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三杰有多厉害?会做人也会做事

会做人的曾国藩 说曾国藩会做
【菜科解读】
会做人的曾国藩 说曾国藩会做人,这在历史上是有公论的。
毛主席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中最厉害的人物,此言一点也不夸张。
曾国藩是的第七十世孙,自幼家学渊源。
曾国藩也一直以圣人之道要求自己,他曾发狠说“不当圣贤,便为禽兽”。
可见对做人的标准,曾国藩是多么严格。
曾国藩一生儒雅智慧,能知人善用,不管是左宗棠还是李鸿章,都是曾国藩慧眼识珠,一手提拔的。
后来曾国藩和左宗棠交恶,曾国藩也为国家大计,不与其一般计较。
因此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完美圣人,也是士族阶层的最后一位精神领袖。
说曾国藩会做人,一点也没错。
会做官的李鸿章 李鸿章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世上最容易干的事就是做官了,要是一个人连官都做不了,那就十分地无用了。
”李鸿章何出此言呢?先来看看李鸿章都做了哪些官: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
不仅如此,李鸿章死后又被追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
关于李鸿章的卖国行径,笔者在这里就不做讨论了,不过李鸿章这个官做得确实令人称道。
他被日本著名首相称之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也被德国人称之为“东方的”。
可见他也并非是浪得虚名啊。
会在做事的左宗棠 左宗棠比曾国藩小一岁,但是其仕途之路却比曾国藩凄惨很多。
左宗棠曾在会试中三考三败,一气之下便不再参加,而是回到湖南老家当起了教书先生。
但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因为左宗棠会做事,他的才干早已声名远播,曾国藩也曾对其。
后来左宗棠入朝为官,曾协助曾国藩镇压了起义。
后来左宗棠出任陕甘总督,率大军收复了新疆,并一举打败了沙俄,收复伊犁,可谓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文章写到这,笔者要说四个字——人各有志。
其实不管是会做人的曾国藩还是会做官的李鸿章,抑或是会做事的左宗棠,他们都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随机文章Yomi简介秦晋崤之战赏析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吗?七年只出战一次!马超之勇为何不被孔明重用?专家:2原因日本人为什么不挖秦陵,秦始皇陵无人敢挖/日本未占领西安
中世纪文学的成就分别在什么方面 相关的代表文学作品有多少
《圣经》高居神授人录的宝座,自然是其中最重要的。
中世纪通行的《圣经》是诸多神学家反复编纂和修订而成的,以拉丁语(天主教会)和希腊语(东正教会)写就。
《圣经》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组成,在整个中世纪统摄着一切文化活动。
《圣经》的版本非常多,著名的包括“七十贤士译本”和“拿西山抄本”等。
这些不同版本的圣经内容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
9世纪初时罗马教会编纂的“通俗拉丁文译本”圣经成为天主教的法定本《圣经》。
在16世纪时期,《圣经》被大量译成各种其他语言。
中世纪大部分宗教文学都是在圣经故事和使徒行传的基础上扩充的,价值不大。
相反,一些基督教的神学家的宗教著述丰富了宗教文学的内涵。
圣奥古斯丁(354年-430年)被认为是基督教的先哲之一,他的著述在中世纪广泛流传,最重要的是具有自传性质的《忏悔录》与宗教著作《上帝之城》。
尽管其中大量充斥着对上帝的虔敬溢美之词,但这两部作品在西方文学上都起到了开风气的重要作用。
另一位著名神学家圣托马斯·阿奎那(1258年-1260年)的《神学大全》和《反异教大全》虽然是神学范畴,却有很多哲学上的深刻见地,在文学理论上也有一定贡献。
西班牙神学家贡萨洛·德·贝尔塞奥(1195年-1247年)是学士诗的鼻祖,一生创作了许多圣母赞歌。
他的文风简练,很少使用拉丁语中冗繁的修辞。
代表作品《圣母显圣记》。
中世纪宗教文学中最为盛行的题材是宗教剧,这也是教会普及宗教知识、煽动宗教情绪最有效的方式,内容也往往乏善可陈。
法国、英国、德国等地宗教节日上都有宗教剧演出。
出于宣传的需要,这些宗教剧大多摒弃拉丁文,而采用各国的地方性语言,演出的地点也逐渐移至教堂之外的世俗社会,宗教剧是欧洲近代戏剧的雏形。
