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唯一一次格外开恩而埋下亡国的祸根

【菜科解读】
秦始皇与韩非的法治思想非常投合。
韩非主张依法治国、法不阿贵,一切人都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事,不可“释法用私”,不可“释法术而任心治”,即使是君主也要“守自然之道”,使法律纯洁淳朴,普及万物而不遗。
但韩非彻底的依法治国主张与君主专制集权主义是存在矛盾的,而且这种矛盾是无法克服的。
如此看来,的统治只能是独裁统治。
独裁统治的最大特点是皇权大于国法,可以随心所欲地践踏法制,而无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权大于法的必然后果是权必乱法,法必阿贵,国必衰亡。
秦始皇做梦也不会想到,因为自己一次漫不经心的法外开恩而埋下了亡国的祸根。
中车书令赵高,因为犯了大罪,秦始皇责令蒙毅依法惩治。
蒙毅不敢枉法,判处赵高死罪,并除掉了他的宦官籍。
秦始皇却以赵高办事认真高效、勤勉敬业为由,赦免了赵高,恢复了他的官爵。
秦始皇选将用臣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对违反秦律者也是严惩不贷的,但却被赵高蒙蔽了双眼,只知道弃才可惜,不懂得德之不修的可恶,从中也可以看出,赵高是很善于伪装自己、迎合权贵的。
秦始皇在最后一次巡游天下时,病死于沙丘。
当时丞相、公子、中车书令赵高扈从。
赵高一向得到胡亥的崇信,很希望胡亥继位,执掌天下,又怨恨蒙毅曾依法惩治他而不为他开脱,因而有了害人之心,就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拥立胡亥为太子。
胡亥、李斯起初并不赞同赵高忤逆秦始皇的旨意,但赵高用能把稻草说成是金条的嘴巴,最终说服了他们。
赵高敢于冒杀身之祸阴谋立君,是因为他私心膨胀又工于心计,摸准了胡亥、李斯的软肋,这也是秦朝自变法以来人人奉行功利主义的恶果。
赵高之所以要矫诏把胡亥推上皇位,是因为他自信自己有办法随心所欲摆布胡亥。
经过赵高、李斯、胡亥的谋划,他们派使者以皇帝诏书的形式用罪名命令公子和蒙括自杀。
在那个君叫臣死臣必须死、父叫子亡子必须亡的封建社会,仁弱的扶苏只得选择自杀。
扶苏自杀后,蒙括感到疑惑而再次请求申诉。
使者将蒙括交付给执法官吏,换人顶替蒙括的职位。
使者回来报告,胡亥听到了扶苏的死讯,感念对先帝,为秦国一统天下、巩固政权、戍边卫国,功不可灭,就有点后悔自己和赵高、李斯做的过分了,想释放蒙括。
赵高害怕蒙氏再度受宠而执掌大权,心中怨恨他们。
蒙括攻城略地,战功卓著,又镇守边关十余载,声威震撼匈奴。
蒙毅是蒙括的弟弟,官至上卿,有贤能,为秦始皇所宠爱,外出则陪皇帝同乘一辆车,入内则侍奉在皇帝身边。
蒙括领兵在外守卫疆土,蒙毅在内出谋划策,他们号称忠信,所以诸将相很敬畏他们。
不除蒙氏,赵高寝食难安。
赵高假借为胡亥尽忠谋划的名义,想就此灭掉蒙氏,便进谗言说:“我听说先帝想提拔贤能的儿子立为太子很久了,而蒙毅劝谏说‘不可以’。
他明知您贤能而拖延着不让立,那就是不忠而迷惑君主。
以我愚见,不如杀了他。
”胡亥心有所动,便将蒙毅囚禁在代地。
此前已将蒙括囚禁在阳周。
秦始皇的丧车到了咸阳,下葬以后,太子即位为二世皇帝。
