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在太空中待一段时间,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没多少人受得了

【菜科解读】
时间:2024-06-21网络作者:小白
前段时间
SpaceX龙飞船的成功发射
让月球基地、火星城
人类太空航行文明...
似乎成了普通人有生之年能见证的东西
在开始幻想太空生活之前
可能很多人都没思考过
生活在太空
是会让人体发生很多改变的
是长高?还是突变?
会不会染上奇怪的疾病?
回到地球会发生什么?
关于那些星空中神秘的疾病
上过太空的宇航员们
给了我们答案
太空环境会改变什么太空与地球
最明显的不同
除了不在外卖配送范围之外
就是重力了
还想淋浴和泡澡?
怕是不太现实
因为航天器中的空气十分干净
不存在污染或灰尘
宇航员身上也只有
身体正常代谢产生的
皮屑、油脂、汗液
所以
只需用湿毛巾擦拭一遍
就能十分干净
简直懒人福利
至于刷牙后的泡沫
因为没有水槽
大部分宇航员的选择是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大小便问题
正常情况下
不会出现屎尿满天飞的绝景
因为他们使用的马桶
都是会抽风的
排泄物经过高压风机抽吸
会分别进入尿液储箱
和便便储箱
而尿液在过滤后
会被重新利用到生活中
看到这大家要是觉得好玩的话
在这样的环境下
会发生下面这些可怕的事
在太空中生活会带来哪些身体问题①
你的脸,好模糊
NASA的宇航员们发现
只要身处宇宙
视力就会遭到破坏
造成不可逆转的衰退
并不是因为上了太空
就会变成星际选手
而是因为
视觉障碍颅内高压综合症
经核磁共振检查发现
回到地球的宇航员们
眼球变得更扁平
视神经也出现了肿胀
这是因为微重力环境
导致的脑液积压
可见人类根本就不是
为了在太空生存进化的
②
再见肉与骨
长期处于微重力环境
让身体不再需要肌肉来支撑
就连站直身子
都需要宇航员有意识地用力
大多时候
他们像婴儿一样蜷缩着
这并非什么天人合一的状态
研究显示
6个月的太空生活
足以让宇航员失去全身40%的肌肉
当然也包括腹肌和括约肌
所以会出现经常放屁的现象
#p#分页标题#e#至于骨流失
就是骨骼中的钙跑到了
血、尿、粪便里
这是因为在微重力环境中
成骨细胞被抑制
而破骨细胞变得更活跃
③
心血管之衰
一项对阿波罗号宇航员的
长期跟踪研究发现
失重会造成短暂的心脏问题
而且登月宇航员比低轨宇航员
更易患上心血管疾病
这是因为
失去地球磁场保护之后
血管内膜细胞会变得非常脆弱
受到宇宙射线的影响也更大
④
美颜的风险
长期在太空中工作
让宇航员的表皮胶原蛋白
大幅增生
以至于表皮的厚度减少了20%
皮肤虽然变得美观
却降低了对宇宙射线的防御力
增大基因突变的风险
⑤
一切都是假的
长期执行太空任务
会让宇航员面临潜在的心理疾病
具体表现:
认为除了自己
世界都是假的
这是长期与世隔绝引起的
除了上述5点
研究人员还发现
宇航员脑髓中的灰质和白质明显减少
而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
这是否会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活
还是未知数
宇航员竟然还为我们做了这些不得不感叹
这些人类中最具智慧
身体素质最出众的代表
没有选择安逸优渥的生活
而是赌上性命
用人类身体极限
一点一点地来换取
全人类的未来
例如对帕金森病的研究
在微重力环境中
蛋白质晶体更易生长
质量也更好
所以
太空是研究帕金森病抑制药物的
最理想环境
俄罗斯的团队也在近些年
开展了关于骨折治疗方法
在太空中的研究
此外
还有很多市面上的常见药
一开始其实是为宇航员研发的
太空是一台游戏机
演绎着人类迄今为止
最大胆的梦想
纵然取机之路危机重重
但还是吸引着一代代人献身其中
当然也包括我
-完-
参考文献:
[1] 太空环境下的医学疫苗将首次应用于人类临床治疗.基层医学论坛,2009 34:F0004.
[2] 宋锦苹(译).对长期太空旅行中细菌感染的合理治疗.载人航天信息,2008 2:1-5.
[3] 唐甜.太空小白鼠研究有助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6 1:42-43.
[4] 王倩.了不起的太空医学[J].军事文摘,2019 14:4-9.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大家都爱看
#p#分页标题#e#
今日头条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土星有行星环,地球为啥没有?本来地球曾经有过,火星将来也会有
这四颗行星都属于巨行星,它们的引力比岩质行星更大,因此它们能够将星球周围的小物质吸附过来,从而形成行星环。
除了质量不同之外,行星环的形成与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也有一定关系,太阳系四个岩质行星都没有行星环,另一个真相也是它们都距离太阳较近,太阳风就比较强烈,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水分子也无法凝结成冰晶,更无法与尘埃凝聚成较大的小行星等,所以就很不容易形成行星环了。
不过,行星环还有另一种形成模式,就是行星的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的时候,或者其他大个头的小行星或彗星等路过行星的时候,它们若与行星的距离达到洛希极限,那么这颗小星体就会分解成为行星的行星环,比如若月球距离地球大约1万公里的时候,就会被地球的引力撕成碎片,从而变成地球的行星环。
本来在月球形成的时候,就经历过成为地球行星环的一刻,天文学家们普遍认为月球是由于一颗质量较大的天体撞击地球之后形成的,撞击后飞溅出去的碎块曾经形成了地球的行星环,但是由于这个行星环的物质分布很不均匀,导致行星环的物质凝聚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月球。
而火星的卫星火卫一由于距离火星较近,并且仍然在一步步靠近火星,所以他将来也有可能会到达火星的洛希极限,从而成为火星的行星环也有一种可能是将来直接撞击的火星上。
星空有约|今年别错过火星和这三颗行星同框
届时,公众将看见两颗明亮行星近距离同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专家介绍,这是2024年适宜观赏的第一场太阳系行星相合。
什么是行星相合?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天文学上定义的合并非两个天体真的合并在一起,而是指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或地心视黄经相同。
行星合行星、行星合月都指的是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相同。
不同于每个月会发生多场的行星合月,2024年全年共有12次太阳系行星相合,这与行星在天球上‘走’一圈的时间有关。
王科超说,今年最适合观赏的行星相合,除了2月22日的火星合金星,还有4月11日的火星合土星,以及8月15日的火星合木星。
这四颗行星都很明亮,且这三次相合两个天体间的角距离都不到1度,肉眼就能看到两颗星同框的画面。
何时适合观赏这三次行星相合呢?天文学上合是一个精准时刻,但对公众观测而言,在‘合’的前后几天都可观赏这一天象。
王科超说,三次相合时,两颗行星都位于太阳的西边,观赏时间都在日出之前。
具体到火星合金星,适宜观赏的时间约为日出前一小时,火星合土星的适宜观赏时间约为日出前一个半小时,火星合木星则是在午夜后到日出前都适宜观赏。
肉眼观测这三次相合,两颗行星相距这么近,如何分辨?王科超建议,一是从亮度上看,相合时,金星、木星都明显比火星要亮,土星比火星稍亮些。
二是从方位上分辨,肉眼看去,相合时,火星在天空上位于金星的下方,位于土星、木星的上方。
我们肉眼看到的两颗行星同框,是由于两颗行星及地球在运行过程中,排列成近似一条直线而出现的视觉现象,两颗行星实际上相距甚远,以火星与土星为例,二者间距离约为12亿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