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血清素能神经元放电的新型小分子化合物被证明具有快速起效的抗抑郁作用

【菜科解读】
可调节血清素能神经元放电的新型小分子化合物被证明具有快速起效的抗抑郁作用
(神秘的地球uux.cn)据EurekAlert!:根据一项新的小鼠研究,一种可调节血清素能神经元放电的新型小分子化合物被证明具有快速起效的抗抑郁作用。
这些发现为开发一类可治疗重度抑郁症(MDD)和其它难治性情感障碍的新型疗法开辟了新的途径。
MDD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全球有数亿人受其影响。
目前大多数的抗抑郁药的标靶是血清素转运体(SERT)。
然而,这些药物具有局限性。
以SERT为标靶的抗抑郁药不仅需要4周才能生效,它们还可能产生不良的副作用(其中包括精神分裂症和自杀),而且只有一部分服用这些药物的人会在治疗后从抑郁症中恢复正常。
因此,人们需要不存在这些严重缺陷的新型、可快速起效的抗抑郁靶点和化合物。
Nan Sun和同事在此提出了一个这样的解决方案。
Sun等人设计了一种可快速起效的抗抑郁药,它能通过破坏SERT和神经元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发挥作用。
作者发现,将小鼠脑中的SERT与nNOS关系分离后,在被称作中缝背核的脑区内的细胞间血清素会减少。
该区域中血清素能神经元活性的这一增强显著增加了血清素向内侧前额叶皮层的释放。
这些发现表明,它可在重度抑郁症的小鼠模型中产生快速的抗抑郁的作用。
相关:今日《科学》:抗抑郁药研究重磅突破!中国科学家更新50年理论,克服现有药物缺陷
(神秘的地球uux.cn)据药明康德:平均每20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深受抑郁症困扰。
抑郁症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一片乌云,而目前的抗抑郁药物不仅无法快速起效、而且对部分患者无效甚至有害。
今天,发表于《科学》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带来了革新抑郁症治疗的曙光。
南京医科大学周其冈教授、朱东亚教授、厉廷有教授联合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能够开发快速抗抑郁药物的新靶点,并合成了一种能够快速起效的候选抗抑郁药物,有望克服现有药物的缺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2.8亿人患有抑郁症。
与此同时,近2/3的抑郁症患者无法从现有疗法中获得充分缓解。
很多人深陷抑郁症笼罩的阴霾之中,他们失去了快乐体验,长期伴随着痛苦绝望与生理障碍,甚至产生自杀倾向。
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界也在从黑暗中寻找光明。
抑郁症主要是因为大脑中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5-HT)神经递质减少。
这种神经递质能调节我们的认知功能,尤其是情绪和情感,因此其含量下降会令我们感觉焦虑、沮丧,甚至患上抑郁症。
这样的致病机制也为科学家提供了治疗抑郁症的基本思路,那就是增加突触间隙的5-HT。
上世纪中叶,首款抗抑郁药物异烟酰异丙肼诞生,拉开了人们利用药物对抗抑郁症的序幕。
目前广泛应用的第三代抗抑郁药物,主要理论基础是 “单胺假说”:在抑郁症患者的神经突触间隙,可利用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明显下降,因此升高突触间隙单胺递质浓度(主要是5-HT)能发挥抗抑郁作用。
基于“单胺假说”诞生的药物,主要是选择性5-羟色胺转运子(SERT)抑制剂,这类物质可以阻断SERT将5-HT回收至突触前的过程,从而特异性地提升5-HT的浓度。
相比于前两代药物,其效果更加显著、副作用更少,至今仍是临床一线抗抑郁药物。
然而,这些基于“单胺假说”开发的抗抑郁药物同样存在多个缺点。
首先是无法快速起效:例如患者服用氟西汀(首款第三代抗抑郁药)需要2-4周才开始起效,严重阻碍了重症抑郁患者的发作急性期的治疗。