而赵高亲近,日夜毁谤蒙氏,搜求他们的罪过,检举弹劾他们。
识破赵高的进言规劝说:“我听说从前杀死他的贤明臣子而起用颜聚,暗地里采用的计谋而背弃与秦国的盟约,齐杀死他前代的忠臣而改用后胜的计策。
这三位国君,都各自因为用了改变旧规的人而丧失国家,祸及自身。
如今蒙氏兄弟是秦国的大臣和谋士,而国君打算一下抛弃他们,我私下认为是不可以的,我听说考虑问题轻率的人不能治理国家,只靠自己智慧的人不能保住国君。
诛杀忠良臣子而起用没有品行节操的人,那是对内使大臣们不能相互信任而对外使战士们离心离德,我私下认为是不可以的。
” 可惜,胡亥不听,而派御史曲宫乘驿车去代地,命令蒙毅说:“先主要册立太子而你却加以阻挠,如今丞相认为你不忠诚,罪过牵连到你们家族,我不忍心,就赐予你自杀吧,这对蒙氏家族也算是很幸运了。
你反复考虑考虑吧!” 蒙毅回答说:“要是认为我不能博得先主的心意,那么,我年轻时作官,顺从先主的意志而受宠,直到先主仙逝,可以说是能顺应先主的心意了吧。
要是认为我不了解太子的才能,那么,唯有太子能陪侍先主,周游天下,远远超过其他各位公子,我还有什么怀疑的。
先主举用太子,是多年的深思积虑,我还有什么话敢进谏、还有什么计策敢谋划呢!不是我借口来逃避死罪,只怕牵连羞辱了先主的名誉,希望大夫为此认真考虑,让我死于真实的罪名。
况且顺理成全是正道所珍贵的;严刑杀戮是正道所鄙贱的。
从前杀死三位贤臣为他殉葬,判处而其并无罪过,因此,秦穆公死后立为‘缪’。
昭襄王杀死武安君,杀死伍奢,吴王杀了。
这四位国君,都犯了重大的过失,遭到普天下人的责怪,认为他们是不贤明的国君,因此在各诸侯国中名声狼藉。
所以说:‘用道义治理国家的人,不杀害没罪的臣民,而刑罚不施于无辜的人身上。
’希望大夫认真地考虑!”使者知道胡亥的意图,听不进蒙毅的申诉,结果把他杀了。
二世皇帝又派遣使者前往阳周,命令蒙恬说:“您的罪过太多了,而您的弟弟蒙毅犯有重罪,依法要牵连到您。
” 蒙恬说:“从我的祖父到他的,为秦国累积功劳和信义在秦已经三代了。
如今我统兵三十多万,虽然我被囚禁,但是,我的势力足可以反叛。
然而,我知道必死无疑却坚守节义,是不敢辱没祖宗的教诲,不敢忘掉先主的恩宠。
从前刚刚即位,还没离开幼儿的襁褓,旦背着成王上朝,终于平定天下。
到成王病情严重得很危险的时候,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黄河,祈祷说:‘国君年幼无知,是我当权执政,若有罪过祸患,我来承受灾难。
’就把这些祷语记录下来,收藏在档案馆里,这可以说是尽忠了。
到了成王能治理国家时,有奸臣造谣说:‘周公旦想要作乱已经很久了,大王若不戒备,必定出大事。
’成王于是大发雷霆,周公旦逃奔到。
成王到档案馆审阅档案,发现周公旦的祷告书,这才流着眼泪说:‘谁说周公旦想要作乱呢!’杀了造谣生事的那个大臣,请周公旦回归。
所以《周书》上说:‘一定要多方反复地咨询审察。
’如今我蒙氏宗族,世世代代没有二心,而事情最终如此,这一定是谋乱之臣叛逆作乱、欺君罔上的缘故。
周成王犯有过失而能改过振作,终于使兴旺昌盛;夏杀死关龙逢,商纣杀死王子而不后悔,最终落个身死国亡。
所以我说犯有过失可以改正振作,听人规劝可以察觉警醒。
多方反复地考察,是圣明君主的法则。
凡我所说的话,不并是为了逃避罪责,求得免于惩处,我准备以忠言进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考虑遵循正道。
