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全球十大奇怪怪兽

【菜科解读】
1、蒙古死亡之虫
2009年8月,两位新西兰探险者带着摄影机和探险设备来到遥远的蒙古戈壁来寻找一种被认为存在着的生物——蒙古死亡之虫,它也被当地的人们称为“肠虫”。根据传说,这种虫会潜伏在沙漠中,从头部向猎物喷射酸性物质。
探险者在沙土表面制造颤动来引诱“蒙古死亡之虫”以求能够拍摄到它们的影像。
蒙古死亡之虫
2、尼斯湖水怪
早在1500多年前,就开始流传尼斯湖中有巨大怪兽常常出来吞食人畜的故事。古代一些人甚至宣称曾经目击过这种怪兽,有人说它长着大象的长鼻,浑身柔软光滑;有人说它是长颈圆头;有人说它出现时泡沫层层,四处飞溅;有人说它口吐烟雾,使湖面有时雾气腾腾…。
各种传说颇不一致,越传越广,越说越神奇,听起来令人生畏。
尼斯湖水怪
3、黑色猴子
2001年5月,印度首都新德里充满了恐惧的气氛。据说,当时有长得很高的“黑色猴子”在威胁人群,它把怀孕的妇女从楼上推下,惊慌失措的两位男子分别从阳台上跳下。
最终此三人无一生还,接着还有许多人报告被这种生物“骚扰”。
关于这个生物到底是什么的流言一下传播开来,有的人认为它是巴基斯坦的阴谋,有的人认为是它是印度教发怒的神灵。
自它出现的几个星期,印度的百姓武装起来在夜间巡逻,警察们立案侦查嫌疑分子。
随着袭击事件的减少,这个来历不明的生物逐渐变成了传说。
如今,它成为了宝莱坞电影《新德里6号》中的一个角色。
黑色猴子
4、雪人
1953年12月31日,一支英国探险队全副武装地到达了印度,准备前往尼泊尔,寻找神秘的庞然大物雪人。六个月前,首领埃德蒙·希拉里和他的夏尔巴人向导丹增诺吉,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路上,曾经发现过巨大的脚印。
他们坚信雪人一定会再次出现。
雪人是一种介于人、猿之间的神秘动物,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确切的雪人标本供人们研究,关于雪人的传说材料远远多过实证。
通常雪人被称作“夜帝(Yeti)”,意思是居住在岩石上的动物。
喜马拉雅山雪人是人们谈论最多的一个分支。
雪人
5、ropen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热带雨林被认为是蕴含着丰富的未被发现和分类的动植物宝藏。“ropen”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长着翅膀的爬行动物,酷似翼手龙。
对于神造论者们而言,“ropen”就是现存的恐龙,他们想通过“ropen”来证明地球远比进化论科学家所认为的诞生得早。
但是目前,并没有人真正见过这种传说中的生物。
ropen
6、大脚野人
按照西北太平洋地区土着人的说法,浑身长满茸毛的巨人会到村庄里来绑架小孩,破坏当地渔民的渔网。20世纪之交系列报道使“大脚板”家喻户晓。
大脚野人
7、亚马逊森林中的杀人巨蟒
一种出没于东南亚雨林、森林、稀树大草原和农田里的巨蟒,有目击者声称巨蟒身材细长,才长10米多,重达150公斤。8、刚果河怪兽
刚果河中可以阻断河水流动的怪兽,和尼斯湖水怪类似。上图是1981年所拍摄到的这个“半象半龙”的怪兽在刚果湖中游动的照片。
如今,这张照片遭到众人的质疑。
9、热沃当怪兽
热沃当怪兽与科幻电影《布拉泽胡德之狼》中的凶残狼兽并不一样,据称,热沃当怪兽是一种食人野兽,它们长着巨大的牙齿和超出正常范围的尾巴。1764-1767年,这种野兽袭击了法国热沃当村庄,导致200多人死亡。
当时一些目击者称它是狼与狗的杂交体,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它们是狼人。
热沃当怪兽
10、猛犸鱼
这种神秘海洋动物体形像鲸鱼一样庞大,全身长着长长的毛发,还长着类似象鼻的前端突起,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猛犸,据称,这种“猛犸鱼”长着像龙虾一样的尾部,生活在深海环境中。它们被称为“Trunko”,意思是“像北极熊一样的鱼”。
猛犸鱼的原型来自于1924年,当时南非渔民声称发现一个神秘海洋庞大动物尸体,这具长着毛发的尸体被海水冲到了南非马加特海滩,尸体在海滩上堆放了10天,甚至没有科学家对此进行调查。
一种解释是它可能是长着毛发的鲸鱼或者某种未知物种尸体腐烂。
猛犸鱼
全球四大军校,至今无人能取代!
