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什么代表

苏州古典园林素有园林之城之称,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
【菜科解读】
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
苏州古典园林素有园林之城之称,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苏州古典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
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170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60多处,对外开放的有19处,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园林。
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产生于苏州古典园林的鼎盛时期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民族特色和水平。
它们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
这四座园林占地面积不广,但巧妙地运用了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创造了城市山林、居闹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间。
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地。
明朝苏州府人口有多少?哪个省的人口最多
有的认为只有6千万,有的认为将近2亿。
在明朝人口统计中,明开国末年的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注定是个绕不过去的节点。
在这一年,明朝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人口统计数据——6054万人。
这只是纸面上的人口数据,当时的总人口应该超过7千万。
明朝的人口分布,主要是指内地,既十三个布政使司加京师南京。
这些地方是明朝直接统治的区域,、东北、西北,以及最西南的地区没有计算在内。
首先是京师南京。
这里的京师,不是指南京一座城市,而是整个直隶。
也就是现在江苏(含上海)和安徽,迁都北京后,将原来的直隶称为南直隶。
苏皖沪两省一市加一起,面积也不到24万平方公里,人口却非常稠密,达到了1075万人。
这还没有包括拥有军籍的116万人。
无疑,直隶是明朝人口最多的地区,但其中也密有疏。
苏州人口最多,仅一个府,就有235万人,占了全“省”约五分之一。
而皇城所在的南京(狭义上的城市),“只有”120万人。
这个数据在直隶只排第三,松江府的人口比应天府还多一万多。
直隶省的人口,主要分布淮河以南,尤其是长江流域。
比如常州府有77万人,扬州府有73万人。
而淮河以北的军事重镇徐州,当时连府都不是,人口也只有18万。
徐州等苏北地区是当时明朝两大人口聚居区的过渡地带。
徐州以北就是山东,洪武二十六年,山东的总人口是525万(不算军籍人口20万)。
525万人口的山东自然不能和直隶相比,但在刚平定战乱不久的北方,这个数据已经不少了。
需要说明的是,山东这525万人口中,不仅包括山东六府,还包括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的辽东。
辽东北控女真,西控北元,东控韩日,战略地位太过重要。
再加上辽东人口较少,明朝只在辽东设军事机构都指挥使司,辽东的民政都跨海隶属山东,包括人口统计。
辽东人口非常少,加上百军籍的,总人口只有50万,相当于山东的十分之一。
不过,辽东的面积不小,12.4万平方公里,而山东的“总面积”只有27.3万平方公里(剩余的是山东本部的面积)。
再往北,就是明朝未来的国都北平了。
明朝在这里设布政使司,下管以北平为首的八个府。
这一年(1393年),北平布政使司辖区的总人口达到264万人,看似不多,但要知道,当时的北平,处在与北元对抗的最前沿。
从北平往西,到了面积16万平方公里的山西。
山西布政使司辖区的人口明显多了起来,达到508万人(含38万军籍人口)。
