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恐龙蛋化石的研究揭示恐龙灭绝新机制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2-09-21 点击数:
简介:图1 白垩纪末期山阳盆地生活的三种主要恐龙类型:窃蛋龙类、鸭嘴龙类和暴龙类(赵闯 绘)图2 图中表示的是山阳盆

【菜科解读】

中国恐龙蛋化石的研究揭示恐龙灭绝新机制


图1 白垩纪末期山阳盆地生活的三种主要恐龙类型:窃蛋龙类、鸭嘴龙类和暴龙类(赵闯 绘)


中国恐龙蛋化石的研究揭示恐龙灭绝新机制


图2 图中表示的是山阳盆地的岩性柱(A和B)、磁极性序列(C),天文调谐结果(D)、恐龙化石分布(E)以及海洋氧同位素记录在白垩纪末期的变化(F和G),指示盆地内的恐龙在其灭绝前的200万年间多样性很低,且古气候、尤其是温度的变化对恐龙的多样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 供图)


中国恐龙蛋化石的研究揭示恐龙灭绝新机制


图3 图A、B展示的是秦岭东部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在晚白垩世的变化,显示恐龙多样性在7200万年前后降低。

图c显示的目前发现的恐龙化石点在6600万年前的全球分布情况,显示恐龙化石主要分布在北美西部和东亚地区,秦岭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将是对全球恐龙化石库非常重要的补充(作者 供图)


中国恐龙蛋化石的研究揭示恐龙灭绝新机制


产自山阳盆地内的瑶屯巨形蛋


(神秘的地球uux.cn)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恐龙是公众最为熟知也最为着迷的一类古生物。

自2.35亿年前的晚三叠世出现以来,随着地球环境的更替,它们也上演着属种的演进,在地球上存活长达1.7亿年之久,直到6600万年前从地球上消失,其灭绝之谜成为了世人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科学家一直没有停止找寻恐龙在地球上消失的原因。

关于恐龙灭绝的各种假说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地外因素,如小行星撞击假说,也有地内因素,如印度徳干火山爆发等,但都与重大地质事件相关联。

其实,要回答好恐龙灭绝之谜,最为核心的还是要依托于恐龙在地球上生存的时空记录,但由于陆相地层记录的不完整性和区域差异,给这一问题的解答造成了全球对比上的困难。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单位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对陕西山阳盆地开展了系统的古生物学、磁性地层学、旋回地层学等工作,为解答恐龙灭绝之谜提出了新的认识。

 


陕西山阳盆地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备研究晚白垩世-古新世恐龙灭绝之谜的陆相盆地。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北大学薛祥煦教授领衔的地学前辈们在秦岭东部地区陆续发现了晚白垩世恐龙骨骼、恐龙蛋和古新世哺乳动物,并初步建立了该地区白垩系-古近系的陆相地层框架,为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恐龙蛋作为恐龙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主要载体,不仅可以反映恐龙的繁殖习性,同时其在地层中的富集埋藏规律很好的反映了恐龙生存时期的古环境信息。

研究团队在山阳盆地晚白垩世山阳组系统采集了1000多件原位埋藏的恐龙蛋和蛋壳标本,恐龙蛋类型主要为瑶屯巨形蛋、长形长形蛋和坪岭叠层蛋,其母体恐龙分别为窃蛋龙类和鸭嘴龙类,这与山阳盆地恐龙骨骼化石所代表的恐龙类型十分吻合(图1),另外该盆地内还产有少量的暴龙类骨骼。

恐龙蛋和恐龙骨骼表明当时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为确定山阳盆地恐龙化石所在地层的地质年代,团队在山阳盆地开展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研究。

研究人员在山阳盆地的4个代表性剖面上采集了3538块古地磁定向样品,经过对样品古地磁实验结果分析确定了9个极性带。

在山阳盆地中可识别出一层由砾岩层和富含绿色圆斑层组成的标志层,该标志层之下出现了大量原位埋藏的白垩纪恐龙化石,而标志层之上出现了古新世特有的阶齿兽类,据此可确定该标志层是白垩纪到古近纪的过渡地层,包含白垩纪-古近纪界线(KPB)。

该标志层内的古地磁样品均记录负极性(R2),因此可将该负极性带(R2)唯一对应于第29个负极性期(C29r)(前人研究表明KPB位于C29r)。

C29r极性期的年龄为6638万年到6570万年,山阳盆地中记录这个极性(R2)的地层年龄就可以精确限定。

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表明山阳盆地在晚白垩世到古近纪期间没有经历大的构造活动,其沉积地层基本连续。