英雄史诗 中世纪欧洲是英雄史诗极度繁荣的时期,许多国家、民族最早的史诗都在这一时期出现。
这一时期的英雄史诗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反映各部落处族社会末期的生活,这些民族尚未被封建化,也未受基督教影响,代表作包括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萨克逊人的《贝奥武甫》(一译《贝奥武夫》)以及冰岛的《埃达》和《萨迦》。
这类史诗和同是氏族社会末期的产物,都歌颂部落英雄,以神话传说或历史人物事件为依据,神干涉人的命运,人对诸神逐渐失去敬仰。
日耳曼民族的英雄史诗数量极多,但由于都是基于口头流传的方式,作者往往已经不可考稽。
《贝奥武甫》是迄今所知的最古老的英国叙事诗,全诗共3182行,保留得相对完整,作者已经无法考证。
《希尔德布兰特之歌》则是古代高地德语文学中最古老、最具价值的杰作,只存流下来残稿两页,共68行。
冰岛的英雄史诗《萨迦》和《埃达》是中世纪斯堪的纳维亚文学的代表之作,记录了北欧地区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奇故事。
北欧的神话和传说自成体系,和一样富有魅力。
在维京时期(193年-1050年)被南侵的丹麦和挪威人带到西欧和南欧,并与罗曼人和盎格鲁-萨克逊人的神话传说融合。
英格兰的《贝奥武甫》就取材于。
由于这一类史诗具有异教精神,所以受到天主教会的严重摧残,许多史诗都被焚毁。
另一类史诗虽然也以歌颂英雄为主,但表现的却是欧洲各民族高度封建化以后的产物,原始神祇逐渐消失,封建君臣、主仆关系和的痕迹则得以体现,在基督教的影响下,英雄们的壮举往往表现为反对异教徒的斗争。
这类史诗的代表作包括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古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其中《罗兰之歌》是此类史诗中最重要的作品。
史诗问世于12世纪的法国,却直到19世纪才被发现。
史诗以盎格鲁-诺曼底方言写成,以为背景,是一个典型的表现爱国忠君主题的故事。
《罗兰之歌》在中世纪地位极高,已经成了西欧封建社会理想英雄形象的象征。
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也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
欧洲的封建制度等级森严,小的封建主受封于大封建主而成为“封臣”,而封建主阶级最下层的一个等级就被称为“骑士”。
在中世纪早期,骑士的地位是非常低微的。
但是这种情况在11世纪开始历时200年之久的8次十字军东征中大大改观,骑士阶层一跃称为欧洲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
中世纪的骑士制度恪守“忠君、护教、行侠”的信条,骑士们在学习武艺的同时也要学习礼仪、诗歌、音乐等。
骑士要把荣誉看得高过一切,要在为封建主和“心仪的贵妇人”的冒险和效劳中获得功名。
这些特征精确的体现于骑士文学中。
中世纪骑士文学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在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盛行时期,很多诗人作家都从中汲取养分。
尽管骑士文学中包含了种种宗教和封建礼法的因素,但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神话般的浪漫情愫仍使得这些文学作品本身对后世的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骑士抒情诗 骑士抒情诗最早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
普罗旺斯的诗歌是在宫廷中发展起来的,其形式多半借助民歌而演化。
普罗旺斯的诗人是西方文学中最早出现的“行吟诗人”,流传下来的名的诗人有数百之多,但存留的作品很少。
这些诗歌多半表现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比如著名的“破晓歌”就是描述骑士与贵妇人幽会之后在破晓时分依依惜别的情景。
13世纪初很多普罗旺斯诗人流亡国外,把抒情诗传统带到意大利,推动了时期诗歌的发展。
除法国普罗旺斯外,德国和西班牙也出现了一些骑士阶层的诗人。
比较著名的包括德国的瓦尔特·封·德·福格威德(1170年-1230年)、西班牙的伊尼科·洛佩斯·德·门多萨(1398年-1458年)、胡安·德·梅纳(1411年-1456年)等 骑士传奇 骑士传奇是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英、法、德都有传奇名篇传世。
