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李煜的“情圣”之谜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1-28 点击数:
简介:南唐后主李煜为李的第六个儿子,本来无指望继承帝业,但他一生下来,一只眼睛里竟有两个瞳孔,即重瞳,被人视

【菜科解读】


南唐后主李煜为李的第六个儿子,本来无指望继承帝业,但他一生下来,一只眼睛里竟有两个瞳孔,即"重瞳",被人视为有帝王之相,因而成了众兄弟猜忌、提防的对象。

为了避祸,李煜一头扎进了文艺研究之中,在诗词、书画的天地里乐而忘返。

有着隐迹江湖的志向、留连文苑的意趣、令人叫绝的妙笔,又在幽深如海的宫室内与簇拥如云的妇人中长大,作为一个多情善感的诗人,他当之无愧。

但是,命运却跟他开了个大玩笑,他的几位兄长相继亡故,在李死后,他竟出乎意料地当了南唐的君主,人称"李后主。

"
  李煜即位之前,其父已向后周称臣,改用后周年号,他继位时,北宋已建立,迫于其威势,他用的也是北宋年号。

南唐已是在苟延残喘了。


  面对着腐败的朝政和野心膨胀的北宋,李煜却不思进取,甘愿对北宋俯首称臣,以求生存。

应该说,在政治上,他是昏庸无能的。

但是诗人的气质却使他在生活上没有堕落成荒淫无度的愚君,而把真情倾注在娥皇姊妹身上,演绎出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因此人们称李煜为"情圣"。

李煜十八岁那年,娶了比他年长一岁的周娥皇为妻。


  周娥皇不但容貌出众,而且才通书史,善奕棋,歌舞,尤精琵琶,很受李煜宠爱。

李煜即位后,册封其为国后。

二人一往情深,恩爱甚笃。

年轻的李煜从此沉浸在幸福中。

此时南唐偏安一隅,还呈现出暂时的平静,小俩口的家庭生活也涂上了温暖绚丽的色彩。

李煜为她写了许多诗词,周后因词谱曲,随之演唱。

他沉迷于逸乐之中,竟荒废了政事。


  他俩最感快乐的是为艺术而互相切磋,共同探讨。

娥皇有时为他研墨牵纸,让他尽兴挥毫;有时与他吟咏唐诗,两人评点其中奥妙;有时听他讲解佛经,力求领悟其中真谛。

要是论起歌舞,则娥皇如数家珍,让他自愧不如。

然而,红颜薄命,这位与李煜厮守了十年,情投意合地爱妻却染病不起,李煜又悲伤又难受,为她请遍了国中名医,并为她求神拜佛,虔心祈祷,而且亲奉汤药,悉心照料,然而娥皇的病仍无好转的迹象。

正在此时,她的二子仲宣又因惊吓而亡,她再也撑持不下去了,几日后即告别了人世。

李煜深感悲痛,用最隆重的礼节来安葬娥皇,又写了一首情真意切的词来悼念她,还以"鳏夫煜"的名义写了一篇谏文,命人刻于碑上,竖在娥皇陵前。


唐伯虎的代表作《摹韩熙载夜宴图》。

这张图的原作,是李煜指使近臣画的。


  此后,李煜在恍恍惚惚中度过了一段时间。

接着,娥皇的妹妹成了李煜的最爱,后人称其为小周后。

还在娥皇病重之时,十五岁的小周后为探视姐姐的病情,来到了宫中。

小周后的才情和品貌都不亚于娥皇,且举止大方,青春焕发,两人一见钟情,娥皇死后,妻妹小周后就留在了李煜身边。

小周后既为李煜的气质和才华的所折服,也为李煜对妻子的真情所感动, 对李煜更多添了几分敬爱之情。

李煜也把小周后当作"娥皇第二",备加宠爱。

可是,过时李煜的母亲逝世了,李煜须得守孝三年。

三年一过,李煜就迫不及待地举行了大婚,立小周后为后。

虽然是大敌当前,国府衰竭,李煜还是鼎力大办,以博取小周后的欢心。


  此后的李煜仿佛从那纯洁的、两小无猜的夫妻之情中挣脱了出来,也许是国势更加危急,烦心事更多,李煜有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开始放纵自己,小周后也知自己无回天之力, 就让他能快活时尽量快活去吧。

