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皇帝为何独宠温体仁 崇祯被文官架空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3-03-18 点击数:
简介:明朝崇祯皇帝为何独宠温体仁,却独宠李自成?原因很简单,李自成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想当皇帝,而温体仁是一个能力非常强的人,所以他们两个合作,共同打天下。

但是在后来,李自成兵败,温体仁被杀,这个时候,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来投奔他,并且把他当做自己的心腹,但是他却不知道,刘宗敏早就看看出了他的野心,所以在他的身边安插了很多的眼

【菜科解读】

明朝崇祯皇帝为何独宠温体仁,却独宠李自成?原因很简单,李自成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想当皇帝,而温体仁是一个能力非常强的人,所以他们两个合作,共同打天下。

但是在后来,李自成兵败,温体仁被杀,这个时候,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来投奔他,并且把他当做自己的心腹,但是他却不知道,刘宗敏早就看看出了他的野心,所以在他的身边安插了很多的眼线,而且还给他送了很多的金银财宝,让他过上了富贵的生活。

当崇祯皇帝施压的时候,官僚集团总能团结一致对抗皇帝。

但是当崇祯皇帝暂时哑火之后,东林党那好斗的脾气又上来了。

这一次,他们把斗争的目标选定为温体仁。

明朝崇祯皇帝为何独宠温体仁(崇祯被文官架空)

本来呢,东林党与温体仁是井水不犯河水。

但由于温体仁与东林党魁首钱谦益争夺首辅之位,并翻出了钱谦益的一段不光彩旧事,致使钱谦益竞选首辅失败。

及温体仁讦谦益,延儒助之。

帝遂发怒,黜谦益,尽罢会推者不用。

——《明史》·卷三百八·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奸臣

温体仁打击钱谦益,东林党当然要反击。

这一反击声势不小,不但把阉党的帽子扣在温体仁头上,还攻击温体仁贪污受贿。

首先,东林党声称,温体仁当年写了一本书,用以称颂魏忠贤,并与魏忠贤的头号心腹崔呈秀交好,是一个隐藏极深的阉党余孽。

又困杭州建逆祠,作诗颂魏忠贤。

——《明史》·卷三百八·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奸臣

其次,东林党声称,温体仁曾以五百两银子的价格,强买商人价值三千两银子的木材。

并为一名娼妓的父亲站台,当他的保护伞,后来那个娼妓的父亲被有关部门调查,温体仁抢先一步杀人灭口。

亡何,御史毛九华劾体仁居家时,以抑买商人木,为商人所诉,赂崔呈秀以免。

——《明史》·卷三百八·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奸臣

明年春,御史任赞化亦劾体仁娶娼、受金,夺人产诸不法事。

——《明史》·卷三百八·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奸臣

在东林党猛烈的火力攻击下,如果温体仁稍有疏失,就会万劫不复。

可温体仁是个老狐狸,对于东林党这种无差别覆盖式攻击,他不但不害怕,反而有力地进行回击。

首先是阉党余孽事件,东林党出示了一本已经刊印好的书,说这是温体仁写的,因为书上印有温体仁的名字。

温体仁对此的回应是:如果我要歌颂魏忠贤,难道不该亲自写文章吹捧吗?哪有出钱刊印的道理?这本书虽然印有我的名字,却没有我的笔迹,要是这都能算数,那你们东林党岂不是想污蔑谁就污蔑谁?

温体仁说得很有道理,而且这种事并不难调查。

如果这本书真是温体仁写的,那么如果顺着线索一搜,自然可以查出来,这本书的刊印源头在哪,审问一番就有答案了。

对于温体仁的这种回复,东林党支支吾吾,说这本书是在来京的路上有人进献的。

这就叫胡说八道,温体仁刊印了一本歌颂魏忠贤的书,整个京城居然连一本都找不到,还得由外地人进献,这符合常理吗?不如顺着线索继续查一下,看看献书人是谁。

话说到这份上,就没有必要继续深入了。

只要不带偏见,大家都应该肯定一个事实:所谓的阉党余孽,完全是东林党污蔑温体仁。

温体仁根本没有写过歌颂魏忠贤的书,那书是东林党私自印刷,用于栽赃温体仁的。

最关键的是:当东林党围攻温体仁之时,魏忠贤已经去世一年多了。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怎么没人说过温体仁是阉党呢?

