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洞里的守洞人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2-05-24 点击数:
简介:死亡,是真正人人平等的事情。

但不同的民族,对待死亡的态度,不尽相同。

汉族人讲究入土为安,藏族人选择把亲

【菜科解读】

死亡,是真正人人平等的事情。

但不同的民族,对待死亡的态度,不尽相同。

汉族人讲究入土为安,藏族人选择把亲人天葬、水葬等。

在贵安新区齐伯乡有一支苗族,他们的丧葬方式是把逝者的棺木抬进洞穴中洞葬。

很多人对死者敬而远之,而苗族人刘朝先每天守在棺材洞中,守护着567具族人的棺木。

棺材洞里的守洞人--桃花村不是桃花源

桃花村不是桃花源

洞葬,曾经是苗族主要的丧葬形式之一,如今已慢慢成为历史。

我们寻访葬洞的过程,就像发崛埋藏在土层中的瓷片,拨开层层泥土,探寻它曾经的样貌。

葬洞在距平坝城区20多千米的桃花村,虽然葬洞听起来阴森恐怖,但桃花村却是个诗情画意、极具象征意味的名字。

我们开着越野车,在喀斯特峰丛中蜿蜒向前。

地洞内567具棺木按家族支系安放在不同区域。

病重而逝的族人需安放在葬洞的最深处。

途中,向导忽然示意司机在一座山的半山腰停车。

远处削壁千刃的山峰中,隐藏着一处细小的洞穴,让不起眼的峭壁看起来就如独眼巨人一般诡异。

山峰下是深不见底的峡谷,两条河流在谷底交汇后,无声无息向东流去。

初到桃花村,眼前的景象让我有些失望:没有桃花树,不见落英缤纷。

村庄中央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广场,场上尽是黄土,几辆推土机在来来回回平整土地,几个工人挑着竹篓运送土方。

据说桃花村将要发展旅游业,要在这儿修一个停车场。

向导指了指停车场旁边的峭壁说:棺材洞就隐藏在环绕广场的群峰中。

他找来一位正在推土机旁挑土方的村民,他叫刘朝先,是村里的文物协管员。

他从裤兜里掏出一串钥匙。

这串钥匙是通往棺材洞的通行证。

刘朝先打开一扇后人修建的铁门,沿着悬崖边的百步阶梯盘旋而上。

眼前的场景,很难与葬礼联系在一起,直到走到阶梯的顶端,葬洞的一角露出黑压压的棺木。

棺材洞里的守洞人--567个逝去故事的见证者

567个逝去故事的见证者

葬洞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阴森恐怖:这是一个喇叭形的喀斯特岩洞,洞口大,越往里空间越小。

按考古队的测量,洞长45米,最宽处24米,最高处21米。

几百具棺木摆满了整个山洞。

材洞内有棺木567具,大多保存完好。

1987年贵州省考古所对部分棺木进行清理,其中第516号船棺木经碳14测定,距今1110年左右,是葬洞中最早的棺木。

大约1110年前的中唐时期,自棺材洞抬进第一具棺木后,每当村民离世,就会增加一具新棺。

生物学家观察树的年轮,能看出每一年的气候变化,而考古学家通过对不同棺木的形制变化,以及棺内陪葬物的风格变迁,能推测出这个村庄的历史演变。

“这个棺材洞,是我们桃花村刘家人的祖地。

桃花树姓刘的都是一家,后来分成不同的分支,形成了现在的桃花、鹅抱蛋、新寨、中寨4个村民组。

洞里的棺木按照不同分支,安放在不同区域。

”刘朝先讲述起民间版的棺材洞历史。

“最左边的第一区是桃花组的;第二区是鹅抱蛋组的;新寨和中寨在第三区——老祖宗最讲究规矩,即便是去了‘那边’,连‘赶集’也要保持队形!”刘朝先指着层层叠叠的棺木调侃。

他说调侃不是对死者不敬,相反,对死者敬而远之,那死者才是真的死了。

“最右边是第四区,我们称它为‘自留地’,葬在这儿,没有长幼尊卑那么多规矩,在这儿大家可以‘杂居’。

还有洞的最里边,是‘禁地’,只用来安放重病去世的族人,菜科网,病得越重放得越深!比如得肺结核去世的,就得放到最里边。

”山洞虽然不大,却崎岖起伏。

刘朝先每讲解一个区域,都要在岩石上爬高下低。

从第四区到第三区,要经过一块一人多高的岩石,刘朝先纵身一跳,没有站稳,他连忙用双手各扶住一块棺木,才没有倒下。

“你看那边的一对棺木是刘兴忠夫妇的。

刘兴忠先过世,那时他家里穷,连一具大一点儿的棺木都打不起,也没钱上漆;刘兴忠妻子过世,已经是很多年后了,孩子们给她打了一具黑漆棺木,棺体比她爱人的大了一圈。

“你看那边的棺木是一对父子的,父亲没等孩子长大,就来这儿了。

没成想孩子还没长大,就来这儿陪他爸爸了。

刘朝先坐在洞内的一块巨石上,环顾四周的棺木。

棺木不言,但刘朝先已默默记下长眠在棺木中的人的故事。

不解之迷 棺材是怎么样飘回家的?

考古竟出现灵异事件 棺材上忽现神秘人影

在各种盗墓小说、电影中,总是充斥着各种神乎其神、诡异无比的情节,比如古墓内机关密布、时不时还碰到几个大粽子,让人心胆肉跳又刺激无比。

虽然说艺术作品是虚构的,但艺术同样也来源于生活,真实的考古也会出现许多让人毛骨悚然的事情,而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件古墓中的灵异事件。

时间转回到2007年的一天,一伙盗墓贼在湖北省荆州市挖开了一座古墓,当地考古队听闻后火速赶来阻止并进行抢救性发掘,而这座古墓就是后来考古界大名鼎鼎的谢家桥1号墓。

专家们沿着盗墓贼留下的盗洞一路向下挖掘,让众人兴奋的是,盗洞并没有进入古墓之中,谢家桥1号汉墓在2000多年的岁月里从未被盗!当考古队打开古墓后发现此墓面积虽然不是特别大,大约20多平米,但却有一个巨大的棺椁,它长4.64米、宽3.08米,面积达14平方米。

掀开椁盖后,发现此墓葬共分为5个室,棺室居中,东南西北各有四个边室,让专家们欣喜若狂的是,墓葬五个室中发现了大量保存得十分之好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光亮如新的漆木器、保存完好的丝织品以及陶器、木器、竹器、青铜礼器等。

文物保存得如此之好,考古专家们猜测棺材中是否会存在十分宝贵的湿尸呢?像湖南马王堆汉墓、郭家岗1号战国墓、凤凰山168汉墓中就都出土过机器珍贵的古代湿尸。

于是众人满怀期待的准备揭开棺材,但他们还没来得及开启棺木时,现场的围观人群突然骚动了起来,只见棺盖上浮现出一个灰白色人影!如此诡异的情景让众人大惊失色,就连经验丰富的专家们都有点心神不宁,那么这个人影究竟是怎么形成的?莫非真的是灵异事件?在科学面前,所谓的灵异事件也只是无中生有,经过专家研究这个灰白色人影其实就是一些霉斑,它是由随葬的丝织物腐烂发霉印在棺盖面上形成的。

之后,当专家们打开墓中棺材后大失所望,墓中并没有期待中的珍贵古代湿尸,只有一些残损的骨骸。

谢家桥一号墓发掘过程步步惊心,发掘成果喜人,在考古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加入收藏
Tag: 棺材
               

棺材洞里的守洞人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