山西面积不小,但只有四个府:太原府、平阳府、潞安府、大同府,外加四个直隶州。
北平(辽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抗北元,往南的西侧(山西)、东侧(山东)各有人口五百万,堪称是直隶(南京)北线防御的缓冲带。
即使北元兵冲破北平防区,但山东和山西的人口较多,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北元南下的速度。
在古代,人口密疏与否,在一定程度决定了在军事上行进速度的快慢。
山西以南是河南。
河南16.4万平方公里,人口216万(含25.3万军籍人口)。
河南以西的陕西布政使司,人口略多一些,287万人(含23万军籍人口)。
由陕西入四川,人口更少,146万人,甚至比苏州一个府还少了近百万人口(不含四川的20万军籍人口)。
不过,四川地处西南,各种情况非常复杂,人口较少是可以理解的。
而从四川往东进入湖广,人口又多了起来,湖广布政使司(辖湖北、湖南)人口580万(包括50万军籍人口、60万非人口)。
湖广省以南是广东,总人口324万(含23.5万军籍人口)。
当时的广东省辖区,除了现在的广东省,还包括海南省,以及现在广西的沿海地区。
广西在当时是个内陆省份,总人口148万(不含10万军籍人口),和四川差不多。
云贵地区,情况更为复杂和特殊。
云南总人口只有71万,军籍竟高达45万,仅明朝在云南的驻军就有12万,再加上24万随军家属。
贵州总人口有126万,但其中有32万却属湖广布政使司(及湖广都指挥使司)管辖。
湖广的东边是江西、浙江、福建。
江西人口达到906万,浙江人口有1048万(不算军籍人口30万)。
而江西和浙江的面积,和现在的赣、浙两省几乎一样,没有变化。
面积12万平方公里的福建(不包括对面的大岛)看上去,平原较少,人口却不少,达到419万(含27万军籍人口)。
这还只是明朝草创初期的人口数据。
随着明朝统治的稳定,(1425年至1435年在位)以后,明朝人口不断增长,最终到达了万历年间的顶峰值。
到了明末战乱,明朝人口又大幅度减少。
随机文章紫薇原定是她演!网看照片惊:这连容嬷嬷都下不去手室内最大的奥林匹亚宙斯神像,13米高已在5世纪被摧毁AV8B鹞式攻击机简介,2012曾被塔利班炸毁6架爱因斯坦语言的时间晶体是什么,不存现实中的幻想晶体(打破时间)揭秘日本地震乌贼为什么很恐怖,异常捕获巨型乌贼是海底地震预兆
古典时期的海军为什么那么少?古典时期的海军到底有多烧钱
与此相应的就是海军烧钱也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在的地中海区域“家里没矿”玩不起海军是悲催的现实。
古埃及人、、人是古典时代三大航海民族,也是家中有矿的三大民族。
在古典时代最常用的军舰是三列桨座战舰,这是一种人力、资金密集型船只。
三列桨舰的标配是170名桨手,在没有改进前它只能装载18到20名战士肉搏(雅典海军大破波斯的萨拉米斯海战中是18人,四名弓箭手,14名肉搏战士)。
最早发明这种战舰的腓尼基人(也有科林斯人发明的说法,科林斯人善于制陶)也是“家里有矿”的土豪民族。
腓尼基人善于制造紫色的染料,他们制造的紫色颜料和黄金的交换比是一比四。
在有了原始积累后,腓尼基人远赴非洲建立了,这更是一个有矿的大土豪。
迦太基人占据了盛产金银的西班牙,西班牙被攻占后每年都能带给罗马人带来20000磅黄金和8吨白银的收益。
这种军舰也被古埃及人学会,从波斯时代到罗马时代,古埃及都是地中海地区的海上强者。
古埃及并不盛产树木,它只有百分之三的土地不是沙漠,因此古埃及人的三列桨座战舰靠进口树木制造(古埃及早年的纸莎草船只不能应对激烈的碰撞)。
好在古埃及有的是黄金,早在中王国时期埃及就南下占领了苏丹等地金矿,是东非黄金最大的持有者(东非黄金是人类早期最大的黄金来源)。
在阿克兴海战时,埃及还拥有约500艘大型战舰,大部分军舰还是三列桨舰的加强版五桨战舰。
在希波战争中仅雅典就动用200艘以上的三列桨舰,整个希腊世界动员了300—400艘三列桨舰,在集中了腓尼基人和古埃及的海上力量后,也动员了上千艘三列桨舰(的记载是1207艘,这个数字相对准确,因为希罗多德的父辈就在波斯舰队里,狄奥多罗斯的著作认定波斯人有1200艘战舰),双方集中的水手人数超过了20万。
雅典为了在海战中取胜,在4年左右的时间内将海军扩充了4倍,抽取了近四万人充当浆手,他们能烧钱的原因就是家里真的有矿,新发现的劳里昂银矿每年可以提供一百塔兰特白银(2.58吨白银)用来扩充海军。
事实证明这笔投资物有所值,战胜波斯后雅典海军成了东地中海的主人,每年收取了六百塔兰特白银的保护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