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中,驼鹿最明显的特征

【菜科解读】
驼鹿是目前鹿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体长最多可达2.6米,甚至比犀牛还要更高大,尤其是北美洲的驼鹿体型是最大的。
它高大的身材类似骆驼,但头上长有硕大的掌状角,所以才得名为驼鹿,最大特点就是鼻头宽阔膨大。
那么它有哪些特征与生活习性呢?下面奇闻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驼鹿是目前为止最大的鹿科动物,体长最多可达2.6米,最高肩高也能达到2.4米,体重则更多保持在600-700公斤左右,而北美的驼鹿最高记录甚至达到了1吨,可以说是动物界中都少见的庞然大物,单单是它的一对大角就重达30-40公斤,不过只有雄性才长角。
驼鹿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鼻子非常肥大,甚至膨胀的有些下垂,连带着上嘴唇也变得极为高耸,整整比下嘴唇大上5-6厘米还多。
其次驼鹿最典型的就是它的一对掌状长角,这对角并不像其他的鹿角那样是枝桠状,而是类似仙人掌的铲形,基本上在三分之一的地方就会长出分叉,向两边水平的展开,最长可以伸展到1.8米,也就是说一对角能正好接住一个成年男性。
大部分的野生驼鹿都生活在寒冷的北方地区,所以它的耐寒能力极强,不过它们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一般在春季的时候,它会迁徙到混交林地带,而夏季则会来到高原草甸或者沿河灌木地带,基本上都是水源非常充足且植被比较茂盛的地方。
驼鹿不仅体型庞大,而且食量也极大,并且不管是水生植物还是陆生植物,它的菜谱中包含了至少70多种食物,一只成年的驼鹿每天能吃下至少40斤的食物。
驼鹿和跳羚一样也具有反刍功能,所以在吃草的时候就会很快的囫囵吞下,等到之后空闲时再慢慢的反刍咀嚼。
四川瓦屋山首次发现猛禽之王:自然界顶级掠食者?海拔4000米以上活动
四川瓦屋山首次发现猛禽之王金雕,是自然界的顶级掠食者,被誉为“猛禽之王”,最高可在海拔4000米以上活动,监测难度大。
金雕,鹰科真雕属猛禽。
又名洁白雕、黑翅雕,在西藏地区称为接白雕,古时称为鹫。
金雕未成年时,头、颈黄棕色;两翼飞羽除了最外侧三枚外基部均缀有白色,其余身体部分暗褐色,栖息于森林、草原、荒漠等各种环境中,一般在高原、山地、丘陵地区活动,冬季亦常到海拔较低的山地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活动。
据说,金雕发现目标后,常以速度为每小时300千米的之势从天而降,并在最后一刹那嘎然止住扇动的翅膀,然后牢牢地抓住猎物的头部,将利爪戳进猎物的头骨,使其立即丧失性命。
它捕食的猎物有数十种之多,如雁鸭类、雉鸡类、松鼠、狍子、鹿、山羊、狐狸、旱獭、野兔等等,有时也吃鼠类等小型兽类。
自然界中存的“超级怪物”八个极其怪异的动物
还有更多鲜为人知,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些自然界中存在的“超级怪物”! 01.独眼鲨鱼 在墨西哥发现的一个奥秘的鲨鱼胎儿,身长22英寸(约合56厘米),只有一只眼睛,长在头部前部。
独眼鲨鱼是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编辑评出的2011年十大灵异动物之一。
实际上,这条鲨鱼患有一种名为“独眼畸形”的先天性疾病。
包括人类在内的一些动物都会出现独眼畸形。
在母体外捕获独眼鲨鱼还是首次。
杰克逊维尔北佛罗里达州大学研究鲨鱼的物种学家吉姆-格尔雷切特表示,科学家此前就曾多次发现独眼鲨鱼胎儿。
但他们一直未能在母体外捕获独眼鲨鱼,说明这种鲨鱼无法在野外存活很久。
02.白化活板门蛛 据报道,澳大利亚发现一种新种白化活板门蛛,令科学家感到震惊。
西澳大利亚博物馆馆长马克-哈维表示:“看到它的白脑袋,我差点被吓倒在地。
” 由于体内仍有一些色素,新发现的活板门蛛并不是真正的白化病患者。
它的身体呈褐色,与其他活板门蛛一样。
这种新种蜘蛛体宽1。
2英寸(约合3厘米)。
在以一种新生物身份被描述前,它将一直被称之为“白化活板门蛛”。
03.恶魔蝙蝠 最近发现的一种蝙蝠,头上和背上长满黑毛,腹部则长着白毛,这种颜色对照让它被形象地称之为“恶魔蝙蝠”。
在9月的一篇研究论文中,科学家报告了这一发现。
科学家表示,尽管拥有一个令人恐怖的名字,但这种蝙蝠却非常害羞。
它们生活在越南的偏远雨林栖息地,尽可能远离人类。
研究论文合着者、环保组织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物种学家尼尔-弗雷表示,如果被捕获,恶魔蝙蝠也会变得很凶猛。
他说:“如果把它放在手上,它会想尽各种办法逃走。
它们先是想办法逃,而后是反抗。
只有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它们才进行反抗。
” 04.深海玉钩虫 新发现的玉钩虫种群,呈璀璨的紫红色,是最近在中大西洋海脊附近发现的,栖息地位于海底8850英尺(约合2700米)左右。
根据11月发表的一篇论文,这种色彩绚烂的动物长有长长的“嘴唇”,帮助它们在食物匮乏的区域捕获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