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用火打破微生物之谜 提出微生物致病学说的科学家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3-01-23 点击数:
简介:科学家用火打破微生物之谜。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细菌与人类健康的未来前景和挑战,2017年6月30日和

【菜科解读】

科学家用火打破微生物之谜。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细菌与人类健康的未来前景和挑战,2017年6月30日和7月1日)。

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名为nanostructure的技技术分析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医疗机构。

他们发现,人类患病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而不是疾病病本身。

在美国,每年有大约1.5万人死于流感,其中大部分是儿童。

在中国,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流感,其中大部分是儿童。

被大火附身的城市

公元14世纪,黑死病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北海岸肆虐。

当时,整个欧洲尤其是英国犹如人间炼狱,人们痛苦不堪,无时无刻不在祈祷这场瘟疫快点结束。

直到1665年末,一场熊熊烈火(史称“伦敦大火灾”)烧毁了伦敦的大部分建筑,就连四处逃窜的老鼠也未能幸免。

这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伴随着这场大火,黑死病也奇迹般地消失了!人们一边痛惜于火灾所造成的破坏与损失,一边又无比庆幸这场持续了300年的恶疾终于得以结束。

科学家用火打破微生物之谜(提出微生物致病学说的科学家)

伦敦大火灾

在这里,我们不禁要问:真的是大火带走了黑死病吗?大多数人将其归功于神灵的庇佑,科学家们则不这么认为。

苦于当时有限的科学设施和技术水平,人们付出了诸多努力,但依然一无所获。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镜头转至1894年的香港,黑死病伴随着同样的场景再次向人们宣战。

不同的是,在巴斯德科赫等科学家的推动下,当时的微生物学已进入飞速发展的黄金年代。

瑞士的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耶尔森(Alexandre Yersin)来到香港,通过对尸体进行解剖、研究,发现了致病的细菌,并作出了详细的描述。

致病菌从何而来?科学家们发现黑死病的高发地区有一个共同点:卫生条件异常脏、乱、差,老鼠猖獗。

在研究患者的尸体时,耶尔森也在老鼠身上找到了鼠疫杆菌,并发现这种细菌可以从一只老鼠传播到另一只老鼠。

他当时就得出结论:致病细菌来源于老鼠。

但很多患者并没有被老鼠咬伤或直接接触老鼠的经历,老鼠身上的细菌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染到人身上的呢?在耶尔森发现鼠疫杆菌之后的数年间,其他科学家作了进一步研究,断定该细菌是通过老鼠身上的鼠蚤叮咬传播的。

至此,黑死病的传播途径水落石出:鼠疫杆菌生存于老鼠体内,鼠蚤叮咬了携带细菌的老鼠后再叮咬人类,造成人类患病。

因此,这种病被命名为鼠疫,该细菌也称作鼠疫耶尔森菌。

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大规模的鼠疫,人们开始积极地开展灭鼠运动,改善卫生条件,肆虐人类社会数百年的鼠疫终于被有效地控制住了。

传染病的三大要素

从鼠疫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了造成人类生病的微生物是鼠疫耶尔森菌。

而在其他类型的传染病中,我们也找到了不同的微生物,它们统称为病原体。

那么鼠疫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扩散的?哪类人群更容易感染?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病原体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寻找它们与人类生活轨迹的交互点。

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他们发现了传染病的一些共同特征。

首先,每种传染病都有特定的传染源。

以鼠疫为例,鼠疫杆菌引发了鼠疫,但它们来源于老鼠,可以长期存在于老鼠体内。

当大火烧死了老鼠,鼠疫杆菌也随之消失了,所以老鼠就是鼠疫的传染源。

传染病学发展到今天,科学家和医生们发现不同的传染病都有各自的传染源,如携带病原体的各种野生动物、家畜或患病的人群。

其次,病原体往往通过特定的途径感染人类。

比如,鼠疫杆菌通过鼠蚤的叮咬在病鼠和人类之间传播,结核杆菌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从患者传播到健康者,登革热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

科学家们尝试对已发现的传染病传播方式进行分类,并归纳出以下几种途径:空气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源传播、水源传播、粪口传播、性传播等。

