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与日月争光的“西湖三杰”,结局却悲惨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6 点击数:
简介:西湖三杰 是指、和水三人。

三人均与杭州西湖结下不解之缘,故称“西湖三杰”。

1、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

【菜科解读】

西湖三杰 是指、和水三人。

三人均与杭州西湖结下不解之缘,故称“西湖三杰”。

1、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

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十二月廿九日(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下达命令: “岳飞特赐死。

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

” 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史料并无“风波亭”的记载),时年39岁;岳云和张宪被斩首。

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的死讯传出,百姓们都为之哭泣;消息传到金国,金国大臣们为此酌酒庆贺,并说:“和议自此坚矣!” 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冒险将岳飞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

隗顺临终前,始将此事告知其子。

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岳飞冤狱终于平反。

隗顺之子告以前情,乃将飞以礼改葬在西湖栖霞岭。

1178年,宋廷为岳飞追赠谥号“武穆”,时追封为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业绩不可磨灭。

岳飞表达了被侵犯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为汉民族的文明绵延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岳飞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2、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

平叛后,身为御史的于谦因数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颂声满道。

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正统十一年(1446年),因进京觐见时不向王振献媚送礼,遭其党羽诬陷,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

正统十四年(1449年),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

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

加少保,总督军务。

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

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

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

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

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

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

中,改谥忠肃。

有《于忠肃集》。

《》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3、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

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

1645年(清元年、明弘光元年)南京失守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

后奉鲁王,联络十三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二十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

1664年(康熙三年),随着永历帝、监国鲁王、郑成功等人相继死去,张煌言见大势已去,于南田的悬嶴岛解散义军,隐居不出。

是年被俘,后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

谥号忠烈。

张煌言死后由鄞县万斯大等人与和尚超直收尸,并由张煌言外甥朱湘玉到总督衙门买回首级殡敛,并遵照他在《入武林》诗品所表示的愿望,把他葬于杭州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成为与岳飞、于谦一同埋葬在杭州的第三位英雄,后人称之为“西湖三杰”。

生前的友人叶振名登越王岭遥祭忠魂,撰祭文将张煌言与罗纶二人并称为“张司马二客”。

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

随机文章清朝最初国号是金 为何后来竟改成了清?真相令人跌破眼镜如何分辨明朝的官阶?为什么动物能预知地震,听到地震前的次声波恐慌逃跑淫欲魔王阿斯莫德,诱骗俊美人类关至第二层地狱(至上四柱之一)赤木晴子和谁在一起了,她都没有选择却为流川枫剪了发

什么是拜上帝会?他们的宗教思想与民间信仰是什么?

有学者认为,是 中国 化了的基督教,实际上,这夸大了基督教色彩。

拜上帝会与基督教的表面联系看起来比较接近,实际上其内在联系上相去甚远。

运动作为一场农民革命运动,民间信仰对他们的影响极为突出。

拜上帝会的宗教思想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中国民间信仰。

拜上帝会本质上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民间宗教组织。

中国时期,传教士东来。

他们在传教过程中发现纯正的基督教教义在中国推广起来极为困难。

他们不但没有被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作神的福音的传播者,相反,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他们被妖魔化,传教事业举步维艰。

一批传教士有鉴于此,他们开始穿儒服,习儒学,以“洋儒”自居,并援引儒家经典来传播基督教的教义。

他们在坚持基督教教义精髓的前提下向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汲取有用的文化资源。

这使得基督教在中国具有了区别于本土基督教的中国特色。

这时,我们可以将基督教的这种状况称之为中国化了的基督教。

从这种观点出发,拜上帝会是中国化了的基督教还是仅仅具有基督教色彩的民间宗教?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毫无疑问,拜上帝会是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就我的认识,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是将其估计大了的。

