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毁了大半个中国的鸦片,为什么没有传到日本?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6 点击数:
简介:其实鸦片很早便传入到了中国,只是后来看到鸦片已经泛滥,百姓统统沉迷其中,有害国家前途,所以禁止交易鸦片,但走私进来的鸦片依然无法断绝,最终爆发了鸦片战争。

可以说

【菜科解读】

其实鸦片很早便传入到了中国,只是后来看到鸦片已经泛滥,百姓统统沉迷其中,有害国家前途,所以禁止交易鸦片,但走私进来的鸦片依然无法断绝,最终爆发了鸦片战争。

可以说就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一阕不振。

但当时日本为什么没有收到鸦片的毒害呢?实际上英国是想让大清和日本开放自己的港口做生意,清朝一直是闭关锁国政策,所以英国才把鸦片当做一种武器,而日本没有挑战的办法,只能乖乖答应开放贸易。

在中国历史教科书里,“鸦片战争”永远是沉重的一课。

发生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朝“天朝上国”的迷梦,将中国带进多灾多难的近代历史。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居,为什么没有受到鸦片之害? 1.鸦片怎么流入清朝的? 早在清朝初期,鸦片就开始流入中国。

时期,每年流入中国的鸦片为200多箱。

雍正皇帝对鸦片深恶痛绝,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份对鸦片的禁令。

但是,鸦片的流入越来越多。

到时期,每年有5000多箱鸦片流入中国。

皇帝又拼命禁鸦片,还抓了几个抽鸦片的王爷。

但是,到去广州禁烟时,每年流入中国的鸦片就高达1万余箱。

英国鸦片贩子马地臣笑称:他最盼望清朝禁鸦片,越禁价格越高,还卖得越快。

对于发生在中国的鸦片战争,日本人看在眼里。

他们亲眼见到中国这个庞然大物,在吸食鸦片之后变成了“东亚病夫”,被英国军舰打倒。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日本人已经知道了鸦片的危害,自然绝对不敢去碰它。

日本对鸦片采取了“零容忍”的态度。

江户时代,因为有人悄悄将鸦片走私进日本,德川幕府严厉禁止吸食鸦片,违者判处流放甚至死刑。

在这种高压政策之下,日本极少有人吸食鸦片。

据统计,18世纪晚期,美国每3000个人当中就有1人是“瘾君子”,日本每1.7万人当中才有1人吸食鸦片。

2.英国贩卖鸦片目的 众所周知,英国向中国销售鸦片,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扭转持续多年的贸易逆差,防止白花花的银子继续流向中国。

所以,不少研究者指出,鸦片战争的本质是一场贸易战。

事实上,英国人直接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

1853年,美国海军司令马修·佩里率领舰队抵达日本,发出“不开国就开火”的威胁。

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日美修好通商条约》,洞开国门。

美国谈判代表在签约后提醒德川幕府:“我们只想和你们做生意,可英国不尽然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德川幕府立即想到了那个在13年前打败了清朝的英国。

