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博文凭空消失事件

可惜原文被删了,
【菜科解读】
相信很多人对潘博文事件的原文很好奇,边肖也很好奇,所以我去知乎搜了一下这个潘博文事件。
可惜原文被删了,原作者也做了澄清,但相信大家还是很好奇原文是什么。
如果你也在天津,欢迎你来参观。
潘博文事件原文:
2013年4月25日,星期四,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也忘不了那个只存在于我记忆中的同学潘博文。
很少有人,包括我的家人和朋友,会相信我写的这些东西。
他们说我被学习的压力刺激,甚至怀疑自己的成绩,以至于高考后的一段时间都在深深的怀疑现实。
我是天津塘沽人。
我在海河边长大。
现在在上海某互联网公司做上海漂移,995过着无聊的生活。
今天是8月18日,正好是我记忆中潘博文的生日,就说一下吧。
天津海河
我的高中在塘沽的一所中学,以素质教育著称。
天津高考竞争不是太激烈,所以高中大家压力都不大。
离那天高考还有43天。
上午第四节课是高中最后一节体育课,五一假期后会调整课表。
我们的体育课在班里,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篮球、瑜伽、武术等运动,所以他们会在自己的项目中遇到其他班的学生。
我的项目是羽毛球。
我老师姓金。
他是学生中最好的。
他熟悉日语和摄影。
他也是《游戏王》的忠实粉丝。
当天,金老师和我们说了几句再见,还录了一段为高考加油的视频,让我们解散了自由活动。
有的女生选择回教室复习,有的拿着羽毛球拍留下来玩。
毕竟高中生遇到这么忙的时间也不容易。
还带了羽毛球拍,准备和同学小文打一场。
如果能回到那天,我一定会把自己揍一顿,然后自己回教室学习。
Fl。
Hao22.CoM
刚开始我们是在过道上玩的,但是十分钟就觉得太干了,准备找个凉快的地方继续玩,然后我们就去了宿舍楼前面,和食堂相连。
自从一整天的阅读后,没有人能活很长时间。
10班的l君和潘博文在宿舍走廊的树荫下打得如火如荼。
潘博文是我初中同学。
他在初中三班,是英语班的代表。
l君是潘博文介绍给我们的。
我们聊了一会儿,然后我和同学小文继续玩,L君和博文继续玩。
后来小文怀疑我手太强,就和博文打,L君和小文打。
Fl。
Hao22.CoM
后来Bowen把羽毛球打歪了,球歪歪斜斜的掉到宿舍地下室暴露在地上的通风窗里,主要是因为我买了YONEX的职业球,一个球盖住了我的早中学饭,于是我后悔的决定捡球——。
许多地下室都有这样的半暴露通风窗
为了捡球,我们必须先去宿舍楼。
我们一开始没抱太大希望,但当它发生时,楼梯门没有锁(通常是用锁密封的),用手一推就打开了。
有凉风,还有发霉的味道。
潘博文提出捡球,我答应进去。
我是个跟着走的好人,最后离开小文给我们看球拍。
推门进去是一面写着住宿规定的墙。
签名是2003年。
往左是一楼宿舍,都是老式的虚掩木门。
尽头是卫生间,弥漫着一股类似氨水的味道,楼梯间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
进了楼梯间,里面不是很黑,正午的阳光正好照进来。
只是下楼的楼梯上堆满了桌椅,我看起来有点担心。
我告诉他们不会去接他们。
l君告诉我他在这里。
他又瘦又轻,直接翻了个身。
我跟在他后面,顺便帮了潘一把。
我们三个人走下没有护栏的水泥楼梯。
大概过了一刻钟,堆了很多东西。
往下一半是一个水泥平台,快忘了。