于是,那些后宫佳丽为了得到李煜的青睐,千方百计去取悦他。

有个姓乔的宫女知道李煜好佛,就刺血写经,受到李煜的赞赏; 有个叫流珠的宫女苦练琵琶, 技艺比得上娥皇,李煜有时想念娥皇就让她弹奏一曲;宫女黄氏为了接近李煜,潜心钻研书法,书艺超群,也为李煜赏识;特别是宫女娘,为了吸引李煜的注意,竟用帛紧缠双脚,使足趾变形成为"三寸金莲",跳起舞来摇摆飘逸,更使李煜所欣赏。


  李煜就这样沉湎于声色中,朝政概不过问,大臣们的谏诤也听不进去,自然,南唐的末日来临了。


  南唐灭亡后,小周后随李煜北迁汴梁,过起了囚虏生活。

李煜与她日夜相伴,相依为命,只求回忆和安静。

但是,宋太宗却不给他们安定自在,常让小周后进宫为他歌舞侍寝。

每次小周后进宫,李煜只能坐以待旦,以泪洗面,牵肠挂肚的等待妻子回转,回来后,夫妻二人抱头低声哭泣。

这是何等屈辱的人生!
  后来,李煜被宋太宗毒死,小周后也于数月后在凄楚与悲愤中死去。

应该说他俩的爱情也是真挚和深厚的。

可惜,他俩的爱情却以悲剧收场。


以上就是关于南唐后主李煜的“情圣”之谜的全部内容,

中国古代上八大未解的谜团,原因无可考证,至今没能破解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书圣王羲之以文会友所作,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今下落成谜:失传千年,下落不明。

  西周九鼎存在谜团:象征国家政治权利的九鼎是否还存在,至今未解。

  和氏璧:中国古代上著名的美玉,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

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

和氏璧价值连城,流落何方,至今是个谜。

  秦始皇嬴政铸十二金人镇秦国龙脉,据说后来被董卓销毁铸钱。

原因究竟是怎么样,已经再无法考证了。

  《永乐大典》正本下落谜团:千古奇书,自《永乐大典》问世,直到明末清初,正本去向成为公案。

  青铜剑千年不锈谜团:随兵马俑一同出世,是什么真相致千年之久的青铜,没有生锈,锋利如初。

  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但武则天为什么为自己立下无字碑,真相尚不明确。

  慈禧太后入殓时,嘴里衔着一颗大的夜明珠,孙殿英盗墓后,为了幸免被追究责任,他将这颗夜明珠转送给了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宋美龄曾将其缀在鞋面上,后来不知所踪,据估计,这颗夜明珠价值将近9亿人民币。

三星堆考古现场:是否和商周变革有关?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发生的突然将大量神庙内的器用毁坏并掩埋起来的重大事件,其背景是否与以后的商周变革有关?三星堆发生的事,是否和商周变革有关?目前三星堆遗址的器物坑中出土的器物,基本相当于商王武丁时期以前,“只有极少的器物——比如一号坑出土过一个青铜瓿,属于商王武丁时期。

”而商王武丁以后的器物,目前还没有看到。

  古代上,,商王武丁以后,周人逐渐崛起。

“那个时候三星堆的人在商和刚刚兴起的周之间,是否做了一些选择?” 史籍记载,古蜀国是参加了灭商战役的,周武王灭商时“牧誓八国”里面,第二个国家就是蜀,“有可能三星堆以后的成都十二桥文化的方国与周的关系更紧密,或者三星堆人中有一部分倾向于周,借助周的力量消灭了另外一方的势力。

”  不过,目前三星堆祭祀区8个坑还尚未发掘完毕,“里面最晚的东西是怎么样的,也还不清楚,不过我觉得我们离原因不远了....  现在4号坑的测年年代是公元前1100多年,距离商周变革时期已经不是太远了。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对6个坑的73份炭屑样品使用碳14年代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年代分布区间进行了初步判定。

其中K4坑年代最有可能是在公元前1199年至公元前1017年,也就是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这就印证了三星堆新发现的4号坑碳14检测的年代区间属于商代晚期。

加入收藏
               

南唐后主李煜的“情圣”之谜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