因此,可将其余的8个极性带分别对应到标准的地磁极性序列,从而确定山阳盆地不同层位的地层年龄(图2)。

 


#p#分页标题#e#

为进一步提高地层的年龄精度,研究人员在山阳盆地内以5厘米间隔连续采集了5466块岩石标本,利用天文轨道调谐方法在磁性地层学结果基础上对地层年龄进行了10万年分辨率的划分。

至此,研究人员获得了山阳盆地44个连续恐龙蛋化石层位的高分辨率年龄,为分析白垩纪末期恐龙多样性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学基础。

 


年代学结果显示山阳盆地恐龙化石分布的时限是6824万年到6638万年前,表明山阳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在其灭绝前的约200万年间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综合秦岭东部其他晚白垩世盆地,以及山东莱阳、广东南雄等地发现的恐龙化石,研究人员发现在7200万年前后中国的恐龙多样性有一个明显的降低趋势,这与北美西部的恐龙化石分布特征有相似之处,因此该研究认为恐龙多样性在晚白垩世的降低很可能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图3)。

 


这项研究结果为我们认识恐龙的灭绝过程和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和视角。

恐龙属于卵生动物,恐龙蛋的孵化成功率直接决定了恐龙种群的繁盛与否。

恐龙蛋的孵化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甚至二氧化碳浓度。

因此,该项研究认为,在晚白垩世时期,随着自然生态系统和恐龙自身的协同演化,恐龙多样性发生了持续性衰退,降低了恐龙这个类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并导致其无法从由德干火山爆发或小行星撞击等重大灾害事件所引起的环境剧变中生存和复苏,从而最终走向灭绝。

 


近日,该项研究以“Low dinosaur biodiversity in central China 2 million years prior to the end-Cretaceous mass extinction”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综合性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88103,41888101,41672012,41874079,42004052,42030205)和中科院先导专项(XDA17010403,XDB26000000,XDB41010304)的联合资助。

(原标题:中国恐龙蛋研究揭示恐龙灭绝新机制)


文章链接:https://www.pnas.org/doi/full/10.1073/pnas.2211234119


相关:我校研究团队提出恐龙灭绝新认识


(神秘的地球uux.cn)据地大新闻网(记者王俊芳):恐龙是公众最为熟知的古生物。

是什么导致66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长期以来,这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话题,小行星撞击和大型火山爆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近日,来自我校、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对陕西山阳盆地开展的系统的古生物学和年代学研究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为恐龙灭绝之谜提出了新认识。

研究认为,恐龙多样性在晚白垩世的降低,很可能是恐龙灭绝的的另一重要原因。


该研究成果以《恐龙在其灭绝前200万年间的低多样性》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要回答好恐龙灭绝之谜,最核心的是要依托于恐龙在地球上生存的时空记录。

”论文的第一作者韩非博士介绍,恐龙蛋不仅可以反映恐龙的繁殖习性,同时其在地层中的富集埋藏规律,也可以反映恐龙生存时期的古环境信息。


研究团队用了7年时间,在我国陕西商洛地区山阳盆地的上白垩统红色砂岩中,系统采集了1000多件原位埋藏的恐龙蛋和蛋壳标本。

研究发现,山阳盆地恐龙蛋类型主要为瑶屯巨形蛋、长形长形蛋和坪岭叠层蛋,其母体恐龙分别为窃蛋龙类和鸭嘴龙类,这与山阳盆地恐龙骨骼化石所代表的恐龙类型十分吻合。

恐龙蛋和恐龙骨骼表明,当时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为确定山阳盆地恐龙化石所在地层的地质年代,该团队在山阳盆地开展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研究,从而获得了山阳盆地44个连续恐龙蛋化石层位的高分辨率年龄。

年代学结果显示山阳盆地恐龙化石分布的时限是6824万年到6638万年前,表明山阳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在其灭绝前的约200万年间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综合秦岭东部其他晚白垩世盆地,以及山东莱阳、广东南雄等地发现的恐龙化石,研究人员发现在7200万年前后中国的恐龙多样性有一个明显的降低趋势,这与北美西部的恐龙化石分布特征有相似之处,因此该研究认为,恐龙多样性在晚白垩世的降低很可能是一个全球性现象。