只记得地下一层有一条向下的路,但是被几把锁封住了。
外围是一个开着门与走廊相连的大厅,门的尽头有灯光。
我们正准备往前走,潘博文突然说钥匙掉在楼梯上了,想回去拿。
我发现地下室向阳的一面有灯光,就带着l进了小门。
刘军有点害怕。
我告诉他我有手机,在地下室给他看我的小米2和3G信号。
因为我是学校门萨社的社长(这个社没了),去年暑假来学校,在门卫办公室接到Z的电话,二叔是W队的战友,所以真的很困,能叫人。
拿两张错单是大事(我们学校一张是用手机找的,三张是抽的,三张是一天积累回家反思的,五张张得一放档案里),高考什么都做不了。
l君跟我进去了。
我当时不知道门里面是什么。
灯在前面,但没有方向感。
无路可退。
反正这不是我们丢球的地方。
我们转过身,里面空无一人,就像地下停车场一样。
我当时并不害怕。
我感到热血上涌。
我叫L君往光里跑。
我们不知道如何跑到那里。
在尽头,有一个楼梯。
我记得我们看到了光,甚至还打滚爬了上去。
#p#分页标题#e#
我们从面向学校后门的小学走廊里走出来。
我们出门的时候,我什么都顾不上,喘着气。
旁边,一群小学生正在离开学校。
该是中午放学的时候了。
我们跟着学生和家长的人流出去了。
我们连午饭都没买,直接从后门回学校了。
在那天的示意图中,我的高中应该是天津唯一没有正北偏南的校舍,即使海河教育园区新建校区没有那么倾斜
进班的时候看到小文,他说我不出来就直接把球拍拿回班里。
我问他潘博文的球拍在哪里(李宁的也挺贵的)。
他疑惑地说潘博文是谁,
我说就是跟咱们打球的10班那个啊,然后争执了一会儿,他一口咬定自己不认识潘博文,拍是我弄没的。午自习之后,我去10班找潘博文,结果迎面碰上L君,他脸通红一脸激动地跟我说了一堆,特别大声就和嗷嗷叫一样,搞得楼道里的人都看着我们。
我说到底怎么了,他冲我吼潘博文消失了,我心咯噔一下,说他不会在里面摔着了吧,L君当时眼泪都出来了,说他们都不认潘博文了,说L君神经病。
然后年级组长X老师正好路过,以为我们俩吵架了,过来和事儿。
10班里不断出来人说L君受刺激了可能中暑了,我问路过的一女生潘博文在哪儿,她跟我说L君中午回来一直说一个叫潘博文的人,可10班根本没有这个人,不知道搞什么鬼。
我听完赶紧下楼,去宿舍楼那里,结果宿舍楼的门和往常一样,加了把锁。
我当时就软在那里了,头嗡地一下。
下午第一节是化学,老师讲的我也忘了,只记得一句话都没听进去,第一节课下课去找了金老师,结果在10班那一栏根本没有他的名字,问他潘博文是谁也一脸懵。
我不想描述那个下午我是怎么度过的,只是小温坚持一下午没理我。
晚自习时听班主任——一个中年男性语文老师说,10班有个人高考压力过大,说胡话被家长接走了,顺便讲了个冷笑话,说是让我们减压,说了没两句就又开始边讲题边扯了起来,一直扯到十天前湖人对勇士的比赛。
晚上回家的路上,本来想看手机登QQ,却发现手机莫名没电了,按照常理来说,任何手机的续航都没那么差回到家破天荒地开了一次电脑,结果发现L君被踢出年级群的信息,他貌似发了一百多条关于潘博文的信息,也回了我99+。
我颤抖着搜了潘博文,没有这个好友,当时我几乎要晕了。
我姐看到我开电脑,说她要用CAD,我就拿着小米充电去了。
开机,时间显示的是1970年1月1日11:52,我现在还记得那个画面,不过连上wifi之后时间正常了,QQ超时重登,无记录。
相册大部分内容都损坏了,除了贴吧保存的图片。
我不知道我怎么度过的那个时刻,之后这部小米2就一直无法使用相机闹钟和指南针。
报修之后门店说陀螺仪损坏,镜头没事儿,相机我高考后刷了个MIUI V5之后倒是能用了。
