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夜郎古国:从竹子中出生了国王,埋葬时还要套住死者的头

在我们的印象中,夜郎国不过是一个偏远地区的小国,并不是什么好地方。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叫做《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是诗仙李白,他的友人王昌龄是被贬谪,才会去到夜郎附近。
这时候夜郎古国早已灭亡,夜郎在唐朝只
【菜科解读】
我们形容一个人骄傲无知、浅薄自大,或者一种行为极度自负时,常常会用到成语"夜郎自大"。
在我们的印象中,夜郎国不过是一个偏远地区的小国,并不是什么好地方。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首诗叫做《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是诗仙李白,他的友人王昌龄是被贬谪,才会去到夜郎附近。
这时候夜郎古国早已灭亡,夜郎在唐朝只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地方。
真实的夜郎到底是什么样的,难道真的就一无是处吗?
先来明确一下夜郎自大这个成语的由来,其实夜郎国并没有那么的不可一世。
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其中记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
及夜郎侯亦然。
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 说的是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汉武帝想要找到通往身毒即今印度的通道,于是派遣使者曾遣使者到达今天位于云南的滇国。
使者在滇国停留期间期间滇王问向使者询问:"我们和你们汉朝相比,哪个更大?"后来使者又经过夜郎国,夜郎国君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两个异邦小国没见过世面,问出这样的问题实在是让人觉得可笑,这才是这个故事的全貌。
所以不只是夜郎国,滇国也同样坐井观天,但是到了最后,夜郎国却独自承受了所有批评,它也很委屈。
我们发现,除了夜郎,滇国也同样有这样的自信,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有了自己能和汉朝比肩这样错误的认知呢?
夜郎是中国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的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历史非常的悠久。
夏商时其属于百濮之地,《国语·郑语》记载:"楚鼢冒始启濮",同样《史记正义》也有相似记载: "濮在楚西南"。
但是真正成名问世,是在战国时期,楚国有 "将军庄跃溯沉水,出且兰,以伐夜郎王","且兰既克,夜郎又降"出自《华阳国志·南中志》的战争记载。
从此开始,人们才知道西南地区还有这样一个小国。
虽然在战国时期的大国,包括后来的西汉看来,夜郎国实在是小的可怜,而且实力低下,但在西南地区,它确实是一个首屈一指的大国。
联盟成员不少,有自己的一套经济、政治、文化体系,也有分工明确的政治体系。
再加上地处偏远,和中原王朝的交流比较困难,眼光只局限在自己的周围,所以就形成了自己能够和汉朝比肩的想法。
在他们有限的认知范围里,汉朝的广阔雄伟是难以想象的。
在中原的各种史籍里关于夜郎国的记载并不是很详细,但是彝族本族的历史中是描述很清晰的。
夜郎在夏朝时期兴起,主要历经武米夜郎、洛举夜郎、撒骂夜郎、金竹夜郎四个朝代,在汉朝灭亡,历时大概两千余年。
最早的夜郎时期,夜郎国不过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奴隶制君长国而已。
但从国王采默即位开始,这种情况就发生了改变,以夜郎为首,四周的小国建立起了联盟,而且也是在这一时期与周朝建立了联系。