#p#分页标题#e#

这项研究结果为认识恐龙的灭绝过程和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和视角。

恐龙属于卵生动物,恐龙蛋的孵化成功率直接决定了恐龙种群的繁盛与否。

恐龙蛋的孵化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甚至二氧化碳浓度。

因此,该项研究认为,在晚白垩世时期,随着自然生态系统和恐龙自身的协同演化,恐龙多样性发生了持续性衰退,降低了恐龙这个类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并导致其无法从由德干火山爆发或小行星撞击等重大灾害事件所引起的环境剧变中生存和复苏,从而最终走向灭绝。


我校地空学院王华沛教授课题组的韩非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王强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先导专项的联合资助。


相关:远古发现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或许是它……


(神秘的地球uux.cn)据新华社(金地 张泉):66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之谜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界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包括著名的小行星撞击假说等。

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家对恐龙蛋的一项最新研究从恐龙多样性演化的角度出发,揭示了恐龙灭绝新机制。

相关成果近日已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恐龙蛋作为恐龙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主要载体,不仅可以反映恐龙的繁殖习性,其在地层中的富集埋藏规律也能反映恐龙生存时期的古环境信息。

由中科院古脊椎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在我国恐龙蛋的一处富集埋藏地——陕西山阳盆地开展了系统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为解答恐龙灭绝之谜提供了新的依据。


据介绍,团队在该盆地采集了1000多件原位埋藏的恐龙蛋和蛋壳标本,此外这里还发现了少量暴龙类和蜥脚类骨骼。

对这些恐龙蛋和恐龙骨骼的分析表明,山阳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在其灭绝前约200万年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综合我国其他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此次研究认为,在约7200万年前我国的恐龙多样性出现明显的降低趋势,这与北美西部的恐龙化石分布特征有相似之处。


这项研究结果为认识恐龙的灭绝过程和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和视角。

恐龙属于卵生动物,恐龙蛋的孵化成功率直接决定了恐龙种群的繁盛与否。

恐龙蛋的孵化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甚至二氧化碳浓度。

因此,该项研究提出,在晚白垩世,随着自然生态系统和恐龙自身的协同演化,恐龙多样性发生了持续性衰退,降低了恐龙这个类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并导致其无法在由火山爆发或小行星撞击等重大灾害事件所引起的环境剧变中生存和复苏,从而最终走向灭绝。


相关:中国恐龙蛋研究揭示恐龙灭绝新机制


(神秘的地球uux.cn)据《光明日报》(齐芳):6600万年前,雄霸地球的恐龙消失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恐龙的灭绝?是小行星撞地球,是气候变化,还是大面积火山爆发?


答案或许不这么简单——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机构的科学家对陕西山阳盆地恐龙化石开展了系统性研究,提出了一种恐龙灭绝可能的新机制:在晚白垩世时期,随着自然生态系统和恐龙自身的协同演化,恐龙多样性发生了持续性衰退,降低了恐龙这个类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导致其无法在由火山爆发或小行星撞击等重大灾害事件所引起的环境剧变中生存和复苏,从而最终走向灭绝。


研究结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综合性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这项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强副研究员解释:“要回答好恐龙灭绝之谜,还是要依托恐龙在地球上生存的时空记录,但陆相地层记录的不完整性和区域差异,给这一问题的解答造成了全球对比上的困难。

”这项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


“陕西山阳盆地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备研究晚白垩世-古新世恐龙灭绝之谜的陆相盆地,西北大学薛祥煦教授领衔的地学前辈们初步建立了该地区白垩系-古近系的陆相地层框架,为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强说,科学家们此次重点对该盆地发现的恐龙蛋化石进行了研究,“恐龙蛋不仅可以反映恐龙的繁殖习性,其在地层中的富集埋藏规律也能很好地反映恐龙生存时期的古环境信息。


#p#分页标题#e#

研究团队在山阳盆地晚白垩世山阳组系统采集了1000多件原位埋藏的恐龙蛋和蛋壳标本,恐龙蛋类型主要为瑶屯巨型蛋、坪岭叠层蛋等,其母体恐龙分别为窃蛋龙类和鸭嘴龙类,这与山阳盆地恐龙骨骼化石所代表的恐龙类型十分吻合。

