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到16岁骨龄对比表,低于这个值属于矮小症
![](http://www.cvshuo.com/uploads/0yuer/1.jpg)
骨龄作为衡量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孩子的生长潜力和发育进程。
今天,我们将详细介绍10到16岁骨龄
【菜科解读】
骨龄作为衡量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孩子的生长潜力和发育进程。
今天,我们将详细介绍10到16岁骨龄对照表,帮助家长们了解孩子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和干预矮小症。
一、骨龄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骨龄是指骨骼的发育程度,与实际年龄不同,骨龄更能准确反映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骨龄的测量通常通过拍摄左手和手腕的X光片,观察骨骼的形态、大小和骨化中心的发育情况,进行评估。
1.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 骨龄与实际年龄不一定完全一致。
正常情况下,骨龄与实际年龄相差不超过1岁。
如果骨龄明显低于实际年龄,可能提示生长或矮小症。
2.骨龄测量的常用方法 常用的测量骨龄的方法主要有腕部X射线拍片(腕部骨龄测定法)、手部X射线拍片(GP法)、颅骨X射线拍片、激光骨密度仪(胫骨扫描法)、医生的临床评估等。
二、10到16岁骨龄对照表 以下是10到16岁儿童的骨龄对照表,供家长们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标准,具体情况还需结合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医生的专业评估。
年龄 男孩骨龄(岁) 女孩骨龄(岁)10岁 8.5-11.5 8.5-11.511岁 9.5-12.5 9.5-12.512岁 10.5-13.5 10.5-13.513岁 11.5-14.5 11.5-14.514岁 12.5-15.5 12.5-15.515岁 13.5-16.5 13.5-16.516岁 14.5-17.5 14.5-17.5 三、矮小症的判断标准 矮小症是指儿童身高明显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的正常范围。
一般来说,身高低于第3百分位或低于平均身高的两个标准差,且骨龄明显落后于实际年龄,可能提示矮小症。
1.矮小症的常见原因 矮小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疾病、、慢性疾病等。
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包括缺乏症、症等。
2.矮小症的诊断与评估 矮小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身高、体重、骨龄、家族身高史等。
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全面评估。
四、矮小症的干预和治疗 及时发现和干预矮小症,能够有效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提升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干预和治疗方法: 1.生长激素治疗 对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儿童,生长激素治疗是有效的干预措施。
通过定期注射生长激素,能够促进骨骼生长,提高身高。
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生长情况和激素水平。
2.营养干预 营养不良是导致矮小症的常见原因之一。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补充足够的、和矿物质,能够促进生长发育。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结构,确保摄入均衡的营养。
3.运动锻炼 适当的运动锻炼能够促进骨骼生长,提高身高。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进行跳绳、篮球、游泳等有助于长高的运动,增强体质,促进生长。
4.心理支持 矮小症可能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导致自卑和焦虑。