骑士传奇的主题大都是骑士为了爱情、荣誉或宗教信仰,表现出冒险游侠的精神。
骑士传奇按照题材可以分为不同的系统。
中世纪的骑士文学主要包括三个系统。
城市文学 杰弗里·乔叟西欧各国从10世纪开始,由于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城市,并形成了从事工商业的市民阶层。
12世纪,市民阶层力量逐渐强大,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开始开办非教会学校。
尽管市民阶层不否定宗教信仰,但却对封建领主制度和天主教会的权威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西欧许多国家的教会将市民阶层开办的非教会学校视为异端,并设立宗教裁判所,对世俗文化进行戕害和镇压。
中世纪城市文学的发展同城市斗争及“异端”思想有很密切关系,同时也适应了市民对文化的要求。
城市文学多数是民间创作,有强烈的现实性和乐观精神,歌颂市民或农民个人机智和聪敏,反映了萌芽中的资产阶级的精神特征。
其表现手法是讽刺,语言朴素生动,有时流于粗俗。
法国是西欧城市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城市文学最发达。
“韵文故事”是法国最流行的一种城市文学类型,其特点是故事性和讽刺性都很强。
作品中无情的嘲讽骑士和僧侣的丑态,但同时也暴露市民阶层的贪婪自私。
法国城市文学中成就最高的包括两部作品:《列那狐传奇》和《玫瑰传奇》。
前者以动物世界隐喻人类社会,对法国文学的影响力巨大而持久,以至于在现代法语中“列那”一词已经成为一般名词,代替了“狐狸”这个单词。
18世纪德国作家歌德对之十分推崇,并改写成德语叙事诗《列那狐》。
而后者则采用寓意手法,没有曲折的情节,描写梦境、典雅的爱情等主题。
这是西方文学中第一部描写梦境的作品,甚至影响到了20世纪的现代文学。
法国城市文学在抒情诗方面成就也很高。
吕特勃夫(?-1280)是中世纪第一个优秀的市民抒情诗人,出身于社会下层。
他的诗歌多半描写自己的贫苦生活,讽刺僧侣和贵族。
弗朗索瓦·维庸(1431年-1480年)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抒情诗人,他的传世之作《歌集》和《遗言集》风格亦庄亦谐。
维庸一生生活在痛苦与悲愤之中,但他的作品仍然能够超越自我和现实,以带着嘲弄的冷眼审视社会。
这一时期农民运动在文学上也有所反映。
英国下级僧侣威廉·兰格伦(1332年-1400年)的长诗《农夫皮尔斯》是英国农民运动的直接产物,在当时流行颇广。
此外,英国流行的瑶曲《罗宾汉瑶曲》描写的的生活,表现了市民阶层反抗封建等级的精神面貌。
罗宾汉的传说在14、15世纪流传很广。
除英国外,在北欧的挪威出现了类似的艾尔吉尔传说,在瑞士出现了威廉·退尔传说,都反映农民抗暴斗争。
杰弗里·乔叟(1343年-1400年)是英国中世纪诗人,也是英国文学史中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乔叟开始写作时,意大利文艺复兴已经出现端倪,因此乔叟的创作受到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的影响。
他早期的诗作包括《公爵夫人书》、《声誉之宫》和《百鸟议会》,受到法国市民文学影响较大。
但乔叟最著名的作品则是《坎特伯雷故事集》。
这部故事集是英国中世纪文学成就最高的市民文学,对后世西方文学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薄伽丘的《十日谈》就大量采用了《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写作方法。
中世纪的市民戏剧也非常繁荣,主要类型包括独白剧、道德剧、傻子剧和笑剧四种体裁。
这些不同的体裁在表现手法和内容题材上具很大的相似性,一般都以讽刺的笔法来表现市民阶层的精神面貌。
法国的市民戏剧十分发达,甚至产生了两个具有全欧影响力的剧团“法院书记剧团”和“傻子剧团”。
著名的剧作包括比埃尔·格兰高尔(1475年-1538年)的《傻王的把戏》和笑剧《巴特兰律师的笑剧》等。
15世纪后半期,西班牙戏剧达到了比欧洲其他国家都要成熟发达的水平,代表人物包括胡安·德尔·恩西纳(1469年-1529年)和费尔南多·德尔·罗哈斯(1476年-1541年)等。
前者的成就主要体现于在将中世纪简陋的宗教剧转变成具有文艺复兴特点的情节复杂的戏剧,而后者的代表作《塞莱斯蒂娜》是西班牙文学史上的名著,在文艺复兴时期被译成各种文字,广泛流传。