其次是有效率低,仅对部分患者有效,更严重的是部分患者在服药后甚至会加重症状,导致自杀。
这些弊端的由来,要从SERT抑制剂的作用机制说起。
这类药物可以阻断突触后组织(包括皮层、海马等)的SERT,激活5-HT受体,发挥抗抑郁作用。
但问题是,它们在5-HT起源脑区起到相反的作用:在中缝背核(位于中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5-HT神经元核团),抑制剂同样可以升高该区域的5-HT,从而激活5-HT自身受体负反馈作用,导致皮层、海马等脑区突触间隙的5-HT减少,诱导抑郁。
因此,这就解释了第三代抗抑郁药的延迟起效:在SERT抑制剂用药早期,两方面的平衡作用导致了无法发挥抗抑郁疗效。
需要等到中缝背核5-HT自身受体脱敏后,药物才能显现抗抑郁效果。
此外,中缝背核5-HT自身受体脱敏的不稳定,也导致了部分患者无效、疗效不稳定等其他缺陷。
近年来研究发现,NMDAR阻断剂氯胺酮具有快速抗抑郁作用。
但是氯胺酮被称为“K粉”,具有成瘾和致幻的副作用。
因而,基于NMDAR开发快速抗抑郁药物也存在隐患。
因此,如何找到安全、快速起效的抗抑郁药物靶点,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
“2011年,我们注意到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中缝背核高密度表达,这时我们又看到有一篇论文报道了中缝背核nNOS与SERT偶联、调控SERT的功能,但后续没有研究关注这个现象的意义,” 任职于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周其冈教授介绍起这项研究的背景,“我们当时就注意到中缝背核nNOS-SERT共定位可能在抑郁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陆续展开了相关研究。
”
研究团队注意到,中缝背核的nNOS-SERT高度共定位,而在突触后组织基本不存在SERT-nNOS共定位。
在慢性应激后,中缝背核SERT与nNOS偶联增加,因此对5-HT的转运作用下降,使得中缝背核细胞间隙5-HT浓度增高,激活5-HT自身受体负反馈,诱发抑郁。
相反,如果能解开SERT-nNOS偶联,就能降低上述负反馈,发挥快速抗抑郁作用。
研究进一步揭示了SERT-nNOS偶联的结合位点:SERT的C末端与nNOS的PDZ结构域相结合,这也为进一步的药物设计指明了靶点。
基于以上信息,研究团队首先找出了对于解偶联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通用化学结构(如下图所示)。
随后,运用定量构效关系分析手段,研究团队筛选了几百种设计合成的化合物与SERT-nNOS偶联作用的情况。
作者从中筛选出Ac(乙酰化)-Ala(丙氨酸)-Val(缬氨酸)-OH的结构可以与nNOS的PDZ结构域紧密相连,并且对于解开SERT-nNOS偶联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最终,研究团队在此基础上合成了选择性的SERT-nNOS解偶联先导化合物:ZZL-7 (Ac-Ala-Val-OCH3)。
在ZZL-7与nNOS的PDZ结构域形成的复合物中,存在氢键连接,这进一步加强了结合的紧密程度。
在随后的小鼠实验中,ZZL-7在注射2小时后就展现出了抗抑郁的作用,是一种快速起效的全新候选抗抑郁药物。
因此,这项研究克服了第三代抗抑郁药物依赖于5-HT自身受体脱敏的缺陷,发现了快速起效抗抑郁药物靶点,并更新了单胺假说中,抗抑郁药只能慢性起效的认识——自上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以来,单胺假说的内涵得到了更新。
周其冈教授表示:“未来我们将以ZZL-7为母核结构,合成大量化合物,进行构效关系分析,从而筛选出活性更高、成药性好的化合物,开展临床前药学研究。
”
参考资料:
[1] N. Sun, Y.J. Qin, C. Xu, T. Xia et al., Design of fast-onset antidepressant by dissociating SERT from nNOS in the DRN. Science (2022). DOI: 10.1126/science.abo3566
长江真龙事件世界上有龙吗?
