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克星顿的枪声的结果如何 莱克星顿的枪声的意义是什么

马背上的两个人,一个叫保尔·瑞维尔,一个叫威廉·戴维斯。
他俩都是北美争取民
【菜科解读】
马背上的两个人,一个叫保尔·瑞维尔,一个叫威廉·戴维斯。
他俩都是北美争取民族解放的秘密组织“自由之子社”的民兵战士。
他们在波士顿打探到总督兼英国驻军总司令盖奇即将派军队到康科德搜查反英秘密组织的军火仓库,并要逮捕爱国者领导人。
他们连夜骑马向各地的民兵报警。
他们很快来到近郊的莱克星顿村,把英国军队就要来搜查的消息告诉当地的民兵们,然后又飞身上马直奔康科德。
民兵们得到消息后,很快集合起来, 埋伏在树林里、公路旁,等候英军的到来。
19日清晨,天刚蒙蒙亮,800名穿着赭红色军装的英国轻步兵,在少校指挥官史密斯的带领下,乘着薄雾,偷偷地来到莱克星顿村边。
他们正要摸进村子,忽然发现村前的草坪上列队站着几十个村民。
这些人个个手握着枪, 怒视着英国人,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不知道是谁开了第一枪,英军少校指挥官史密斯挥动军刀命令英军士兵开火,的序幕被拉开,在激战中有8位民兵战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主要结果 由于敌众我寡,英军很快冲进村庄,并向康科德镇猛扑过去。
可是他们赶到时,民兵们早已把弹药库转移了,爱国者领导人也隐蔽起来。
英军除了糟蹋粮食外,什么也没有找到。
史密斯命令士兵赶紧撤退,可是这已经晚了,响起一阵阵枪声,一排排子弹从房顶、树林、草丛中射来,穿着红色军装的英国士兵成了活靶子,一批接一批倒下。
史密斯被打得,狼狈不堪地逃回波士顿。
这一仗,北美民兵共打死打伤英国士兵247人,取得辉煌的战绩。
莱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
这枪声像信号一样。
很快传遍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
从此,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火燃遍了北美大地。
莱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历史意义 “莱克星顿的枪声”也不仅仅是枪声的意思,而是转变成一个事件的代名词,即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此次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
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独立战争胜利后,人们把莱克星顿当作美国自由独立的象征,赞誉它是“美国自由的摇篮”。
美国人民还在莱克星顿镇中心区,树立了一座美国独立战争纪念碑。
碑座上是一尊手握步枪,头戴草帽的民兵铜像。
碑下刻着一段铭文:“坚守阵地。
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 随机文章当“原住民美国人”根本不是美国原住民时,为什么将它们称为“原住民”?8岁小康熙借钱遭拒绝!怒喊:朕日后定要杀你大臣下场曝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盘点,最近160万公里每4年造访地球一次俄罗斯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号称最先进导弹(实际不如战斧美国人为什么不吃米饭,小麦和玉米才是美国人的主食(营养更丰富)
莱芜4050社保补贴多少钱一个月,莱芜4050社保补贴新规2025年最新标准
一、2024年莱芜4050社保补贴申请流程二、莱芜4050社保补贴多少钱一个月,莱芜4050社保补贴新规2025年最新标准》》点击新社通app社保计算器,查询你的社保缴纳明细!新社通app数据所得,数据仅供参考。
顿国一开始不是投靠陈国的吗?为什么最后又投靠楚国
商水县地处淮水中上游段,是前朝殷商之地,周建立后,为了监管殷商旧民,武王分封了许多姬姓子爵国,集中在淮水流域,包括顿、沈、项、息、番、蔡、道、蒋、曾、唐等等。