这些聊天是最近的
以前的同学们依然对潘博文毫无印象
潘博文这个人,就像没有存在过一样,除了我和L君之外,所有人都认为他不存在。
我还记得他的学号,但再看到花名册的时候,他们班整个学号都前移了一位。
我在晚饭的时候把这事儿说了,结果得来的是一句“你没发烧吧”,后来周末被亲姐(天医的硕士)拉去医科大医院心理科看医生,我还能清楚地记得那天是一位姓杨的大夫接待的我,最后他让家里别放在心上,我就是高考压力大。
我之后的反应倒是平淡极了,只是不敢往十班门口凑,10班班主任也找过我,告诉我L君情绪不稳定,不要贸然跟他接近,L君闹腾到二模也消停了。
高考,以为自己能上天南大的我,理综雪崩,物理没及格。
凭着120+的语文和140+的数学(天津卷比全国一简单)去了西南的一所211.小温去了北京学土木,L君从211的水平掉落到天津理工,大二的时候就失联了,只是偶尔在朋友圈发代购,听周围人说他被送去土澳深造了,老师们都当他高考之前心态爆炸的反例,自从此之后,每届高考之前开放松解压的年级会。
潘博文如果还“存在”着,应该是C9的水平吧。
我记得潘博文的小学——新港四小,初中——塘沽二中。
他的生日——1996年8月18日,甚至他家的住处,新港街道的某个老社区,他约好高考之后跟我玩的游戏《伊苏四:塞尔塞塔的树海》,他喜欢徐良的歌,是泰达队的球迷,但我就是证明不了他存在。
后来,我发现了更多细思恐极的地方:
1.我记得小米推出过搭载WP8的手机,但事实并不如此。
2.我记得13年2月份《星游记2》开播,被誉为国产动画的高峰。
因为要高考了没有追,但现在只有一个17年的《风暴法米拉》。
3.我记得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上小学时就在津南有校区,结果一查是近几年搬迁的。
#p#分页标题#e#4.我记得天津地铁9号线中间的几站是“塘沽——车站北路——远洋城——中心庄——钢管公司“而不是”塘沽——胡家园——中西村——钢管公司”
5.我记得我看过一部科幻/恐怖类型的电影叫什么闪电,好评度十分高,主角叫陈帆,他妻子叫戴琳。
是王传君和邓家佳参演的,除了看的出戏之外故事十分棒,结果在豆瓣查并没有这部影片。
经其他网友提醒,这个电影应该是《球状闪电》,刘慈欣原著,网上显示还没拍出来
以下内容为2019.8.20更新:
我不是网络写手,就是一个码农,没必要在这里用我为数不多的双休长篇大论编一个故事来哗众取宠,更何况我已经两年没踏足天津,没必要写恐怖小说吓唬一群素不相识的人。
我也一度怀疑过自己得了癔症或者偏执等精神疾病,上大学和工作的这几年也约了不少心理医生,得出的结论都是心理压力大,我有段时间真的希望被诊断出什么来,但事与愿违。
我和潘博文的关系真的特别好,初中班主任姓刘教数学,我们俩都是英语徐老师的课代表,特别感激徐老师出色的教学能力对我英语水平的提升。
初三的时候每晚都是我先送潘博文去浙小公交站等107,然后再回家。
潘博文家住北仑里,中考后的暑假我去过他家,虽然不记得门牌号,但是依稀记得有一块新港路大队的路牌和十分高的电线杆,他家记得是一室一厅的,细节忘记了。
他父亲应该在国企,母亲在中原百货卖化妆品,因为送了我姐一套dior的彩妆,所以记得特别清楚。
潘博文比较喜欢玩游戏,从胡侦探传说到老滚5我们玩了个遍,初二的时候我还送过他一张米米卡,当年赛尔号有个叫哈姆雷特的精灵,就是他拿我的号过的。
印象中潘博文的家附近
高中时他比较低调,依稀还记得他没进学生会,足球赛貌似参加过,不过具体的信息也握不住了。