” 使者说:“我接受诏令对将军施以刑法,不敢把将军的话转报皇上听。
”蒙恬沉重地叹息说:“我怎么得罪了上天,要无过而死呢?”过了很久,才慢慢地说:“我的罪过本来是该死啊。
起自临洮,连接到辽东,我筑长城、挖壕沟一万余里,这其间不会不切断地脉吧?这就是我的罪过。
”于是吞下毒药自杀了。
胡亥即位后,任赵高为郎中令,宫内外之事皆依其谋划。
赵高因自己“素小贱”,地位卑微,如今虽有二世为靠山,也恐众臣及诸公子不服,所以鼓动二世诛杀大臣:“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生平所不可者。
”二世也觉得:“大臣不服,官吏尚强”,一帮兄弟还有争皇位的危险。
因此,就决意“诛大臣及诸公子”,以巩固自己的皇位。
赵高与秦二世合谋,网织罪民,大肆杀戮忠臣和胡亥的兄弟姐妹。
虽婴劝谏,但二世仍然肆意妄为,“法令诛罚日益刻深”。
许多大臣被杀,公子中有十二人被处死在咸阳街市,十位公主遭受分尸酷刑死在杜县,家中财物都被抄没收入官府,互相株连被判罪的人不计其数。
二世还曾下令:始皇后宫无子者,一律为始皇殉葬,成为秦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殉。
二世唯恐为做工的工匠泄漏内部机密,竟于尸体下葬后,将所有在墓内工作的工匠统统埋在墓内,制造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惨剧。
同时,胡亥继续建造阿旁宫,修筑直道和驰道,赋税征收越发严重,兵役徭役没有止息。
面对奸臣当道、严刑峻法和沉重的税役负担,上至大臣,下至黔首,都生活在重压和惶恐之中,打算反叛的人越来越多。
陈胜、吴广等人在大泽乡起义后,英雄豪杰相继鼎立,自立侯王,反叛秦朝。
李斯的儿子李由任三川郡郡守,可群盗吴广等部向西攻取土地,过往出入郡境李由不能加以禁止。
击败驱逐吴广等部后,朝廷使者到三川郡调查的络绎不绝,责问李斯身居三公高位,为何让群盗猖狂到这个地步。
李斯恐慌害怕,又十分看重高爵厚禄,不知计从何出,于是迎合胡亥的心意,乞求获得宽恕,上书阐述:实行严厉的督察考核官吏的制度,是帝王之道,驭臣之术,兴国乐君之要。
胡亥很高兴,于是实行督察考核的制度越发严厉,向百姓征税多的称为“明吏”,杀人多的称为“忠臣”,弄的民怨更加沸腾。
后来,赵高诬陷李斯和其子李由谋划造反,诛灭了李斯的三族。
被赵高玩弄于股掌之上的秦二世,也被赵高逼得自杀。
赵高拿过皇帝的玺印佩带在身上,左右侍卫、群臣百官无人相随。
赵高一登宫殿,宫殿就像要倒塌下来,这样一连三次,赵高自知天意不从,群臣不许,就招来秦始皇的弟弟子婴,将玺印交给他。
子婴即位后,既痛恨又害怕赵高,就假托有病不上朝听政,与宦官韩谈及其儿子密谋杀死赵高。
赵高前来谒见皇上,请求探病,子婴趁机召见入宫,命令韩谈刺杀赵高,并诛灭赵高三族。
子婴在位三个月,沛公兵入咸阳,子婴降,后被项王杀死。
随机文章甄嬛心计太可怕!硬要靠「蝴蝶」复宠 原因必让安陵容气炸历史这么有趣,为什么历史课本却这么无聊?真实的孙悟空有多凶残,屠杀千余猎户吓死黄袍怪无辜儿子长剑10巡航导弹威力,杀伤范围2公里能瞬间摧毁万吨级舰艇蛇类祖先厚针龙图片,身躯像蛇长有双足神似中国神龙(现今已灭绝)
秦始皇陵墓迟迟没有挖?