此后夜郎不断发展,到撒骂夜郎时期力量是十分强大的,但是只是昙花一现,因为频繁的战争迅速消耗了这个王朝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家底。
与此同时,处于统治下的句町部的幕帕汝舍磨部势力逐渐增强,最终首领金竹成功颠覆王朝,掌握了夜郎的军政大权,成为夜郎盟主,建立金竹夜郎。
这位金竹夜郎的首领,被后人称为竹王,受到尊敬,甚至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竹崇拜"。
竹王的传奇经历甚至在《后汉书》中都有相应记载。
"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溪,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推之不肯去。
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
长养有才武,遂雄长夷狄,以竹为氏。
"竹王顺水而降临于夜郎,似乎是天生地养,更为其增加了传奇色彩。
金竹夜郎统治时期是夜郎国有史以来最强盛的时期,也可能是夜郎国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但是可惜的是,金竹夜郎的最后一任首领极其不明智的惹怒了汉朝。
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夜郎王联合周边的二十二邑反叛汉王朝,但是他们自以为的千军万马实际上对强大的汉朝来说不足为惧。
起事后不久就被汉朝牂柯太守陈立所杀,夜郎国也就这样被灭亡了。
夜郎国在历史中消失,但是留下的遗产却被保留了下来。
2000年5月,考古学家在湖南怀化沅陵发现了一个十分庞大的巨型墓葬群,推算其年代在战国至汉代之间。
专家推断,这座大墓的墓主很可能就是某一任夜郎王。
而且我们前文提到李白诗作中的夜郎,指的也正是沅陵这个地方。
所以说这就是一个夜郎文化的墓葬群。
随着考古工作深入,专家发现了一种很奇特的葬法,套头葬。
顾名思义,是用铜釜套在死者头顶上的埋葬方式,但是不同的是,除了头上外,四肢上也或多或少的套有铜洗。
这就让考古学家对于夜郎独特的文化研究有了着手之处。
时至今日,围绕在夜郎国头上的迷雾还是非常浓厚的。
但是随着考古研究不断推进,一个越来越清晰完整的夜郎古国从迷雾后显现了出来。
在未来,这个曾经西南地区的强大政治力量会让人们惊叹于它独特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军事政治制度。
楼兰古国消失谜团超乎你的想象
却无人能准确描述楼兰情况,那是因为楼兰很早就消失在历史中了,但是却没有历史记载楼兰文明为什么消失?1979年出土的一具完好女尸引起了全国轰动,这具女尸出土就在楼兰遗址! 楼兰王国之谜楼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
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菜科网,东当白龙堆,通敦煌,扼丝绸之路的要冲。
对于楼兰古国为何神秘消失,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各自的观点来解释这个未解之谜:有人认为是由于罗布泊的枯竭,自然环境的变化,河流改道等原因。
太阳墓葬之谜由此,人们称其为“太阳墓葬”。
考察发现,墓葬木桩可以固沙强冢,没有它们,在沙地上要挖掘营建深达两米多的墓穴是很难的。
然而固沙威吓采取如此形式,显示如此图案?它代表着什么意义?难道是“太阳崇拜”吗?为何墓主人均为仰身直肢面向西方而不是东方?“楼兰王国”是毁于为建造大规模的“太阳墓葬”,而大肆砍伐林木的活动呢?“楼兰王国”的先民们,为什么要在大漠中建造如此起义的太阳形墓葬?它究竟代表了什么意义呢?斯文·赫定认为他所发现的就是楼兰王国的都城,这已被多数学者专家所认同,但至今仍然有人持不同意见。
那么,这个遗址到底是不是楼兰城呢?大耳朵之谜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
对于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五十年代后期来自天山南坡的洪水冲击而成。
