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检查项目

正因如此,孕前检查显
【菜科解读】
正因如此,孕前检查显得尤其重要。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准妈妈中患病几率是10:1,也就是平均10位孕妈妈中就有1位患不同程度的疾病,而且部分疾病也同时影响胎儿的发育,所以了解并做好备孕检查项目是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那么,备孕要检查什么呢?
备孕检查项目
对于准妈妈来说,备孕是个较长期的过程,需要谨慎地对待。
认真了解备孕检查项目是每位准妈妈的必修课。
那么,备孕检查项目具体包括哪些呢? 1、肝功能
以检测各型肝炎,诊断肝脏损伤为主。
若妈妈是病毒性肝炎患者,未被及时发现并做出相应措施的话,怀孕后会造成胎儿早产、死亡等严重后果。
同时,胎儿还很可能被肝炎病毒由此垂直传播而感染。
目前,该检查分大小功能两种,相比之下,大肝功能还有血糖、胆质酸等项目,比较划算。
2、肾功能
尿常规的检查对肾脏疾患作出早期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对于准妈妈的肾脏系统来说,接近一年的孕期将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肾脏会由于准妈妈自身代谢的增加而负担加重。
3、血常规
倘若孕妈妈贫血,不仅易出现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且易导致胎儿抵抗力下降、生长发育落后等现象。
故而,备孕检查必须做血常规,以尽早发现准妈妈是否患有血液疾病,及时作出治疗和防范。
4、妇科常规检查
筛查有无杂菌、真菌、衣原体或者毛滴虫感染,淋病、梅毒等性传播性疾病及阴道炎症是通过白带常规的方式,用于判断是否有妇科疾病;一旦确诊患有性传播疾病,准妈妈应先彻底治疗再怀孕,以避免流产、早产等危险。
二胎备孕检查项目
针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普遍认为第一胎顺利生下,那么二胎时也理所当然会顺顺利利,也无需过度担心。
其实不然,这两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故而,二胎进行备孕检查还是非常必要的。
而备孕检查项目,除了做好孕前基础筛查外,孕妈妈还需要进行一些更加深入的检查,以确保将来顺利地怀孕并生下活泼健康的宝宝。
1、妇科B超
判断女性子宫及双侧附件异常与否是通过检查子宫发育情况、形态位置,如幼稚型子宫子宫肌瘤、息肉,卵巢囊肿等,从而判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和输卵管肿瘤、子宫肌瘤等有无病变,这些都是引起宫外孕重要因素。
2、阴道超声
日常所说的监卵,那么如何确定排卵日的呢?事实上,这是利用一项技术——阴道超声,动态观察卵泡发育。
由于采用B超阴道探头探查,故而可以更为准确观察子宫内膜、卵巢,了解卵巢卵泡发育情况。
需注意的是检查前需排空膀胱。
3、致畸八项,又称脱畸全套、TORCH检查(优生检查)
包括检查风疹、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的抗体检测,检测IgM和IgG两种抗体,前者表明正处于感染期,后者代表既往感染过。
风疹病毒的感染几率很高,数据表明,大概有60%-70%的女性都可能感染上,而一旦感染,特别是准妈妈妊娠头三个月,会引起流产和胎儿畸形,甚至可能到出生后婴幼儿智力发育等后遗症。
另外家中养猫、狗等宠物则尤其要注意弓形虫病的感染。
4、生殖激素六项
促卵泡成熟素(FS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黄体生成激素(LH)。
以此判断女性卵巢功能及女性体内激素水平。
5、遗传学检查
家族中有遗传病史、精神病史等遗传病史,或者智力发育缺陷、染色体异常者应进行遗传学检查。
高龄孕妇备孕检查项目
随着近年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好多高龄女性纷纷抓住机会,打算再生一个宝宝。
另一方面,一些女性由于在35岁之前在为自己的事业奋斗,错过了生宝宝的最佳时机。
不管何种情况,高龄女性备孕都较易出现问题,若要怀孕就要做好相关孕前检查,如进行评估卵巢“年龄”的阴道超声,测评“生育力”的内分泌检查,排查炎症和子宫肌瘤等不利于受孕因素的彩超检查,再结合医生建议,安排生育计划。
那么,高龄女性备孕检查项目又有哪些呢?