高一的时候有一回潘博文政治课写数学让老师发现了,还被拎出去数落了一顿,他跟我吐槽,所以现在还记得深。
他物理也不错,经常学老师用方言说话,掌心磁四指电拇指力,借了我一本《更高更妙的物理》,物竞用书落款还有他的名字,如果我能回天津,翻箱倒柜也要把这书找出来。
印象最深的是11年清明节那天,我和潘博文一起去泰达足球场看了场泰达对墨尔本胜利队最后1-1平。
那天和L君出来之后也发生了不少诡异的事情,我记得当时三轮复习,数学有选修4-2讲矩阵和选修4-6讲数论,4-6的拉格朗日插值法我怎么也弄不清,数学老师还跟我说人傻一辈子事,你用不要的二项式除多项式就行。
结果高考发现没有数论选择和矩阵大题还以为今年分布列换矩阵套路变了,结果我通过各种渠道得出一个结论,13年只有江苏和上海学4-2,4-6是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学的!!!也就是说不可能是我记错了,因为我后来编程也用插值法,同事都是照着GitHub自学的,可是我又是从哪里学的???
潘博文身材偏瘦,戴眼镜,皮肤比较白。
在我的记忆里沉淀了那么多年,连对他的印象都模糊了。
你们可以说我是编的,可是我虚构这个人意义何在呢?如果我的文笔好到能去起点写文,我直接瞎编一个华夏国汉东省,起个龙傲天的名字直接在天涯贴吧开连载不就行了?
如果我在这里无中生友,必须得先架构一个不能矛盾的世界观体系,然后为了不露馅继续添加细节,我要是编的何苦把具体的地理信息数学知识点甚至直男不太懂的化妆品名都介绍一遍?潘博文是我朋友,我写出来什么都会让我感觉我在消费他,有的时候不知道是恐惧还是无奈了。
高考到现在,我不止一次陷入了对自己的深深怀疑,写出来就当树洞了。
以下内容为2019.8.23更新:
我明天去医院,之前几次就医都没有把这个事情原原本本地说出来,这次打算给医生看这篇文章。
Fl。Hao22.CoM
联系L君了,明天医院看结果,谢谢各位,决定好好工作了。
以下内容为2019.8.24更新:
今天是8月24日,去了医院,医生根本不在乎这篇文章,建议如果这个事情不影响我生活,就不要去追究了。
L君我觉得他不想再触及这件事情。
答主周日上班,抱歉不能回复。
#p#分页标题#e#有提出让我去潘博文家看看的,其实我高考之后路过那里很多回,只是不知道具体的位置罢了。
至于初中毕业照我当然翻过,潘博文消失的当天晚上就翻了,合照里找不到他,高中毕业照是5月末照的。
当年流行填写同学录,他那页应该在很靠前的位置,但是始终没有那一页。
时间冲淡了别的情绪,我也无法还原当时的一举一动。
以下内容为2019.9.22更新:
今天是周末,川沙外面天雾蒙蒙的,下着雨,风也很大。
不由得想起我的朋友潘博文,我不知道他身在何处,或者评论区让我怀疑他是我为了排忧解闷臆想出来的人,我不想过度纠结。
我还能回忆起的就是潘博文老家在河北唐山迁西,因为他跟我说过家乡的水下长城和喜峰口这两个比较著名的景点,之前追过名叫《明末边军一小兵》的网文,对喜峰口、冷口、界岭口等蓟镇要塞印象很深。
Fl。Hao22.CoM
平时开玩笑的时候,他就和赵丽蓉春晚还有相声《宇宙牌香烟》的推销员一个调。
但是因为天津有几个地方也是说唐山话的,所以还不敢确定。
浙小公交站
我初中日常送潘博文回家的地方
至于潘博文的家,我绞尽脑汁也想不起太多细节,并不是我刻意隐瞒,这段记忆不知为何一直都很模糊,好像被什么擦去了一样。
如果我真的编故事,肯定要对他家大书特书。
一室一厅的华北普通老式小区,当年盖的楼基本都一个样子,仿照苏联形式。
我和他放学不顺路,我住火车站附近,他在港口附近,不过因为我家离学校近所以为了聊游戏能每天送他去车站。
