致地球上百分之90的生物都灭绝了,当时地球上的霸主还是恐龙。
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1.6亿年,如果不是小行星的撞击,可能恐龙到现在还活着,不过恐龙灭绝并不是因为小行星撞击产生的冲击力,而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后,将地球生态环境改变了,比如说火山喷发等等,这些自然灾难导致地球上的生物大量死亡,所以地球自转对于人类的影响非常巨大,到时候地球上将会迎来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所有在地球上的生命都无法逃离灭绝的厄运,既然如此,那么是不是人类也无法幸免呢?如果按照目前人类的科技来看的话,那么人类确实没有办法抵抗,但是6300万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时间,人类从诞生到现在也就短短200多万年的历史。
科学家认为,在200多万年前,猿类生物生存在地球上,当时地球上还生活着很多其它的生物,猿类生物为了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于是他们选择了群居生活,群居生活不仅仅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还能够有效的抵抗外来侵略者,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频繁的交流能够使大脑的发育变得越来越快,由于猿类生物长期在一起生活,所以猿类最终成功进化为人类,人类文明从开始到现在也就短短几千年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人类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很快,再过几千年或者是几万年,人类的科技将会变得更加强大。
到时候说不定我们已经能够移民到其它星球了。
#p#分页标题#e#目前科学家已经在宇宙中找到了类似地球的行星,比如说开普勒186f:这是人类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像地球的行星,它距离地球有500光年,开普勒452b:它是2015年被科学家发现的,这颗行星位于天鹅座,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6倍,基本上能够确定是一颗岩质行星,而且它的公转周期大约是385天,相当于比地球公转的时间多20天,它和地球非常像,所以科学家认为这颗行星上面应该已经诞生了生命,除了这两颗行星之外,还有开普勒438b、格利泽581g、开普勒22b、比邻星b等等,这些行星从外表来看,都和地球非常类似,而且它们诞生生命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只不过目前科学家还不知道它们上面的具体环境怎么样。
由于这些星球距离地球太遥远,所以人类只能够利用天文望远镜对它们进行观测,天文望远镜虽然能够看到很远的距离,但是它只能够看到行星的大概位置,却看不到行星上面的具体情况,想要彻底的了解这些行星,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自登陆这些行星,这样我们才能够知道这些行星上面是不是存在外星生命,以目前人类的飞行速度无法做到这一点,不过人类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现在科学家正在积极的研究曲速引擎飞行,如果曲速引擎飞行能够成功,那么人类的飞行速度将会超越光速,到时候我们到达这些行星上面就非常简单了。
现在人类已经开始对火星进行研究和探索,移民火星也指日可待,未来人类移民将会普及,地球不可能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所以我们现在还不需要担心几千万年以后地球会怎么样,目前人类能够做的就是加快科技发展的速度,这样人类文明才能够变得越来越强大,在几千年或者是几万年后,人类或许已经离开了地球,所以小编认为,人类未来应该不会受到地球环境的影响,希望人类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人类不登陆?炼狱
在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之后,人们对于一些天空之中的事情则格外的好奇,研究出了许多的探测器,就是为了能够一探宇宙之中其他行星的上面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中国第1辆货行车则是祝融号登上了火星地表之后,引起了众多人的注意,可是没想到,后来却选择了登陆火星而不再去金星。
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距离地球是非常近的一颗行星,平均的距离也就只有4,000万公里左右,但是火线却非常的远距离,则是达到了2.25亿公里,最远的能够达到4.011公里,所以从种种方面来看,不论是怎么选择都是去金鑫会比较合适,而且还特别的简单,容易一些。
也是太阳系的四大行星之一质量体系,密度和地球都是非常接近的,界限就特别的冷清,但实际上在之前的进行也是比较热闹的,尤其是在外面还笼罩了大气层,当时的天文学家觉得上面可能liCVc有生命,因此就对进行进行了探测。
对金星的探索在对进行产生好奇过之后,听学家都一直在对进行进行探测。
1962年的时候水手2号则飞过进行,这是第1次探测器距离,其他的行星非常的近。
在1970年的时候,金星7号登陆金星,这是第1次登陆上其他行星的土地,在20世纪60年代80年末的时候更是有着多个探测器登上了金星,但中间间隔了很多年都没有再去查看金星,直到2005年的时候再次发射了金星快车队进行进行了反复的探测,发现并非是犹如之前幻想的一般。
环境犹如炼狱在真的登陆到了金星上之后,就发现大气层的厚度就达到了250公里,相当于91个地球,表面的大气压大多数都是二氧化碳和氮气,人是无法生存的,尤其温度达到了464℃,还有着厚厚的云层,会下起硫酸雨,整个环境犹如炼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