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十大能文能武的人物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3 点击数:
简介:感谢邀请。

我国历史上这样文武双全的知名人物很多。

如兵家亚圣吴起,三国名丞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出将入相

【菜科解读】

  感谢邀请。

我国历史上这样文武双全的知名人物很多。

如兵家亚圣吴起,三国名丞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出将入相李靖,阳明心学王阳明等等,他们都是杰出的军事人才,同时又都是一代文豪,甚至文学家、思想家。

相较于前面这些久负盛名的大家,我想给大家推介的却是"文武双全、知兵善战"的范仲淹,因为他大多时候我们只知道他是个文学家、政治学家,其实他的军事才能也很突出。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范仲淹生于徐州节度掌书记官舍。

  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范仲淹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被改从其姓,取名朱说(yuè)。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中进士,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

  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范仲淹升为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恢复本名。

  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入京,任为秘阁校理,皇家图书馆管理员。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离京为官,被任为河中府通判;第二年,调任陈州通判。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范仲淹二次入京,仁宗拜为右司谏。

掌规谏讽谕,七品。

当年冬天,范仲淹又被外放睦州知州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改任饶州。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被召回京师,担任天章阁待制、出知永兴军。

后升为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担任安抚使夏竦的副手。

自此范仲淹开始他真正意义上的军旅生涯。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八月,范仲淹主动请调延州知州。

上任后改革军队、加强训练、修筑城防,创建军事基地。

并创建了康定军(仁宗诏命)。

  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五月,由延州迁知庆州(甘肃庆阳)。

在此期间范仲淹取得了辉煌的军事成就。

收复羌族为大宋效力;稳固边防修筑大量军塞,收复明珠、灭藏等边蕃部大族。

  

  (宋范仲淹知环庆书唐狄梁公碑,现存庆阳宁县博物馆)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范仲淹率领六千军队,从邠州、泾州出发救援宋军,迫使西夏军队撤出边塞。

仁宗接受范仲淹建议恢复设置陕西路安抚、经略、招讨使等职,并让其统领各部。

至此西夏元昊与大宋的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元昊请求议和。

庆历四年(1044年),宋夏重订和约。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回京任参知政事。

由其上疏建议的"庆历新政"改革肇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新政改革失利,范仲淹出京知邠州,后知邓州。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范仲淹知荆南府,期间写就《岳阳楼记》。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调任知杭州。

  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调任知颍州,于上任路上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

  

  纵观范仲淹的一生,官场沉浮,无论是知州地方还是京畿要职,都很短暂。

他所推举和倡导的庆历新政仅有一年多就偃旗息鼓,唯有在抗击西夏的侵略战争中发挥了他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军事战略思想。

范仲淹由延州迁知庆州,共四年零九个月。

他临危受命,抗击西夏,奔赴西北边疆,采用清野固守政策,择良将、练甲兵以治军旅,筑城修堡以强防御,军民屯田以实边郡,安汉抚羌共御强敌。

这些安边之策的实施极大地增强了宋军的战斗力和环庆边境的整体防御能力,扭转了战局。

  后世对他的评价是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除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思想节操,但他的军事才能非常突出。

宋史写到"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

毛主席也说"中国历史上有些知识分子是文武双全,不但能够下笔千言,而且是知兵善战。

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这是英雄惜英雄。

要轮历史上真正的文物全才,NO1还是我们的毛主席。

  首先肯定是曹孟德!武帝是对他武功的充分肯定。

而开创建安文学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形式和学派。

历史上田文镜李绂互参案是什么样的 跟电视剧的一样吗

《王朝》中雍正继位,委任镜在河南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却遭到了河南官员的极力反对,虽然处处掣肘,但是“一意孤行”,不惜得罪全河南的士绅也要勉力推行新政。

前往直隶任总督的李绂路过河南,和田文镜不欢而散,决议联合河南文官京官结党倒田,这就是雍正朝著名的“田文镜李绂互参案”,进而演变成“科甲朋党案”,在历史上有详细记载。