我倾向于认为拜上帝会是一个镀上了一层基督教薄膜的地地道道的中国民间宗教。

中国 历史 上以宗教来发动农民革命的事例数不胜数,其思想资源也是极为丰富的,从、拜上帝会、太平天国的思想与实践看,它是中国农民革命历史发展中合乎逻辑的产物。

罗孝全曾说,洪秀全在叙述其异梦时,令他莫名其妙,“迄今仍未明其究从何处而得此种意见”。

事实上,考察洪秀全所述异梦的种种情形,我们不难发现:此种意见的得出来源于当时的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虽然从古至今没有享有过官方认可的宗教自由的权利而受到礼遇。

但是它却从来没有失去它固有的自发、 自然 、自在的本色。

它从它的无法遏制的流传趋势,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本土文化的沃壤之中,广泛地影响和支配着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占据着异常突出的位置。

是一场农民革命运动,民间信仰对于他们的影响无疑是极为突出的。

我们认为,拜上帝会的宗教思想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中国民间信仰。

拜上帝会本质上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民间宗教组织。

第一,神话。

洪秀全对其异梦的宣扬作用就在于神话教主,为拜上帝会的存在提供合法性。

仔细研读洪的异梦,我们不难发现洪在对其异梦的 艺术 加工中吸取了许多民间信仰的因素。

首先,宣称得到天神托梦的这种宣传形式我们在历次农民起义中都能略窥其踪影。

其次,从所做异梦的内容来看更是如此。

无论是人梦时所遇的龙虎雄鸡、换心肝五脏,还是老人赐予宝剑、印绶和美果等等都可以与民间流传的各种神话传说一一相映,均为民间信仰所提供之资源。

至于洪仁开谓“能行奇事,能预言未来”。

洪秀全长子出世“同时有鸟千百成群出现,或大如乌鸦,或小如喜鹊。

众鸟翱翔天际既久,即集于秀全屋后诸树上,逾一月之久。

”等等神化洪秀全的材料无一不来自于中国的民间信仰。

冯云山在紫荆山的创会时期,洪秀全并没有参与其中而能在会众中享有崇高的声望,以至后来波澜不惊地实现了拜上帝会领导权的转移,这一切洪秀全受惠于自身的“神化”。

相对于“不语乱、力、怪、神”的儒家文化而言,民间信仰中的“神人”崇拜思想在拜上帝会的创建过程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第二,拜上帝,除偶像。

诚然,拜上帝会的这一教义受到了基督教的某些影响。

但是,当在对这条教义的仔细分析后我们会发现:这里的“拜上帝,除偶像”与基督教的“拜上帝,除偶像”有本质的区别。

首先,此“上帝”已非彼“上帝”。

在洪秀全等人的心目中,他们拜的上帝就是 中国 古代的上帝。

洪秀全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中的“上帝”代替了“洋上帝”。

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唐虞三代都是事迹昭彰的太平时代,从尧舜之时起,至上神“上帝”或“天”就具有崇高的地位。

如舜摄位时,先“肆类于上帝”。

即祭告上帝。

“上帝是抵,帝命式于九围”}6}就是说因崇敬上帝而得天下。

周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怀多福”,武王伐封,众人勉励他:“上帝临汝。

无贰尔心”川。

这些缔造盛世的人物都是敬拜上帝,得到上帝保佑的。

洪秀全在阐述上帝时多次提到《》、《尚书》等表明上帝原本就是中国的。

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中,也不乏对上帝的崇拜。

在中国,上帝与天是相互通用的。

远古的中国人将“至高无上”的天作为一种食物加以膜拜,后来才逐渐 发展 成“天帝”、“上帝”的观念,向神灵化过度。

在中国民间保留了许多对“天公”、“天帝”祭祀的史料。

洪秀全只是用经书上的“上帝”代替了民间俗称的“天公”而已。

从拜上帝会的教义来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民间信仰在其中的重要影响。

当然,拜上帝会的教义远不止以上几点也并非那么清晰。

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杂糅性与模糊性恰是中国民间信仰的基本特点之一。

总之,从对拜上帝会教义的分析看,拜上帝会确实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但这是肤浅的表面的影响,民间信仰才是拜上帝会教义的主要内容、本质内容。

