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兵变是如何成为压垮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的 为什么最后赢的是李渊而不是李密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7 点击数:
简介: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动摇了隋王朝,隋焬帝内心非常害怕,过着,的日子,四五年来一直睡眠不安,梦中常惊呼有“贼”,要几个妇人象摇抚小儿那样摇抚他才能入睡。

有一次,大业

【菜科解读】

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动摇了隋王朝,隋焬帝内心非常害怕,过着,的日子,四五年来一直睡眠不安,梦中常惊呼有“贼”,要几个妇人象摇抚小儿那样摇抚他才能入睡。

有一次,大业殿西院起火,他以为起义军来了,大惊逃入西苑,藏匿在丛草间,火灭了才敢出来。

公元六一六年,他决心离开洛阳去江都,因为江淮地区农民赵义军比较少一些。

出发时,有些官员上表谏阻,但被他杀了 。

到江都后,隋焬帝接见江淮地方官,专问献礼多少。

礼多的升官,官少的黜免,江都郡丞献铜镜屏风,即升为副太守,因此地方官尽量搜刮,江淮民众赋税繁重,生计断绝,开始采摘树皮草叶充饥,后来竟被逼得人相食。

隋焬帝坐在江都宫中,依然无恶不作,过着极端腐化的生活。

农民起义大大削弱了隋朝廷的统治力量,一些隋朝的军官乘统治力量削弱的机会,起兵割据,称帝称王。

他们都是反对农民起义的反动势力,但在消灭隋朝这一点上,他们和农民起义军的目标又是一致的。

公元616年,涿郡守将起兵,占据涿郡及附近诸郡,自称幽州总管,成为威振燕地的大势力。

公元617年,朔方郡(治今陕西靖边北白域子)守将梁师都在本郡起兵,攻占雕阴、弘化、延安等郡(在今陕西北部),自称,国号梁,年号永隆,依附突厥,爱封为“解事天子”。

马邑郡(今山西朔县)军官周杀隋官,勾结突厥,受封定杨可汗,又自称皇帝,年号天兴。

同州蒲城(今属陕西)人、军士郭子和流放到榆林郡(今内蒙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

郭子和在雪地起兵,杀郡丞,自称永乐王,年号丑平,又勾结突厥,受封为屋利设。

金城郡(今甘肃兰州市)军官薛举和儿子薛仁杲逐隋官,占据陇西全境,薛举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成为西北地区一大势力。

武威郡(今甘肃武威县)军官逐隋官,占据河西张掖,敦煌等五郡,自称河西大凉王。

后又称帝,年号安乐。

巴陵郡(今湖南岳阳县)军官董景珍、雷世猛等起点,推后梁宣帝萧登的曾孙萧铣为主。

萧铣据巴陵郡,自称,年号鸣凤。

后又称帝,迁都江陵,割据长江中游等地,有兵四十万,成为一大势力。

农民起义军和隋官的割据势力遍及全国,共计有六十四处,这里要重点叙述的,就是晋阳兵变。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宇文泰手下的八柱国(最高军官)之一,封唐国公。

父亲李昞的妻子也就是李渊的母亲独孤氏,与的是同胞姐妹,李渊承袭爵位,娶了大臣之女,生有四子。

长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李元霸早死,演义小说中把他写成是隋唐第一条好汉,武艺惊人,,那是虚构),四子李元吉,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临汾人柴绍为妻(即以后的)。

李渊的几个儿女。

要数次子李世发最具才略,公元615年,隋焬帝在北地(雁门郡)被突厥兵围困,当时只有十六岁的李世民便应募从军,前往解围。

公元617年,李世民不过十八岁,他看到隋朝的统治已经动摇,暗中便产生了夺取天下的志向,他散财结客,倾身下土,晋阳令刘文静、晋阳宫副监裴寂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刘文静因与李密通婚,被连坐下狱。

李世民到监狱探望他,说出了自己的志向。

刘文静建议,趁隋焬帝避难江都,李密围攻洛阳之机,在晋阳起兵,乘虚入关,攻克长安称帝。

李世民大喜,暗中在作各种准备,并把这个计划告诉父亲李渊。

李渊大惊,斥责李世民,次日,李世民又去告劝,李渊也心动了,叹息地说:“今日破家亡躯亦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矣。

