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元帝不娶贵族少女,为什么偏偏娶了一个丧偶妇人?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5 点击数:
简介:中国有句叫“皮里阳春”,却在被改为“”,这是因为什么?这是因为,因为郑阿春的子孙是晋朝的,百姓必须避郑阿春的名讳。

郑阿春本是的妃子,司马睿还是丞相时娶她为夫人,

【菜科解读】

中国有句叫“皮里阳春”,却在被改为“”,这是因为什么?这是因为,因为郑阿春的子孙是晋朝的,百姓必须避郑阿春的名讳。

郑阿春本是的妃子,司马睿还是丞相时娶她为夫人,当时她不过是一个穷寡妇,这是因为什么? 郑阿春河南荥阳人,她是临济郑合孙女,安丰太守长女,按理说她也算官家千金,可是她年幼时父母双亡,别无兄弟,仅有姐妹四人。

郑阿春第一次嫁人,嫁给渤海人田某,这段婚姻很短暂,郑阿春生下一个男孩后不久后,田某就病故了,郑阿春的夫家穷困,没给她留财产,养不了她。

而她又没有兄弟,于是她就带着孩子投奔舅舅濮阳人吴某。

濮阳人吴某倒是很有钱,给外甥女一碗饭吃,一间房住,白养着她,不在话下。

中国古代的富人一向有周济穷亲戚的习惯。

郑阿春也很有眼色,并没有在舅舅家养尊处优,而是陪伴舅舅的女儿。

这一陪伴,可陪伴出了她的荣华富贵。

建兴三年(公元315年),琅琊王司马睿担任丞相,他的结发妻子虞病逝了,司马睿打算纳郑阿春舅舅吴某的女儿作夫人。

古代人信天命,干什么都要占卜看相。

司马睿请了一个相士给吴小姐看相,这时郑阿春与的女儿一起游后花园,并肩站着,相士看见郑阿春后,对司马睿说:“女虽是寡妇,但却是大贵之相,宜家宜室,比吴氏的女儿强多了。

” 就这一句话,让司马睿改变了主意,不想娶年轻美貌的吴家千金,而要娶郑阿春这个穷寡妇。

建武元年,司马睿纳郑阿春为夫人,对她很是宠爱,不到一年,郑阿春生下一子司马焕,因为司马睿喜欢郑阿春,所以也特别钟爱郑阿春的儿子司马焕。

不知道郑阿春的舅舅吴某会不会后悔收留她,因为她,把女儿当贵夫人的好事给搅了。

到底真是郑阿春命贵,还是相士可怜她才这样说的,谁也不知道。

反正郑阿春变凤凰,飞上枝头变彩凤了。

一个穷苦无孤的穷寡妇居然能有这样的好事,看来机会很重要,如果郑阿春不到舅舅家居住,就不会遇到这样的好事。

所以说,穷人要是想富贵,一定要进入富贵人经常出入的地方,才会有奇迹发生。

太兴元年(公元318年),司马睿称帝,是为晋元帝。

司马睿最爱的女人就是他的结发妻子虞孟母,他追封原妻子虞孟母为元敬皇后,不再另立皇后,册封郑阿春为夫人。

司马睿不立郑阿春为皇后,可能是因为郑阿春在他心里不如他的结发妻子虞孟母,也可能是为了封建社会注重发妻的规矩,或者是为了太子,郑阿春有儿子,却不是太子生母。

但司马睿不封郑阿春为皇后,却给了她很多补偿,虽然郑阿春只是夫人,但晋元帝令太子司马绍、东海王司马冲、武陵王都按母亲之礼事侍奉她。

就在这一年,郑阿春的儿子司马焕病重,晋元帝司马睿很担心,为此撤减膳食,封司马焕为琅邪王。

可是不久之后,琅邪王司马焕夭折,年仅两岁,晋元帝司马睿十分悲痛。

古代人对幼儿夭折很不看重,可是晋元帝司马睿却让琅邪王司马焕用成人之礼下葬,建起陵园,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琅邪国右常侍孙霄劝谏,晋元帝司马睿却不听从。

