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自驾游旅游攻略?龙虎山旅游注意事项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5-13 点击数:
简介:如果有准备去江西的龙虎山旅游,自驾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式,当然大家也可以窜则乘坐公共交通前往,当然还是怎

【菜科解读】

如果有准备去江西的龙虎山旅游,自驾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式,当然大家也可以窜则乘坐公共交通前往,当然还是如何方便如何来,下面的交通大家是可以参考一下哟。

龙虎山自驾游攻略

要到龙虎山,首先先到鹰潭,鹰潭火车站广场有旅游专线车直达龙虎山景区,大约为每15分钟一趟。

从汽车站到火车站可坐公交车,或者打的。

车有两种:

一种是“鹰潭——上清”,这路车可直达上清景区,如大上清宫、上清竹筏漂流码头、上清古镇、天师府等。

路程约30公里。

另一种“鹰潭——龙虎山”,这路车直达龙虎山仙水岩景区,旅游景点有仙水岩船筏联游、正一观、仙人城、象鼻山、大地之父、大地之母、水浒影视基地等。

路程约20公里。

票价

龙虎山 通票(含景区门票、观光车费和竹排费)260元,跟景区售票处价格一样。

贴心的是, 龙虎山的门票有效期两天,让游客可以尽情游览。

旅游路线

龙虎山一日游。

龙虎山景区比较大,一日游对体能有要求。

路线一(1日游):象鼻山——桃花坞(升棺表演,不过十月没有桃花了)——无蚊村吃中饭(自己带也可以,不过可以不去)——竹筏漂流——仙女岩(摆渡回芦溪河对岸)——乘车去天师府上清古镇3

路线一(2日游):上清古镇(上清宫)——天门山(或乘上清竹筏到正一观参观)——仙水岩——象鼻山——仙人城——应天山——冷水大峡谷漂流(夜晚在附近宾馆,坐车返程。

)

建议

1、 龙虎山 的风景分为自然和人文,个人觉得一天的游览基本能满足,对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无蚊村可以不用去了,就是一个破村庄,没任何观赏的点…… 龙虎山 的自然美景重要就是坐竹筏和走高空栈道,基本上就是这两个,人文景观就是参观道观,所以自己取舍,一天够了

2、 .在道观不要太理会对你太热情的人,有工作人员让我们走地上的八卦,号称走出来就类似于拿了一个平安符,结果走完之后要我们添香油,这个地上的八卦如下,大家注意下咯,这个也不算是骗局,只是提醒大家注意一下。

3、 上清宫,天师府和正一观三个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参观的话,建议只需要参观天师府

吃货推荐

上清豆腐 天师八卦宴(最为有名)

天师板栗烧土鸡(素有“人间仙果”之称)

上清豆腐干 泸溪活鱼 黄袍拜君王 冬笋咸肉丝 余江茄干

龙虎苦菜 腌菜浆蒸蛋 香菇活肉 荠菜羹

捺菜 宫中土鸡 清炖石鸡 灯芯糕

交通指南

鹰潭北站

目前从鹰潭北站到龙虎山景区有两种方式

一是乘坐鹰潭北站至金溪客运枢纽站的公交车

该公交车经停鹰潭站、龙虎山风景区

在十六公桩站下车可到达龙虎山游客服务中心

首末班车发车时间为8:30-20:00

发车间隔时间30分钟

票价10元

二是先乘坐乘坐23路公交到达鹰潭站

首末班车发车时间为 7:10-21:10

约30分钟一班 票价2元

再从鹰潭站乘坐K2路公交车

首末班车发车时间为 6:40-20:30

约30分钟一班 票价4元

前往终点站龙虎山

鹰潭站

到达鹰潭站的旅客

直接乘坐K2路公交车

首末班车发车时间为 6:40-20:30

约30分钟一班 票价4元

前往终点站龙虎山即可~

由于车站站广场正在修整

乘车地点改在火车站对面

(绿滋肴特产店门口)

大家不要走错了哟

江西龙虎山悬棺之谜 巨额悬赏至今无解

在中国的墓葬形式其实有很多种,其中最为独特的要数悬棺,悬棺属于崖葬的一种,这是一种具有极高难度的墓葬,并且古代还没有一些高新技术完全是采用人力解决,下面就带大家去探索一下龙虎山的悬棺之谜。

巨额悬赏寻找解答方案从1997年开始龙虎山风景旅游区就发布了高额的悬赏指令,寻求能人志士来破解这悬棺之谜,数十年间众多专家学者、好奇者,纷纷利用自己的推断想要来破解,但经过相关专家的审查都不符合当时情况,菜科网,至今仍没有破解方案。