其中,美国的西点军校,是美国内第一所军事院校,在其200余年的历程中,培养了m‘ka‘s五星上将在内众多军事人才,其陆军中有超过40%以上的将领出自西点军校毕业生,同时还为美国培养和造就了众多的政治家、教育家和科学家等众多人才。
自1898年西点军校把“职责、荣誉、国家”正式定为校训以来,特别重视对学员品德的培养,反复强调西点仅仅培养领导人才是不够的,必须是“品德高尚”的领导人才,号称“美国将军的摇篮”,许多美军名将如罗伯特·李、格兰特、巴顿、、布莱德利高级将领等均是该校的毕业生,这些名人在校期间的许多轶事还被以后的西点人所。
法国圣西尔军校,是法国最重要的军校,陆军的一所军事专科学校,现在则成为整个陆军的任命前教育机构,为陆军各兵种培养合格的初级指挥军官,要求学员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近两个世纪以来,为法国陆军培养了近6万名优秀军官,法国陆军中几乎所有的高级将领都出自圣西尔军校,正如所说,这里“将军的苗圃”。
总统、菲利普·元帅、西姆·魏刚上将、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廖耀湘中将等,都是圣西尔军校的校友。
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是英国培养初级军官的一所重点院校,也是世界训练陆军军官的老牌和名牌院校之一,由五个分学院组成,即新学院、 老学院、胜利学院、 施里文汉学院、 女军官学院。
学院虽然培育的是初级指挥人员,但它对英国军队和社会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
20世纪70年代,英国皇家建军宣布,凡是要到正规陆军去就任的军官,必须要经过桑赫斯特军事学院的培训,这个规定就证明了这所军校在英国社会的地位。
现役英国陆军中80%的军官是由桑德赫斯特军事学院培训的,历史上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英国首相、陆军元帅二战名将马利元帅、以及罗伯茨、亚历山大和费斯廷等10多位陆军元帅都是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
苏俄伏龙之军事学院,初建于1918年12月8日,为俄罗斯乃至世界的军事家摇篮,中国开国元帅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等高级将领就毕业于此,是苏联培养诸兵种合成军队军官的高等军事学校,研究诸兵种合同战斗和集团军战役问题的科研中心,现已并入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诸兵种合成学院,但俄国人还是习惯称之为军事学院,在世界上享有最高的声誉,在80年的建校史中培养出了很多的军事人才。
作为俄军一所合成军队指挥学院,校址在俄联邦首都莫斯科, 最初称为工农红军总参谋部军事学院,1921年改名为工农红军军事学院,1925年起称为工农红军伏龙芝军事学院,1992年改称俄武装力量伏龙芝军事学院,在80余年的历史中,学院为前苏联武装力量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级军事指挥人才培养出了很多出类拔萃的军事人才,如赫赫有名的元帅、元帅、元帅等曾在二战立下赫赫战功的苏军高级将领。
随机文章秦始皇所建立的王国为什么只有短短的几年就灭亡了?中国的军用无人机排名,翼龙无人机屌炸天(能发射千枚武器作战)释放恶臭的红笼头菌能吃吗,红笼头菌有毒吗/有毒不建议食用樱木花道为什么剪头发,削发是为了谢罪/樱木叛逆染红发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是怎样的,绕/落/回三步完成后将实施载人登月
2014年十大主要考古发现?巨石阵曾是完整圆形
1. 揭开广东旧石器早期文化的面纱 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 发掘单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云浮市博物馆、郁南县博物馆、罗定市博物馆 发掘领队:王幼平 磨刀山遗址是广东省首次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类型遗址,发现岭南地区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填补了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是广东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发掘区揭露的石制品平面分布、古人类活动区域、石器生产操作链及古人类适应行为等多方面信息,反映了亚洲东南部低纬度地区早期古人类独特的石器生产活动与适应模式,亦显示出亚热带与热带地区、华南北部与岭南及东南亚地区早期旧石器文化与古人类行为的联系与区别。