1、内分泌检查:主要是对如内分泌激素的检查、甲状腺功能等,通过内分泌激素、盆腔B超等来评估卵巢的功能。
排卵受内分泌不正常的影响,导致难以受孕。
故而,此检查对于高龄孕妈咪而言是必要的。
(内分泌激素检查在月经的第2-5天。
) 2、遗传学检查:染色体是否存在异常与宝宝能否健康成长息息相关,对于高龄女性来说这项检查更是必不可少。
3、代谢相关检查:如针对叶酸代谢、耳聋基因的检查等。
男性备孕检查项目
#p#分页标题#e#
大多数人都认为,备孕只需要女方忙前忙后地做各项检查,而男方则可事不关己。
事实上这是错误的,备孕与夫妻双方的生活作息和饮食包括医学检查都息息相关。
所以,备孕是双方都需用心的事。
据统计,与50年前相比,如今精子活力已经下降了一半。
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男性的精子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诸如酒精,铅、汞等化学物质及药物,严重的可导致新生儿缺陷。
1、精子功能检查
精液检查是男性孕前检查重中之重,其中包括精子DNA完整性,还有另一项是核蛋白组型转换试验,从而掌握精子质量。
判断男性的受孕能力是通过检查包括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粘稠度、颜色等情况,若 精子的数目不够或质量较差,就会发生不孕不育,反复流产、胚胎停育常与之相关,需及时查找病因加以干预。
注意,检查前要禁欲三到七天。
2、泌尿系统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是否健康对下一代有很大影响,因此其检查是必要的。
若发觉自己的睾丸发育可能存在问题,一定要先跟父母确认自己是否鞘膜积液、睾丸疼痛肿胀、尿道流脓等情况,是否做过睾丸外伤等手术,告知并仔细咨询医生。
3、男性生殖彩超
通过男性体格检查和生殖彩超,掌握睾丸、附睾发育情况,发现精索静脉曲张、睾丸微石症等疾病,确认前列腺、睾丸、精索、附睾及阴茎是否有疾病。
4、激素六项检查。
内分泌激素:要检查E2、LH、TESTO、PRL、PSH、PROG一共六项,知道自身体内激素水平。
5、染色体和AZF微缺失检查。
进行染色体检查对于严重少精症、无精症者来说非常重要。
由此可排除一些与遗传相关的疾病出现的可能,避免胎儿将来严重畸形,以保证宝宝未来的健康成长。
孕前检查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为了生下健康的宝宝,怀孕前进行身体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孕前检查什么时候做好呢?做孕前检查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孕前检查最佳时间
怀孕前三至六个月,夫妻双方应着手做各项检查,夫妻同时进行最佳。
同时,需注意一点,女性最好在月经结束后三至七天内进行检查,检查前不要同房,即使出现问题也可及时治疗解决。
孕前检查注意事项
1、排卵监测:据相关研究表明,女性一生中约排出四百多个卵子,平时要了解自己的排卵期,以增加成功怀孕的几率。
2、谨记体检当天清晨,对女性来说,需禁食、奶制品;由于部分检查项目需要空腹,不能吃早餐,水也不要喝。
3、收集起床第一次排的尿液少许于干净的小玻璃瓶中,备化验用。
B超检查前要憋尿,要在膀胱充盈的情况下做B超检查。
4、女性在进行孕前检查项目之前注意还应避开月经期。
5、在血液检查前自己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导致转氨酶升高,从而影响检查结果。
东汉为什么在它倒塌的那一刻,仍是当时的最强者?