显微镜下的跳蚤

那么,是否每个人都会被这些病原体感染呢?当然不是。

虽然大部分传染病可以感染所有人,但是否易感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抵抗力。

我们将这类容易感染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奏响防疫三部曲

根据以上这些共同特征,研究者们提出了有效防控传染病的三部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病原体是疾病的罪魁祸首,从源头开始杀灭病原体,可以有效避免疾病的发生。

但微生物都是肉眼看不见的我们该如何消灭它们呢?科学家们发现,所有的病原微生物都需要一个寄存的对象,比如老鼠、水生动植物、野生动物或人,我们把这些寄存对象称为宿主,也就是传染源。

为了避免被传染,我们要尽可能地远离宿主或把宿主隔离起来,也就是控制传染源。

在鼠疫的故事中,大火烧死了老鼠,从而消灭了鼠疫的宿主,鼠疫便终止了。

#p#分页标题#e#

当然,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一个宿主都可以被隔离或消灭。

当某些病原体的宿主是人类或牲畜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切断感染病原体的途径入手。

如果病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我们必须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同时勤洗手;如果通过水源传播,我们可以通过净化消毒水源、饮用煮沸的水来避免传染;如果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我们可以采取灭蚊以及蚊帐、驱蚊水等防蚊手段;如果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我们要对排泄物进行管理、消毒,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食生食…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传播途径,只有对症下药,从各自的途径入手进行干预,切断传播途径,才能降低传播概率。

灭螺行动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虫,长期生活在我国长江、珠江流域以及多个湖泊水泽地区。

从古至今,这些地区的人民都饱受血吸虫病之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对血吸虫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发现,血吸虫在感染人类之前必须要有一个中间宿主——钉螺。

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开始大规模开展灭钉螺运动。

此后,我国血吸虫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可见消灭钉螺对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学家用火打破微生物之谜(提出微生物致病学说的科学家)

但还有一部分传染病,既无法控制传染源,又无法完全切断传播途径,这可如何是好?科学家们发现,那些得了传染病后被治愈的患者能够对这种病产生抗体,这是人体对病原体产生的免疫力。

于是,科学家们利用这个原理开发研制了疫苗,用于保护那些没有得过病以及容易再次感染的人群。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传染病的防控都离不开这三部曲,它们相互交织,相互配合,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以我们最熟悉的流感为例。

确诊流感的病人应尽早去医院隔离治疗,出行佩戴口罩,这是对传染源的控制;由于流感病毒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造成的飞沫传播,因此我们提倡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勤洗手,不用手触摸眼、鼻、口,免疫力低下的人应佩戴口罩,这些都可以切断传播途径;在流感高发季节,重点人群可提前注射流感疫苗,使体内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这是对易感人群的保护。

科学家用火打破微生物之谜(提出微生物致病学说的科学家)

全球第一个被完全消灭的传染病

天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烈性传染病。

15世纪,西班牙人侵略美洲大陆,同时带去了很多传染病,天花就是其中之一。

美洲大陆的土著居民因为感染天花丧失了战斗力,而来自欧洲的士兵们却几乎不受影响。

这是因为当时的欧洲大陆早就出现过天花等各种传染性疾病,大部分士兵已拥有了对这些疾病的免疫力,不易再次感染。

后来,医生们根据这个原理,将天花病人的脓物接种到普通人身上,以此来预防天花。

但这种方法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很多人因接种不当而丧命。

到了18世纪,一名英国乡村医生约翰·菲斯特(John Fewster)偶然发现,凡是得过牛痘(这种病和天花类似,但要温和得多)的人对接种天花病人脓物这种方法毫无反应,而且对天花有抵抗力。

他当时就认定牛痘和天花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可惜的是他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大约三十年后,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通过对牛痘的形态特征等进行分析,发现接种牛痘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天花,副作用也不大。