的确,英国怎么能放过日本呢?而且,英国不单单是要与日本做生意,他们的胃口大得多。

没过多久,英国人果然来了。

同样面对咄咄逼人的英国,清朝与日本表现大相径庭。

清朝一直在主战与主和之间摇摆,而日本则根本就没有抵抗的想法,对英国人的所有要求都一律答应,爽快地签订了《日英修好通商条约》——但是拒绝鸦片贸易。

如前所述,英国销售鸦片的目的是为了打开市场;既然能够通过正当途径来开发市场,实现互惠互利,就没有必要使用鸦片这个“大杀器”了。

3.日本与英国开战 然而,不管日本采取的姿势多么低,战争该来时还是不能避免。

英国人在日本跑马圈地、恣意妄为,早就引发了日本人的不满和敌视。

双方冲突不断。

1862年9月14日,4个英国商人来到日本横滨生麦村时,碰到了一队日本武士。

武士在日本的地位很高,任何平民遇见武士必须退到一旁,表示尊敬。

英国商人不懂,或者不愿意遵守这种日本礼仪,遭到日本武士的砍杀,导致1死2伤。

此事发生后,生活在日本的英国商人人人自危,远远地见到日本武士就躲开。

英国代理公使约翰·尼尔暴跳如雷,表示要向日本复仇。

德川幕府为了息事宁人,向英国人支付了10万英镑的赔偿。

英国人没有满足,派遣一支由7艘军舰组成的舰队,耀武扬威地来到日本横滨鹿儿岛湾。

当时,控制横滨的是萨摩藩主岛津久光。

岛津久光性格强悍、头脑清醒。

他对英国持强硬态度,早就进行了军事准备。

“生麦事件”爆发后,岛津久光又公开为日本武士辩护。

当英国军舰来袭时,岛津久光全藩动员,动员了5万多名武士、农民。

英国人以为,在7艘军舰的示威下,日本人很快就会屈服。

然而他们打错了算盘。

8月15日正午,在暴风雨来临之际,日本80艘岸防炮突然向英国舰队开火,率先打响战斗。

英国舰队虽然更加先进,但受暴风雨影响,炮火的命中率极大地被降低了。

不久,日本炮弹幸运地击中英军旗舰,击毙了舰长和大副。

英军被迫撤退。

这场战斗的失利,让英国人看到萨摩藩的实力。

虽然之后萨摩藩赔偿了25000英镑,但英国开始与萨摩藩交好。

萨摩藩也积极向英国学习,逐步成为日本最先进最开化的强藩,为日本奠定了基础。

随机文章黑鳞鲛人真的存在吗,揭秘黑鳞鲛人被美国抓获(探测海底文明)揭秘美国不敢公开的秘密,早就和外星人建立外交出卖地球换取利益宇宙是不是一个大黑洞,宇宙中不存在超大黑洞/多个黑洞揭秘迅猛龙真的很聪明吗,智商比同时代恐龙高/理解人类指挥不可能南极为什么没有人类,平均海拔2350米/时常有风力12级暴风雪

长白山到底有多神秘?被清朝封禁200余年游客:因为水怪是什么动物?

中国大地,三山五岳遍布华夏,不论是奇、是险、是峻还是秀,或者怪,其个性非常鲜明显著,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五岳。

但在华夏大地上,有这么一座山十分神秘,不仅是有世界奇观,还有水怪,更是被封禁了200多年。

位于吉林省的长白山,是东北第一山,也是最高峰。

长白山最早见于中国4000多年前的文字记载中,《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金始称长白山。

由古至今,长白山一直颇受关注,但在清朝,这里却被严令封禁200多年。

比起遥远的北魏与唐朝,长白山的闻名上从金国开始的,后来成为满族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

在清朝之前,金国时期的长白山就已有皇室在此举行一些祭祀活动。

但到了清代,这座圣山却被封禁了,一禁就是200多年。

清朝由满人建立,满人是金人的后代,面对前朝圣地,大清为何选择封禁呢?难道是与天池水怪有关系?在清代《长白山江岗志略》中记述:自天池中有一怪物覆出水面,金黄色,头大如盆,方顶有角,长项多须,猎人以为是龙。

还记述天池与大海相通,常有神龙出没等等。

有游客认为,长白山后被大清封禁200多年,可能是跟水怪有关。

长白山作为满族文化圣山,此水怪可能就是神龙,为了保护圣地,继而选择封山。

但历史真的是这样吗?天池虽一直有水怪传闻,从它形成湖泊至今,不断有目击者声称自己看到水怪,有的甚至是描述出的它的体型,但水怪终究还是个传闻。

但大清选择封山,如果说迷信水怪,不如说是为了保住龙脉。

在金国时期,长白山就被视为圣山,皇室的祭祀活动已有规模。

后金建立者努尔哈赤(清朝的奠基者)的先辈们一直安置在长白山,导致了后来的清朝封建皇帝们坚定认为这里就是大清的龙脉所在,不许人踏入,更是派兵驻守。

古人不仅迷信风水,对风水更是有研究。

他们认为,山脉形态与龙相似的就是龙脉,而长白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潜龙龙脉,被称为出海龙。

清朝为了防止汉人破坏长白山龙脉,于是下令封禁长白山。

但除了保护龙脉,也有学者认为长白山其实就是清朝的后备储蓄。

长白山一带土地肥沃、物产资源丰富,一旦发生战乱,这些资源就是最好的后方补充。

另外,虽然迁都北京,可若是被赶出,他们好歹还能撤回东北。

另外长白山地理位置优越,且东北距离蒙古很近,清政府害怕汉人与蒙古人勾结,为防止自己的统治地位被威胁, 所以进行封山。

因此,当时的长白山,除了清朝皇帝能去祭拜,其他人都不能擅入。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清政府这样做,是为了保存满族的纯正血统。