龙虎山悬棺未解的之谜至今未解 悬棺是上去的

  龙虎山不仅风光秀丽,龙虎山的崖墓更是中国一绝。

崖墓葬是古越、僚人特有的一种丧葬形式,也是我国多种葬法中最古老、最特别的一种丧葬形式。

近千年来,关于龙虎山悬棺谜团一直都是一个未解的之谜,因为其年代久远,至今早已无古书记载,人们只能通过推理的方法来判断。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龙虎山悬棺谜团至今无人能解  据史料记载,26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龙虎山附近的古越人曾有悬葬祖先的风俗。

至今,在龙虎山江河沿岸壁立千仞的陡崖仍存有不少悬棺。

在科技尚欠发达的历史,古人是如何将重达数百公斤的棺木送进高高的崖洞里去,至今仍是一大疑团。

  1997年,龙虎山旅游集团公开悬赏30万元人民币征求此秘密的破解。

萧旺强在了解到龙虎山陡崖谜团后,决心破解,为此他长期关注有关悬棺的报道,并加以研究。

最初,他以为古人是用辘轳滑轮当作升降工具,从而达到了安置棺木的目的。

  但考虑到当时这尚处在蛮夷之地的龙虎山地区的落后现状,他又否定了这一设想。

他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得出结论,认为古人是将棺木置于一双层固定的木架之中,通过系在木架的几根绳索,随意调整木架的高度,从而将棺木输送至崖洞。

在实验现场,萧旺强和他的朋友乘船来到泸溪河边的陡崖下,指导景区工人进行了悬棺实验。

在试验中,萧旺强制作的木架操作起来简便自如,工人"一抬一拉",棺木就从船上升了上去。

观看的人群登时爆发出欢呼。

  随着龙虎山202座悬棺群,抖落尘封千年的黄土,走入世人的视野,时与空变得茫然交离,宇与宙显得幽深玄迷。

专家考证认为,龙虎山悬棺,距今有2600余年的古代,是古越人所葬。

龙虎山悬棺数以百计,全部镶嵌在仙水岩一带的陡崖峭壁之上。

仙水岩诸峰峭拔陡险,岩壁光滑平展,岩脚下便是泸溪河,临水陡崖绝壁上市满了各式各样的岩洞,独特的地理环境是龙虎山悬棺的基本成因。

从泸溪河舟中或地面眺望,隐约望见一个个岩洞口或钉木桩,或封木板,"藏一棺而暴其半者"多处可见。

这些悬棺大多是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崖墓悬棺,其葬位离水面20-50米以上,高的达300余米。

在大片岩壁上,洞穴星罗棋布,星星点点,,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数以百计。

因这些洞穴高不可攀,无人入内,其中所藏之物,多少个世纪以来龙虎山悬棺谜团一直是一个解不开的谜。

龙虎山崖墓下临深渊,地处绝壁,那么古越人是如何将棺木放入洞内?龙虎山悬棺里葬的又是什么身份的人?古越人为什么采纳绝壁洞穴墓葬?重重悬疑背后,到底隐藏着一种什么样的文明形态?如今龙虎山悬棺谜团,已令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为它皓首穷经,欲解其谜。

  巨额悬赏至今无解  由于龙虎山崖墓下临深渊,地处绝壁,悬棺是怎么样安放上去的,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个谜,龙虎山悬棺也因此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产生了种种神话传说:有人说这洞里的东西,是神仙用金丝线吊上去的;也有的说这洞是装的是无字天书、金银财宝。

一千多年前,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发出疑问:"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宋人王文卿有诗云:"昔人骑鹤上天去,不向人间有蜕蝉。

千载玉棺飞不动,空江斜月照寒烟。

"当代考古学家郭沫若也发出了"船棺真个在,遗蜕见崖看"的的感叹,表示无法用科学解释崖墓的遗憾。

龙虎山崖墓中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甚至符号,地方志和史籍均找不到记载,使破解困难重重。

为了彻底解开这个世界谜团,1997年6月25日,龙虎山遍下英雄帖,向全世界郑重宣布,有人能解开以下三个谜底的,即:1、棺木如何进洞?2、为什么采纳崖葬?3、葬者何人?即可获得30万元人民币的巨奖。

至今没有得到一个入情合理的解释。

  悬赏解龙虎山悬棺谜团的消息一经发出,海内外解谜者纷至沓来。

仅一年时间,就收到海内外猜谜者寄来的信函和文稿近千件,来函对悬赏的三个重要问题见解不一,归纳起来有三:一、关于棺木进洞方法,有"悬吊法"、"竹木搭架法"、"云梯架岩法"、"架天梯法"、"网绳搭架法"、"栈道法"、"后山挖隧法"、"楼船安放法"等。