” 不久,突厥入侵,隋焬帝命令李渊领兵御寇。

李渊在短期内未能击退突厥,隋焬帝生气,派遣使者到太原,要把李渊押往京都问罪。

李世民与裴寂等劝李渊早定大计,起兵造反。

在这危急之际,李渊也只好同意了。

当时,刚好刘武周占据了汾阳宫, 李渊便以讨伐刘武周为名,命令李世民、刘文静等招募兵马。

李渊父子的这些举动,被太原副守王威、高君雅觉察。

王威、高君雅准备除灭李渊父子,李渊先下手,派李世民把他俩诱杀了。

李渊派刘文静和突厥始毕可汗讲和。

免除了后顾之忧。

然后,李渊传檄各处,自号义兵。

西河郡丞高德儒拒命不受,李渊派李建成、李世民攻西河郡,高德儒闭城拒守。

李世民指挥士兵猛攻,并自为前驱。

冒死登城,一举攻下西河郡,杀高德儒,其余将士不加问罪。

李建成、李世民领兵回晋阳。

这趟出兵,往返仅几天。

李渊大喜,说:“如此行兵,就是横行天下,也不难了。

” 公元617年秋,李渊在晋阳誓师出征,并传檄郡县,以拥立代王为皇帝,尊隋焬帝为太上皇(意思是夺去隋焬帝的帝位)作号召。

李渊自称大将军,使李建成统率左军,李世民统率右军,李元吉为太原太守,留守晋阳。

随李渊起兵的,还有李渊的女婿 柴绍、李渊的侄儿李孝基、、李道宗等,此外,还有刘文静、裴寂、武士彟、长孙顺德、温大雅、基、殷开山、等人。

留守长安的代王杨侑,闻知晋阳兵变,即派大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屯守霍邑(今山东霍县)、屈突通率兵数万,屯守河东郡城(今山西永济县),以抵抗李渊。

当李渊抵近霍邑时,连日大雨,部队不能前进,而且军中又缺乏粮食。

忽然,又传闻刘武周联络突厥偷袭晋阳,李渊召集将领商议退兵,裴寂等都认为暂还晋阳为宜。

李世民坚决反对,认为传闻不可轻信,应该乘勇打 败宋老生。

但李渊不听,命令部队回师。

晚上,李世民又去劝谏。

当时李渊已睡下,李世民只好在帐外哭号。

李渊听见哭声,召李世民入帐。

李世民再陈说利害,李渊醒悟过来。

当时左军已出 发,李世民、李建成分道夜追,把左军追回。

过两天,粮食运到,天也晴了,李世民领兵攻杀了宋老生,取得霍邑。

接着,又降服了临汾、绛郡,韩城、冯翊等地。

当时,河东郡未打下,李渊想领兵西取长安,但犹豫未决。

裴寂认为,屈突通拥重兵据河东,如果攻长安不下,就会两面受敌,不如先攻下河东郡城。

李世民则认为,应乘势取长安,据关中以定天下。

李渊采取折中的办法,留刘文静等围河东郡城,自领大军渡黄河至朝邑(今陕西朝邑县),然后兵分两路。

李建成左军据永丰仓,保证了全军的粮食供应,守潼关防止东方的军队入关。

李渊、李世民率领右将军直趋长安,沿途郡县的官民纷纷归附。

一些的开国大臣如、、(李世民妻兄)、于志宁、颜师古、萧造、萧 瑀、窦琎等都是这个时候投奔李渊的。

李渊的女儿(柴绍妻)在雩县(今陕西户县)散家财招募军队,发展到七万人,称为娘子军,她亲率军队与李世民军师会于渭北。

同往的有李渊的堂兄李神通。

同时,李渊的另一女婿段纶( 娶李渊妾所生女)也在蓝田县聚众万余人响应李渊。

十一月,李渊打到长安。

长安留守官阴世师,骨仪等据城抵抗。

李渊、李世民指挥军队猛攻,打下长安城,杀阴世师、骨仪等十余人,其余官吏将士都赦免。

狱中囚犯,多令释放,唯有一位马邑郡丞(隋大将的外甥),因原想 告发李渊兵变,李渊定要杀他。

李世民知他是一个文武全才,极力把他救下。

李靖也归附了李渊,成为唐初一位重要的人物。

李渊立十三岁的代王杨侑为皇帝,就是,宣布尊隋焬帝为太上皇。

李渊本是隋臣,公开反隋,就会给敌对势力以讨叛的借口,用太上皇名义取消隋焬帝的地位,用隋恭帝的名义招降隋官,设计是很巧妙的,李渊入城后,颁布了与 民众约法十二条,废除隋朝一切苛禁,这样,关中民众都归附李渊。

