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十大能文能武的人物

我国历史上这样文武双全的知名人物很多。
如兵家亚圣吴起,三国名丞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出将入相
【菜科解读】
感谢邀请。
我国历史上这样文武双全的知名人物很多。
如兵家亚圣吴起,三国名丞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出将入相李靖,阳明心学王阳明等等,他们都是杰出的军事人才,同时又都是一代文豪,甚至文学家、思想家。
相较于前面这些久负盛名的大家,我想给大家推介的却是"文武双全、知兵善战"的范仲淹,因为他大多时候我们只知道他是个文学家、政治学家,其实他的军事才能也很突出。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范仲淹生于徐州节度掌书记官舍。
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范仲淹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被改从其姓,取名朱说(yuè)。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中进士,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
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范仲淹升为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恢复本名。
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入京,任为秘阁校理,皇家图书馆管理员。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离京为官,被任为河中府通判;第二年,调任陈州通判。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范仲淹二次入京,仁宗拜为右司谏。
掌规谏讽谕,七品。
当年冬天,范仲淹又被外放睦州知州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改任饶州。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被召回京师,担任天章阁待制、出知永兴军。
后升为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担任安抚使夏竦的副手。
自此范仲淹开始他真正意义上的军旅生涯。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八月,范仲淹主动请调延州知州。
上任后改革军队、加强训练、修筑城防,创建军事基地。
并创建了康定军(仁宗诏命)。
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五月,由延州迁知庆州(甘肃庆阳)。
在此期间范仲淹取得了辉煌的军事成就。
收复羌族为大宋效力;稳固边防修筑大量军塞,收复明珠、灭藏等边蕃部大族。
(宋范仲淹知环庆书唐狄梁公碑,现存庆阳宁县博物馆)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范仲淹率领六千军队,从邠州、泾州出发救援宋军,迫使西夏军队撤出边塞。
仁宗接受范仲淹建议恢复设置陕西路安抚、经略、招讨使等职,并让其统领各部。
至此西夏元昊与大宋的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元昊请求议和。
庆历四年(1044年),宋夏重订和约。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回京任参知政事。
由其上疏建议的"庆历新政"改革肇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新政改革失利,范仲淹出京知邠州,后知邓州。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范仲淹知荆南府,期间写就《岳阳楼记》。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调任知杭州。
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调任知颍州,于上任路上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
纵观范仲淹的一生,官场沉浮,无论是知州地方还是京畿要职,都很短暂。
他所推举和倡导的庆历新政仅有一年多就偃旗息鼓,唯有在抗击西夏的侵略战争中发挥了他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军事战略思想。
范仲淹由延州迁知庆州,共四年零九个月。
他临危受命,抗击西夏,奔赴西北边疆,采用清野固守政策,择良将、练甲兵以治军旅,筑城修堡以强防御,军民屯田以实边郡,安汉抚羌共御强敌。
这些安边之策的实施极大地增强了宋军的战斗力和环庆边境的整体防御能力,扭转了战局。
后世对他的评价是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除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思想节操,但他的军事才能非常突出。
宋史写到"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
毛主席也说"中国历史上有些知识分子是文武双全,不但能够下笔千言,而且是知兵善战。
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这是英雄惜英雄。
要轮历史上真正的文物全才,NO1还是我们的毛主席。
首先肯定是曹孟德!武帝是对他武功的充分肯定。
而开创建安文学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形式和学派。
探索中国民间剪纸艺术
但也有人认为剪纸进展古代还更早。
那么剪纸的由来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让小编跟你一起去探索剪纸艺术的由来吧!关于剪纸的由来,本来很早以前就有了。
那时候的人尝试着用一些图形来记事和内容呈现,但那时纸张还并没有出现,人们只能将一些资料记载在青铜器、竹简、兽皮等载体之上。
而随着纸张的出现,这些制造性的图案便开始往纸张上转移。
通过这样的前后对照,我们就能够看出,剪纸的由来就是来自于先民的图案记录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的古代有着它自身的形成和进展过程。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在一些薄片材料上制作工艺品,这是早在纸张出现以前就开始流行起来的,虽不是纸张制作,但却如出一辙,这就为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出现奠定了基础。
据说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就可以为此证明。
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古代,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应该是纸张的出现才正式开始的。
剪纸的重要制作材料就是纸,而汉代时期纸张的出现,这就促进了剪纸的出现、进展和普及。
那时候的纸张易腐烂,,所以人们不会珍藏起来,坏了还能重新再剪。
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发现的五幅北朝团花剪纸北朝时期,人们用纸剪出各种美丽的图案花纹,据说目前发现最早且有据可查的剪纸便是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发现的五幅北朝团花剪纸。
那时候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且少雨,纸张不易霉烂,这或许也该是在新疆发现北朝剪纸的一个主要真相吧。
民间奇人控火术谜团,不怕火焰的灼烧脚踩烧红金属并口吞火球
于是在人类的各种幻想作品中,控火术出现的非常的多,在现实中也是曝光了不少能够控火的人类,下面我们用科学的眼光来看看控火术谜团原因,本来比闪电下复活的死尸还要不靠谱。
控火术谜团人们最常见的控火术,是杂技表演中的口吐火焰,表演者手拿一个火把,然后口吐出一口气,然后就会看到一条火龙被喷出来。
当然这种控火术并没有什么稀奇,按照科学的原理来看,是表演者口中含有酒精或者是特制的火油。
一般表演者的火把会在嘴前上方的一定距离上,然后在一瞬间把酒精或火油喷出去,,酒精接触到火把就会被点燃。
并且在火龙出现的时候,表演者也会把火把远离自己的嘴巴,以免火舌烧到自己的嘴巴(非专业人士请忽模仿)。
不怕火焰的奇人在高端一点的控火术就是,有些人能够口吞烧红的煤球,甚至能够在炙热金属上行走。
于是不懂的人也是认为这种人有着控火奇术,是人类中觉醒异能的人,就像电影里面的超能主角一样。
本来这些人也是利用了现代物理学中的一种现象罢了,这种现象名字叫做莱顿弗洛斯特现象。
这种现象的意思是,如果液体遇到非常炙热的东西的时候,并不会马上气化,反而会减慢气化速度,因为液体在这种时候不能够吸收这很大的热量。
所以那些脚踩炙热金属,口吞烧红煤炭,完全是因为脚上和口中有液体,在接触炙热的物体后。
水气化速度减慢,在人类的肌体上变成了一层防护层,所以这些控火术的人员才干够没事,不过普通人不要轻易尝试。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那种意念控火,甚至凭空生出火焰的控火术呢,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如果你想看这样的,你可以看看魔术表演,不过这也是运用了科学原理,所以控火异能在人类身上基本上不可能。
结语:虽然说地球上找到会控火术的物种不可能,但是在宇宙中如果能够找到外星生命,说不定在好汉的宇宙当中就有这种会控火术的物种。
不过这种物种应该也是会遵循各种科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