这是因为他爱郑阿春,也,非常爱郑阿春的儿子。

太兴三年(公元320年),郑阿春又生下一子,受封琅邪王。

永昌元年(公元323年1月3日),晋元帝司马睿驾崩了,太子司马绍即位,是为晋明帝。

由于郑阿春的儿子司马昱出继琅邪王系,为晋元帝之父琅邪恭王司马觐的嗣孙,所以郑阿春没能封为太妃,改称建平园(晋元帝的陵园)夫人。

咸和元年(公元326年),郑阿春病逝。

虽然她的儿子司马昱出继琅邪王系,却坚持为她服丧,可见母子情深。

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司马昱改封为会稽王,朝廷追封郑阿春为会稽太妃。

后来郑阿春的儿子司马昱以宗亲身份辅政,兼领琅邪、会稽两国。

咸安元年(公元371年),权臣立司马昱为帝,是为晋简文帝。

郑阿春果然是大贵之命,她的儿子当皇帝了, 但简文帝司马昱的日子过得不好,他在桓温的逼迫下,身陷困境。

咸安二年(公元372年),晋简文帝在位不到一年就崩驾了,他没有时间精力来追尊生母郑阿春。

但简文帝司马昱还是挂念着生母郑阿春的,他临终前封少子为琅邪王,领会稽国,祭祀太妃郑阿春。

晋简文帝驾崩后,太子司马曜即位,是为晋孝武帝。

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晋孝武帝司马曜追尊他的亲祖母郑阿春为简文。

穷寡妇郑阿春的子孙成了皇帝,虽然她生前没有被封为皇后、太后,可是死后加封为太后,也算是尊荣至顶。

只因相士的一句话,郑阿春从带着一个拖油瓶的穷寡妇变成丞相夫人,然后一步步走向辉煌,成为皇帝最宠爱的妃子,生了王爷,后来她的儿孙当了皇帝,她被追封为太后,她的命不但比表妹吴氏强,说不定比她丈夫的结发妻子虞孟母还强,最少郑阿春生前享受过皇帝妃子的富贵。

随机文章西班牙斗牛比赛视频曝光,28岁小伙被牛刺穿胸部死亡俄罗斯不明飞行物干扰导弹中心,300米飞行物险酿核战争欧洲多国天降橙雪,黄橙橙的一片好像世界末日(火星版大雪)小行星带最大的小行星灶神星,直径525公里曾被两次撞击助力恋爱的黑暗效应,让你免除第一次见面的尴尬(加快推到进度)

晋中社保卡可以当银行卡用吗?2025年晋中个人社保卡每月交多少,职工一年交多少钱?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

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那么晋中社保卡每年需要缴纳多少钱?接下来随新社通app小编一起了解社保卡费用具体详情吧。

一、晋中职工社保卡每年交多少钱?晋中个人社保卡缴费最新费用是多少?  以柯某职工社保为例,费用如下图:  由上图得知,柯某社保卡一年需要缴纳5083.67元,个人部分每月需要缴纳423.64元,若您想要了解明细点击新社通社保计算器,来了解一下明细吧。

提示:每个城市每年设定的最低缴纳基数(即劳动者月收入)各有差异,但总体上遵循着相似的原则,即按比例进行缴纳。

二、晋中社保交满15了能拿多少钱?晋中社保退休工资计算公式是怎么样的?晋中社保养老金计算公式最新(附在线计算器)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计发基数*累计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余额/计发月数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指数*计发基数*视同缴费年限*1.2%其中,计算公式不相同,我们用在吉林退休网友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吉林2022年的计发基数则为7604元,个人平均缴费指数0.9,该网友累计缴费年限为30年(含视同缴费年限6年),退休时账户余额为110000元,视同缴费指数为1.1,吉林的过渡性指数为1.2%,我们算算这位网友退休时的养老金情况如何。

基础养老金=(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计发基数*累计缴费年限*1%=(1+0.9)/2*7604*30*1%=2167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余额/计发月数=110000/139(60岁退休计发基数为139)=791元。

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指数*计发基数*视同缴费年限*1.2%=1.1*7604*6*1.2%=602元。