但似乎都面临着两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内忧和外患。
这是决定一个朝代盛衰的关键,任何一方面没有处理好,都极有可能葬送王朝。
从到,几乎都面临外患侵扰的局面。
就像早在时期,申候联合人攻打西周,最终周幽王被犬戎人杀害。
就算是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也遇到外患侵扰的问题。
当时秦军战斗力极为强悍,一路横扫六国,气势非凡。
然而如强悍的军队,匈奴依然时不时的南下,骚扰边境。
这让秦军很是苦恼,最终出兵几十万来抗击匈奴,同时修建长城来作为防御。
这一打的确让匈奴老实了一段时间。
但随着秦朝的衰亡,匈奴又开始蠢蠢欲动了,时不时的南下侵扰。
尤其是在秦汉交际之时,匈奴经常趁机南犯。
西汉建国之初,就开始出兵对付匈奴,接连几次都重创了匈奴。
刘邦吃了的亏之后,认为不能急于用武力解决问题,于是就采取了和亲的政策。
以达到双方休战的结局。
试想匈奴人常年放牧为生,若是没什么灾害的话那还好。
但凡遇到天灾,就得饿肚子。
他们不像中原地区的人们,可以种植农作物那么方便。
他们的食物来源主要以狩猎和放牧为主,而地处中原的汉朝则食物种类繁多,且量要远大于匈奴。
要是能和亲的话,匈奴当然愿意了,毕竟不用再费尽心思的出兵发动战争。
同时又可以得到西汉提供的粮饷和布匹食物。
这样他们的日常生计就得以很好解决了,也不用担心生活的问题。
而对于西汉来说,这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不仅消除了外患。
同时可以让百姓得到一个休养喘息的机会。
经过争霸战争,百姓确实有一点吃不消了。
他们最希望的就是天下太平,过几天安心的好日子。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匈奴内部出现了一些分歧。
主和派和主战派有很大的不同意见。
一部分亲汉的匈奴后来开始投靠了汉朝。
公元48年的时候,南匈奴归顺后被安置在河套地区。
而北匈奴却是一脸不服气的样子。
最终汉和帝时期,窦宪率军大破北匈奴。
很多人开始选择放下武器归降大汉,此时的匈奴势力已经基本瓦解。
即便是到了末年的时候,一些匈奴人开始趁机作乱。
后来在的领导,被各个击破了。
为了以防万一,曹操决定将他们划分为五个部。
依次分开安置在陕西、山西等地,同时派汉人为将督军。
这样就彻底将剩余的匈奴分化了,他们再也没有机会能够趁机作乱了。
就这样,已然摇摇欲坠的东汉没有受到外患侵扰。
维持四百多年基业的大汉,直到它倒塌的那一刻,仍是当时的最强者。
历史上,要说没有外患困扰的朝代,恐怕也就是只有它了。
随机文章五四运动时间传海底惊现12米巨型真龙,蛟龙号专家确认为未知生物罗得斯岛太阳神巨像遗址,仅活56年的世界七大奇迹美军发现重庆不明飞行物,直径18米圆形飞行器被迫降昆式战斗机存在吗,专家认为数百年人类才有技术制造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是什么样的 以美元为中心的真相是什么导致的
第一,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
通过国际金融机构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保证统一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各项原则、措施的推行。
第二,签订了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金本位制对汇率制度、黄金输出入没有一个统一的协定,货币区是在规定的地区实施、联系国的法令。
战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是一种国际协议,对会员国政府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它的统一性在于把国家囊括在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之下;它的严整性在于对维持货币制度运转的有关问题做了全面规定,并要求各国遵守。
第三,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了现代国际货币管理所必需的各项制度。
例如,国际收支调节制度、国际信贷监督制度、国际金融统计制度、国际汇率制度、国际储备制度、国际清算制度等。
体系特点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不是按各国的铸币平价来确定汇率,而是根据各国货币法定金平价的对比,普遍地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例关系。
第二,战前,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自动地调节汇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为地规定汇率波动的幅度,汇率的波动是在基金组织的监督下,由各国干预外汇市场来调节。
第三,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自由兑换,对国际支付一般不采取限制措施。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许多国家不能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对外支付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四,金本位制度下,国际储备资产主要是黄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储备资产则是黄金、可兑换货币和特别提款权,其中黄金与美元并重。
在外汇储备上,战前包括英镑、美元与法国法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几乎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美元是最主要的外汇储备。
第五,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实行自由的多边结算。
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有不少国家实行外汇管制,采用贸易和支付的双边安排。
第六,国际金本位下,黄金的流动是完全自由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黄金的流动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美、法都允许居民兑换黄金;实行金汇兑本位的国家也允许居民用外汇(英镑、法郎或美元)向英、美、法三国兑换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只同意外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不允许外国居民,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体系支柱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实行可调节的钉住汇率制,是构成这一货币体系的两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维持这一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它有监督国际汇率、提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三大职能。
体系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对战后的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固定汇率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支柱之一,不同于金本位下汇率的相对稳定。
