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习惯容易患妈妈手?妈妈手腱鞘炎治疗

【菜科解读】
让一个女孩坚强,就让她当妈妈。
让一个女孩成熟,还是让她当妈妈。
也难怪我们有这样的感受,女人当了妈,就是不一样了。
养育孩子,是辛苦并快乐的事情,永远打不完的小怪兽。
但是当妈妈似乎也会有很多的烦恼,就像是抱孩子是幸福的,但是对于身体有时候可能会不适,下面的小编为大家分享哪些习惯容易患妈妈手,妈妈手腱鞘炎怎么治疗大家一起来看吧。
哪些习惯容易患妈妈手
前段时间熊黛林已经完成十月怀胎一朝生产,收获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
最近生产后没几天的熊黛林出现在医院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原来她患上了“妈妈手”。
才从闺蜜朋友那里知道“妈妈手”的,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腱鞘炎”,准确的医学称谓叫“狭窄性腱鞘炎”。
闺蜜在宝宝3个月的时候经历过妈妈手的折磨,抱宝宝、扎头发、穿衣服的时候手腕都会咬牙的疼。
腱鞘炎产生的原因,是频繁活动手指、腕部等部位造成过度摩擦,从而导致腱鞘发生出血、水肿、渗出等改变。
症状有腕侧红肿、发热、压痛,关节肿胀、活动不便。
据悉,熊黛林产后凡事亲力亲为,因抱女儿用错力才患上妈妈手。
新手妈妈之所以会患妈妈手,主要是抱孩子的姿势不对,抱孩子时间太长。
抱孩子注意事项
要避免妈妈手,首先要注意休息,照顾孩子要量力而为。
爱子之心急切是人之常情。
可是如果累倒病倒,就太不明智了。
从一开始,就要将照顾的孩子的责任分配一部分给爸爸和其他家人或者照料者。
妈妈好的状态,宝宝才有好的状态。
其次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哺乳。
3个月以下的宝宝按需喂养,每天大概哺乳10次左右,每次哺乳时间约半小时。
更多的时候都抱着宝宝哺乳,时间加起来蛮长的。
新手妈妈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同时不同哺乳姿势换着来,避免手腕过度劳累。
再次要避免错误的带娃方式,一定不要过度依赖抱哄、拍哄。
对小宝宝来说,大人一直抱着,并不利于脊椎的发育。
宝宝清醒的时间,其实可以多让宝宝平躺或者趴着,对宝宝的运动发育更好。
大人过多的抱哄是非常累人的育儿习惯,特别是抱睡。
刚开始可能很享受,时间长了,就会成为很重的负担。
闺蜜的妈妈手,就是3个月那会宝宝过度依赖饱睡拍睡造成的。
错过宝宝的入睡窗口,可能要抱很久才会入睡。
每天加起来抱一两个小时是常事。
更夸张的宝宝,白天黑夜的抱睡,父母真的是苦不堪言。
这里提醒新手妈妈最好孕期就了解宝宝睡眠知识,不打无准备之战,从一开始给宝宝养成好的习惯。
妈妈手腱鞘炎怎么治疗
那遇到妈妈手怎么办?其实妈妈手,腱鞘炎,通俗说,就是手和手腕用多了。
如果遇到疑似腱鞘炎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找医生确诊。
根据闺蜜的治疗经验,轻度的腱鞘炎,可以通过热敷、冷敷来缓解治疗。
一定要减少抱孩子,让手部和腕部得到休息。
也可以外敷药膏缓解治疗,闺蜜使用的是骨科医生朋友推荐的扶他林乳膏,效果反馈不错。
仅供参考哈,最终还是听专业医生的,毕竟每个人情况不同。
情况严重的话,一般进行封闭治疗和手术治疗。
愈合缓解或者手术康复后,也不代表就高枕无忧了。
患上腱鞘炎很麻烦,就在于容易复发,预防十分关键。
平时依旧要多多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