所以这位吉林退休人员的养老金=791+2167+602=3560元。

各地公布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具体需以个人情况及当地有关部门法规为准。

三、晋中职工社保卡个人社保缴纳比例是多少?晋中职工社保卡缴费比例参考如下:1.养老保险:个人缴费8%,单位缴费22%。

2.医疗保险:单位缴费10%,个人缴费2%+3元;3.失业保险:单位缴费1%,个人缴费0.2%;4.工伤保险:在0.5%~2%之间;5.生育保险:单位缴费0.8%,个人不交钱。

6.公积金:单位和个人各缴纳工资的12%。

司马光对三家分晋有着怎么样的看法?他有着怎么样的见解

在《》的开篇,司马光就记述了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的事,因为这一事件是中国从春秋时期走向战国时期的开端,因此,司马光对此展开了长篇评论。

“才胜德谓之小人”,就是此中,对晋国的智伯为何灭亡的评论中的一句话。

司马光的这段对才德如何区分的评论虽然不长,但对如何识别和使用人才却有很重要的判断和警示意义。

现将该文录下,以资研读。

“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能辩,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镕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

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这段评论,源于晋国大夫智宣子准备立智瑶(即智伯)为智氏家族的继承人,而智果不同意,认为智瑶才胜于德,会给智氏家族带来灭族之灾。

智宣子不听,智果只好给自己全家改了姓,结果,智氏家族在智伯的带领下果然亡族,只有改了姓的智果全家独存。

这段评论的意思是:智伯的灭亡,是因为他的才能超过了他的品德。

本来,才能和德行是不相同的两个概念,而世俗之人却不能辩别这一点,把才能和德行统统称之为贤能。

这就是因此用错人的原因。

耳聪目明刚毅果敢叫做才能,品行正直中庸平和叫做德行。

才能,是德行的辅助和资本;德行,是才能的前题和统帅。

云梦出产的竹子,能制造天下最强劲好箭,然而,竹杆不经过揉曲矫直,不安箭翎,不治括端,那么,竹箭就不能射穿坚硬的东西。

棠溪出产的金属,能制造天下最锋利的宝剑,然而,金属不熔铸于范模内,不经锻打,不经柔石磨砺,就不能成为利剑去击刺强韧的东西。

所以,才能德行全备的人称之为“圣人”,才能德行全无的人称之为“愚人”;德行胜于才能的人称之为“君子”,才能胜于德行的人称之为“小人”。

大凡选取人才的原则是,假如没有圣人或者君子这样的人才可供选取,与其选得小人,不如选得愚人。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君子会挟持才能而行善,小人则会挟持才能而作恶。

挟持才能做善事的,善事没有做不到的;挟持才能做恶事的,恶事也没有做不到的。

愚人虽然想做不好的事,然而他的智力不足以周全他去成恶,他的能力不足以胜任他去逞凶,譬如小狗搏咬人,人很容易制服它;而小人的智力足以实现他的奸邪,勇力足以发泄他的暴虐,这是般的凶狂,他们的危害不是更严重吗?但凡有德行的人,常常受到人们的敬重;而有才能的人,往往得到人们的喜爱。

被喜爱的容易得到亲近,被敬重的却容易被疏远,这也是考察人才者为什么很多时候会被才能蒙蔽而遗忘德行的原因。

从古至今,邦国的乱臣,家族的败子,因为才能有余而德行不足,以致于倾覆灭亡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岂止只有智伯一人呢!所以,治理邦国、管理家族的人,如果能够审视才能与德行的区别,知道把哪个摆在前,哪个摆在后,那么,还会怕发生用错人的事情吗? 以上的评论可以看成是司马光的德才观,这种德才观是很值得后来者借鉴的。

重才而不重德,也正是如今用人的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

倘若用人者都能借鉴司马光的德才观,以史为鉴,把德行放在第一位,或许我们的社会就会比当下和谐许多了。

随机文章宋朝七大皇后真人大PK 被金人俘虏「赐浴」的朱皇后超美汉武帝马邑之谋之后未来的中国600吨重型运输机,超越美俄成空中巨无霸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样子,是炙热奇点没有时间和空间宇宙空间是无限的吗,爱因斯坦的理论E=mc^可证明宇宙无限大

加入收藏
               

晋元帝不娶贵族少女,为什么偏偏娶了一个丧偶妇人?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