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地标众生之柱竟是恒星子宫,距离地球7000光年

众生之柱和其他宇宙奇观
【菜科解读】
宇宙地标众生之柱竟是恒星子宫,距离地球7000光年。
如果说要找宇宙中的标志“建筑物”的话,就一定是绚丽多彩充满神秘色彩的众生之柱了。
众生之柱和其他宇宙奇观一起被誉为十大宇宙不可思议景象,并为之首位,更是哈勃望远镜拍摄出最声名显赫的杰作。
其形成原因和僵尸恒星一样都是至今科学家都还在探索的。
7000年前的众生之柱
众生之柱位于太空中天鹰座星云的巨蛇座恒星形成区域,是由尘埃和气体云柱组成,因为它能诞生孕育出新的恒星,所以又被称为“恒星子宫”。
它距离地球足足7000光年之遥,这也说明我们现在看见的“众生之柱”其实是它在遥远的7000年前的模样。
此前科学家一直认为该现象的形成很可能与周边超大质量恒星的光化电离有关,但均找不到确切证据。
众生之柱之谜
而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学院天体物理学专家安德鲁·李姆及其同事认为,众生之柱原因应归为“阴影效应”。
这是无线通信系统的说法,由于大型建筑物和其他物体对电波的传输路径的阻挡而在传播接收区域上形成半盲区,从而出现电磁场阴影。
这种随移动台位置的变化而引起的接收点场强中值的起伏,就是“阴影效应”。
而对于宇宙学,光化电离或光蒸发会发生于当恒星释放强辐射激励中立气体云形成电离气体炽热外层的过程中。
当炽热外层喷射的热气体像爆炸物一样快速膨胀,向外释放冲击波进入所有的周边气态块状结构,也是可以促进众生之柱的产生。
北美最大规模的动物灭绝是彗星撞地球导致?
如果这种撞击的确产生,它并没有留下类似陨石坑这样明显的痕迹。
但是熔化的岩石地层(也称为球粒),以及古代土壤层里纳米大小的钻石可能透露出这种巨大撞击的蛛丝马迹。
这种粒子混合物只能在极端温度下由彗星或者小行星撞击产生。
研究学者早在2007年即报告称,在好几处考古遗址中具有1.29万年历史的沉积层里发现了这种粒子。
9月17日一项独立研究支持了这些发现。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伊丽莎白市州立大学的马尔科姆·勒孔特带领的研究小组研究了美国三处遗址的沉积岩样本。
研究学者称他们在与2007年那项研究同样的沉积层里发现了同样的微观球粒。
在加拿大东部冰原发生的彗星撞击能够解释该地区在更新世晚期的灭亡。
虽然造成这场灾难性灭绝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研究学者称这场灾难消灭了3/4的北美大型冰河时代动物,包括剑齿虎、猛犸象以及克洛维斯人,一组近期才移民到这个洲的石器时代人。
在研究中,研究学者测试了Topper的克洛维斯文物以寻找微观土壤线索。
克洛维斯人以他们的大槽矛出名,后者被用来狩猎大型动物。
“如果撞击碎片从大气中如雨点般降落,那么这些文物将作为保护盾,预防球粒在下面的土层积聚,”南卡罗来纳大学的考古学家阿尔伯特·固特异说道。
“事实果然如此!在克洛维斯表面以上的球粒是这些文物以下球粒的30倍。
” 然而,关于彗星撞击是否灭绝了克洛维斯人仍具有争议。
2010年现代人类学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克洛维斯人的游牧生活方式,而非死亡,才是他们居住地有所不同的解释。
精彩推荐:野人之谜龙生九子唐山地震七大谜团黑洞里面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