家长应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五、家长的注意事项 家长在关注孩子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监测身高 定期测量孩子的身高,记录生长曲线,及时发现生长异常。
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身高测量,结合骨龄评估,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
2.关注营养和生活习惯 确保孩子摄入均衡的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避免挑食、偏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促进生长发育。
3.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孩子的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童,或骨龄明显落后于实际年龄,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诊断。
早期干预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生长发育状况。
总结 骨龄是衡量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通过了解10到16岁骨龄对照表,可以及时发现矮小症,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通过合理的营养、适当的运动和及时的医疗干预,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康的成长,享受美好的童年。
给孩子测骨龄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回答:非常有意义,像很多疾病无意之中带孩子来体检,做个骨龄的时候发现了。
正常身高正常体重的孩子不一定每年都要去拍骨龄,但是有些特殊情况是必须要监测跟踪骨龄的。
比如:第一、肥胖孩子。
肥胖的孩子很容易出现提前发育的倾向,拍骨龄有助于判断孩子有没有提前发育。
第二、矮小的孩子通过拍个骨龄看骨头年龄落后实际年龄几岁还是超前。
第三、运动员教练判断孩子以后的身高潜力有多少,会让运动员拍个骨龄。
矮小的、肥胖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孩子需要定期跟踪,至少每六个月拍一次骨龄,根据骨龄来判断疗效好不好。
测骨龄能够预测孩子身高吗 回答:骨龄是大致判断小孩子以后的身高。
但是特殊情况下如果孩子提前发育了或者是生长过程中突然遇到特大疾病,可能对以后的身高预测就不是很准了。
所以骨龄预测身高光凭一次的骨龄检查是不能完全准确的预测身高的,需要一个动态的观察。
根据身高情况发育情况来综合判断,每次根据骨龄预测一个身高,这样子相对来说是比较准的。
但是也只能是大概有个预测的范围,因为每个人的遗传身高是不一样的,包括孩子的体育锻炼情况,有没有伴随有其他的全身性的疾病都是会影响身高的发挥的。
什么是骨龄与孩子长个有什么关系 回答:骨龄是通过拍骨头的正位片,然后检测骨头的实际年龄,它最能提示孩子的生物年龄,就是指骨龄最能反映实际年龄,所以骨龄和孩子长个子是非常有关的。
如果孩子7岁,他的骨龄只要在±1岁以内就算正常,如果孩子是早熟,那他往往7岁的时候,骨龄都10岁了。
一般男孩骨龄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基本长得很少了,女孩大概16岁时骨龄也长得很好了。
骨龄RUS评分700多分还能长多高 回答:骨龄RUS评分700多分还能长多高是无法预测的,由于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比如平时摄入的营养、遗传等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身高。
建议日常生活中合理营养、适量运动、多吃蔬菜、牛奶等食品,保证充分营养,多参加跳绳、游泳、打篮球、慢跑、跑楼梯等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有利于生长发育。
补铁会造成骨龄增大吗 回答:补铁一般不会造成骨龄增大。
补铁可以补充造血原料,纠正缺铁性贫血,提高身体免疫力。
补铁后可能会出现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现象,也可能会减慢肠道的蠕动,进而引起便秘,一般不会造成骨龄增大。
骨龄偏大可能是过度肥胖、性早熟、家庭遗传因素或滥用保健品等原因引起。