另外该盆地内还产有少量的暴龙类骨骼。

王强说:“研究发现,恐龙蛋和恐龙骨骼表明当时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为确定山阳盆地恐龙化石所在地层的地质年代,团队在山阳盆地开展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研究,尤其是高精度地确定了恐龙蛋化石发现地层的“年龄”,为分析白垩纪末期恐龙多样性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学基础。


王强说:“年代学结果显示,山阳盆地恐龙化石分布的时限是6824万年到6638万年前,表明山阳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在其灭绝前的约200万年间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综合秦岭东部其他晚白垩世盆地,以及山东莱阳、广东南雄等地发现的恐龙化石,我们发现,在7200万年前后中国的恐龙多样性有一个明显的降低趋势,这与北美西部的恐龙化石分布特征有相似之处,因此恐龙多样性在晚白垩世的降低很可能是一个全球性现象。


恐龙属于卵生动物,恐龙蛋的孵化成功率直接决定了恐龙种群的繁盛与否。

恐龙蛋的孵化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甚至二氧化碳浓度。

王强说:“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恐龙蛋孵化成功率降低,进而影响到恐龙的多样性。

遇到重大灾害后,恐龙种群无法为继,这可能就是恐龙灭绝的原因。


相关:我国恐龙蛋研究揭示恐龙灭绝新机制


(神秘的地球uux.cn)据中国科学报:近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单位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对陕西山阳盆地开展了系统的古生物学、磁性地层学、旋回地层学等工作,为解答恐龙灭绝之谜提出了新的认识。

该项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恐龙蛋是恐龙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主要载体。

研究团队在山阳盆地晚白垩世山阳组系统采集了1000多件原位埋藏的恐龙蛋和蛋壳标本。

恐龙蛋类型主要为瑶屯巨形蛋、长形蛋和坪岭叠层蛋,其母体恐龙分别为窃蛋龙类和鸭嘴龙类。

这与山阳盆地恐龙骨骼化石所代表的恐龙类型十分吻合。

另外,该盆地内还产有少量的暴龙类和蜥脚类骨骼。

恐龙蛋和恐龙骨骼表明当时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为确定山阳盆地恐龙化石所在地层的地质年代,研究人员在山阳盆地的4个代表性剖面上采集了3538块古地磁定向样品,经过对样品古地磁实验结果分析确定了9个极性带。


在山阳盆地中可识别出一层由砾岩层和富含绿色圆斑层组成的标志层。

该标志层之下出现了大量原位埋藏的白垩纪恐龙化石,而标志层之上出现了古新世特有的阶齿兽类,据此可确定该标志层是白垩纪到古近纪的过渡地层,包含白垩纪—古近纪界线。


为进一步提高地层的年龄精度,研究人员在山阳盆地内以5厘米间隔连续采集了5466块岩石标本,利用天文轨道调谐方法在磁性地层学结果基础上对地层年龄进行了10万年分辨率的划分。

至此,研究人员获得了山阳盆地44个连续恐龙蛋化石层位的高分辨率年龄,为分析白垩纪末期恐龙多样性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学基础。


年代学结果显示,山阳盆地恐龙化石分布的时限是6824万年前到6638万年前,表明山阳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在其灭绝前约200万年间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综合秦岭东部其他晚白垩世盆地,以及山东莱阳、广东南雄等地发现的恐龙化石,研究人员发现在7200万年前后中国的恐龙多样性有一个明显的降低趋势,这与北美西部的恐龙化石分布特征有相似之处,因此该研究认为恐龙多样性在晚白垩世的降低很可能是一个全球性现象。


该项研究认为,在晚白垩世时期,随着自然生态系统和恐龙自身的协同演化,恐龙多样性发生了持续性衰退,降低了恐龙这个类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并导致其无法从德干火山爆发或小行星撞击等重大灾害事件所引起的环境剧变中生存和复苏,从而最终走向灭绝。


相关:除了小行星撞地球和火山喷发 恐龙蛋研究发现恐龙灭绝新因素


(神秘的地球uux.cn)据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记者 孙自法):从2.35亿年前的晚三叠世出现到6600万年前的白垩世消失,恐龙在地球上存活长达1.7亿年,其演化过程、灭绝之谜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和大众关注。


#p#分页标题#e#

中国科学家最新完成对采自陕西山阳盆地1000多件原位埋藏的恐龙蛋和蛋壳标本研究显示,恐龙灭绝除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火山喷发两大传统的外部因素假说外,也有它自身的原因——6800万年前至6600万年前的200万年间,恐龙多样性发生持续性衰退,这一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导致恐龙走向灭绝。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联合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科研人员共同完成的这项恐龙重要研究成果论文,北京时间20日凌晨以封面文章形式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线发表。