我想,从民间信仰的角度去考察拜上帝会的情况应该是不无益处的。

当然,这只是拜上帝会的一个侧面,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拜上帝会。

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我们对拜上帝会的理解完全有可能见仁见智。

不过这并不矛盾, 历史 的发展总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而我们认为,民间信仰就是拜上帝会的主要因素。

随机文章不只是坐月子!荷兰特有的「宝宝管家」让新手妈妈不慌张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盘点,最近160万公里每4年造访地球一次空天母舰真的会有吗,十万吨的空天航母想要上天(痴人说梦)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是142857,埃及人发现的神奇数据改变认知中国五大淡水湖是哪五个,鄱阳湖水域面积3914平方公里(水鸟天堂)

太平军北伐到河南的时候,他们的马匹是从哪里来的?

1853年5月,林凤祥李开芳两人率领太平军进行北伐,清廷朝野上下为之震动,不过,在讨论采取何种措施应对太平军的时候,清廷的官员们都认为“北方平原地形不利于太平军,应该突出清军的平原作战特点。

” 孙瑞珍在给咸丰皇帝写的一份奏折中写道:“该贼舍舟登岸,豕突狼奔,此时的他们并没有现成的马匹,我朝军威向以马队为最,似须趁其立足未定之时,用我所长,攻其所短,势必易于得手。

” 事实证明,清政府采取的“用迎击北伐军”是正确的策略。

清兵对太平军的步兵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作为太平军主帅之一的李开芳也深切体会到了清军骑兵的厉害。

(到北边来,马队厉害。

)太平军的一个士兵金有回忆道:“见官兵步队,不甚害怕,唯怕马队冲扑。

”为了应对清朝军队的骑兵,李开芳、林凤祥率领的北伐军也开始组建自己的骑兵队伍。

要想组建骑兵,就必须要由充足的马匹,所以,征集马匹成为了北伐太平军的一个重要任务,没到一个地方,太平军就会搜集该处的马匹。

尤其是在北伐太平军进入河南以后,太平军将士就大肆的抢占民众的马匹,原因就是想要以此来扩大组建骑兵所需的马匹的数量。

“到汴后,强占村庄民房,并在城外游弋,有骑马者,有骑驴者,其马驴皆抢自民间。

贼遂分遣匪徒,于平皋、陈家沟、赵堡镇等村抢掠牲畜。

”像这样的记载还有很多,小冷不再赘述了。

在北伐太平军围攻怀庆府近两个月期间,周围地区的马匹几乎都被太平军将士掠去了。

(贼已尽搜附近民间马骡,以图疾走。

) 由于注重对马匹的掠夺,北伐太平军在河南地界的时候,其骑兵已经有了很大的规模,这从河南的文人庐硕熙的诗句“贼骑遮日月,贼声聒人脑。

”可以看得出来。

虽然北伐太平军有了自己的骑兵队伍,但是,其马匹并不是清一色的战马,而是有马、驴子、骡子等多种牲畜组成的。

虽然骑兵质量不如清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这支北伐太平军的骑兵也是可以与清军的骑兵相抗衡的。

在《见闻琐录》中,就有太平军骑兵与清军骑兵相抗衡的记载--------“僧格林沁所恃者马队,而贼马队亦多。

逸而四出,击动则走西,击南则走北。

” 虽然,有了骑兵以后,北伐太平军的机动能力得到了增强,也给清军造成了极大的危险,但是,北伐军的骑兵并没有得打正规的训练,而且太平军将士多不擅长马战,再加上其骑兵数量不足,这也成为了失败的一个因素。

随机文章美国战斧式巡航导弹的特点,性价比高种类多(单价150万美元)存在于幻想中的欧洲载人登月计划,意图建造月球村/NASA发声支持犯太岁是什么意思,2018年犯太岁的生肖/化解办法冷血动物为什么没感情,眼瞎的冷血动物难以认主/但是感情很丰富真足蛇一条能卖多少钱,真足蛇现在还有吗/9200万年前灭绝

加入收藏
               

他们是与日月争光的“西湖三杰”,结局却悲惨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