骨龄x光片怎么看骨骺线 回答:骨龄X光片中,骨骺线显示骨骺与干骺端之间的软骨状态,儿童生长发育期时表现为透光带。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骺线逐渐变短,完全闭合后长骨失去生长能力,人体身高基本不再增长。
可通过体育锻炼、营养加强和充足睡眠来促进身高生长,必要时适当补钙。
胃肠道疾病会导致矮小症吗 回答:胃肠道疾病一般不会引起矮小症,引起孩子矮小症最主要的原因是生长激素的缺乏,当然如果孩子胃肠道功能长时间没有改善,也有可能造成孩子营养不良,长时间的营养不良也可以导致孩子生长发育的缓慢,出现矮小的症状。
所以孩子胃肠道疾病最好到医院小儿内科或者消化内科进行治疗。
脑垂体瘤和矮小症有关系吗 回答:脑垂体瘤和矮小症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垂体瘤容易引起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发育迟缓,从而导致矮小症的发生。
脑垂体瘤是在垂体前叶和后叶以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生长的肿瘤,容易导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使患者出现发育迟缓,引起呆小症。
矮小症有必要去精神心理科吗 回答:矮小症有必要去精神心理科治疗。
临床当中有一种矮小症称为心理性矮小症,主要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或者焦虑、抑郁等情绪导致患者出现了内分泌激素的紊乱,有可能会出现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患者出现身材矮小。
对于此类患者很有必要去精神心理科治疗,通过心理行为的治疗方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调整患者的内分泌功能,促进疾病的恢复。
如果确实有引起生长激素缺乏时,有可能需要使用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同时也需要加强患者的营养。
矮小症的并发症有哪些/ 回答:第一、长期使用药物会导致宝宝性早熟,过早的出现第二性征如女孩乳房,过早的发育或者是来月经。
第二、若为垂体性矮小病,可能会并发感染、创伤、严重的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发生一些垂体危象。
第三、由于宝宝长期用药,可能会产生一些恐惧、害怕、紧张的心理,由于宝宝个子小或者是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有的严重的还会导致厌学或者是抑郁等,所以一定要给宝宝加强管理,给宝宝树立自信心。
矮小症与发育迟缓一样吗 回答:矮小症和发育迟缓不一样。
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较正常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的身高均值低。
引起矮小症的病因有很多,包括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遗传因素引起的家族性矮小、宫内发育迟缓及其他原因。
而发育迟缓的原因除了是由于患有矮小症以外,还可以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如特纳氏综合征,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状态低下、骨骼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长期的营养不良引起。
因此矮小症只能是算是发育迟缓的一种,不能等同于发育迟缓。
遗传性矮小症怎么治疗才好 回答:矮小症部分是由于器质性疾病引来的,另一小部分事非疾病因素引来的。
疾病引来者的病因包括内分泌异常、骨骼炎症或其他疾病等,其中以生长激素缺少最多,其次是性早熟致使的除了部分是由于宫内发育迟缓或染色体异常等引来的。
非疾病引来的矮小症包括家族性矮小、体质性矮小、生理性青春生长发育延后等。
孩子被矮小症所的威胁,因此,家人一定要带孩子及时就诊治疗,避免出现种种误区,要及时对症治疗,对于家长来说多仔细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动,要尽可能的帮助孩子及时治疗疾病。
矮小症这个病是否可以有什么预防的办法 回答:矮小症是可以预防的,具体预防方法如下:家长首先要保证孩子每天充足的睡眠,因为夜间孩子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是最旺盛的时期,良好的睡眠能够促进孩子长高。
