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奇迹,巴比伦空中花园是古代全球十大奇迹之一

今天,我们惊讶地发现,在如此遥远的时代,没有任何现代技术和机器,如此伟大的建筑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1.埃及金字塔 截至2008年11月,有消息称,埃及金字塔的数量为118或138,其中大多数是为国家的法老和他们的王朝在古代的时候建造的。
埃及最著名的金字塔是在
【菜科解读】
这里有全球十大奇迹的,这是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技能和手工艺品的杰作。
今天,我们惊讶地发现,在如此遥远的时代,没有任何现代技术和机器,如此伟大的建筑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1.埃及金字塔
截至2008年11月,有消息称,埃及金字塔的数量为118或138,其中大多数是为国家的法老和他们的王朝在古代的时候建造的。
埃及最著名的金字塔是在开罗郊区吉萨发现的,一些吉萨金字塔被认为是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的建筑之一。
吉萨的胡夫金字塔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它是现存的十大奇迹中唯一一个仍然存在的。
2.宙斯神像
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是全球十大奇迹之一,它是由著名的雕塑家菲迪亚斯在希腊奥林匹亚的435年左右雕刻而成的。
那座坐着的雕像占据了整个殿的宽度,它是用来建造殿宇的,高40英尺。
如果宙斯要站起来,他会把寺庙的屋顶打开。
地理学家斯特拉波在公元前1世纪早期就注意到,这尊雕像是用象牙做的,用镀金作为装饰。
尽管雕像本身已经丢失,但在1958年的一次挖掘中发现了用来制作雕像的作坊,这使得考古学家们试图重新创造一种用来制作伟大作品的技术。
3.法洛斯灯塔
亚历山大法洛斯灯塔位于亚历山大市附近的一个小岛上,名叫法洛斯,这座灯塔是由希腊建筑师索斯特刺托斯设计的。
在公元前270年左右,在托勒密二世统治期间,灯塔帮助引导尼罗河的船只进出这座城市繁忙的港口。
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古老的硬币,上面的灯塔被描绘了出来,他们推断出这个结构有三层:底部的一个正方形,中间的一个八角形和一个圆柱形的顶部。
上面有一个16英尺高的雕像,很可能是托勒密二世或亚历山大大帝的雕像,这座城市被命名为亚历山大。
虽然灯塔的高度估计在200到600英尺之间,但大多数现代学者认为它大约有380英尺高,在956到1323年的一系列地震中,灯塔逐渐被摧毁,在尼罗河的底部发现了一些遗骸。
4.巴比伦空中花园
巴比伦空中花园是古代全球十大奇迹之一,这是古代希腊文化所赋予的一个词,空中花园被描述为一项杰出的工程技术,有一系列的阶梯花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树木、灌木和藤蔓。
据说,花园看起来就像一座由泥砖砌成的巨大的绿色的山,空中花园是世界十大奇迹中唯一一个尚未确定的地方。
传统上说,他们是在古代巴比伦的城市里建造的,靠近今天的希勒,在伊拉克的巴伊尔省,但是没有现存的巴比伦文献提到了这座花园,在巴比伦也没有找到确切的考古证据。
5.阿提密斯神殿
实际上,这是一座神庙,其中有好几座祭坛和庙宇被摧毁,然后在以弗所的同一地点被重建。
这些建筑中最令人惊叹的是建于公元前550年和公元前350年的两座大理石寺庙。
前者是由克里坦建筑师契斯佛龙和他的儿子Metagenes设计的,并由一些最著名的古代艺术家完成装饰部分。
这座建筑于公元前356年7月21日被烧毁,据传正是亚历山大大帝诞生的那天晚上。
大约六年后,一座新寺庙的建造开始了,这座新建筑被大理石台阶包围着,通向一座400英尺长的露台,里面有127个60英尺高的大理石柱和一尊阿特米特雕像。
6.中国万里长城
在中国的几个省份中,矗立着万里长城,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为军事和国防建设而建。
长城是在公元前220年由秦始皇建造的。
