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象是谁?

在英语中,用a white elephant来形容昂贵而无用之物, elephant in the room指显而易见而又被忽略的事实,说一个人记忆力好是have a memory like an elephant。
在俄语里头,如果说谁的耳朵被大象踩了(Слон на ухо наступил)就是影射他五音不全;要想形容小题大作,会说把苍蝇当成大象(делать из м
【菜科解读】
作为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大象也是各国俚语中的常用词汇。
在英语中,用a white elephant来形容昂贵而无用之物, elephant in the room指显而易见而又被忽略的事实,说一个人记忆力好是have a memory like an elephant。
在俄语里头,如果说谁的耳朵被大象踩了(Слон на ухо наступил)就是影射他五音不全;要想形容小题大作,会说把苍蝇当成大象(делать из мухи слона)。
无独有偶,自2023年末以来,我们的大象(наш слон)开始成为俄罗斯网络用语的当红炸子鸡,网民们给不少人贴上了这样的标签,像是首富埃隆·马斯克、采访过普京的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前主播塔克·卡尔森,后者甚至被俄网民亲切地称为我们的俄罗斯-美国大象。
此处的大象显然跟动物世界无关,网民们通常用我们的大象来指代政治观点跟自己吻合或是非常酷炫的人。
插一段有意思的词源学小知识。
据考证,俄语中的大象слон一词很可能是斯拉夫人从突厥语中的аслане一词借鉴而来的,而这个词其实是狮子的意思,突厥人最初向既未见过狮子也不知道大象为何物的斯拉夫人描述了狮子这种庞然大物,被后者误当作了大象并以讹传讹,流传至今。
俄罗斯网民笔下的我们的大象行事作风都要对自己的脾性,如马斯克,他并不亲俄,不过有时会在一些场合批评俄罗斯的对手如美国;以及采访普京之后开始质疑美国对乌克兰战争拱火态度的卡尔森,这段采访在X平台上的播放量超过了两亿次。
还有电报频道的创始人杜罗夫,他在车臣机场发生暴力事件后对那些叫嚣冲突的用户禁言。
一些人甚至将去年在空难中殒命的瓦格纳集团创始人普里戈任也称为我们的大象。
在网络上,我们的大象之后通常紧跟着大象或是秀二头肌的表情符号。
被赋予该称谓的还有俄罗斯的TikTok顶流米洛欣,他在网上大秀身材;以及在波兰反恐精英2(Counter-Strike 2)电竞大赛上折桂的俄罗斯团队精神战队(Team Spirit)等 。
这些大象要么一身腱子肉,要么很专业很酷。
对于那些观点令自己无法接受的名人,俄罗斯网民则称之为不是我们的大象。
那么,这一俚语究竟出自何处?网上有人猜是源于上世纪40年代苏联的一句经典笑话俄罗斯乃大象之国,它讽刺的是对某些成就的过分夸大,针砭的是存在一些显见的积弊或是重要的东西,却被很多人轻视。
而那些不害怕开口说出来、不轻慢这些现象的人便被称为我们的大象。
还有一种说法是它来自军队俚语,大象在军中指的是那些普通士兵,他们承揽了重活累活,做事认真,冲锋在前,虽不是军官,但对于军中老兵霸凌新兵的现象决不低头,是真好汉。
我们交社保有啥好处?社保交完就可以查到吗? ?(2025年4月1日)
交社保有啥好处?养老保险: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养老金的多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等因素确定,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
失业保险:就是你被迫失业后能拿到赔偿金。
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单位招用农牧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生育保险:为职工提供生育报销及相关待遇,降低生育成本,鼓励生育法规的落地。
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可用于日常的医疗报销,减轻参保人员在就医过程中的经济负担。
同时,医疗保险还提供老年的医保待遇服务,确保参保人员在老年时能够享受到必要的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就是发生工伤后可以获得赔偿。
由单位缴费,职工个人不缴纳。
社保买了缴费后可以马上查到记录吗?社保交完后,一般并不能马上在社保局查到。
这是因为社保缴费后需要有一个入账时间,之后才能在网上反映出来。
具体来说,社保在当月交了之后,通常在次月才可以查到。
社保缴费查询的时间点社保缴费后,并不是实时更新的,而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处理和入账流程。
这个流程完成后,个人的社保缴费记录才会更新,并可以在社保局或者相关的在线平台上查询到。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指的是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这个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的。
它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
1、社保缴费基数的确定一般来说,社保缴费基数是职工个人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的月平均数。
对于新进单位的员工,则以其起薪当月的足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