春秋中期顿国由于陈国所迫,向南迁徙,至今河南项城南顿镇,历史上称为南顿。
“顿”字由来,“顿”字由“屯”和“页”组成,“屯”的甲骨文看上去就像一粒嫩芽,下有根须,上面一横表示大地,故“屯”的造字本义就是从地面上冒出一粒幼芽,所以《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四卦便是以“屯”命名,表示事物的起始阶段。
而“页”的甲骨文看上去就像一个人跪着的状态,《说文解字》释义:“页,头也。
”“屯”和“页”联起来就是屈膝跪地,将头低下去。
即“顿首”,古代“顿首”是一种高级礼仪,无论在祭祀或接待上司等高级场合都是必须的,《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很有可能,顿国的“顿”字就是因此而来。
西周时期,周王室威望尚高,各地诸侯还能相互并存,顿国当时依附比其强盛的姒国,两国关系还不错。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商水县出土春秋早期青铜器“原仲簠”,其铭文记载:“惟正月初吉丁亥,原仲作沦仲妫家母媵簠(fǔ)。
用祈眉寿,,永寿之。
”从铭文可以看出,陈国大夫原仲将女儿仲妫嫁往顿国,“原仲簠”是作为陪嫁物随往顿国的,是陈顿政治联姻的一个佐证。
那为何后来陈顿两国会反目?这就要关系到当时复杂的列国格局了。
春秋初期,在雄主的治理下逐渐强盛。
当时陈国的地缘位置被南北两大强国夹持着,北为郑国,南为楚国,陈国只好怀柔身边一系列小国来巩固自己的实力,顿国大概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与陈国联姻的。
但是,随着南边楚国北上图霸的日益逼迫,淮上一纵小国惶惶不安,为保自安,只得见风使舵,纷纷开始倒向楚国,顿国也没有坚持住,弃陈国而去,投靠了楚大哥。
陈国大怒,发兵攻打顿国,顿国应该是在这个时候被迫开始南迁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秋,楚成得臣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
取焦、夷,城顿而还。
”说得是,公元前637年秋季,楚国令尹成得臣帅师讨伐陈国,理由是陈国倾向于宋国,得了陈国的焦(见焦国篇)、夷之地,在顿地筑城后回国。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
”说得是,公元前635年,楚国包围陈国,然后将顿国国君顿子护送到新邑,使顿国复国。
不过这个时候的顿国已经不在原址上,据上述“(楚人)城顿而还”来看,顿国原来的都城成了楚地了。
很显然,顿国背叛陈国,陈国讨伐顿国,顿国被迫南迁,后来楚国借此出面干预攻打陈国,将顿国故地据为己有,然后安排逃亡到楚国的顿子南迁另建顿国。
据清代《春秋大事年表》记载:“顿子迫于陈,南奔楚,自顿南徙,故曰南顿。
”南迁后的顿国到了项城县(今项城市)境内。
南顿国实际上是楚国扶立的,之后南顿国事事唯楚大哥马首是瞻,春秋后期,顿国经常跟着楚大哥,只要楚国跟他国发生战争,小顿的身影必会出现。
《左传·襄公四年》记载:“楚人使顿间陈而侵伐之,故陈人围顿。
”说得是公元前568年,楚国教唆顿国占空子去打陈国,因此陈军包围了顿国。
《左传·昭公四年》记载:“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
”说得是公元前538年,楚国率领一班淮上小国讨伐,其中就包括顿国。
顿国本就弱小,再经连经兵乱折腾,可怜的小顿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
到了《左传·定公十四年》:“顿子牂(zāng)欲事晋,背楚而绝。
二月,楚灭顿。
”公元前496年,顿国国君牂想要事奉晋国,背叛楚国以及断绝与陈国的友好,二月,楚国灭亡顿国,国土划入楚国版图。
顿国亡国后,国人以国名为氏,但顿姓人极为少见。
随机文章苏洵〈辨奸论〉问题讨论秦始皇是成功的皇帝吗?清朝百姓为何不愿生女儿?因1「特殊制度」 当时人不敢说黑暗森林法则是什么,人类或早被外星文明当成猎物(传霍金认可)鲨鱼为什么怕海豚,鲨鱼为什么不吃海豚(海豚完胜鲨鱼/屌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