长城有几段防御工事集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联合防御系统来抵御来自北方的侵略者,长约2万公里的长城,直到明朝的136844年才完全建成。
从建筑的角度来说,万里长城是人类苦难的缩影,在许多中国民歌中被唱出来,对中国具有重大的战略和历史意义。
7.罗得斯岛巨像
这尊雕像是由雕塑家查理设计的,有着100英尺的高度,是古代世界最高雕像。
它是在公元前280年左右建成的,屹立了60年,直到它在地震中被摧毁。
#p#分页标题#e#它从来没有被重建,数百年后,阿拉伯人入侵了罗兹,并将雕像的残余物作为废金属出售,正因为如此,考古学家们对雕像的确切位置和它的外观并不太了解。
大多数人认为,它描绘了太阳神赤裸的一面,他用一只手举着火炬,另一只手拿着长矛。
人们一度认为,这座雕像的两边各有一条腿,但大多数学者现在都认为,这座雕像的腿很可能是靠在一起,以支撑其巨大的重量。
8.毛索洛斯墓庙
这座由波斯国王摩索拉斯和他的妻子阿特米西亚的坟墓建造而成的庙宇是由希腊建筑师萨斯罗和皮提斯设计的,并在公元前353年建造,在一座山上俯瞰着古城的摩索拉斯陵墓。
陵墓的高度为135英尺,其外部是一种装饰性的弗里兹。
大量的雕像、浮雕和柱子装饰着华丽而巨大的陵墓的外观,多次地震最终导致了陵墓被毁。
9.亚历山卓港
亚历山卓港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西端,位于地中海和埃及亚历山大的马里特湖之间,它被认为是埃及第二重要的城市,也是埃及的主要港口,它掌控着埃及四分之三的对外贸易。
亚历山卓港由两个港口 东和西分隔,由一个T形半岛分隔开,东港由于很浅不能通过大型船只的航行,西港是用于商业运输的,港口是由两处汇合的防波堤形成的。
10.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陵以其真人大小的兵马俑而闻名,他们被视为中国雕塑史上的主要作品,对他们在这一时期的社会和军事史上所提供的深刻见解很有价值。
这个巨大的考古遗址是1974年由农民偶然发现的。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三个坑,其中有8000多名战士和马。
秦始皇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也是一个喜欢做大工程项目的人 建造中国长城也是他的主意,他亲自安排了这个墓地的建造事宜,与他葬在一起的兵马俑是为了帮助他统治来世的另一个帝国。
一点排行网 如果您喜欢此类文章,请关注或使用评论功能!!
未解之谜是怎么回事?康熙为什么不给孝庄文皇后建陵
400多个清陵之谜,图文并茂的解说,让人不忍释卷。
全书以正史记载和清宫档案为依据,配上数百幅考察现场的珍贵照片和手绘图,按清陵营建的先后顺序,用生动而平实的叙述语言,阐述了近300年来与29座清朝陵寝及其陪葬墓有关的奇闻秘事,对一些学界观点和民间传说有匡谬、解惑的作用,史料丰富,可读性强。
摘自《大清皇陵秘史》,徐广源著,学苑出版社出版,有删节 康熙帝为什么不给祖母建陵 孝庄文皇后死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道遗嘱,她以皇太极入葬很久,卑不动尊,留恋顺治帝和康熙帝为理由,要求将自己葬在遵化的孝陵附近。
孝庄文皇后的遗嘱,给康熙帝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按遗嘱办吧,明显违背祖制;按祖制办吧,又违背了祖母的遗嘱。
玄烨不愧是康熙大帝,他很快就想出了一个权宜之策,在遵化的东陵建一座殡宫,将祖母的灵柩先停放在那里。
然后慢慢再想办法。
这一停就是35年,直到康熙帝死也未给孝庄文皇后建陵。
为什么康熙帝不给祖母建陵?是忘了吗?是日理万机,太忙,没时间、没精力,顾不上吗?都不是。
康熙皇帝对祖母孝庄文皇后的感情可以说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在孝庄文皇后停灵东陵后的35年时间里,康熙先后30次到东陵祭奠祖母,他能忘记给祖母建陵吗?康熙帝一生最紧张的时候莫过于康熙十二年到二十年的8年平定三藩叛乱了。
就是在那么紧张的时刻,为了安葬孝诚皇后,他还建起了景陵。
更何况在孝庄死后不久,康熙帝就为仁宪皇太后(孝惠章皇后)营建了孝东陵。
因此说,康熙帝不会忘记给祖母建陵的。
更不会因日理万机而顾不上的。
那么到底为什么康熙帝不给孝庄建陵呢?史书上没记载,档案上找不着。