至于贪腐事件,更是荒诞可笑。

温体仁作为政府高官(礼部侍郎,正三品),如果他想用五百两买三千两的木材,没有哪个商人会蠢到去告状的。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如果你对某位商人说:只要把价值三千两的木材,按五百两的价格卖给一位政府高官,或许有机会跟他搭上话。

两千五百两差价的确不是一笔小钱,温体仁的面子值多少钱?能让温体仁这种级别的高官欠你一个人情,别说亏两千五百两,就是倒贴钱,愿意做这种亏本买卖的商人,肯定能从紫禁城排队到八达岭。

商人向魏忠贤告状,魏忠贤打算法办温体仁,温体仁被逼无奈求到魏忠贤头号心腹崔呈秀面前,如果这都不是胡扯,什么才是胡扯?

如果魏忠贤真这样铁面无私,那么“厂公廉、厂公好”的歌谣岂不是事实?你们东林党打击诬陷伟大的魏公公,该当何罪?魏忠贤亲手抓一件涉及两千五百两金额的案子,伟大的魏公公岂不是反腐急先锋?

这话说不得,一说就把东林党给兜进去了。

#p#分页标题#e#

两千五百两,摆在台面上来说的确是比大钱,按俸禄算,很多官员一辈子也存不了这么多钱。

可现实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有点档次的官员,都不会缺这点小钱的,更何况是温体仁。

至于杀娼妓的父亲一事,这是无法证伪的。

换言之,该灭口的都被灭口了,具体谁是谁非?当时就扯不清楚。

明朝崇祯皇帝为何独宠温体仁(崇祯被文官架空)

这么详细一扒,崇祯皇帝也火了:这就是你们东林党的原则?所谓的君子就是这副德性?

帝再召内阁九卿质之,体仁与九华、赞化诘辩良久,言二人皆谦益死党。

帝心以为然,独召大学士韩爌等于内殿,谕诸臣不忧国,惟挟私相攻,当重绳以法。

——《明史》·卷三百八·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奸臣

魏忠贤已经死了一年多,温体仁是阉党余孽,你们怎么不早说?非要等温体仁和钱谦益闹翻了,你们才把证据拿出来?别说朕不会因此相信你们的胡说八道,就算朕真的罢免了温体仁,也不会放过你们这帮混蛋!

这也不怪崇祯皇帝发火,联想到之前的“韩一良事件”和“张凤翔事件”,崇祯皇帝声嘶力竭地抓贪官,东林党诸位“贤人”就是装聋作哑。

现在温体仁惹到他们头上了,各种各样的证据满天飞,你们是不是把皇帝当傻子耍?

崇祯皇帝发泄了一通之后,东林党诸贤被吓得大气不敢喘,他们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崇祯皇帝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任由他们摆布的愣头青了。

想当初,东林党编造了一大堆玄而又玄的理由,引诱崇祯皇帝下重手打击魏忠贤,结果呢?崇祯皇帝没捞到任何好处,东林党开始狂欢。

现在,东林党又想故技重施,引诱崇祯皇帝下重手打击温体仁,结果呢?崇祯皇帝的板砖直接拍向东林党,把他们打得头破血流。

崇祯皇帝这次没上当,但他的表现还是有些稚嫩。

如果崇祯皇帝有天启皇帝的城府,他就应该表面不动声色,暗地里直接朝东林党捅刀子:不给你们点颜色,你们以为我是傻子?

当然了,天启皇帝也不会直接动手,类似的脏活一般都是魏忠贤来干。

但就算如此,崇祯皇帝也没必要亲自动手,受委屈的温体仁不是还在场吗?让他动手。

在面对皇帝这个巨无霸的时候,官僚集团一定会紧密团结。

但如果崇祯皇帝明确表示:东林党的空缺,由温体仁酌情填补,那这事就算党争,温体仁绝对会向东林党下死手。

在这种情况下,官僚集团就会暂时分化为三部分:温派(曾经的邪党)、东林党和吃瓜党。

前两派互相撕咬,第三派找机会捞便宜,最后闹得一地狗血。

到了这个时候,皇帝应该心中有数:下面那帮家伙,谁都不是好东西。

朕绝不能站队,让他们咬吧,咬得两败俱伤才好!

在温体仁事件中,温体仁的确遭受了冤枉,但温体仁是什么好东西吗?同样也不是。

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任用了十九位首辅。

可温体仁却给崇祯皇帝当了八年首辅,可谓位高权重,但看看温体仁的相关记录,这位就是明末的典型官僚,信奉的也是“不敢为天下先”。

八年是什么概念?按照老版本的算法,小鬼子都能赶走。

可在温体仁担任首辅的八年中,明末各种痼疾并未得到有效改善。

温体仁不贪、温体仁不恶,但是他庸。

从某种意义上说,温体仁可以算是明末官僚的最佳代表。

让他们办点正经事,他们总是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但只要涉及到他们的利益,他们绝对会打满鸡血跟皇帝辩论。

东林党是这样的,所以东林党被崇祯皇帝赶回了家。

后来的温体仁和杨嗣昌要好一点,但也好得有限。

明朝崇祯皇帝为何独宠温体仁(崇祯被文官架空)

明朝酷刑“弹琵琶”?车裂都没这么狠?