代表文学作品 《贝奥武甫》 前英雄史诗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用古英语写成。
《贝奥武甫》写高特王贝奥武甫率领武士杀死巨怪和火龙、最后自己也英勇牺牲的故事。
塑造了一位英雄无比的氏族英雄形象。
《罗兰之歌》 后期英雄史诗中最杰出作品 《罗兰之歌》分三部分。
写远征西班牙、民族英雄罗兰因奸细的出卖而最终英勇战亡、查理大帝彻底消灭敌人和奸细的故事。
爱国主义是这部史诗的基本主题。
爱国思想和忠君思想在罗兰的形象上得到集中体现。
他把保卫“可爱的法兰西“当作自己的天职。
《神曲》 作者但丁:1265-1321。
出生于佛萨。
最崇拜维吉尔。
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分为《地狱》、《炼狱》、《天堂》) 1、梦幻与写实的交融。
《神曲》虽然以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但丁的灵魂在理性和爱的指引下幻游三界达到至善境界的经历,具有浓厚的宗教幻想色彩,但作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尖锐复杂的党派之争以及教皇和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梦幻与现实的交融,反映了作者对基督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积极态度,体现了新文化的发展趋势。
2、工整与谐调的结构。
《神曲》分为3部,每部33歌,加“序曲”,共100歌。
各部篇章基本相等。
长诗采用连锁押韵式衔接,每部诗的末尾均以“群星”一词作结。
作品在整体上工整而谐调。
3、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
《神曲》从头至尾充满象征和寓意。
森林、狮、豹、狼被称为《神曲》的四大象征,分别代表混乱的政治环境、野心、淫欲和贪婪。
维吉尔代表知识和理性,贝亚特丽齐是爱和信仰的化身,他们象征着人的生活要有知识和爱的指引;三界之行是“人类精神”由罪恶到净化直至幸福的必然过程,地域象征黑暗社会,天堂为理想境界,炼狱是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
作品的结构也是象征的, “3”的含义(3部、33篇、3韵句)就意味着神学上的“三位一体”。
4、神曲以意大利民族语言写成,并采用意大利民歌形式。
但丁的神学世界观与人文主义世界观的矛盾在作品中得到反映,说明但丁还没有完全脱离宗教的桎梏。
《列那狐的故事》 以动物讽喻现实,通过动物间的斗争来反映城市内部各阶层间的矛盾冲突。
列那狐是市民的化身,在它身上体现出市民阶级的双重性:一方面与象征豪门权贵的狮子、狼等大动物斗争,表现了市民阶级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思想;另一方面又欺凌和残害象征贫苦下层人民的、乌鸦等小动物,表现了市民上层与下层之间的矛盾。
《玫瑰传奇》 长篇故事诗,中世纪市民文学中一部风格独特作品 整部作品用象征、梦幻的手法,写“情人”经过种种努力,排除各种阻挠,最终获得玫瑰(恋人)的梦幻故事。
上部基本宣扬骑士典雅的爱情的贵族文学作品,下部则突破狭隘的爱情主题,成为后来人文主义文学的萌芽。
随机文章日本二战战斗机排名分析,96舰载机仅位列第2揭秘政府隐瞒鬼神的存在,被封杀的各类灵异事件(禁止恐慌)恐龙时代后是什么时代,哺乳动物时代的来临/人类祖先的开始如果地球没有大气层会怎样,手机没信号WIFI不能用/动植物会消失柠檬水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美容养颜抗衰老/改善血液循环和口气
恶性葡萄胎治愈率有多少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清除、化疗和定期随访,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情况制定。
1、手术清除是恶性葡萄胎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清宫术或子宫切除术彻底清除异常组织。
清宫术适用于早期病例,子宫切除术则用于病情较重或复发的患者。
术后需进行病理检查,确认组织性质。
2、化疗是恶性葡萄胎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和依托泊苷。
化疗方案根据患者的β-hCG水平、肿瘤大小和转移情况制定,通常需要多个疗程。
化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3、定期随访是确保治愈的关键环节,患者需在治疗后定期检测β-hCG水平,观察其是否降至正常范围。