饮食上一定要确保孩子的营养均衡摄入,同时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孩子长高,有效的预防矮小症的发生。
矮小症吃赖氨酸有用吗 回答:矮小症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可以口服赖氨酸来针对儿童的食欲进行辅助的治疗,有利于儿童食欲的增长;同时,有利于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所以可以吃赖氨酸来起到一个辅助治疗的作用。
但是,在针对矮小症治疗时以身高治疗为目的,通常是根据矮小症的类型,采取应用皮下注射生长激素的方式来进行长身高。
在用药物注射之后,在日常生活当中也需要配合合理均衡的饮食、良好的睡眠以及适当的弹跳类体育活动,来共同进行管理,才可以使矮小症的小儿得到成年之后理想的终身高。
矮小症与遗传因素有关吗 回答:矮小症和遗传因素有关系。
矮小症指的是孩子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的孩子两个标准差。
在3岁之前的时候生长速度小于7厘米,3岁之后生长速度小于5厘米,表示患儿生长缓慢。
矮小症和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如果父母身材矮小,孩子身材矮小的几率就会比较大,矮小症不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还受生长激素缺乏、染色体病变、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影响。
小儿在发育期间要注意补充营养,保证睡眠质量,还要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
得了矮小症会有什么样的危害 回答:矮小症对孩子危害极大,家长要尽早留意和治疗1、矮小症在小的时候看上去不是非常的明显,但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涨,个子就是不涨,还要踏入社会工作,矮小症是干扰失业的一大问题,许多公司都是会找形象好的员工,矮小症患者是他们绝不会决定的。
因此,矮小症会极大的影响到以后的事业与上班未来。
2、一般都是和自卑的,当我们太过在乎自己这个缺点的时候,无论身边有有多少人见过面患者,患者都会退却,不敢与她们逼近。
骨龄偏小会影响身高吗 回答:根据骨龄检验能较准确地反应孩子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
一般情况下骨龄偏小的孩子个子会矮许多。
要想充分发挥长高潜力,就应多吃蔬菜和高蛋白食物和优质蛋白食物和含钙丰富的食物和含锌丰富的食物.以防偏食.确保休息时间和质量.多举办体育锻炼.以上是对"骨龄偏小会干扰个子吗?"这个问题的建议,期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成年身高150是矮小症吗? 回答:根据患者所叙述的情况,1米5还算不上矮小症的矮小症,一般指的就是侏儒症。
人的高矮最主要的就是隔代遗传的问题,如果父母不是很高的话,一般就长不高的。
如果根据标准的话,当然是比较矮了。
既然是25岁了,也不可能再长高了。
只好直面自己的个子就行了。
缺乏生长素属矮小症范畴怎么办? 回答:根据你购买的情况,考虑是进行个子的问题的,还能不能长高主要是看骨骺线合拢了没的,如果说骨骺线还没有合拢的话,是还可以长高的首先要留意多锻炼身体,活动升高是最好的办法。
只要多忍耐,还是很有效果的。
另外,平时要留意饮食上多吃点蛋类和奶类食物,多吃含纤维素高的蔬菜和水果。
关于儿童矮小症家长的误区有哪些 回答:最常见的,第一认为孩子的父母双方都是高个子,孩子一定是个高个。
第二,父母都矮,孩子矮也是自然的正常的。
第三,孩子个不高可能是晚长,等等看。
第四,孩子矮要多吃饭多补钙就能长大高个。
第五,女孩没有来月经,男孩没有长喉结还在生长。
第六,生长激素是激素,小孩可不能乱用等等。
对矮身材家长的误区,首先有些家长认为,父母高孩子一定高。
的确一个孩子的身高与其父母的遗传有密切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切不要因此而耽误孩子就诊的机会,此外还要重视后天的20%非遗传因素的发挥。
这些老方法,请不要再用到孩子的身上
方法就是用小枕头两侧垫高,把小脑袋夹在中间,不让左右摇摆,避免把头睡偏。
尤其是女孩子,更要把后脑勺睡扁,将来才好扎辫子。
那睡平头到底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我们先来看一组照片:这两张图是平头孩子的外观与ct照片的对比,通过CT扫描看到的,睡平头让孩子的头骨变形,后脑部笔直的成了一个平面,从头顶和下巴看,能看到头骨歪斜,所以,这就会对宝宝以后的成长造成影响,例如:影响睡眠的体验,到四五岁开始玩儿轮滑鞋,需要戴头盔和护具,偏头宝宝的头盔就很难带上,即使戴上了也不容易找到正好合适的,再有,按照西方的审美来说,圆型的头型和立体五官才更漂亮哦。