合作团队通过对陕西山阳盆地开展系统的古生物学、磁性地层学、旋回地层学等研究工作,为破解恐龙灭绝之谜提出新的认识。


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员王强20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指出,科学家从未停止寻找恐龙在地球上消失的原因,关于恐龙灭绝的各种假说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地外因素,如小行星撞击地球假说,也有地内因素,如印度德干火山爆发等,但都与重大地质事件相关联。

其实,要回答好恐龙灭绝之谜,最为核心的还是要依托于恐龙在地球上生存的时空记录,但此前由于陆相地层记录的不完整性和区域差异,给这一问题的解答造成全球对比上的困难。


陕西山阳盆地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具备研究晚白垩世-古新世恐龙灭绝之谜的陆相盆地,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地学前辈们在秦岭东部地区已陆续发现晚白垩世恐龙骨骼、恐龙蛋和古新世哺乳动物,并初步建立该地区白垩系-古近系的陆相地层框架,为开展恐龙等相关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他介绍说,恐龙蛋作为恐龙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主要载体,不仅可以反映恐龙的繁殖习性,同时因其在地层中的富集埋藏规律也很好反映了恐龙生存时期的古环境信息。

本次合作研究中,研究团队在山阳盆地采集到1000多件晚白垩世原位埋藏的恐龙蛋和蛋壳标本,恐龙蛋类型主要为瑶屯巨形蛋、长形长形蛋和坪岭叠层蛋,其母体恐龙分别为窃蛋龙类和鸭嘴龙类,这与山阳盆地恐龙骨骼化石所代表的恐龙类型十分吻合,另外该盆地内还产有少量的暴龙类和蜥脚类骨骼化石。

恐龙蛋和恐龙骨骼表明,当时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为确定山阳盆地恐龙化石所在地层的地质年代,合作团队在山阳盆地开展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研究。

他们在山阳盆地的4个代表性剖面上采集3538块古地磁定向样品,经过对样品古地磁实验结果分析确定其年代为距今6638万年到6570万年,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表明,山阳盆地在晚白垩世到古近纪期间没有经历大的构造活动,其沉积地层基本连续。


为进一步提高地层的年龄精度,研究团队又在山阳盆地内以5厘米间隔连续采集5466块岩石标本,利用天文轨道调谐方法在磁性地层学结果基础上对地层年龄进行10万年分辨率的划分。

至此,研究团队获得山阳盆地44个连续恐龙蛋化石层位的高分辨率年龄,从而为分析白垩纪末期恐龙多样性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提供可靠的年代学基础。


王强表示,年代学综合测定结果显示,山阳盆地恐龙化石分布的时限为6824万年到6638万年前,表明山阳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在其灭绝前的约200万年间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研究团队结合秦岭东部其他晚白垩世盆地以及山东莱阳、广东南雄等地发现的恐龙化石,发现在距今7200万年前后,中国的恐龙多样性有一个明显的降低趋势,这与北美西部的恐龙化石分布特征有相似之处,他们研究认为,恐龙多样性在晚白垩世的降低很可能是一个全球性现象。


中国这项恐龙蛋最新研究成果,为人们认识恐龙的灭绝过程和机制提供出新的依据和视角:恐龙属于卵生动物,恐龙蛋的孵化成功率直接决定恐龙种群的繁盛与否。

同时,恐龙蛋的孵化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甚至二氧化碳浓度。

“因此,在晚白垩世时期,随着自然生态系统和恐龙自身的协同演化,恐龙多样性发生持续性衰退,降低了恐龙的环境适应能力,并导致其无法从由火山爆发或小行星撞击地球等重大灾害事件所引起的环境剧变中生存和复苏,从而最终走向灭绝。

”王强说。


相关:中国学者最新论文提出恐龙灭绝新机制:多样性持续性衰退导致


#p#分页标题#e#

(神秘的地球uux.cn)据澎湃新闻:在地球上消失之前的200万年里,恐龙的生物多样性就持续衰退,最终导致灭绝?中国学者在对陕西山阳盆地、1000多件恐龙蛋和蛋壳化石及相关化石研究后,9月2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在线发表论文,提出恐龙灭绝新机制。


这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假说、印度德干火山爆发等假说以外,解释恐龙6600万年前灭绝之谜的又一新理论。