笔者认为,康熙皇帝确实是没有找到为祖母建陵的名正言顺的理由。
他采取了向后推迟、等待时机的方法,将这一棘手的难题留给后一代解决,也许会容易些。
后来的事实证实了这一点。
雍正皇帝即位以后,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孝庄文皇后的陵寝问题。
但这毕竟是一种推想。
到底为什么康熙帝在长达35年的时间里不给孝庄文皇后建陵,现在还是一个谜。
37年里孝庄皇后棺椁怎样停放 孝庄文皇后的棺椁是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四月十九日停放到暂安奉殿里的,到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初十日正式葬入地宫,在暂安奉殿里停放了37年之久。
她的棺椁是怎样停放的呢?有许多人认为就是将棺椁停在了大殿里。
由于书上没有明确记载,相关的档案也找不到,所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笔者在多年的陵寝研究中,从《康熙起居注》和清宫档案的只言片语中进行认真分析考证,初步可以认定:梓宫不是停放在大殿内的地面上,而是在地下。
虽然还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但有重要的佐证。
理由一,死于康熙十三年的孝诚皇后和死于康熙十七年的孝昭皇后都是在康熙二十年入葬景陵的。
尽管只停灵几年,但在京北沙河巩华城殡宫停灵期间,根据《清实录》记载,梓宫都是停放在地下,“与地宫无异”。
以此推断,孝庄皇后梓宫也必然停放在地下。
理由二,在将孝庄文皇后棺椁安放暂安奉殿和后来正式入葬昭西陵地宫的文献中,在字里行间出现“隧”字、“封掩”等字词。
理由三,从时间上推断,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将孝庄皇后停放在暂安奉殿时,封掩竟用了4天。
如果只将棺椁停在殿内而不是将梓宫放入地下,不用填砌隧道,不需要4天。
根据以上三个理由,孝庄文皇后的棺椁在停灵期间放入地下是很可能的。
是不是这样,还有待史料的进一步证实。
为什么有两道围墙 在关内的所有皇帝陵、皇后陵、妃园寝,都只建有一道围墙,而昭西陵却与众不同,它建有内外两道围墙,两墙之间只有十几米。
第一道围墙的大门是隆恩门,第二道围墙的大门是三座琉璃花门。
明朝的嘉靖皇帝的永陵和万历皇帝的定陵以及部分妃子坟是两道围墙,难道昭西陵是仿照明朝这些陵寝?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单单昭西陵的围墙效仿明陵? 关外的努尔哈赤的福陵和皇太极的昭陵都是内外两道围墙,难道昭西陵是效仿福陵和昭陵?也不是。
因为福、昭二陵的外围墙是风水墙,大门是大红门,与清东陵的风水墙的大红门是一样的,而且两墙相隔数十米。
昭西陵的外围墙的大门是隆恩门,与福、昭二陵不一样,到底昭西陵为什么设两道围墙,至今还不能解释。
重檐庑殿顶的隆恩殿 昭西陵的隆恩殿在清陵中可以说是最独特的。
独特一,隆恩殿是重檐庑殿顶的,这在清陵中是独一无二的。
为什么昭西陵有这一特殊之处,笔者分析,这与这座建筑的来历有直接关系,这座隆恩殿原来很可能是孝庄文皇后生前居住的寝宫,孝庄皇后在世时,康熙帝曾特地为祖母在慈宁宫东旁建了一座五间寝宫,孝庄皇后搬进新居后,感到非常舒适,多次在皇帝面前称赞这座宫殿建得好,可是居住没有多长时间,孝庄文皇后就病死了。
为了表示孝心,让九泉之下的祖母住得遂心,康熙皇帝下令将这座新建的寝宫拆运到遵化昌瑞山暂安奉殿处按原样重建。
同时这样做还能节约开支,缩短工期,可谓一举三得。
康熙皇帝对暂安奉殿工程非常重视,从各部院选调精明强干的官员组成工程处。
从殿址的相度、图纸的设计绘制,乃至拆运、施工等许多关键环节,康熙皇帝都详加指示。
在拆卸、运送寝宫材料时,康熙皇帝叮嘱负责工程的官员,要妥善保护好各构件,毋致缺损。
在破土开槽时,康熙皇帝一再告诫,现在天气严寒,施工不便,一定要做到基址牢固。
在康熙皇帝的关注和指导下,暂安奉殿工程从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开工,经过紧张施工,到三月底全工告竣,只用三个月时间,可谓神速。
暂安奉殿是一组建筑,主要有宫门、享殿、暂安永设殿等,环以围墙。
原来的寝宫很可能就是重檐庑殿顶的,所以昭西陵的隆恩殿也就是重檐庑殿顶的。