但不论是哪种原因,历史终究没有一个明确真相。

但200多年的封山制度,给长白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且各有利弊。

我身边的不少朋友认为,长白山被封禁看似野蛮和不自信,但却很有效的保护了这里的动植物资源和环境。

2010年,长白山被联合国授予人与生物圈自然保留地和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山脚下的二道白河镇,就明显看出环境的幽美和原生态的自然气息。

历史上,二道白河镇也是封禁区内。

但今天的它,却是世界必去20个小镇之一,其风景可以媲美欧洲小镇。

游客游览完长白山之后,绝大多数会来到这里享受闲暇生活,更是有不少在此买房旅居。

#p#分页标题#e#但那时的大清,绝对不会想到二道白河镇这么一处后花园,也不会想到他们的满族文化圣地如今成为国内外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大量游人进出,其中最让人猎奇的就是水怪传闻。

为了迎合游客的好奇心理,长白山景区特地打造了一对可爱的天池水怪,作为长白山吉祥物。

这两对水怪的身影在景区大门口、主峰换乘点,包括长白山瀑布一带都有摆放,这引起不少游客的注意,更有人对水怪坚信不疑,认为当年大清封禁长白山,就因为水怪的存在。

那么,你怎么看呢?

清朝封禁长白山200多年这其中到底谜团

在清朝建立初期的时候,顺治帝下令彻底封禁长白山,严禁汉人进入长白山。

这一条命令一直坚持到咸丰帝的时候,当时关内天灾爆发,关内汉人陆陆续续的闯关东,最终咸丰迫于压力,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宣布解禁。

从顺治元年1644年到1860年,清朝封禁长白山长达216年。

为了防止汉人进入长白山,清朝还用柳条制成篱笆墙把山全部围起来。

为什么清朝要封禁长白山?我们看看封禁长白山的原因。

第一:风水因素首先清朝的前身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而努尔哈赤的根据地就是东北。

当时满人都把长白山当做满族的发祥地和文化圣山,其实后金时期努尔哈赤就禁止闲杂人等到长白山。

努尔哈赤长期盘踞在东北,慢慢的发展的越来越大,直到最后入主中原。

在清朝建立后,清朝就把长白山当做满族的龙兴之地。

从风水学的角度上来说,山脉形态与龙相似的就是龙脉,而长白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潜龙龙脉,被称为出海龙。

古代封建王朝对龙脉尤为看重,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想保护好自家龙脉斩断别家的龙脉,例如秦始皇挖断南京的龙脉。

清朝为了防止汉人破坏长白山的龙脉,于是就下令封禁长白山。

第二:地理优势首先阐明一点,当时清朝不止封禁长白山一地,封禁的是大半个东北。

当时东北靠近外蒙古和朝鲜,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清朝担心汉人和蒙古人或朝鲜人勾结,所以将东北打造成军事重地,防止汉人和外人勾结。

还有就是东北物产丰富,动植物资源富饶,最出名的就是长白山人参。

清朝时期一斤普通的人参都能卖到二十多两银子,清朝皇室禁止汉人前往东北,为的就是想把东北打造成皇室自家金库。

第三政治因素清廷想要把东北建设成陪都,通俗来讲就是备胎,一旦首都不保,那么还能撤到陪都续命。

以明朝为例,明朝最初就是自南到北统一天下的,虽然明朝首都是北京,但是明朝依旧不忘建设南京,明末的时候就有大臣建议南迁到南京续命。

但是清朝是满清人,不同于汉人,对清朝来说东北就是自己的大本营,一旦首都北京有危险,那么就能撤回东北,依据山海关阻挡汉人北伐。

所以为了避免汉人同化东北的满人,所以清朝才下令禁止汉人进入东北,封禁长白山的。

清朝封禁长白山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清朝封禁长白山多年有效的保护了长白山的动植物资源,坏处就是大批土地被沙俄所侵占,黑龙江以北大批土地被侵占,到现在都没有收回。

写在最后:喜欢三国和历史的朋友,欢迎关注公众号?三国故事,有些很精彩,有些很逗比,感兴趣的可以订阅一发,多谢支持(后台回复111 揭开三国第一猛将之谜)最新黑科技,戳个?好看试试

加入收藏
               

清朝时期毁了大半个中国的鸦片,为什么没有传到日本?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