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长上当26次,被诈骗3.5亿元,被骗真相让人震惊!

更让人感到荒唐的是,银行行长被骗了这么多钱的理由,竟然只是为了能让女儿上个好大学。
也就是说整整3.5亿,全都砸在了女儿身上,为女儿铺路。
可以粗浅地理解为,女儿学业等于3.5亿。
现实又魔幻,女儿上个学,直接掏空了半个银行。
我实在看不懂这笔账,到底上啥大学出来,才能赚到3.5个亿。
讲句残酷的现实话:在绝对财富面前
【菜科解读】
是一桩特大诈骗案。
更让人感到荒唐的是,银行行长被骗了这么多钱的理由,竟然只是为了能让女儿上个好大学。
也就是说整整3.5亿,全都砸在了女儿身上,为女儿铺路。
可以粗浅地理解为,女儿学业等于3.5亿。
现实又魔幻,女儿上个学,直接掏空了半个银行。
我实在看不懂这笔账,到底上啥大学出来,才能赚到3.5个亿。
讲句残酷的现实话:在绝对财富面前,学历和能力都变得微乎其微...最倒霉的,还遇到的是个骗子,钱打了水漂,女儿大学没上成,行长被查吃牢饭,全都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么这名银行行长是怎么被骗的呢?事情要从2014年说起。
在山东滨州市某银行当行长的李某,受老同学的邀请,来内蒙古做客,结识了当地的赵某河。
两人闲聊中得知,李某的女儿马上要参加高考,但成绩不行。
赵某河对李某说:我姨夫是高校副校长,和教育部多位领导熟识,路子很广,可以帮着问问,让孩子上个好大学。
话里意思很明显,我后面有人,能帮你女儿走后门。
行长爱女心切,立刻撇下身子让赵某河帮忙问问...也就是这句并不高明的话术,让银行行长先后26次上当,并一步步从一名领导干部蜕变成了骗取贷款、违法发放贷款的蛀虫。
2015年,临近高考,在行长李某一家人的期望,赵某河开始了轰轰烈烈地走后门行动。
也是正式诈骗的开始。
刚开始,赵某河称已经通过自己姨夫,找好关系,但需要一笔活动经费,意思意思。
行长李某,二话不说,直接转了100万过去。
两个月后,赵某河说要办艺考合格证,活动经费不足,还得再意思意思。
行长李某毫不犹豫,又转过去300万。
又过了几个月,赵某河故技重施,声称搞到了教育部内部的数据库,可以修改成绩,不过需要缴纳保证金。
又让行长李某转了665万。
到这,李某满以为女儿上大学的事已经板上钉钉了。
实际上,诈骗进度才进行到三分之一。
距离3.5亿的目标,还差得多得多。
等到7月份,李某女儿进入北京某学院学习,却发现没有正式学籍。
被质问的赵某河,立马说只有购买教育部的教育基金,才能换来学籍。
行长李某信以为真,又转了850万。
一个月后,赵某河又以高校无法提取档案,必须购买学信网端口为由,让李某转账了1461万保证金。
后面的整整一年时间,赵某河编造了各种理由,先后8次诈骗了行长李某1.5个亿。
到这时,我算了一下。
银行行长为了女儿能上大学,已经上当了13次,所有被骗的钱,加在一起已经达到了1.83亿。
然而,还远远没到骗局终结的时候。
因为赵某河每次都能将李某骗得深信不疑,屡试不爽...于是他越来越大胆。
2016年底,赵某河谎称自己的姨夫和教育部的某部长被查到,引起了纪检监察部门的注意。
为了安全起见,让行长李某又买了一笔保证金,共4100万元。
第二年5月,赵某河又以找人摆平监察部门为由,又从李某手上骗了658万。
一个月后,赵某河换了个新招,冒充反贪局局长,对李某说你被盯上了,之前的投的教育资金的钱,全都被冻结了。
想要脱罪得再重新往里砸钱,填窟窿...就这样,赵某河在后面9个月内,又先后从行长李某手里骗到了1.52亿。
为了消除李某的怀疑,还还给了他3372万元,说是利息。
为了女儿上个大学,行长李某就被这样的方式,骗了26次,骗走了3.5亿。
直到2018年10月,行长李某才察觉到不对劲,知道自己被骗了,但没有报警,为了保住饭碗,他决定以资抵债。
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
最终在2020年7月,李某和赵某河行迹败露,均被立案调查,抓获归案。
经法院审判,赵某河被判无期,银行行长李某被判7年。
截至案发,仍然有近3.2亿未能追回,给银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看完整个事件的起因和经过,我的第一反应和很多网友一样,这个银行行长简直太蠢了。
但吐槽过后,再回看事情里的一些细节,却让人细思极恐。
事件中,赵某河的诈骗手段,如出一辙,并且看起来十分拙劣。
被骗一次、两次可以理解。
但李某作为一个银行的行长,竟然能连续被骗26次。
一行之长,连最基本的防骗意识都没有,简直匪夷所思,充满戏谑。
真的是为展现父爱,为了女儿的前程,昏了头脑?业务素质如此之差,又是怎么混到银行行长的位置上的?更可怕的一点是,被骗金额高达3.5亿,这些钱大部分是行长李某贷款获取的。
累计高达上亿的巨额贷款,随意就获得了银行的批准,银行的内控制度呢?要么是银行系统出现了严重漏洞,要么是银行里的人出现了严重漏洞。
最后一点,也是让很多网友不理解的一点。
被诈骗了3.5亿,还有3.2亿没能追回,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属于重大经济犯罪。
不管怎么说,行长有着直接责任,但却仅仅被判了7年。
说句难听的,不就相当于用7年换了3.5亿。
是不是太划算了?太轻了?这样的惩罚真的能起到威慑的作用吗?相比行长有些荒唐的被诈骗理由。
再回看事件报道中的一句话:面对讯问,赵某河百般辩解,称自己仅是受李某委托从事投资盈利活动,而非诈骗。
更让人有些震惊。
在书上曾看到做这样一句话:一件事情发生的真正原因,往往有两个。
一个是表面的,可说的。
一个是背后的,不可说的。
生活中处处显见,就像一个人提着东西跑到另一个人家里问候,表面上看是送礼,其实是想办事。
一位银行行长有能弄到3.5亿的通天本领,却安排不了女儿上个好大学。
这个原因究竟是表面的,还是背后的,还有待审视。