晋阳兵变,李渊攻入长安的消息传到江都,隋焬帝当然万分惊恐,但他已知难以挽回败局,愈益荒淫无度。

宫中立百余房,名居美女多人,每日一房轮流做主人,隋焬帝与等率侍女千余人就房饮酒,杯不离口,尽夜昏醉。

他心里发慌,常对萧皇后说:“外面很多人想夺我的皇位,且不管他,快乐饮酒吧!”有一次,他取镜照面,对萧皇后说:“好头领,不知该谁来斩它。

”萧皇后惊问缘故,他强笑说:“贵贱苦乐,没有一定,斩头也不算什么!” 公元618年,江都粮尽,隋焬帝的随从卫士是关中人,谋划逃归故里。

将军、宇文智及、宇文士及(三人皆宇文述之子,其时宇文述已死)以及司马德勘、赵行枢、裴虔通等煽动卫士,得数万人,攻入宫中。

隋焬帝换装逃到西阁,被叛宫俘获。

隋焬帝问:“我犯什么罪?”叛官们历数他的罪恶。

隋焬帝说:“我实在对不起百姓,至于你们,跟我享尽富贵荣华。

为什么对我这样?”他身边十三岁的爱子赵王杨 杲哭号不已,被裴虔通一刀杀死。

叛官们要杀他,他说:“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能用刀杀,取毒酒来。

”叛官们不许,他又解下巾带给叛官,就这样,这个独夫民贼被缢死了,隋焬帝在位十三年,活了四十九岁。

宇文化及杀了隋焬帝,又杀隋焬帝子孙及隋氏宗室外戚,并杀了大臣虞世基、裴蕴、、萧巨、许善心等十余人。

隋焬帝侄儿秦王因素来与宇文智及友好,被立为傀儡皇帝。

宇文化及自为大丞相,掌握大权,占据了萧皇后及后宫妃嫔,淫侈生活同隋焬帝一样。

他率兵十余万,想回长安。

沿途夺取 民间船只车牛,运载宫女,命令士兵负武器重物步行,路远困疲,怨声载道。

司马德勘、赵行枢等想谋杀宇文化及,但反被诱杀。

宇文化及行至巩县。

被李密阻击,改道走滑台(今河南滑县),想攻取东都。

隋焬帝死后,王世充拥立东都留守越王称皇帝,改元皇泰(杨侗称隋)。

隋皇泰帝使人招降李密,允许李密入朝后执掌文武大权。

李密放弃起义军旗帜,投降了隋皇泰帝,想借入朝名义进洛阳城,实行入城称帝的计谋。

李密引全部精兵在童山(今河南浚县西南)与宇文化及大战。

宇文化及战败,率残部二万人逃到魏县(今河北大名县西南),他哀叹说:“人生固当一死,岂可不一日为帝?”于是他毒死秦王杨浩,自称皇帝,国号许,年号天寿。

李密击败宇文化及,就回到洛口城,准备入朝。

但是,王世充先在洛阳城内发动政变,废隋皇泰帝杨侗,自称皇帝,国号郑,年号开明,不久,他又把杨侗杀死。

李密借降隋入洛阳称帝的计谋完全落空了。

隋焬帝被杀的消息传到长安,李渊便有篡立的念头,当时,河东郡城已被刘文静攻下,并招降了隋大将屈突通。

李渊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召还在外作战的李建成、李世民、胁逼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

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即皇帝位,改国号唐,年号武德,隋朝正式消亡了。

隋 朝传二帝(不包括隋恭帝杨侑、隋皇泰杨侗和秦王杨浩三个傀儡皇帝),共三十七年。

隋朝虽然是一个短暂的朝代,但是,它和一样,是结束前一个历史阶段,开始一个新历史阶段的重要朝代。

它所创立的各种制度,对唐朝以及唐朝以后的各个朝代都有重大的影响。

隋朝在文化方面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倒是隋文帝、隋焬帝把遭到北周武帝消灭的又大力提倡,使佛教很快成为了一种国教,在手工业技术方面,隋朝却有一些杰出的事例,工匠设计建造的越州桥(在今河北越县城南的佼河上,又名安侪桥) ,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坐单孔大弧劵桥。