参保单位的缴费基数则是本单位全部参保职工月缴费基数之和。
职工的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2、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社保缴费基数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如果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则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如果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则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职工工资收入在这两个极限之间的,则按实际工资收入申报。
3、缴纳基数时的注意事项在计算社保缴费基数时,应纳入一些额外的收入,如单位从职工工资中直接代扣代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单位支付的交通补贴、电话补贴等,以及单位通过税后利润提成或分红支付给职工的工资等。
总的来说,社保缴费基数是确定社保缴费金额和享受社保待遇的重要基础,它的确定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不对您构成任何决策建议。
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
那些年我们听过的高考减压金句
制图:张舰元 “再坚持几天就解放了”——高考减压金句 你听过哪些? “给学生减压”是老师们在高考前的“保留节目”,不过,也有受访者表示,有些叮嘱现在回忆起来让人忍俊不禁。
80后董小函现在还记得当年校长在操场上给全体高三学生开“高考誓师大会”的样子,“天气特别热,大家搬来板凳坐在操场上,听校长拿着喇叭大喊‘同学们,再坚持几天你们就解放了’”。
2009年参加高考的占淑云告诉记者,学习压力较大时,老师都会告诉他们:“高考就是过独木桥,一分就能压倒一批人!” “江西高考竞争挺激烈的,当年我们一直被这么‘洗脑’。
”她说,现在当了老师,也会下意识地去提醒自己的学生,要有竞争意识。
北京的曹先生十年前参加了高考,他表示:“当年为了让我们这群‘熊孩子’老老实实地去考试,老师们是变着法儿地让我们记住那些叮嘱。
” 其中,让他印象最深的一句叮嘱来自班主任,“别想着抄周围人的,他们学习不一定比你好”。
“我们班主任属于比较幽默的类型,高考前他会说一些段子给我们减压。
”去年刚刚结束高考的大瑞列举了两个经典段子:“你不会的别人也不会”、“考试前别熬夜,三年没学会的东西也别指望一晚上就会了”。
制图:张舰元“考完别跟同学对答案,憋着!”——“考试秘籍”是心理安慰? 高考前夕,考生之间总会流传一些“考试秘籍”。
在记者今次征集高考叮嘱的过程中,有关考试技巧的叮嘱出现频率最高。
“同学之间会流传一些‘考试秘籍’,有人说,字一定要整洁,也有人说,不要连续三个题都选一样的答案,甚至还有人说,数学题不会解也要写个‘解’字。
” 90后于磊告诉记者,所谓的“考试秘籍”大部分是开玩笑,考试的时候并没有时间想那么多。
谈起“考试秘籍”,薇薇回忆起当年老师的叮嘱,“文综大题不会写也要写满,争取同情分”。
不过,她却认为这个说法站不住脚,她表示:“几年前我在首师大读研,这期间参与了高考阅卷,看见不会写还写满了的卷子,内心在咆哮:好想给你判个零分!” 说起高考叮嘱,十几年前参加河北高考的文斌表示:“我当年特别喜欢跟同学对答案,而且是主动去找人对的那种。
” 高考前一天,班主任特别交代“考完别跟同学对答案,憋着!”,以免因为答案不同而影响接下来的发挥。
今年26岁的齐琴则表示,高考前老师一直在嘱咐一些考试的注意事项,比如“记得检查答题卡有没有填正确”、“拿到答题卡要先写名字和准考证号”、“写作文别看了个题目就提笔写,看清楚是让你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让年轻的白领小伊印象深刻的一句叮嘱来自母亲,她笑称:“我妈是属于那种比较操心的类型,考试前一直在叮嘱我别忘了带铅笔、准考证什么的,不过最搞笑的是,她一直在强调,‘考试之前一定要上个厕所,不管有没有需要’。
”“一定要考上重点!”——时代背景下的别样叮嘱 在不同的年代,高考叮嘱有着不同的时代烙印。
庄先生于1983年参加了高考,他回忆,让他印象最深的考前叮嘱是,“不用准备吃的,学校统一安排食宿”。
庄先生告诉记者,他所在的乡镇中学考生必须去县城考试,考试需要三天半,如若学校不安排食宿,“我们这帮乡下来的毛头小子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时光荏苒,2012年,庄先生的女儿走进了高考考场,他一遍遍叮嘱女儿“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
他表示:“年代不一样了,当年大学生多‘金贵’,现在考不上重点大学就没什么竞争力了。
” 中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到2003年,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人。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表明,2015年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已达到2625万。
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涌向社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重点大学成了不少学子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