评论区找出了不少信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校友都出来了,不过我不能说得太详细,和公司里同事知乎互关的有很多,已经有人开玩笑问这篇文章是不是我发的,如果领导和HR看到了,对我日后的工作可能有影响。
最后附一张最近和高中同学的聊天记录。
Hao22.CoM
此内容为转载内容
能量既不能凭空创造?也不能消失?那宇宙大爆炸的能量从何而来
在众多的猜测和假说中,宇宙大爆炸理论是最受广泛认可的一种。
根据这种理论,宇宙在138.2亿年前由一个奇点爆炸而生,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时间、空间、以及宇宙中所有的物质。
但是,自然规律要求宇宙中的能量既不能诞生也不能消失,因此,这一假设也不是完全的解释。
不过,科学的发展并不会止步于此。
以泡泡宇宙模型为例,它认为宇宙大爆炸并不是凭空诞生的,而是由于两个泡泡宇宙撞击产生,从而形成新的宇宙。
在这种千奇百怪的宇宙之间,智慧生命因为无法探究真正的起源,永远会感到惊叹和敬畏。
虽然人们不能完全确定宇宙的真正起源,但是相关的研究却能深刻地鞭策我们,调动我们去更深入地探究这个宏伟的宇宙。
每一个理论都呈现着科学的发展史,因此,除了探讨宇宙的起源之外,这些理论也与科学哲学有关。
因此我们不应该停止对这个复杂而又深奥的宇宙的探究和理解,将道理弄得清清楚楚,直到那一天,我们也许会真正明白这个由诸多神秘变量和规律构成的宇宙是怎样诞生和演化的,也许我们再也不需要猜测或猜想。
这场既壮观又深刻的思想探究,必将让人类文明获得更长足的进步。
1954长江断流?全村人鬼压床导致江水凭空消失
长江断流导致人心惶惶 长江是目前中国最长的河流,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水资源,但是在1954年的时候长江出现过一次断流,浩瀚的江水说没就没了,如有天神在玩弄一般,当时人们普遍的认为长江可能真的干枯了,那也证明了今后的生活将会受到威胁,甚至是会导致中下游的人没有水而渴死。
随后江水枯竭的消息不胫而走,老百姓们纷纷赶来观看长江断流事件,一时间大家站在江岸上议论开了,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可能是触怒河神了,一下子把江水全都收走了,也有人说这长江里面有龙,水里面的鱼啊虾啊都是龙子龙孙,由于岸边的人长年累月地捕鱼,把龙神激怒了。
不管是激怒了河神还是龙神,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生存才是首要问题,现在江水没了,下去捡些鱼来也好,长江里面资源丰富,这水突然干涸,光是鱼都能捡到不少,动作快点的,能捡个几箩筐,晒干了慢慢吃,怎么也能吃上个半年。
于是妇女们站在江岸上议论纷纷,男人们则卷起裤管下去捡东西了。
但是没过多久突然之间,听到一声巨响,犹如闷雷一般。
起先人们都以为是打雷,可没想到,那闷响持续不断,"轰轰"之声仿如从天际而来,越响越近,只见不远处一道白练挟着万钧之势,呼啸而来,那场景像极了欧美灾难片的镜头,一股巨大的水墙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最后江水朝着这边捡鱼的人群奔涌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