电视剧《雍正王朝》根据二月河先生小说《》改编,在保留了历史走向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艺术构思加工。

剧中雍正发现官员联名上的弹劾田文镜的折子上,是朋党所为,于是和老十三进行了一番对话,老十三建议雍正略微惩治田文镜,雍正虽面上答应,最后却乾纲独断,得罪了天下的清流文官。

上文—— 老十三:查过了,这些人和八哥他们确实没有什么联系。

皇上,臣弟也仔细琢磨过这件事情,这件事很挠头哇。

这些人都是清流,其中很多人还是有名望的清官,比方说李绂。

皇上,我觉得是不是应该对田文镜略加惩处啊。

雍正:不,朕决不会惩处田文镜。

田文镜不是诺敏,不是,何况他们这么做表面上是冲著田文镜,可是骨子里却冲著新政来的,冲著朕来的。

老十三:可是河南罢考一案震动太大,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清流都给得罪光了吧。

雍正:任何人,不管是谁干扰新政的推行,朕绝不让步,绝不姑息。

哪怕是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朕也在所不惜。

老十三:您…………皇上,我不管您现在听得进去还是听不进去,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您还得忍下来呀。

雍正:有酒吗,给我来一口,朕一个人出去走走。

雍正后来的做法是差点把李绂处决,跟随李绂煽乱朝纲朋党乱政的都处死。

雍正这里说的很对,李绂等人表面是冲着田文镜,实际就是冲着“新政”来的,倘若对田文镜略加惩处,新政就无法继续推行,功亏一篑。

随机文章盘点精神系异能有哪些,催眠/控制/精神穿刺/制造幻象/幻想具现化99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网传末日预言和外星人入侵地球(辣眼睛)可控核聚变根本不可能,耐高温材料需从中子星或黑洞获取时空隧道怎么才能打开,超越光速有可能打开/洞口恐就在地球附近吐火罗人是现在哪国人,古代中国称月氏人/曾被班超击败俯首称臣

电视剧中的李绂有没有被黑 历史上的他是什么样的

首先电视剧《王朝》并没有黑李绂,李绂被雍正整是因为李绂作为清流代表,他集结河南文官集体参办镜,阻止在河南推行“士绅一体当官,一体纳粮”。

田文镜参李绂结党营私,这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文镜李绂互参案”,不论电视剧还是小说《雍正王朝》都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个简单加工。

当时情况河南科举考生集体罢考,雍正气头上。

雍正推行新政势在必行,这侵害读书人利益,雍正都说了“宁可得罪天下读书人,都要推行新政,表面上李绂一波人是冲着田文镜,实际上是冲着朕来的。

”李绂一波人为当时天下读书人,现有孔孟,后有君臣天下,这种思想正是雍正要整治的,不能让读书人白白享受朝堂供奉。

李绂在《雍正王朝》中科考舞弊案和孙嘉诚被年羹尧杀害,参死年羹尧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绂作为直隶总督威望甚高,更是陆王理学的继任者,说他为当时天下文宗也不为过。

但是就这样一位天下文人的代表,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带头质疑当朝,阻碍新政推行,不整他,难道放任不管? 李绂也算真汉子,史书记载,李绂成被雍正押赴刑场,刀驾到脖子上问“现在知道田文镜好了吗”李绂不改其志向。

后来雍正派人查没李绂宅第时,发现李绂为官清廉,家中妻子配饰居然都是铜制品,这才放了李绂。

李绂在朝任户部侍郎,后来告老回乡,做学问,78岁病逝。

随机文章北极圈里的富兰克林木乃伊,因铅中毒而死在探索航道的路上无人机和遥控飞机的区别分析,无人机能自动控制飞行/性能超屌本初子午线所在的经度是多少,经度为0/并非东西半球分界线印度十大好看的高分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竟不是第一/厕所英雄登顶压电效应有哪些种类,详解压电效应的原理/发现者是居里夫人丈夫

加入收藏
               

我国历史十大能文能武的人物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