随访周期通常为每周一次,连续3次正常后改为每月一次,持续至少1年。
随访期间如发现β-hCG水平异常升高,需及时复诊。
4、恶性葡萄胎的治愈率与早期诊断密切相关。
高危因素包括高龄妊娠、既往葡萄胎病史和β-hCG水平异常升高。
妊娠早期如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剧烈呕吐或子宫异常增大,应及时就医检查。
5、患者治疗期间需注意营养支持,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瘦肉、新鲜蔬菜和水果。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有助于身体恢复。
恶性葡萄胎的治愈率较高,但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随访,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治愈效果并预防复发。
相信对于葡萄胎这个症状的出现人们都已经不是特别是陌生了吧,要知道这个疾病的出现会给很多女性朋友们带来极大的伤害,那么关于恶性葡萄胎的诊断方法... 恶性葡萄胎是一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属于高度恶性的肿瘤,主要由异常受精卵发育而成,表现为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生。
其核心特征是绒毛水肿、滋养细胞过度增殖,可能侵犯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其他器官。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化疗和放疗。
1、遗传因素恶性葡萄胎的发生与遗传异常密切相关,尤其是完全性葡萄胎,通常由空卵与单倍体精子结合后复制形成,染色体核型为46XX或46XY。
部分性葡萄胎则与双精子受精有关,核型为69XXX或69XXY。
这些染色体异常导致滋养细胞失控增殖,形成恶性病变。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高龄妊娠(超过35岁)或低龄妊娠(低于20岁)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既往有葡萄胎病史的女性复发风险较高。
长期接触化学物质或辐射也可能对妊娠滋养细胞产生不良影响。
3、生理因素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异常,尤其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过高,可能促进滋养细胞过度增殖。
免疫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机体无法有效清除异常细胞,从而发展为恶性葡萄胎。
4、病理表现恶性葡萄胎的病理特征包括绒毛水肿、滋养细胞增生和间质血管消失。
病变可能局限于子宫,也可能侵犯子宫肌层或转移至肺、脑、肝等器官,导致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感染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5、治疗方法恶性葡萄胎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结合化疗和放疗。
- 手术治疗:清宫术是首选方法,通过刮除异常组织减少出血风险。
对于病变广泛或转移的患者,可能需行子宫切除术。
- 化疗:常用药物包括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和依托泊苷,用于清除残留病灶或预防转移。
- 放疗:适用于转移性病变,尤其是脑转移患者,可通过局部放疗控制病情。
-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类、绿叶蔬菜,增强免疫力。
- 心理支持:患者可能面临焦虑和抑郁,需通过心理咨询或支持小组缓解情绪压力。
恶性葡萄胎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疾病,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患者应定期复查hCG水平,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营养和心理调节,以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