最后除了以上这些理性的分析和猜测,我剩余最大的感受其实是愤怒。
因为看到这条热搜的同时,我还看到一则新闻。
一位拾荒的老奶奶,向路人讨要羊肉汤喝。
整个过程老奶奶十分有礼貌,满脸笑容地说:有剩的羊肉汤吗?有就给我一点,没有也没关系,就算了。
但乐观背后充满了苦难,老奶奶养着一个瘫痪的儿子,儿子出事后,儿媳妇拿钱跑了。
就撇下老奶奶一个人,她就一边捡垃圾,一边照顾瘫痪的儿子。
煽情的话,不想多说。
之所以说起这条新闻。
行长被诈骗和老奶奶要羊汤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
但放在一起,就呈现出顶层和底层的鲜明对比。
有人为女儿上学被骗3.5亿,有人只想讨碗羊肉汤喝。
有人高高在上目中无人还能日进斗金,有人低三下四每天捡破烂只为了活着。
这里面不仅有差距,不公平,更重要的是里面藏着上层对底层的伤害。
社会学家鲍曼曾讲过一个社会版的蝴蝶效应:当一个极尽权力和财富的人出现变故,真正崩塌的永远是身处底层和角落中的人。
就像这次荒唐的诈骗案。
银行行长被别人骗,他同样骗了银行,银行的钱又从哪来?说白了,这个诈骗犯最终骗的是储户的钱,真正的受害者的还是老百姓。
这次行长被诈骗是这样,某某银行是这样,明星考编是这样...所以当每一起类似的事件发生,最终都会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伤害到底层的我们。
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都,哪些行为是恶意逃废银行债务?
那么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都有什么,哪些行为是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网友咨询: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都有什么,哪些行为是恶意逃废银行债务?《逃废银行债务客户名单管理办法》规定,债务人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将被视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1、不经债权银行同意,以改制、重组、分立、合并、租赁、破产等方式悬空银行债权;2、通过非正常关联交易抽逃资金、转移利润、转移资产,致使银行债权被悬空;3、以转户和多头开户等方式,蓄意逃避债权银行对贷款的监督,使银行贷款本息无法收回;4、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信息、产权不清的担保,或恶意拒绝补办担保手续;5、不经债权银行同意,擅自处置银行债权的抵质押物,造成银行债权抵质押悬空;6、隐瞒影响按期偿还银行债务的主要事项和重大财务变动情况,致使银行债权处于高风险状况;7、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已生效的法律文书,继续拖欠银行债务;8、不偿还债务又拒不签收银行催债文书;9、其他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
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1.关联企业之间假诉讼。
由于法院不主动去审查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争议事实,一旦一方起诉,对方承认的话,假诉讼极易完成。
2.对账户和财产进行假查封。
债务人与地方法院达成默契,将资金和财产假查封,以法律关于财产不得重复查封的规定来对抗债权人的保全和执行,有些查封行为甚至没有诉讼背景,其目的只在于让企业的财产一直处于被保护状态。
如果出现这两种情况,银行作为债权人要积极借助第三人参与诉讼的规定申请加入诉讼,直接对抗逃债行为,避免出现保护逃债者的司法结论。
同时要积极行使申诉权、复议权,通过新闻媒介介入, 向人大、政法、纪检等有关部门反映,寻求进一步的帮助与支援。
另一方面对来自债务人的各类函件,须通过法律专业人员处置,以免落入债务人的免责圈套或怠于行使权利而丧失法律的保护。
被判处无期徒刑?银行的钱是不是不用还?银行负债
在前段时间网络有这么一个新闻,就是一个男子因为抢劫杀人罪被判处了无期徒刑,这个男子说自己当时还有着50万的银行贷款没有偿还,而他贷的是经营在并没有什么东西抵押。
有不少的网友都在说,那是不是欠银行的50万贷款是不是就不用还了?欠银行贷款只不过这件事情很快就有专业的银行人士出来辟谣说就别想这样的好事了,就算是被判了无期徒刑,进了监狱永远出不来,也是需要把银行的贷款给还掉,一方面要是有抵押类的贷款,那肯定用抵押物来拍卖。
要是没有抵押的贷款,那肯定是有着保证人。
要么就会找这个贷款人的家人进行偿还,甚至有可能会直接连累到子女。
负债情况在当前这个社会有很多人都有负债,比如说一些日常的消费贷或者是经营贷,要么就是比较广泛的车贷和房贷,这些都是我们和银行之间的一些羁绊。
不过大多数的贷款要么是我比较小,要么就有着抵押物,比如说房子,虽然这样,但是一旦房子被拍卖,自己可能会遭受到比较大的损失,建议大家最好还是能够及时的偿还贷款,不要因为某些事情影响到自己的征信,从而又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谨慎对待除此之外,对于财务问题也应该谨慎的对待,千万不要轻易的给其他人做担保,要不然再没有找到借款人的时候,就需要找担保人来还钱,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意气而天下一个名字,有可能就会让自己背负百万以上的巨款,影响到自己和家人一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