詹纳将此法推广,使欧洲民众免受天花之苦,他也因此被称为“免疫之父”。

之后的数百年间,科学家们继续研究牛痘,并通过生物学方法进一步减少牛痘的副作用。

终于,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宣布:全世界已经彻底击败了天花。

目前,天花是世界上唯一被消灭的传染病。

世界上最珍惜的动植物 世界上灭绝的动植物

世界上最珍惜的动植物之一,它们的寿命非常短暂,平均只有10年左右,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种生物已经灭绝了,但是近日在印度尼西亚发现了一种奇怪的鸟类,它命甚至比恐龙还要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据悉,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小岛上,人们发现了一种长相奇特的鸟类,,它的身体非常庞大,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球体,而且它的羽毛也非常漂亮,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十分耀眼。

在我们这个地球有很多动物的存在影响着整个生态平衡,每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通过食物链的关系,物种之间起到互相依存、互相牵制的作用。

一旦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但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某些原因,使得这些动物少之又少。

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史上最稀有的动物1、斑鳖斑鳖又名斯氏鳖,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极其珍贵,是龟类中最濒危物种之一,全球已知存活仅3只,其中苏州动物园1只、越南同莫湖1只、越南宣汉湖1只,分布于亚洲,中国分布于长江下游及太湖周围。

由于人类的肆意捕杀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1972年以来,斑鳖存世数量寥寥无几。

它们是一种极其长寿的动物,曾经在苏州西园寺中的一只雄性斑鳖,经历了400多年最终于2007年寿终正寝。

2、加湾鼠海豚又名港口豚、太平洋鼠海豚、是鲸豚类中体型最小的一种,是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北部的特有物种。

加湾鼠海豚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豚类动物,被称为“海洋熊猫”,自1996年便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到2018年3月,则仅有12只,由于栖地范围狭小,再加上容易被渔网困住,这些都是其致危的主要原因。

3、爪哇犀牛爪哇犀牛可以说是现在最为珍稀的猛兽,它在世界上仅存35头,是极度濒危的物种,三个亚种已有两个已经灭绝。

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十分清楚爪哇犀牛的习性,一个原因是爪哇犀牛数量极少,另外一个原因是即使住在保护区中,犀牛仍然会选择人迹罕至的地方单独栖息。

爪哇犀的分部区原本非常广泛,远不只爪哇一地,在中国和东南亚大多数国家都有分布,但由于人类的不断摧残,印尼的爪哇岛成了它如今的唯一幸存地。

4、远东豹又叫做东北豹,曾经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森林中。

现在东北豹是全球极度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据国际最新的统计数据其种群一直未超过50只,仅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其濒危状况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

栖息地的破坏、偷猎、以及大量捕杀食草动物是远东豹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5、鸮鹦鹉一种夜行性鹦鹉,全身披上黄绿色的细点,是新西兰的特有种,也是世上唯一一种不会飞行的鹦鹉。

自从新西兰的人类活动日渐频繁后,鸮鹦鹉的个体数目便开始大幅下降,截止2012年,鸮鹦鹉的数量有126只,其中包括78个养殖体成鸟,数量极其稀少。

鸮鹦鹉从不怕陌生人,遇到惊吓时,它们通常是一动不动,有时也会及时爬到树上,但因为自己不会飞行,却又喜欢试图从树上飞下来,直接导致伤亡。

6、白狮克鲁格狮的变种,产于非洲。

白狮上世纪首次在南非被人发现,截止2009年全世界仅有大约130只白狮。

有科学家研究表明,白狮可能是一种远古的品种,生活在北极等较为寒冷,后经生物演化,这一物种逐渐消失,但白色毛色的基因仍存在于现今少数黄色非洲狮的体内,所以最初在南非发现的白狮幼儿的父母都是普通黄色毛色的非洲狮,后经人为饲养繁育,形成了现今的白狮家族。

7、扬子鳄扬子鳄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短吻鳄,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

估计现今野生扬子鳄总共只有130-150只,而且正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

中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

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中国还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8、红狼红狼是一种生存在北美洲的犬科动物,毛皮粗短,上体的颜色主要是肉桂红色和黄褐色。

红狼虽然也是狼类品种,但是数量却极其稀少,在1980年时就已野外灭绝了,如今野外生存的红狼是人工放养的,截止2018年野生红狼数量已经降至35只左右,人工饲养的红狼有100多种。