隋朝的造船术达到很高的水平,能造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的大龙舟。

著名工匠能建造可以拆合移动的大殿(观风行殿)。

著名工匠何稠能建造可以拆合移动的大城(六合城)。

以上这些,都是令人惊讶的。

随机文章晋武帝司马炎的“太康之治”是怎么一回事?谁是美国第一位女性银行创始人和总裁?盘点美国NASA近年重大发现,另一个地球/外星人/UFO粉墨登场核裂变为什么会有辐射,裂变出来的中子达到光速形成辐射人死后在棺材多久腐烂,一年时间里腐烂变大后分解(极度恶心)

同样是起义首领,闯王李自成和洪秀全谁更厉害?

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很多的起义军,每个朝代可能都会一场比较有名的起义军,不过在,却有两场非常有名的起义,无论是声势还是规模都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它们就是起义军和起义。

历史上,对于起义军的评价,整体上是处于一种有着积极作用的。

那么,对于这两场起义的领导人,关于他们的个人能力,又有着怎样的强弱呢? 其实,说道他们两个人,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

如果从个人的最终成就上说,李自成绝对比要更有成就。

因为,他的起义军最终还是攻陷了京城,将大明推翻,逼迫自缢,这种成就即便是在整个历史上,都是的。

但是相比之下,洪秀全就差多了,他故弄玄虚的领着那么多人,折腾了好半天,还是在南边占领一片地域,对北面的朝廷虽然构成威胁,但是却没有达到一种灭国的危机,而他也没有坚持多久,就被平定了。

李自成的一切,大部分都是他靠自己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他加入起义军之后,都是和那些起义军的士兵一起冲锋陷阵,身先士卒。

这种情况下,其实是更能收拢人心,因为很多时候,你说的再好听,也不过是一时的迷惑人心。

但是和那些士兵一起并肩作战,就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会让士兵更信服,不会轻易的叛变,打起仗来士气也会更好。

并且,不仅是成功,即便是失败,之后又一次次的坚持下来,就会彼此之间得到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绪联系。

在这方面,李自成做的非常好,最后他带着大军怀着强烈的信念冲进了京城,这就是没有什么学识的李自成做出来的。

但是相比之下,洪秀全的方式就有些让人皱眉了,他是通过宣扬自己是受到上帝的授意,来蛊惑民众的一种迷信思想来收服他们。

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邪教的头头,给那些什么也不懂充满迷信思想的百姓进行洗脑,然后让他们晕晕乎乎的就加入其中了。

但是,即便是这样,由他自己进行的效果也不怎样,还是冯云山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他将一些底层的劳动者拉到了教会,让教会有了基本的核心力量。

之后的起义以及建立太平天国等等一些活动,都是主要由清来干的,而他大多时候处于一个坐在后面享受成果的过程。

后期,他更是将其他几个王杀的杀,赶走的赶走,一方面胡乱封王,另一方面,比朝廷还可怕。

随机文章“鞭长莫及”的历史典故是什么?“鞭长莫及”本来是什么意思?觉得鲁肃憨厚老实?他在单刀会中把关羽骂到无言以对明朝最短命状元!苦读20年金榜题名20天后因一句话亡无限猴子定理是什么意思,无限的猴子加无限的时间将称霸地球新型核动力巡航导弹,能突破世界上任何导弹防御系统

上官婉儿的祖父是哪位?制造了上官体的有名诗人

说起,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可是说起,那可是大名鼎鼎,是身边最为亲信的女官。

上官仪是上官婉儿的祖父,时期的宰相,创造了上官体的著名诗人,然而,他最后却被武则天所杀,连自己的儿子也一同被处死,只有儿媳和孙女被没入掖庭,充为官婢。

按道理说,武则天是一个爱惜人才的女人,当初,写了一篇文章骂她,她看到骆宾王的文才,直称可惜。

而上官仪作为开创唐初上官体诗,并发了唐初四杰的人物,一笔好字,一手好诗深得当时人们的景仰,何以却被武则天恨上了呢? 上官仪这个人的一生也是很波折的,他出身官宦人家,应该家境很好的,可是年幼的时候,做官的父亲上官弘在江都之变中被杀,他为了逃难,自己到庙里做了和尚,这期间,勤学苦读,习得一手好诗,写的一笔好字。