让睫毛变长变浓密的坑--剪睫毛剪睫毛真的能变长吗?睫毛的平均寿命为3-5个月,一根正常长度的睫毛,自拔除后,一周即可长出1-2mm,约经10周,可达到原来的长度。
从这点不难看出,假如你剪掉或拔睫毛,有时候还没等它长到原来的长度,基本就自然脱落了。
为什么有人剪掉睫毛后变长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就像很多人认为胡子“越剃越粗”一样,那是因为被修剪后的毛发断面很不整齐,显得粗糙不平,当粗糙的毛发集中生长出来时,显得又长又浓密。
很多妈妈在宝宝小的时候剪过睫毛,后来睫毛长出来感觉比之前要更粗更长,那是因为宝宝在很小的时候,睫毛仍处于旺盛生长期,即使你不去修剪或者拔掉,它也自然会越长越浓密。
剪睫毛有什么危害吗?①剪掉睫毛后由于睫毛根部比较粗硬,会很容易刺激眼睛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等眼疾。
②失去睫毛后,眼睛少了一道防线,很有可能让异物如沙尘、棉絮之类的东西进入到眼睛;③剪睫毛时稍不留神容易引起外伤,拔睫毛还可能破坏毛囊,造成睫毛的缺失,同时也有引发毛囊炎的危险。
有什么办法能让睫毛更长呢?①可多吃一些有益于睫毛生长和黑亮的食物:黑芝麻、黑豆、首乌、葵瓜子仁,以及豆腐类、海藻类、水果类、蔬菜类等。
②晚上用蓖麻油或橄榄油涂擦睫毛,效果虽不会立竿见影,但坚持会有一定帮助。
③每晚剪开一粒维生素D或者VE胶丸,轻拍于眼脸和睫毛,连用3个月,能产生明显效果。
④专用的睫毛增长液但是在使用这些方法前,一定要仔细考虑下这真的适合自己的宝宝吗?如果孩子还小,个人实在不建议尝试,顺其自然最好,以免因小失大。
让鼻梁更挺的坑--捏鼻子通过捏、夹的方法要想使鼻梁变高,基本是没有效果的,要想鼻梁骨变高,只能去做整容。
事实上,在婴儿时期,宝宝的鼻梁都是很塌的,当宝宝前长到1岁至1.5岁以后,面骨及鼻骨才开始加速生长发育,鼻梁也就慢慢长出来了,鼻骨骨骼的变化会一直持续发育到青春期后才会日趋成熟。
鼻梁的高低是由遗传因素、发育速度、早期的营养、鼻外伤等因素决定的,目前并未有确切的科学根据证实经常捏提鼻骨可以让鼻子变挺。
但是如果你经常给宝宝捏鼻子,还很有可能损伤宝宝的鼻粘膜、血管,引起炎性反应。
让腿变直的坑--绑腿首先,影响孩子四肢的血液循环,易造成外伤。
临床上有很多新生儿由于手脚被布条等物品捆绑而导致四肢淤青,甚至由于长期血液不循环而面临截肢的危险。
其次,孩子四肢被捆不能自如活动,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极其不利。
再次,四肢被捆还容易造成孩子手脚活动不灵活,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让头发乌黑浓密的坑-剃头不管给宝宝剃多少次头,都不会让宝宝头发浓密人类毛发分为终毛和毳毛,在出生时,头皮、眉毛和睫毛就已经发展成终毛。
青春期后,胡须、腋下和耻骨部位的毳毛在激素作用下变成终毛。
据统计,人类头皮的毛发在10-15万根,胚胎时期就已经由基因和发育决定了正常毛发的数量,因此,非病态情况下,出生以后头皮毛发数量不会增多。
所以无论我们给宝宝剃头多少次,都不会改变毛发数量,因此不会让宝宝头发浓密。
而成年后,由于激素的作用,头皮毛发数量会不同程度的减少。
宝宝有秃发现象?请耐心等待!有的宝宝出生后2个月到1岁内,会有明显的毛发生长缓慢甚至秃发现象,这多是因为毛发的生长周期造成的。
毛发有三个生长周期,分别为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
90%的毛发处于生长期,而新生儿的毛发,因为多数为同期发育,所以会同步进入退行期和休止期,然后再逐渐恢复生长期。
所以会有一段时间的毛发稀疏和感觉生长缓慢,此时不用急,等待即可,超过1岁,多逐渐恢复,个别生长缓慢的,可以延迟到2岁。
让眉毛浓密的坑--用生姜擦宝宝看到这条就被辣哭了好吧!生姜的成分可以使涂抹部位的皮肤血液循环更通畅,养气活血,可以促进毛发生长,但是宝宝的皮肤太嫩,眉毛浓不浓是次要的,万一用生姜过敏了就不好了。
宝宝眉毛少很正常,有很多小孩还没长头发呢。
而且用姜片不一定能达到什么效果。
不过如果家长真的特别想让宝宝拥有浓眉毛,可以用维生素E代替生姜,涂抹在眉毛的地方。
夏天一定要远离这几双凉鞋 不然伤到孩子得不偿失
小编曾经看到过多起因为洞洞鞋上电梯鞋子卷进电梯的事件,而这个还只是针对成人,那小孩如果穿了洞洞鞋,万一出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实很多国家,像美国、日本、新加坡,都发生学龄前儿童穿洞洞鞋乘坐扶梯,脚被夹住的事故,有些甚至给孩子的脚趾造成深裂伤口。