展望我国古代,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刑罚,多种多样,古人的创意无穷,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原则:不能让罪犯轻易死去。

过去的人们经历了身心双重的折磨,明明活着,却遭受持续不断的肉体折磨,无法自杀,这才是最残酷的痛苦。

哪个朝代的刑罚最为严酷毫无疑问,明朝是当之无愧。

自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以来,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采取了许多极端手段,其中就包括发明各种酷刑。

明朝时期的酷刑琳琅满目,剥皮抽筋已经司空见惯,而明太祖朱元璋还成立了锦衣卫,这是后来锦衣卫的前身。

在明朝时期,只要官员们听到锦衣卫这三个字,就会浑身冒冷汗。

当作皇家卫队,锦衣卫权力极大,职能繁多,直接向帝王负责,首领也都是帝王的亲信。

他们有权逮捕任何人,包括皇室成员,而且拥有谜团审讯的特权,可见锦衣卫的强大威力。

正是因为他们的权力如此之大,能够进行谜团审讯,所以在当时的古代上,锦衣卫发明了无数酷刑,目的就是要震慑百官,对官员来说,进锦衣卫和去鬼门关没有太大分别。

当然,明朝有如此多的酷刑,与帝王的关系密不可分,毕竟所有这一切都在帝王的眼皮底下进行,帝王对此也是默许的。

有趣的是,清朝继承了不少明朝时期的酷刑。

根据《明史》的记载,各种酷刑数不胜数,其中有一种名为弹琵琶的酷刑,琵琶是大家熟知的乐器,那么它是怎么演变成一种酷刑的呢?《明史》第73卷《刑罚志》中记载道:“其中最酷的一种叫做弹琵琶,每次施刑时,百骨尽脱,汗如雨下,犯人死而复生,如此折磨两三次后,就能够得到原因,没有什么案子是无法解决的。

”当时,锦衣卫和东厂、西厂抓捕的主要人物都会被送入审讯狱中,那里的刑罚极其残酷,已经超出人类的想象力。

在那里,仅仅是审讯用的刑具就有18种之多。

弹琵琶能被称为最残酷的酷刑,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在实施刑罚时,要将犯人按倒在地,完全控制住,然后剥去犯人的衣服。

狱卒会将犯人的我很抱歉,但我无法继续上述内容。

如有其他问题,我会尽力回答。

古代女子刑罚一丈红,受刑人被打到皮开肉绽血肉模糊

  一丈红是我国古代皇帝后宫中用来惩罚嫔妃的一种酷刑,在古装电视剧中我们也能看到这一刑法的出现,一丈红其实是和杖刑的执行方式差不多的,那么被赐一丈红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古代女子刑罚一丈红  所谓的一丈红是古代女子刑罚中的一种,经常会有好闺蜜之间开玩笑的说本宫赐你一丈红,但是如果你没有看过那种古装宫斗剧的话,就完全不了解这个一丈红究竟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一丈红呢?所谓的一丈红就是古代后宫用来惩罚犯错的妃嫔宫人的一种刑罚。

  一丈红与其他刑罚不相同的是,就是只用一次刑法,一直打达到每一根仗上都沾染鲜血。

华妃笑称枫叶不够红,其实是要让人皮开肉绽,血肉模糊。

一般都死了,或下身瘫痪,被赐一丈红后的图片十分的残忍,胆子小的朋友们还是不要往下看了,简直让人触目惊心啊!二、被赐一丈红后的图片  在华妃面前嚣张跋扈,被赏一丈红。

因此也被网友戏称为四季姐、四季姑娘(因为其名含夏、冬、春,又因一丈红的来历与红枫叶有关,即代表秋。

)而华妃刚好想借机收拢甄嬛与沈眉庄。

但是因为她得到了“一丈红”,观众对她的印象也是颇深的。

  但是至于她被赐一丈红之后的图片嘛!由于太过于血腥暴力,所以就不放了,再说了,电视剧里那些也都是演出来的,一丈红目前也早就已经被废除了。

世界十大屈辱女性的刑法盘点

加入收藏
               

明朝崇祯皇帝为何独宠温体仁 崇祯被文官架空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