在成为濒危物种之前,红狼广泛分布在美国东部的森林和沼泽。

9、苏门答腊犀牛#p#分页标题#e#苏门答腊犀牛是现存双角犀属的唯一物种,是现存最小的犀牛,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动物,苏门答腊犀牛仅分布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与婆罗洲有零星分布,生活在雨林,沼泽和云林中。

由于人类过度捕杀和栖息地受到破坏,该物种已成为极度濒危动物,全球数量仅存200余头。

10、西伯利亚虎西伯利亚虎就是我们所说的东北虎,世界上非常珍稀的动物之一。

全球剩余366-406只。

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

由于受到栖息地的破坏和偷猎导致其种群的数量直线下降,一个世纪以来,虎的种群数量减少了95%,致使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如今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至2015年初统计,世界上仅存野生西伯利亚虎仅500头之内保护地球,保护稀有动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好了,今天的知识分享就到这里了,关注我。

每日分享科普新知识,下期见

华为手机自动重启是什么原因 华为手机自动重启是什么原因

华为手机自动重启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主要是因为电池老化造成的。

如果你的手机电池使用时间比较长,那么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但是如果你的手机电池没有使用多久,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养自己的手机电池。

不然的话,很容易就会导致手机电池出现不耐用的情况。

华为p20pro反复重启恢复步骤,亲测能用我的华为P20pro使用快4年了,升级鸿蒙后不间断的又重启现象,最近特别厉害,基本无法正常使用了,尝试了很多办法,总结了一个不需要更换硬件的办法能够正常使用(网上多数说的是主板和cpu故障,个人觉得还是不太靠谱。

如果硬件出问题早就应该有问题了,也可以 *** 一个安兔兔评测或者硬件管理的关键测试一下你的cpu是不是全部在工作,如果硬件显示正常就按以下 *** 试一下,方正死马当活马医嘛)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1、电脑端 *** 华为手机助手并安装: *** 地址https://consumer.huawei.com/cn/support/hisuite/安装完成后桌面会出现图标点击打开。

(手机端请在华为应用商店搜索并 *** 即可)2、确保手机开机关掉所有进程(一般在晚上8点以后重启几率会小些,这时候应该可以 *** 作完所有步骤,如果不幸反复重启则直接用数据线连接电脑后点击系统修复 蓝框所示位置)3、会出现如下提示点击继续等待安装,安装完成后是鸿蒙最新的系统。

4、如果没有意外这个系统能让你挺过大半天左右,但是依然会不停重启,但是能够继续进行接下来的工作了,任然选择在晚上8点左右进行系统还原。

如果你的系统还能够勉强开启那么强烈建议你进行备份(直接使用这个软件就行了,)手机上要开启hdb( *** :打开设置—安全设置—更多安全设置—找到允许Hisuite通过HDB连接设备并打开)如图:5、连接数据线,手机上会提示USB连接方式选择传输文件,此时电脑端会跳出如下图面6、输入手机端显示的数字即可连接(成功了多半,如果提示要安装更新之类直接确定即可)正常连接后就是这个状态的7、先进行数据备份(如果不能开机直接恢复的系统可以忽略),然后点击系统更新按钮出现下图,点击切换到其他版本,点击更早版本就会恢复现在系统的上一个版本(我的是已经恢复到10.0.0.156的状态)8、成功更新后(大约20多分钟)系统退回到这个版本,千万记得关掉自动更新,(设置—系统更细—软件更新—点击右上角的齿轮关闭WLAN自动 *** 和夜晚自动更新选项)然后再连接助手恢复数据等 *** 作。

9、进入系统后打开简易模式使用会更加稳定,打开方式如步骤8里面找如下图10、特别提示:不要进行系统更新,不要进行系统更新,不要进行系统更新。

并且用简易模式使用。

也不要尝试再次降级,如果降级会更加频繁地重启。

希望能够帮到你。

加入收藏
               

科学家用火打破微生物之谜 提出微生物致病学说的科学家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