昭西陵的大殿正脊上为何有宝塔 独特二,隆恩殿正脊的正中有一座宝塔,这是清陵中唯一的。
最早发现这一奇特现象的是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他是从一张老照片上发现的。
笔者分析,这可能与孝庄文皇后笃信佛教有关。
我们知道,许多佛教寺庙大殿的正脊上都有这种宝塔,比如承德普宁寺的大雄宝殿、西陵永福寺的普光明殿等。
但陵寝大殿毕竟不是佛教寺庙,为什么在殿的正脊上安设宝塔?如果这座大殿就是原来慈宁宫东面孝庄文皇后的寝宫的话,那么原来的寝宫的正脊上是不是也有这个宝塔? 恭靖、淑惠二妃为何停灵暂安奉殿 葬在孝东陵内的顺治帝的恭靖妃和淑惠妃的棺椁是从暂安奉殿移来的,这说明这两个妃子死后将棺椁停在了暂安奉殿内。
孝东陵内共葬了7个妃子,其中悼妃、贞妃、恪妃停灵于黄花山下的悼妃园寝内,端顺妃和宁悫妃停灵于北京北郊的曹八里屯。
为什么恭靖妃和淑惠妃要停灵在暂安奉殿内?是不是因为这两个妃子都是来自当时蒙古的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与孝庄文皇后属于同一家族?特别是淑惠妃是孝惠皇后的妹妹,也是孝庄文皇后的侄孙女,她们是至亲,因为这层关系才将这两个妃子停灵在暂安奉殿?可是悼妃和端顺妃也是来自蒙古的这一家族,其中悼妃的父亲曼珠习礼是孝庄文皇后的弟弟,那么悼妃则是孝庄文皇后的亲侄女,悼妃与孝庄的关系比淑惠妃与孝庄文皇后的关系还要亲近,为什么不将悼妃也停灵在暂安奉殿呢? 另外,恭靖妃和淑惠妃两个妃子在暂安奉殿停灵期间,是将棺椁与孝庄文皇后的棺椁停在一起呢,还是停在别的地方?这些现在还都是未解之谜精彩文章:罗斯维尔飞碟事件世界末日是哪天凤棺女尸之谜
北京十字寺未解之谜是怎么回事?景教究竟何时存在?
景教石刻的发现,揭开了一段被歷史掩埋了许久的真相——这座供奉著佛教诸神的十字寺,原来曾经是一座景教寺院。
车场村西北十字寺遗址上,一块元碑、一块辽碑十分引人注目,它们默默地讲述著十字刻的千年沧桑。
1919年,有个叫哈丁的洋人来到十字寺。
这座古老的寺院位於房山周口店镇的车场村,寺中的两块石刻上清晰的“十字”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仔细观察发现,石刻上所刻花纹非常精美,其中一石刻的下面雕刻著一个十字立在一个莲花座上,十字横笔两端各有一颗桃尖向外的桃形心。
石刻左右两侧各雕刻著一隻形状相同的上宽下窄的梯形花盆,左侧花盆裡是一簇荷花,艺术化了的荷叶间是一朵酒盅状破蕾初放的花蕾。
花蕾上端是两个盛开的花朵,左端是几隻莲蓬。
右侧花盆裡是一簇菊花,茂盛的枝叶将一朵盛开的菊花簇拥於正中。
另一件石刻正面雕刻的是一朵盛开的荷花承托著一个十字,石刻的左右两侧各雕刻著一隻形状相同的椭圆形收口出沿花盆——左侧花盆内是一棵牡丹,四周是茂盛的枝叶,正中是一朵盛开的鲜花﹔右侧花盆内是一束菊花,菊花枝叶茂盛,四隻花朵均匀分布期间。
第二件石刻十字交叉的空白处刻有陌生文字,一时让他困惑不解。
后来西方人伯吉特教授辨认出,这是两句古叙利亚文,意思是:“仰望它,寄希望於它。
”原本出自《圣经·诗篇》第三十四章5(6),而同样的古叙利亚文曾出现在一部公元6世纪的叙利亚文《路加福音》手稿封面上,这本书现存於大英博物馆内。
原来,这两件石刻是珍贵的景教遗物。
石刻的发现轰动中外学术界,一些基督教研究人士称之為“景教徒的最确实和最有价值的遗物”、“景教东渐史上的伟跡”。
景教石刻的发现,揭开了一段被歷史掩埋了许久的真相——这座供奉著佛教诸神的十字寺,原来曾经是一座景教寺院。
车场村西北十字寺遗址上,一块元碑、一块辽碑十分引人注目,它们默默地讲述著十字刻的千年沧桑。
这座寺院為东晋建武元年高僧慧净创建。
唐贞观十二年,高僧义端路过此地,将寺院重修做了主持。
辽代叫崇圣院,应歷二年,高僧惠发愿重修,建造了大殿三间,中塑释迦牟尼、左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元至正十八年,高僧惠诚见寺院被兵乱所毁,募缘重建,起大殿五间,中塑三净身佛十八罗汉,壁绘二十诸天四王殿宇。
顺帝名赐十字寺之名。
但从建成直至景教石刻被发现的一千六百年间,十字寺留下的都是佛教寺院记载,未见景教寺院的任何作息。
那麼,景教究竟何时曾存在於十字寺?十字寺发现的景教石刻究竟隐藏著景教徒怎样的故事?一段景教存在的歷史如何被光阴掩埋得如此了无痕跡?这是十字寺留给世人的待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