恐龙自2.35亿年前的晚三叠世出现以来,在地球上存活长达1.7亿年之久,直到6600万年前从地球上消失。

科学家一直没有停止找寻恐龙在地球上灭绝的原因。

相关观点包括地外因素,如小行星撞击假说,也有地内因素,如印度德干火山爆发等,但都与重大地质事件相关联。

研究人员认为,目前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为人们认识恐龙的灭绝过程和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和视角。


该论文由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单位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合作完成,论文的标题是《白垩纪末恐龙大灭绝200万年前中国中部恐龙生物多样性低》(Low dinosaur biodiversity in central China 2 million years prior to the end-Cretaceous mass extinction)。


陕西山阳盆地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适合研究晚白垩世-古新世恐龙灭绝之谜的陆相盆地。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北大学薛祥煦教授领衔的地学前辈们在秦岭东部地区陆续发现了晚白垩世恐龙骨骼、恐龙蛋和古新世哺乳动物,并初步建立了该地区白垩系-古近系的陆相地层框架,为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研究团队在山阳盆地晚白垩世山阳组系统采集了1000多件原位埋藏的恐龙蛋和蛋壳标本,但是,恐龙蛋类型主要为瑶屯巨形蛋、坪岭叠层蛋等,多样性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其母体恐龙分别为窃蛋龙类和鸭嘴龙类,还有少量的暴龙类骨骼,多样性也较低。

而年代学结果显示,山阳盆地恐龙化石分布的时限是6824万年到6638万年前。

也就是说,山阳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在其灭绝前的约200万年间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综合秦岭东部其他晚白垩世盆地,以及山东莱阳、广东南雄等地发现的恐龙化石,研究人员发现,在7200万年前后,中国的恐龙多样性有一个明显的降低趋势,这与北美西部的恐龙化石分布特征有相似之处。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恐龙多样性在晚白垩世的降低很可能是一个全球性现象。


科研人员对陕西山阳盆地及相关化石研究认为,在晚白垩世时期,随着自然生态系统和恐龙自身的协同演化,恐龙多样性发生了持续性衰退,降低了恐龙这个类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并导致其无法从由德干火山爆发或小行星撞击等重大灾害事件所引起的环境剧变中生存和复苏,从而最终走向灭绝。

世预赛于大宝一锤定音中国队1

今天给各位分享世预赛于大宝一锤定音中国队1-0胜韩国队是怎么回事?_国足是属于国家管么,其中也会对大家所疑惑的内容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多特软件站哦,现在开始吧!世预赛于大宝一锤定音中国队1-0胜韩国队是怎么回事?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第六轮,中国队在主场迎战韩国队。