整体图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秦始皇陵墓里面到底有没有水银?就算有的话到底有多少的水银? 第一个问题里面是必然有水银的,经过专家的探测,发现陵墓土壤表面的土壤,汞含量超高。
第二个问题就是有多少,《史记》里面记载,秦始皇陵墓的地宫内,以水印为百川江河大海据说保守量拥有 100 万吨水银,(估计只会更多)秦始皇也是真的厉害,具有穿透力,和非常重要的大局思维,以及高明的远见,据说是 13 岁的时候就开始修建,并命令大臣绘制了一副完整的陵墓图,前后历时了38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 人,最终也没有修建完成。
陵墓里面不仅有日月星辰,还有江河湖海,以及各种各样奇珍异宝。
经过氧化的据说刚开始挖的时候,里面的兵马俑是带有颜色的,打开之后经过了氧气的氧化,就慢慢的变了一副颜色,这也就证明了没挖之前里面是密不透风的所以才可以保持着原本的颜色,以及陵墓里面其他的东西也跟着被氧化掉了。
没有完全氧化的据说现代的考古学家,并不是第一个开墓的,在考古的过程中考察队也发现了被人开辟过的道路,根据传说是项羽,但是也只是传说。
秦始皇的四项工程,每一项都震惊世界,每一项你都听过
秦始皇陵这是秦始皇给自己修建的陵墓,但这个陵墓规模真的有点大,仅修建时间就长的可怕。
在公元前247年,秦王嬴政开始建秦始皇陵,到公元前208年,也就是秦二世二年才完工,整整历时39年。
建了39年的项目,不宏伟、不出名都难。
正因如此,秦始皇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皇帝陵。
它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骊山北麓,呈覆斗形,高约51米,底面周边长约1700余米。
根据相关记载,在秦始皇陵中还有各类宫殿,里面有许多奇异珍宝,包括我们现在熟知的兵马俑。
秦始皇陵的设计者是秦国丞相李斯,由少府章邯出任监工,在全国征集约70万人参加建设,在整个修建过程中,人数最多时将近80万人。
同时期如此规模的皇帝陵墓,世界上再难发现第二座了。
万里长城这是秦始皇修筑的一道墙,用来抵御北方匈奴,只是这道墙太长了,所以称之为万里长城。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带领大军向北击败匈奴之后开始修筑这道墙。
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实际上是在原先战国时期秦国的长城、赵国的长城和燕国的长城基础上修建起来,形成一条西起临洮 今甘肃岷县,东至朝鲜平壤西北部,途经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河北等地,共计一万多里的长城。
根据相关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100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长城是雄壮的,可这样的劳力之苦只有当时的百姓知道,但却给了后世添加了一笔历史文化财富。
秦直道这是秦始皇修筑的交通干道,类似于现在的高速公路。
从公元前212年由蒙恬带着30万人开始建造,但哪一年建好,没有找到相关资料记载,只知道蒙恬自杀时,秦直道还没建好。
秦二世继位后继续建造。
秦直道一直用到了清朝之前,总长大约800公里,途经内蒙古、甘肃、陕西。
起点为陕西淳化县,终点为内蒙古包头市。
宽度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
这或许是古代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阿房宫这是秦始皇为了扩大政治中心,改善自己的办公环境,决定修建的新宫殿。
在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动用70万人,在陕西省西安市正式开始修建有天下第一宫之称的阿房宫,到公元前207年还没有建好,随着秦朝灭亡,阿房宫停工。
期间,秦朝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都因为谏言不要再造阿房宫了,得罪秦二世胡亥,被杀了。
在整个规划中,阿房宫应该是一个宫殿群,其中前殿相当于是阿房宫规划中的一期工程。
有相关史料记载,阿房宫前殿东西长度大概700米,南北宽度大概115米,面积近八万平方米,这个前殿修成后可以坐万人。
但秦始皇只修建到地基就去世了。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在阿房宫前殿和其它宫殿全部建造完后,还要建天桥,可以从前殿直达终南山,并且在山上建宫阙。
阿房宫也是秦始皇四大工程唯一没有完成的工程,给了后世无数的遐想。
结束语秦朝的国祚只有14年,却修建了如此巨大的四个工程,总计动用人力300万左右,占到全国人口的八分之一,还没加上全国其它地方的各类项目,如此沉重的徭役,也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