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市新发现水波纹遗迹化石和大型蜥脚类三角龙足迹化石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3 点击数:
简介:山东省诸城市新发现水波纹遗迹化石和大型蜥脚类三角龙足迹化石据人民网山东频道(宋翠 刘

【菜科解读】




山东省诸城市新发现水波纹遗迹化石和大型蜥脚类三角龙足迹化石


据人民网山东频道(宋翠 刘祺 孙鹏):近日,山东省诸城市重要化石遗迹区新发现一处较为完整的水波纹遗迹化石和大型蜥脚类三角龙足迹化石,该两处遗迹化石在全国较为罕见。


据悉,,此次有新发现的化石遗迹区地质地貌发育及保存比较完整,经过对周围岩层沉积和遗迹化石点周围地层岩层特征对照分析,初步断定为早白垩世纪地质地层。


此前,诸城市共产出三角龙化石 25000 多块,还曾挖出世界最大鸭嘴龙,被誉为 " 中国龙城 "、世界三角龙化石宝库。


" 此次发现的化石,我们初步可以确认,既有蜥脚类三角龙足迹化石,也有兽脚类三角龙足迹化石。

" 诸城市三角龙文化研究中心科研科普科科长陈树清介绍说,这里当时是一个滨浅湖,湖水非常浅,风吹草动,在这个湖边就留下了水波纹的印痕化石。


据了解,诸城市处于胶莱盆地南部的断陷盆地,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构造变形复杂,地质地层发育齐全,盆地凹陷长期连续沉积,为形成三角龙化石制造了条件。


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诸城先后发现了 30 多个三角龙化石埋藏点,经过 3 次有规模的发掘,共产出三角龙化石 25000 多块。


诸城市三角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崔卫生表示,这些新发现对于深入研究诸城的古地址、古环境以及这些三角龙的迁徙、分布都有非常主要的意义,可以说提供了更加充分的证据。


相关报道:山东诸城发现水波纹遗迹化石和三角龙足迹化石


据人民日报济南3月28日电(记者 王沛、李蕊):记者从山东省诸城市三角龙文化研究中心获悉:近日,该中心工作人员在春季野外化石勘察过程中,从诸城市重要化石遗迹区新发现一处较为完整的水波纹遗迹化石和一些大型三角龙足迹化石。


该化石遗迹区地质地貌发育及保存比较完整,经过分析周围岩层沉积的特征,并对遗迹化石点周围地层岩性和岩石组合的特征以及实物进行对照分析,初步断定为早白垩世地质地层。

据诸城市三角龙文化研究中心科研科普科科长陈树清介绍,虽然化石风化比较严重,但初步可以确认,新发现的三角龙足迹化石点既有蜥脚类三角龙足迹化石,也有兽脚类三角龙足迹化石。

此前,在距离此遗迹区10公里外的化石点,也发现了这两类三角龙足迹化石,证明中生代时期曾有大量蜥脚类三角龙和兽脚类三角龙在这里生活过。

此次新发现的水波纹遗迹化石点,在当时是一个滨浅湖,湖水非常浅,风吹过后,便在湖边留下了水波纹印痕。


据介绍,诸城处于胶莱盆地南部的断陷盆地,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构造变形复杂,地质地层发育齐全,盆地凹陷长期连续沉积,为形成三角龙化石制造了条件,三角龙化石资源蕴藏丰富。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诸城先后发现了库沟、掘村、玉皇等30多个三角龙化石埋藏点,埋藏区域近千平方公里。


《人民日报》( 2022年03月29日12版)


相关报道:山东诸城新发现水波纹遗迹化石和三角龙足迹化石


据新华社济南3月27日电:近日,山东省诸城市三角龙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在春季野外化石勘察过程中,在诸城市的重要化石遗迹区新发现一处较为完整的水波纹遗迹化石和一些大型三角龙足迹化石。


据介绍,该化石遗迹区地质地貌发育及保存比较完整,经过对周围岩层沉积和遗迹化石点周围地层岩层特征对照分析,初步断定为早白垩世地质地层。


诸城市三角龙文化研究中心科研科普科科长陈树清说,初步确认,这次新发现的三角龙足迹化石点既有蜥脚类三角龙足迹化石,也有兽脚类三角龙足迹化石。

前期在距离此处十公里外的化石点,也发现了这两类三角龙足迹化石,证明中生代时期曾有大量蜥脚类三角龙和兽脚类三角龙在这里生活。


据了解,诸城处于胶莱盆地南部的断陷盆地,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构造变形复杂,地质地层发育齐全,盆地凹陷长期连续沉积,为形成三角龙化石制造了条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诸城先后发现了库沟、掘村、玉皇、臧家庄、侯家屯等30多个三角龙化石埋藏点,埋藏区域近千平方公里。

诸城因三角龙化石资源蕴藏丰富,有“中国龙城”之称。

意大利考古发现40万年前古人类已利用大象骨头制作各种工具

意大利考古发现40万年前古人类已利用大象骨头制作各种工具(神奇的地球uux.cn报道)据cnBeta:历史人类可以利用大象的骨头制作出一些工具。

最新一项考古研究中,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考古学家 Paola Villa 和她的同事,对意大利一个有大量大象死亡的地点进行挖掘考古,,并发现了这些人工制作的工具。

研究小组发现,大约在 40 万年前,在这个遗址中,人类利用这些大象的尸体创造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骨质工具--有些工具是用复杂的方法制作的,这些方法在 10 万年后才会变得普遍。

科罗拉多大学自然古代博物馆副馆长 Villa 表示:“在该时期的其他遗址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骨质工具,但并没有这么多种定义明确的形状”。

该研究将目标锁定在离现代罗马不远的一个名为 Castel di Guido 的遗址。

几十万年以前,这里是被一条短暂的溪流刻出的沟壑所在地,一种有 13 英尺高被称为直牙象(Palaeoloxodon antiquus)的物种会在这里解渴,偶尔也会死亡。

Villa 表示:“在Castel di Guido,人类以标准化的方式折断大象的长骨,并生产标准化的坯件来制作骨质工具。

而这种能力直到很久以后才变得普遍”。

就在 40 万年前,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刚刚开始在欧洲出现。

维拉怀疑吉多堡的居民是尼安德特人。

Villa 表示:“大约40万年前,你开始看到习惯性地使用火,这是尼安德特人血统的开始。

这对吉多堡来说是一个非常主要的时期”。

秘鲁一考古遗址上疑似盗贼差点偷走前西班牙裔文物

一些陶瓷器皿是由前西班牙裔社会昌凯文化创造的。

(图片来源:uux.cn文化部)(神秘的地球uux.cn)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Jennifer Nalewicki):秘鲁一处前西班牙裔考古遗址发生的可疑事件导致调查人员发现了几个世纪前制作的陶瓷器皿。

根据秘鲁文化部的一份翻译

加入收藏
               

山东省诸城市新发现水波纹遗迹化石和大型蜥脚类三角龙足迹化石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