洪水流进湖盆时,穿经沙漠,挟裹着大量泥沙,冲击、溶蚀着原来的干湖盆,并按水流前进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环状条带。
正因为干涸湖床的微妙的地貌变化,影响了局部组成成分的变化,这就势必影响干涸湖床的光谱特征,从而形成“大耳朵”。
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争论不已,也许对于罗布泊的争论永远都不会结束。
元朝属于大蒙古国吗 两者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而历史教科书也标榜着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王朝,横跨欧亚。
虽然这可以提高民族自豪感,但毕竟不符合史实。
大蒙古国疆域 要想弄明白元朝、大蒙古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汗国、伊利汗国这些国家的关系,是要追溯蒙古人的最开始历史的。
大蒙古国,最早的创建者是合不勒汗。
合不勒汗,在《大金国志》中被称呼为:熬罗勃极烈(Ao-lo Po-chi-lieh))。
1142年,金国的(即)和划淮河为界,签订绍兴合约。
1148年完颜宗弼率领8万人马攻打合不勒失败后,金国和合不勒签订和盟:金国赐封合不勒为蒙古国主,蒙古和南宋一样成为金国的藩国。
合不勒汗从金国回到蒙古后,自称国号为大蒙古国。
从合不勒汗建立大蒙古国到时,大蒙古国汗位继承顺序是:合不勒汗(在位年份:1135-1148或1149左右)——俺巴孩(合不勒汗的堂兄弟,在位年份:1150-1151)——忽图剌(并非俺巴孩血缘,俺巴孩被金国俘虏杀害后,被推举为汗,在位年份:1152—1176)——(忽图剌的侄子,铁木真的父亲,被人毒杀而死,忽图剌死后,大蒙古国大汗位置就空着了。
) 斡难河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河源的神圣之山不儿罕·合勒敦举行大忽邻勒台。
铁木真被首领帖卜·腾格里授予的称号,意思就是“海洋般的统治者”。
国号为大蒙古国。
你可以说铁木真创建了大蒙古国,也可以说铁木真继承并光大了他叔祖忽图剌的大蒙古国汗位。
1210年铁木真宣布停止向金国进贡,也就是说宣布大蒙古国与金国宣战。
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战士 1219年,在铁木真攻打花刺子模前夕,他的妻子劝说铁木真确定未来的继承人。
在无法调和长子术赤和次子察合台之间的矛盾后,铁木真选择双方都能接受的三子窝阔台作为成吉思汗汗位的继承人。
除此之外,铁木真还为四个儿子分配好了各自的领地:长子术赤的领地是:额尔齐斯河地区;次子察合台的领地是:斯坦西部、塔里木盆地和天山地区西部;三子窝阔台的领地是:准噶尔和阿尔泰山西麓;四子的领地是:蒙古草原本部。
而中国北部地区,并没有分配给任何一个儿子,作为成吉思汗的自有领地。
在蒙古军队的分配上,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等三人各自获得4000人蒙古兵马,剩下的10万蒙古兵马全部给拖雷。
1229年,窝阔台按照铁木真的遗嘱继承汗位,并接受了突厥的古老称号——合罕,以示和其他兄弟汗位的区别。
窝阔台合罕 1241年窝阔台去世,他的妻子脱列哥那按照蒙古的传统,在下一任合罕推举出来前掌控者大蒙古,成为大蒙古国的摄政者。
由于窝阔台提名他的失烈门作为合罕继承人,加上术赤的儿子拔都反对脱列哥那的儿子继承合罕位置,直到1246年贵由才被推举为合罕。
1248年贵由在攻打拔都的路上去世。
在拖雷的老婆唆鲁和帖尼别吉的长期谋划下,采取明面上支持窝阔台家族,私底下和术赤家族和好的双重战术。
最后拖雷的儿子,在术赤的儿子拔都的支持下,击败了窝阔台家族的失烈门,在1250年被推举新的合罕。
1259年,蒙哥在攻打南宋合州时受伤而死。
由于蒙哥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选,于是拖雷家族的(被认为是蒙哥默认的人选)和开始了争权的斗争。