在唐太宗的时候,他去参加考试,一举得中,从此踏上了官场。

这么一个有才的人,在当时朝廷上也是很显眼的,尤其他还开创了唐诗的先河,以前人写诗,总是绮丽而又颓废,是那种宫体诗的味道,上官仪的诗却显得清新自然,其中唐诗中的名篇“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让人们非常欣赏,他的宫体诗被人们称为“上官体”,成为当时人们模仿的对象。

可以说,他是一个成功的诗人,开创了唐初诗歌的新气象。

然而这么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却不是一个的官员,他虽然官做得很高,曾经担任过太子李弘的老师,后来又升为宰相,整天为唐高宗拟定诏书,但他对人性的认识却不够深,政治斗争没有一点经验,也不太了解官场上的潜规则,最终成为李治和武则天闹别扭的牺牲品。

这件事的始作俑者还是唐高宗李治,据说当时皇后武则天怕宫里闹鬼,引道士到宫里作法,作法的时候,宫里只有道士和武则天两个人,旁人不能靠近,这周围人的怀疑,一个叫王伏胜的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李治,李治听了大怒,加之以前就对武则天有一些不满,武则天太强势,总是让高宗觉得受拘束,不自由,所以产生了想法,想把这个皇后废了,自己以后就可以自由了,于是就把上官仪找来,说我想把皇后废了,你觉得呢? 上官仪也是傻啊,废后这件事,哪有这么轻而易举的呢?他一不从长计议,二不察言观色,三不争取同盟,便立即回禀: “皇后专横,海内失望,应废黜以顺人心。

”高宗一听,便说,既然你也支持废后,那你起草一份废后诏书吧。

上官仪一听,起草诏书么,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立马就写好了。

诏书才放到高宗的案桌上,武则天就得到了消息。

武则天这个人是多么有手腕的啊,可以说,当时皇宫里的人到处都是她的耳目,李治一提到废后,马上就有人向她报告了,诏书才写好,李治还没来得及看,诏书上的字迹都还没有干透,武则天就气势汹汹找来了。

武则天面对高宗皇帝,软硬兼施,又是撒娇,又是哭诉又是据理力争,让高宗觉得理屈,便无奈地说,我也不想废后啊,这都是上官仪教我的。

李治也是一个软骨头,一下子就把自己的臣子出卖了,可见,上官仪对李治和武则天的心理一点也不了解啊,他不知道,李治之所以生气,主要就是觉得武则天管他管得太多了,还有就是有点吃醋了,这是夫妻之间的小别扭,人家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你掺杂中间,岂不是很别扭,不找你做,还能找谁呢? 果然,武则天通过自己的手段很快就让高宗撕毁了新拟定的诏书,武则天转危为安,并且很快就秋后算账,指使亲信许敬宗诬陷上官仪、王伏胜勾结废太子,图谋叛逆,上官仪和儿子以及王伏胜都被处斩了,而废太子李忠也在自己的属地自缢了,自此以后,李治再也没有起过废后的念头。

上官仪真是一个书生啊,虽然写的一笔好字,写得一手好诗,可惜在官场上还是太嫩了,怎么可能是武则天的对手呢?后来他的孙女上官仪倒是很熟悉官场作风,又很有才华,非常得武则天的赏识。

到继位的时候,上官婉儿被册封为昭容,她的祖父上官仪才得以平反。

随机文章杨朱生平简介神奇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施加一个小小的力量就可以毁灭世界银河系是怎么形成的,经过136亿年才变成现在模样/还在继续演化揭秘头有反骨是什么命运,未来不是叛徒就是汉奸(妥妥古代谣言)海水涨潮是什么原因,月亮可能是最大“凶手”/东汉古人已知答案

加入收藏
               

晋阳兵变是如何成为压垮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的 为什么最后赢的是李渊而不是李密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肝硬化患者 12 2025-04
完美 12 2025-04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