凭借于大宝在上半场的进球,中国队以1-0战胜对手,取得了宝贵的胜利。

这是国足在本届12强赛中的首场胜利,也是自2010年东亚四强赛之后再次击败韩国队。

对于中国队来说,这场比赛意义重大。

在12强赛前半程,国足仅积2分且一场不胜,距离小组第三的乌兹别克斯坦队还有7分差距。

而韩国队在五轮比赛后收获了10个积分,暂列小组第二。

因此,这场比赛对中国队而言至关重要。

比赛一开始,中国队站位较为靠前,中前场球员积极拼抢,但传接球稍显拘谨,开场不到8分钟就出现了3次越位。

第13分钟,张琳芃右路传中,于大宝中路包抄稍慢,球被张贤秀解围。

第28分钟,武磊前场断球后送出斜传,于大宝左脚打门被对方门将没收。

随后,韩国队也完成了一脚射门,具滋哲的弧线球偏出立柱。

第34分钟,张琳芃带球突施冷箭,皮球被对方后卫挡出底线。

王永珀发出角球,于大宝抢前点头球后蹭,皮球弹地窜入球门远角,中国队1-0领先。

这一进球不仅为中国队带来了领先优势,也让球队士气大振。

韩国队在上半场结束前频频威胁中国队的球门,但国足成功将领先优势保持到中场休息。

下半场开始后,中国队作出换人调整,吴曦登场替下武磊,韩国队则由金信煜换下李庭协。

两队在中场展开激烈争夺,韩国队核心奇诚庸位置前压,与锋线球员的呼应增多。

具滋哲多次获得起脚机会,但未能攻破曾诚把守的大门。

中国队在前场不断制造机会,尹鸿博替换王永珀出场。

第60分钟,蒿俊闵送出妙传,吴曦跟上推射被权纯泰扑出。

韩国队的边路进攻也颇具威胁,金信煜传中,池东沅抢点攻门被曾诚化解。

第75分钟,于大宝被张玉宁换下。

比赛最后阶段,韩国队大举压上试图扳平比分,但中国队防线稳固,没有给对手机会,反而多次打出反击。

最终,1-0的比分被保持到了终场。

中国队的出场阵容为:1-曾诚;5-张琳芃、6-冯潇霆、3-梅方、4-姜至鹏;10-郑智(队长)、11-蒿俊闵;7-武磊(第46分钟被15-吴曦换下)、20-张稀哲、14-王永珀(第60分钟被17-尹鸿博换下);22-于大宝(第75分钟被9-张玉宁换下)。

韩国队的首发阵容为(4-3-3):1-权纯泰;2-李镕、15-洪正好、20-张贤秀、3-金珍洙;8-高明桭、16-奇诚庸(队长);11-池东沅、18-李庭协、10-南泰熙。

这场比赛不仅为中国队赢得了宝贵的三分,也为球队注入了信心,展现了顽强的斗志和团队精神。

国足是属于国家管么中国足球队(简称“国足”)是中国足球协会定期征召的临时性组织。

中国足协成立初期,其上级主管单位是国家体育总局,而国家体育总局隶属于国家政府机关。

因此,中国足协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

然而,自2016年起,中国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进行了脱钩改革,自此之后,中国足协开始独立建账,不再从中央预算中获取资金。

目前,足协的主要收入来源已经转变为通过市场化运作获取的收入。

尽管如此,国足比赛的补贴水平相对较低,通常每场比赛的补贴仅在一两千元人民币左右。

这些补贴主要是以补助的形式发放给球员,但仅占球员总收入的一小部分。

球员的大部分收入来源于与所属俱乐部签订的劳动合同,具体包括工资和奖金。

中国足协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会员单位,继续在中国足球界发挥着重要作用。

尽管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但足协依然保持与体育系统的紧密联系。

此外,足协的独立建账也意味着其财务运作更加透明化和市场化。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也为球员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公平的收入保障。

总的来说,这次改革不仅使中国足协在财务上更加独立,还促进了中国足球市场的健康发展。

同时,它确保了球员能够在一个更为透明和公平的环境中获得收入,为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预赛于大宝一锤定音中国队1-0胜韩国队是怎么回事?_国足是属于国家管么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小伙伴了解情况!更多全新内容敬请关注多特软件站(www.duote.com)!

中国周边唯一未建交国不丹

与一般君主制国家转型不同的是,不丹国王主动还政于民不丹,梵语的意思是"西藏边陲",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面积3.8万平方公里,人口73万多,全国一半领土在海拔3000米以上,享有"最后的香格里拉"的美誉。

5月28日是不丹王国为2008年大选做准备、举行第二轮模拟选举的日子。

2008年大选后,不丹王国将正式由君主制过渡到议会民主制。

与一般君主制国家转型不同的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推动者不是别人,正是不丹国王本人。

民众爱国王,国王爱民主"为了实行民主,不丹四世国王辛格和儿子、年底将正式登基的五世国王凯萨尔走遍了不丹的每一个村庄,向自己的臣民说明民主制对不丹未来发展的必要性,讲解‘管理国家,众人比一人合理‘的重要性。

"不丹《观察者报》总编拉马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但是,无论在不丹首都廷布或西部最大的镇帕罗、中部的岗贴和旺地,本报记者发现,不管政府官员还是普通山民中均有人表示,"他们对生活很知足,无法理解国王为什么热衷于实行民主制。

"在廷布的一个投票站,61岁的退休教师拉图说:"看看我们不丹周边的国家,民主由于政治、种族和意识形态等问题而变形,不仅削弱了国家的发展,还影响了整个南亚地区。

"不丹电视台总经理多吉告诉《国际先驱导报》,绝大多数不丹人对民主制持怀疑态度是因为,"不丹人很幸运,所有的国王对人民非常慈悲,国王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崇高无比。

"但国王本人似乎想得更远,在谈到为什么要实行议会民主制,辛格解释说:"我可以努力做个爱民的国王,但我无法保证不丹代代都有好国王,为了不丹人长远的幸福,我们必须推行民主,一个有效的制度比王位更重要,君王一爵矣。