二、关于为什么采纳崖葬,有"升天成仙说"、"尊神事祖说"、"敬先至孝说"、"回归洞穴说"、"保存祖尸说"、"防盗防害说"、"修炼坐化说"等。

三、关于何人享受此葬待遇,认为上至诸候将相、文臣武将,下至部落首领、家庭成员或修道隐士者都有。

2004年7月,龙虎山再次悬赏40万元,求解千古悬棺谜团。

但至今还没有一份令人信服的答案。

  古越人是如何将棺木放入洞内?  20世纪80年代,上海同济大学与江西贵溪市博物馆联合成立了一个"中国悬棺课题组",研究期间,谢健根和陆敬严教授走遍了中国11个有悬棺的省市。

终于,在四川麻糖坝的一个小山村里,他们有了很大的收获。

  村里一位89岁高龄的老人告诉谢健根,她小的时候听家里的老人说过,悬棺是用天车绞上去的。

那什么工具能绞动重物?课题组联想到了辘轳。

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商周时期,古人就发明了辘轳,有的地方也叫绞车。

用天车绞悬棺的话启发了课题组,在陆敬严教授的带领下,课题组搞了很多次模拟试验。

  在这些放置悬棺的峭壁背面,大多是山的缓坡,人可以从另一面爬上山顶。

那么,古人会不会用绞车把棺木从山顶上慢慢地放到洞口,然后再想办法搁进去呢?更多的人认为,棺木是从下往上吊的。

在山崖上安装一个定滑轮,利用滑轮,不费多大力气,棺木就可以吊到足够的高度。

但是,又怎样在陡崖上固定滑轮呢?谢健根再次想到那几个身手不凡的药农。

他认为,既然现在还有人能够借助一根绳子出没于陡崖峭壁,那么历史人也就能做到这一点。

因此,他认为在陡崖上固定一个滑轮并非无法办到的事情。

滑轮的问题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吊起来的棺木虽然到了洞口,但是它怎么进去呢?课题组认为,只要给棺木的一头系上绳子,然后让事先进入洞里的人把棺材拉进去,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课题组大胆地在龙虎山的1号崖墓洞进行了一次试验。

1号洞距离水面约24米,定滑轮固定在陡崖上方的峭壁上,仿古绞车放置在山下的石阶上。

仿制的棺木用船运到了洞穴下方。

  两位药农从后山而上,到达山顶后,把一条绳索固定在与1号洞垂直的山顶上,绳索的另一头在山下伙伴的手里。

  第一个药农抓着绳索顺崖而下,在历史,他应该是整个葬礼的先行官。

山下的人都替先行官捏了一把汗。

他的动作很快,到了洞口,山下的人将绳子一拽,借着这个力,他一跃进入洞中。

第二个先行官如法炮制,只不过,他进入洞时绝对不能放手中的绳子。

  两个先行官准备就绪,此时,绳索的另一头被牢牢地绑在棺木上。

一阵期待之后,棺木被成功地拉进洞中。

  不过,也有很多人对这种方法提出了疑问,比如说,四川的悬棺大多都是打两个桩,然后把棺木放在桩上,这种情况下,即便用绞车把棺材吊起来,可是它怎么放在桩上?这上面也没有先行官的立足之处。

  在龙虎山崖墓的山体上,没有任何打桩或者人工钻凿的痕迹,也就是说,科学家并没有找到固定滑轮和绳索的地方。

悬棺究竟如何被放到高高的陡崖峭壁之上,目前还不得而知。

谢建根告诉记者:"我们现在还在征求这方面的方案,因为科学在不断进步,也可能我们的子孙后代,比我们想到更科学的办法。

"  陆敬严教授的这种仿古吊装法升置棺木的过程,如今已经在龙虎山展现,并成为龙虎山一个固定表演节目,这个节目就设置在仙水岩悬棺比较集中的飞云阁。

  表演者自峰顶轻轻腾空跳起,沿着垂直悬挂到江面的绳子而下,当他们下滑到接近峭壁中间的岩洞时,只见他们剧烈地摇晃绳索,借着惯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蹿入洞中。

然后是地面上的楠木悬棺缓缓升空,上升到接近洞口时,岩洞里的人用短索牵引,地面的人则大幅度地摇晃绳索,借着悬棺在半空中晃荡的惯性,找准时机,上下合力把悬棺送入洞中。

  仿古吊装法的表演虽然精彩,但不少学者认为"千古悬棺谜团"并未完全解开,仅仅从棺木升置问题上说,仿古吊装法只能是棺木进洞方法的一种。

这种方法必须要有掌握传统技艺的人先攀援到后山顶,而有些后山,至今人也无法攀上去。

  一个个秘密显得那样神奇玄幻,古往今来多少圣贤为之皓首穷经,却也不能解开个中神秘。

加入收藏
               

龙虎山自驾游旅游攻略?龙虎山旅游注意事项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