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中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一团气吗?

【菜科解读】
在太阳系中,太阳到小行星带之间的区域是4颗岩石行星的地盘,它们区别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而在小行星带和柯伊伯带之间的的区域是4颗气态行星的地盘,区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太阳系
对于岩石行星,我们非常的熟悉,因为我们就生活在岩石行星之上,就是地球。
事实上,在整个宇宙之中,所有的岩石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拥有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在其星球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
气态巨行星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有很多人认为气态巨行星就是一团气而已,那太阳系中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不是宇宙中的一个个“气泡”呢?当然不是。
土星
木星是太阳系第一大行星,质量达到了惊人的1.8982✕10^27 kg,是太阳系另外7颗行星质量总和的250%。
木星是一颗气态巨行星,其主要成分是氢,但是只占10%分子数量的氦,却占到了木星质量的25%;木星很有可能拥有一个相当于10~15个地球质量的岩石核心,因为太阳系的形成是物质熔点从高到低逐步冷却铁镁硅酸盐、金属铁镍、金属硫化物、水、干冰、氨和甲烷,所以先冷却硅酸盐然后在引力作用下形成岩质核心,之后进一步吸附冷却下来水、干冰、甲烷,从而形成了现在木星。
木星的结构
土星是太阳系第二大天体,它的体积仅次于木星,和木星一样,土星也是一颗气态巨行星,主要由氢组成,还有少量的氦与少量元素。
土星的核心包括岩石和冰,外围由数层金属氢和气体包覆着。
土星的内部结构与木星相似,有一个被氢和氦包围着的较小核心,该核心的构成与地球相似但密度更高,质量大约是地球的9~22倍。
土星的结构
天王星其实并没有像土星与木星那样的岩石内核,它的金属成分是以一种比较平均的状态分布在整个地壳之内。
海王星的核心可能由铁、镍和硅酸盐所组成,其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120%。
天王星
综上所述,气态行星其实并不是所谓的一团气。
虽然它叫气态行星,其实只是表明了它绝大部分都是气态物质,并不是说它可以像一团空气一样被随意穿越。
一般气态行星都会有一个固态的硬核存在,气体是主要成分,固体是次要成分。
哈雷彗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是多少?
对此,许多人想知道:哈雷彗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哈雷彗星下一次何时出现?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解惑。
一、哈雷彗星是什么星彗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扫帚星”,它是太阳系中质量较小的天体,与地球一样围绕太阳转动。
据了解,人们至今已发行1600多颗彗星,其中最大最容易观测的就属哈雷彗星了。
之所以有此名,是因为这颗彗星是一位叫哈雷的英国天文学家第一次算出的。
二、哈雷彗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76年根据计算,也根据早期的一些记载,哈雷彗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76年,这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见两次的彗星。
其实,人类能肉眼看到的彗星除了哈雷彗星外还有很多,而且更加壮观,不过那些彗星都是数千年才会出现一次,人很难看到。
三、哈雷彗星最早记载的书,春秋据小编查询得知,从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起到清代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止,哈雷彗星出现过31次,每次出现,我国都有详细记录。
至于哈雷彗星最早记载的书,应该就是《春秋》一书了,西方最早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是在公元66年,这比我国晚了几百年!《春秋左传·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这是世界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其实中国人对哈雷彗星的记载,最早可上溯到殷商时代。
《淮南子·兵略训》:“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时有彗星,柄在东方,可以扫西人也!”这是公元前1057年的哈雷彗星回归的记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