"记者在廷布街头发现,尽管是模拟选举,但不丹政府极为认真,选举日,全国放假,下午5点前,所有的商店不得营业。

而选民政治热情也很高,一大早就自觉在投票站排起了长龙,不少人是从外地赶来的。

一位叫索兰的中年妇女表示:"我有很多疑虑,我不知道议会民主能起到什么作用,对我们的国家的发展是否会更有利,不过,我深信国王比我们看得远。

"这个国王不一般辛格国王行事总是出人意料。

1972年辛格继承王位时,只有17岁--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国王。

然而,在他登基后,一贫如洗的不丹却发生了巨变--道路、桥梁、学校和医院等现代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4个大型水电站保证电力自给自足的同时,还向印度出口,成为不丹最大的收入来源;国民享受免费教育和医疗......不顾众人反对,辛格还开放了卫星电视和互联网市场,打开了不丹人了解世界的窗口。

记者在当地,可以看到33个外国台,其中包括中国的中央电视台9套和西藏电视台1套。

现在,从电视上看美国大片、中国功夫片、印度电影以及日本NHK和韩国阿里朗等综艺节目,已经成为不丹人日常生活的主要消遣。

年宣布不再兼任政府首脑,并将政府管理权移交给大臣委员会。

三年后,辛格又要求大臣委员会筹备宪法,目标是建立一个民主、高效的政治体制。

准备今年年底付诸全民公投的宪法草案规定,尽管国王仍是不丹的最高元首,但议会拥有对国王进行弹劾的权力,只要投票超过三分之二,国王就必须下台。

去年年底,辛格提前把王冠交给了儿子凯萨尔,在这之前他已经宣布2008年举行首次全国大选,组建民选政府。

借改革摆脱印度控制辛格还政于民,还有一层考虑,就是让不丹在政体上与西方接轨。

他认为,只有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同,才可以使不丹彻底避免像旁边的锡金那样成为印度的一个邦。

一位印度同行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上世纪70年代,印度就有意吞并锡金和不丹。

根据1949年签订的《印不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不丹的外交政策受印度"指导",不丹购买军火要得到印度许可。

经过不丹反复努力,印度终于在今年修改了这个"霸王"条款。

印度同行告诉本报记者,印度政府之所以答应了不丹的要求,与辛格做了一件让印度感动且佩服的事有很大关系。

原来印度东北部地区分离主义严重,其中最让印度当局头痛的当属"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印度先后动用了12万军队都未剿灭该组织,该组织反而在不丹南部建立了基地。

就在印度一筹莫展之时,不丹军队却在辛格指挥下,端了"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在不丹的老窝,缴获了大批武器,还向印度移交了被抓获的武装分子,其中包括该组织4名高级领导人。

2007年2月8日,印不签署了新的"友好条约",从此不丹可以自主决定外交事务,并且可以从其他国家购买非杀伤性武器装备。

但事实上,印度对不丹控制仍然很严。

记者这次到不丹前,想在印度用卢比兑换美元,但银行向记者出示印度政府的文件:"前往尼泊尔和不丹的旅游者和商人不能用卢比兑换美元",理由是"印度卢比在尼泊尔和不丹通用"。

而当记者经过廷布附近时,看到两辆印度陆军的大卡车,印军正率领印度工人修建一条通往廷布的70公里公路。

据地陪说,印军在廷布有一个联络部,有六十多人。

另外,在中国和不丹边境的不丹边防军指挥部中也有"极少数的印军"。

来不丹采访的法国记者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截至目前,不丹与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均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可以看出不丹仍有难言之隐。

也许,一切要想如不丹人所愿,还要等到不丹真正走上议会民主制之后。

作为中国周边唯一仍未建交的国家,不丹其实与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关于中国,你知道什么?"《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在不丹首都廷布市中心的小广场,问周围的不丹人。

38岁的律师达瓦回答:"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是世界大国。

"9年级的学生拉久兴奋地说:"中国的功夫片好看,成龙李连杰太厉害了。

"29岁的导游布拉普脱口而出:"姚明!"67岁的老太太司苓微笑地说:"拉萨。

"其余的几个人,想了想,笑着摇了摇头。

"遥远"的邻国这也难怪,对大多数不丹人来说,中国就在身边,但又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

加入收藏
Tag: 未解之谜的中国神秘事件
               

中国恐龙蛋化石的研究揭示恐龙灭绝新机制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