长江中下游出现真龙是怎么回事长江对于我们国家一直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长江改道,河工们扒开淤积在河床上的泥沙后,曾在三米深的地下发现了一根海碗粗的白柱子,像是人仔细打磨过一般。
随即越挖越深,最终挖到七八米深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敢再挖下去了……然而事实的原因是……那竟然是一根很大到无以复加的脊椎骨,一节一节的,淤积在滚滚长江的水底,直接贯穿整个河床深处。
当那条很大的脊椎骨被揭露出来时,所有在场的老人都认为是当年大禹治水时,被巨人镇压在河底的那头龙的龙骨,于是村民们便日夜焚香祭拜。
后来经过专家鉴定,那只不过是史前的一种巨型水兽的骨架,并不是所谓真龙的骨架,但传说早就已经被大家所传开,所以很多人都信以为真了。
而2019年长江真龙事件更是假到不能再假,根本一点事实证据都没有。
当然了,我说的是最近发生的那件长江真龙事件是假的,但我不能否认史上所有都是假的。
网上一直传万祖之山昆仑山有真龙,06年真龙吃人的照片被人爆出,早在2006年在万祖之山昆仑山一处神奇的古洞里,有人发现了一只真龙。
真龙现身,百探网,相当令人欢呼,不过遗憾的是,一名游客最后被真龙给吃了。
06年真龙吃人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的沸沸扬扬,但是很多人却在质疑它的真实性。
万祖之山昆仑山是个奇怪的地方,当年的万祖之山昆仑山死亡谷地狱之门事件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自2006年开始就一直流传着万祖之山昆仑山冰封真龙的消息,但却始终都没有证实,直到近日有游客公开了当年真龙吃人的照片,引起世人注意。
仔细看似真龙的物种本来是叫"洞螈"这是一种两栖动物,发现于欧洲一些阴暗的洞穴里。
过去,人们把它们误认做是龙的幼仔。
洞螈没有视力,身上几乎透明,生活在一个极其不一般的空间仅管它们不能看见东西,但是它们可以通过身上的感受器来感受化学与电信号,来猎捕一些无脊椎动物。
由于经常生活在水里,洞源的皮肤特别柔软并且苍白。
这有点跟某些人的皮肤一样,因此它们还有个别名"人鱼"。
参宿四何时爆炸?或许已爆炸只是还未传到地球?640年
下面小编要介绍的是参宿四,参宿四为参宿第四星,是夜空中除了太阳外的第十3亮的太阳,很多人都十分好奇参宿四何时爆炸,因为毕竟科学上来说参宿四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下面小编就为你解析。
一、参宿四何时爆炸参宿四是一颗接近生命终点的太阳。
因为它在其核心中产生了更重的元素,在它死后可以形成红巨星。
这颗太阳是业余天文爱好者喜欢的,不仅因为它的大小和亮度,而且因为它是“猎户座”的一部分,这是北半球一个璀璨的冬季星座。
专业天文学家也密切关注着这颗太阳,因为它是出了名的变化:它的直径从550到920倍的太阳直径变化。
关于参宿四何时爆炸这个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十分好奇的,天文学家预计不久的将来参宿四将会爆炸,这意味着很快就会出现天文天文现象,根据一些消息来源在100万年之内。
然而准确地预测它什么时候会变成一颗超新星是很困难的,因为它取决于对其质量的精确计算,以及对太阳内部发生的事情的理解。
不过也有科学家们提出了大胆的猜想,参宿四有没有可能已经爆炸了,只是还没有传到地球?这是完全存在的,因为信息的传播需要时间。
参宿四距离地球大约640光年,它的信息以光速传播到地球需要640年。
倘若它在2015年爆发,那只有等到2655年,地球上的人才会惊叹“参宿四爆发了!倒推时间应该爆发于640年前。
”同样,完全存在参宿四在过去640年间爆发,但是效应还没有传到地球的可能性。
宇宙到底有多大是你永远都无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