美国更是规定,小于5岁的孩子如果穿着洞洞鞋,禁止搭乘电梯、玩游乐园。
其实除了洞洞鞋,暴露脚趾和脚后跟儿童凉鞋,也暗藏危险。
一位儿科医生告诉我,入夏以来,他就遇上不少孩子因为穿露脚趾凉鞋,被硬物误伤。
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儿童凉鞋,都是危险来源!选错凉鞋不仅危险,还影响足部发育!2-14岁,是孩子足部骨骼生长的成型时期,如果没有选好鞋,很容易引起足部问题,例如最常见的足弓问题和内外翻,但很多家长都不太注意。
一双适合孩子的鞋,不仅可以支撑脚、保护脚,更重要的是提供适当的护正呵护和辅助减震能力,以避免脚部伤害并提高行走的舒适性。
如果没有选好鞋,孩子运动时脚部会有不适感,还影响发育。
这个夏天,别再给孩子穿这4种鞋洞洞鞋洞洞鞋的材质是发泡的塑料,由于鞋子材料过于柔软,容易变形,不能给孩子的脚提供足够坚硬的保护,所以容易发生前文提到的洞洞鞋卡入电梯事故。
另外,太软的鞋面对于孩子的足部起不到支撑作用,孩子跑跳时,非常容易扭伤。
虽然洞洞鞋面上有很多洞,但鞋底透气很差,孩子长时间穿着,容易引起脚气。
所以好妈真的不建议孩子穿洞洞鞋。
露出脚趾和脚后跟的凉鞋6岁前的孩子,一般不要穿露出脚趾和脚后跟的鞋。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跑动,但是运动平衡感还未完善,容易摔倒或踢到坚硬的东西,比如树枝、石头、玻璃等,如果鞋头、鞋后帮没有包裹保护,小朋友的脚非常容易受伤。
所以妈妈在给孩子买凉鞋,一定要买那种既透气,又能包裹住大部分脚趾、又有鞋后帮的凉鞋,一来可以保护孩子的脚,二来孩子的骨骼、关节正处在发育期,鞋后帮能支撑和保护踝关节。
鞋跟超过2.5厘米的鞋一些妈妈为了贪图漂亮,会给小女孩买带跟的鞋,但这种鞋也会对孩子脚部产生不小的伤害。
童鞋新国标规定,儿童鞋有效跟高不得大于2.5厘米,因为过高的鞋跟会使儿童的骨骼、关节等承受额外的力量,不利于发育。
另外,孩子喜欢跑跳,穿高跟的童鞋,还容易扭伤脚。
闪光鞋/音乐鞋不少孩子喜欢酷炫的闪光鞋,但闪光鞋被踩踏时发出的彩光会刺激孩子的视力。
孩子经常看闪光,容易导致频繁眨眼、视力疲劳。
长时间如此,可能导致视力下降和色觉敏感度降低。
和闪光鞋齐名的,还有音乐鞋,也不推荐给孩子穿。
很多音乐鞋的声音非常刺耳,甚至尖锐,会对听力产生影响。
闪光鞋和音乐鞋的开关都装在鞋后跟,孩子必须使劲踩脚后跟,才可以启动闪光或音乐。
但人类正常走路姿势,应是先前脚掌着地,刻意踩脚后跟会使重心偏移,增脚后跟的压力大,影响脚部发育。
此外,孩子走路时,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闪光鞋和音乐鞋上,不好好看路,非常危险。
4个方法,给孩子挑选一双好凉鞋看鞋垫鞋垫不是越软越好,太硬的鞋垫孩子穿了不舒服,太软的鞋垫不利于支撑脚部。
那怎么判断鞋垫的软硬呢?选购的时候,在鞋(前掌位置)三分之一处折一下,可以弯折的代表合格。
穿这种鞋,脚掌更易弯曲,行走更舒适。
鞋垫的材质也有讲究。
一般磨砂鞋垫和真皮鞋垫,在吸汗、防滑和舒适度上都非常好。
另外,选购的时候,妈妈要把手放在鞋垫上感受一下,看看是否平整,会不会硌手。
看鞋底童鞋的鞋底要耐磨耐滑,选购的时候,可以将鞋在稍微平滑的面上(例如瓷砖面)蹭一下,感受防滑程度。
看做工看凉鞋的线头、鞋底与鞋帮面的黏胶处是否紧致,且无胶水溢出、无明显裂缝。
将鞋放在平面上,观察鞋底是否平整,后跟是否直正,两只鞋的后跟高度是否一样。
另外,最好闻闻鞋子的味道,本身有轻微材质味道的比较正常,如果有刺鼻及强烈的气味,则不能买。
看搭扣不要小看童鞋的搭扣!容易松掉搭扣的童鞋,会突然从孩子脚上脱落,也是一个潜在的危险。
目前买到的儿童凉鞋大部分用魔术贴做搭扣,小部分使用扣子,一般来说扣子式的会比魔术贴牢固。
但无论哪一种搭扣,买的时候,要特别测试牢固度,像接触面积更大的魔术贴,往往粘黏性会更好。
挑选儿童凉鞋常见问题儿童凉鞋要挑多大码的才合适?因为孩子长得快,有些妈妈喜欢给孩子挑码数偏大的鞋,其实真不好!孩子穿不合脚的鞋,可能会引起足内翻、外翻、X型、O型腿等足部问题。
孩子穿上鞋子以后,脚跟处可以伸进一个大人的手指,代表大小合适。
也可以把鞋底反过来比对孩子的脚底,鞋子内长应比脚长要大0.5-1厘米,春秋的鞋子一般大1厘米,夏季的凉鞋大0.5厘米。
孩子穿上鞋子后,妈妈可以用手指轻轻压一压脚趾上的鞋面,看看有没有压脚趾的情况,来判断大小是否合适。
孩子试穿鞋子后,可以让他走一圈,再脱鞋,看看脚上有没有压痕或磨红,如果有,就说明大小可能不适合。
穿凉鞋为什么还要穿袜子?夏天穿凉鞋就是为了透气和凉爽,为什么还要再套个袜子呢?其实这是针对新买的凉鞋来说。
鞋里一般会有胶黏剂和一些化学材质、皮革染料,对皮肤形成刺激,所以刚买的凉鞋,最好穿个袜子隔离一下,还能避免皮革塑胶磨脚,等适应一段时间,就能不用穿袜子了。
另外啰嗦一句,夏天的袜子最穿好混纺面料,吸汗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