南江盆地目前已发现的60余处旧石器地点,展现出区域内由中心营地与临时活动地点组成的古人类栖居形态。
同时,由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的三期文化遗存,为研究岭南乃至华南与东南亚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发展脉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南江流域的旧石器考古发现既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进展,也为深入研究华南—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关系、区域人类起源与演化历史,以及东西方文化比较等国际热点课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新契机。
2. 跨越千年的文明变迁 河南郑州东赵遗址 发掘单位: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发掘领队:顾万发 2012年至今,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对东赵遗址进行了近三年的田野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考古收获。
发现了一座新砦期城址,这是目前嵩山以北区域发现的第一座新砦期城址。
发现了一座二里头文化早期城址,这是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二里头文化早期城址。
发现了二里头时期单个遗迹出土卜骨最多的单位;首见二里头时期城墙基槽内奠基现象。
这些发现均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发现大型“回”字形二里岗期夯土建筑基址,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是目前发现规模仅次于偃师商城的早商建筑基址,由此可彰显该建筑等级之高、聚落性质之重要。
发现一座东周时期大型城址及丰富的西周、东周时期文化遗存,有助于文献中两周时期该区域诸多封国的探索。
总之,东赵遗址考古学文化延续时间长、文化序列连续完整,尤其是三座先秦时期城址集中发现,在中原地区同类遗址中甚为罕见,将进一步完善中原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体系与文化谱系,有助于解决中原地区夏商分界、商周分界等学术难题。
3. 钟鸣鼎食 射御不违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襄阳市博物馆、枣阳市博物馆 发掘领队:方 勤 郭家庙墓地的发掘共清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29座、车坑1座、马坑2座、车马坑1座,出土铜、陶、漆木、骨、皮革、玉石等各类质地文物千余件,其中青铜鼎、盘等有“曾子”铭文。
墓地年代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是一处以曾国国君墓M1和陪葬的大型车坑、马坑为中心的曾国公墓地。
从年代序列上,郭家庙墓地填补了西周早期叶家山曾侯墓地和春秋中晚期文峰塔曾侯墓地之间的缺环,对曾国历史的研究及其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建立至关重要。
进一步厘清了郭家庙墓地与其东南约1~2公里的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的关系,基本确定了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为当时曾国都城。
M1陪葬车坑和马坑均为迄今发现的曾国最大的车坑、马坑,,并首次在车坑沿边发现了柱洞遗迹;M1出土较多钟、磬、瑟、鼓等乐器,其中瑟、建鼓、彩漆木雕编钟架、编磬架,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较好的实物;M1出土了弓、矰矢、缴线轴组合,是迄今所见最早的成套弋射用具;出土的墨色块状物,经检测可书写,为迄今最早的人工书写颜料,可能是墨的早期形态。
墓地出土金属制品材质多样,金、银、铜、铁、锡等均有,采用了多种制作工艺,如捶锻、模锻、冲孔、鎏金等,技术成熟,部分器物为迄今发现的这些工艺制作的最早实物,对研究古代金属器制作加工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