1289年大蒙古写给法兰西菲利普四世的信 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对大蒙古国合罕位置的争夺,导致了大蒙古国分裂:首先独立的是受到蒙哥大清洗的察合台家族,在1260年独立,建立了察合台汗国;其次是窝阔台家族成立了窝阔台汗国;术赤家族的别儿哥建立了钦察汗国,支持阿里不哥继承合罕,发动对忽必烈的战争,并和埃及的结盟共同攻打忽必烈弟弟旭烈兀的伊利汗国。
在中,阿里不哥得到了术赤家族的钦察汗国和察合台家族的察合台汗国的支持,窝阔台汗国对于拖雷家族是谁也不支持,忽必烈只有他弟弟旭烈兀的伊利汗国的支持。
1260年5月,忽必烈在开平仓促召开的忽邻勒台上被推举为大蒙古国大汗。
由于很多蒙古贵族都没有出席,忽必烈的汗位合法性备受质疑。
一个月后,阿里不哥在和林宣布竞选大汗,和忽必烈展开竞争。
忽必烈为了获取更多的支援,在中国北方采取汉文化统治的政策,并且在甘肃、东北和西边的畏兀儿切断对阿里不哥的粮食供应。
阿里不哥开始依靠察合台汗国的粮食供应,察合台汗国的阿鲁忽因为税收问题和阿里不哥后,阿里不哥无法支撑下去,只得于1264年向忽必烈投降,放弃争夺大汗。
在1260到1271年之间,忽必烈虽然没有正式建立汉式国号,但已经颁布具有正统意义的“中统”年号,建立类似传统汉文化王朝机构的和宣慰使司等机构对汉人进行治理。
但1261年下半年李璮和南宋结盟而在山东背叛忽必烈,以及1260年南宋扣押忽必烈派去要求南宋承认是蒙古藩国的使者,让忽必烈对汉人的信任程度大为下降。
这是导致蒙古划分四等人的直接原因——不能太信任汉人。
1271年忽必烈建立国号“元”。
1294年元朝疆域 从上面对大蒙古国的简要历史回顾,可以看出,忽必烈建立元朝,最大的考虑是忽必烈的合罕地位只得到伊利汗国的承认,而没有得到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的承认,即便忽必烈在1264年击败阿里不哥之后,为了获取中国北部的资源和汉人的支持而建立的。
即:元朝是忽必烈为了巩固自身大汗位置而建立的,并非其他原因。
因此,在本质上来说,元朝只是大蒙古国的一个领地王国而已,和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一样,都是大蒙古国的组成部分。
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不承认忽必烈的大汗的合法性,但并没有否认他们是大蒙古国的一部分。
横跨欧亚大陆的是大蒙古国,而非元朝。
元朝只是大蒙古国五大自治国中的一个而已。
除了是中国传统上的皇帝外,还是大蒙古国的大汗。
元朝的疆域只是原金国、原南宋、大理、吐蕃、西夏、西域、蒙古草原等而已。
大蒙古国和五大自治国之间的关系,犹如今天的英联邦中的英国和印度、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关系。
钦察汗国,1219年--1502年,持续283年;察合台汗国,1222年—1680年,持续458年;窝阔台汗国,1225年—1309年,持续84年;伊利汗国,1256年—1335年,持续79年;元朝,1271年—1368年,持续97年;大蒙古国,1206年—1635年,持续429年。
忽必烈攻打襄阳时所用的回回炮 至于说元朝是不是中国的历史,那就需要考虑这个因素——元朝并不符合传统汉文化王朝的认定。
它是以蒙古文化、中亚文化和汉文化三种文化混合的王朝。
以儒家为主的汉文化得不到在汉唐宋那样的尊崇地位,这也是某些人认为元朝不是中国历史的根本所在。
是否以汉文化作为判断的标准,是得出元朝是否是中国历史的依据。
答案是见仁见智的。
这里的汉文化,主要就是说儒家文化。
如果答案元朝不是中国的,那么以法家为主的、鲜卑人的北魏、匈奴、突厥、沙陀的五代、辽、金、清都很难说是中国历史。
真正的中国历史就只有:汉、隋唐、南北宋、明这几个朝代了。
当然我们也不妨看看这些问题:俄罗斯承认钦察汗国是他们的历史吗?伊朗承认伊利汗国是他们的历史吗? 随机文章探寻南极血瀑布之谜,将会更加大出血的血瀑布(是卤水)盘点美国NASA近年重大发现,另一个地球/外星人/UFO粉墨登场中国发现200米巨蟒,苏联生化试验导致巨蟒变异长大十几倍(假新闻)空天母舰真的会有吗,十万吨的空天航母想要上天(痴人说梦)揭秘政府隐瞒鬼神的存在,被封杀的各类灵异事件(禁止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