在典型的金本位下,金币本身具有一定的含金量,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汇价的波动界限狭隘。
1929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货币制度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呈现出一片混乱局面。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混乱局面暂时得以稳定。
第二,促进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
在金本位制下,各国注重外部平衡,国内经济往往带有紧缩倾向。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偏重内部平衡,危机和失业情形较之战前有所缓和。
第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
美国通过赠与、信贷、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了大量美元,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
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四,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后,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活动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一,基金组织提供的短期贷款暂时缓和了战后许多国家的收支危机,促进了支付办法上的稳步自由化。
基金组织的贷款业务迅速增加,重点由欧洲转至亚、非、拉第三世界。
其二,世界银行提供和组织的长期贷款和投资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会员国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
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提供技术援助、建立国际经济货币的研究资料及交换资料情报等方面对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第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有助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了国际资本流动中引发的汇率风险,有利于国际资本的输入与输出;为国际间融资创造了良好环境,有助于金融业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也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体系缺陷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对比一再发生变化,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本身固有的矛盾和缺陷日益暴露。
第一,金汇兑制本身的缺陷。
美元与黄金挂钩,享有特殊地位,加强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其一,美国通过发行纸币而不动用黄金进行对外支付和资本输出,有利于美国的对外扩张和掠夺。
其二,美国承担了维持金汇兑平价的责任。
当人们对美元充分信任,美元相对短缺时,这种金汇兑平价可以维持;当人们对美元产生信任危机,美元拥有太多,要求兑换黄金时,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平价就难以维持。
第二,储备制度不稳定。
这种制度无法提供一种数量充足、币值坚挺、可以为各国接受的储备货币,以使国际储备的增长能够适应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指出:布雷顿森林制度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在黄金生产停滞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供应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国际储备资产不敷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逆差,国际储备资产过剩,美元发生危机,危及国际货币制度。
这种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国际经济学界称之为“特里芬难题”,它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
第三,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缺陷。
该制度规定汇率浮动幅度需保持在l%以内,汇率缺乏弹性,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这种制度着重于国内政策的单方面调节。
第四,内外平衡难统一。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不能利用汇率杠杆来调节国际收支,只能采取有损于国内经济目标实现的经济政策或采取管制措施,以牺牲内部平衡来换取外部平衡。
当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美元汇率下跌时,根据固定汇率原则,其他国家应干预外汇市场,这一行为导致和加剧了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若这些国家不加干预,就会遭受美元储备资产贬值的损失。
体系崩溃 前期预兆 194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为246亿美元,占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额的73.4%,这是战后的最高数字。
1950年以后,除个别年度略有顺差外,其余各年度都是逆差。
1971年上半年,逆差达到83亿美元。
随着国际收支逆差的逐步增加,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减少。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入情况恶化,美元的信誉受到冲击,爆发了多次美元危机。
大量资本出逃,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伦敦金价上涨。
为了抑制金价上涨,保持美元汇率,减少黄金储备流失,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
60年代后期,美国进一步扩大了侵越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再度爆发。
1968年3月的半个月中,美国黄金储备流出了14亿多美元,3月14日一天,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达到了350~400吨的破记录数字。
美国没有了维持黄金官价的能力,经与黄金总库成员协商后,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
崩溃标志 第一,美元停止兑换黄金。
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政府于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
1971年12月以《史密森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
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
第二,取消固定汇率制度。
1973年3月,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的风潮。
3月16日,欧洲共同市场9国在巴黎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
英国、意大利、爱尔兰实行单独浮动,暂不参加共同浮动。
其他主要西方货币实行了对美元的浮动汇率。
至此,固定汇率制度完全垮台。
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和固定汇率制的垮台,标志着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仍得以存在,发挥作用。
体系瓦解 20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
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美元地位下降。
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
在伦敦,一位来自纽约的旅客说:“这里的银行,旅馆,商店都一样,他们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流露出的神情,好像这些美元成了病菌携带物一般。
”在巴黎,出租车上挂着“不再接受美元”的牌子,甚至乞丐也在自己帽子上写着“不要美元”。
美元失去霸主地位,但迄今为止仍然是最重要的国际货币。
运转条件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顺利运行,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和黄金储备分不开。
要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转,需具备三项基本条件。
但这三项条件却又是矛盾的,这便是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
第一,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
若其他国家通货膨胀严重,国际收支逆差,在基金组织同意下,该国货币可以贬值,重新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价关系。
第二,美国的黄金储备充足。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可向美国兑换黄金。
美国要履行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义务,必须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
第三,黄金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黄金储备充足,若市场价格发生波动,美国可以通过抛售或购进黄金加以平抑。
原因解析 根本原因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崩溃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
在这种制度下,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
一方面,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美元币值稳定,其它国家就会接受。
而美元币值稳定,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黄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
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会接受美元。
另一方面,全世界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美国的国际收支就要保持大量逆差,否则全世界就会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际流通渠道出现国际支付手段短缺。
随着美国逆差的增大,美元的黄金保证会不断减少,美元将不断贬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元短缺到美元泛滥,是这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直接原因 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此消彼长,美元危机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
第一,美国黄金储备减少。
美国1950年发动朝鲜战争,海外军费巨增,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源源外流。
196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下降到178亿美元,不足以抵补当时的210.3亿美元的流动债务,出现了美元的第一次危机。
60年代中期,美国卷入越南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黄金储备不断减少。
1968年3月,美国黄金储备下降至121亿美元,同期的对外短期负债为331亿美元,引发了第二次美元危机。
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102.1亿美元)是它对外流动负债(678亿美元)的15.05%。
美国完全丧失了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
1973年美国爆发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黄金储备已从战后初期的245.6亿美元下降到110亿美元。
’没有充分的黄金储备作基础,严重地动摇了美元的信誉。
第二,美国通货膨胀加剧。
美国发动侵越战争,财政赤字庞大,依靠发行货币来弥补,造成通货膨胀;在两次石油危机中因石油提价而增加支出;由于失业补贴增加.劳动生产率下降,造成政府支出急剧增加。
美国消费物价指数1960年为1.6%,1970年上升到5.9%,1974年又上升到11%,这给美元的汇价带来了冲击。
第三,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大举向西欧、日本和世界各地输出商品,使美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巨额顺差,其他国家的黄金储备大量流入美国。
各国普遍感到“美元荒”(DollarShortage)。
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增长,出口贸易的扩大,其国际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美元和黄金储备增加。
美国由于对外扩张和侵略战争,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美国资金大量外流,形成“美元过剩”(DollarGlut)。
这使美元汇率承受巨大的冲击和压力,不断出现下浮的波动。
失败示 黄金作为支付手段由来已久,正因为黄金产量少,且不可复制,所以将其作为支付手段才更为让人放心,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则与黄金无关,当时黄金并不与各国货币直接挂钩,问题应该出在作为可以用于兑换黄金的货币上,即美元发行过剩,无法支撑美-金互换,这才导致了体系的混乱和崩溃。
随机文章晋朝的经济状况怎么样?视错觉形成的恐怖图片,九成物理学家不敢全部看完生物进化的实质,十大进化最完美的动物(树袋熊/麝香/穿山甲)亚历山大陵墓之谜,死后一年才被安葬(陵墓神秘消失)侵华日军一八五五部队曝光,变态的细菌研究所/部队名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