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唐朝赋税制度的变迁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8 点击数:
简介:租庸调制,唐时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

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

【菜科解读】

租庸调制,唐时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

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

租庸调定须均田制的配合,一旦均田破坏,租庸调法则失败,武周后由于人口增加,又不断土地兼并,公家已无土地实行均田制,男丁所得土地不足,又要缴纳定额的租庸调,使农民无力负担,大多逃亡。

后,朝廷负担遽增。

年间,改行杨炎的两税法,以征收银钱为主。

1.实施背景 617 年秋,的姨表兄弟李渊,在太原扯起了反隋的大旗,并很快占领了关中地区。

次年五月,李渊废掉了自己此前所立的傀儡,自立为帝,建国号为唐,定都长安。

自 618 年李渊建国,到 907 年篡唐,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的朝代之一,走过了 289 年的漫长历程。

期间,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的辉煌成就,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而作为唐王朝核心政策之一的赋税政策,随着历史形势的变化,经历了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巨大转变,在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史中占据了极为重要且特殊的历史地位。

2.租庸调制的实施与崩溃 唐朝初年,由于群雄割据,所以唐朝统治者尚能励精图治,爱惜民力,但随着天下一统局面的出现,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往往会征发百姓。

所以,在租庸调制中不仅为人民的负担赋予了专门的名号,而且还额外增加了人民的劳役负担。

同唐初相类似,成年男子仍然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他们每年需向国家缴纳粟二石,称作租;每年需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此外,按照规定,他们每年还需要为政府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

但如果政府当年正好不需要其服役,丁男就可以采取“输庸代役”的方式,也就是缴纳一定数量的绢或者布,以获得免役的权力。

从征税的数额上看,租庸调制下唐朝农民的负担要比减轻不少。

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其实,租庸调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种与唐朝均田制相辅相成的赋税制度。

均田制最早出现在统治时期,此后为西魏、、隋及唐所沿用。

根据均田制的规定,国家要为每一个成年男子授田 100 亩,此外,笃疾、废疾及寡居的女性也都可获得一定量的土地。

丁男既然获得了国家所授予的土地,也就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在赋税方面的体现也就是所谓的租、庸和调。

在接受授田的诸多群体中,只有丁男需要承担租庸调。

这一方面反映了官员和方外人士享受到了特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家对弱势群体的政策倾斜。

租庸调制的实行不仅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普通百姓也可以通过经济赎买的方式来抵消劳役,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对他们的人身束缚,对唐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唐朝是在收拾隋末乱局之后所建立起来的朝代,所以唐朝初年,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的无主荒地,从而保证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顺利实施。

虽然唐代均田制中也有对土地买卖的限制,但对于高门大族来说根本就是一纸空文。

所以,随着局势的日益稳定,权势之家开始利用手中的特权侵夺小农的田地。

此外,虽然均田制里也有为官员授田的规定,但由于唐代官员数量可观,而土地资源却又相对有限,所以并没有真正施行。

当时的官僚贵族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兼并或抢夺的方式,来剥夺农民土地。

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减少,但租庸调的负担却丝毫没有减轻,无力承担赋税的农民只能逃离家乡以避税。

此外,在均田制下,普通百姓承担的义务并非仅限于租庸调,还包括加入府兵,行军作战等等。

府兵除了前往京师宿卫之外,还要前往边疆作战或戍守,是唐前期主要的武装力量。

府兵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战时出征,具备了兵和民的双重身份。

唐朝初年,府兵的地位还比较高。

府兵不仅可以通过战功获得荣誉性的勋官,还可以藉此进入官僚系统。

但随着普通士兵上升的渠道被权贵之家所堵塞,府兵的地位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此外,随着均田制的破坏,作战所需的物资和装备成为府兵难以承受的负担。

为了逃避兵役,农民纷纷逃到免除军役的地区,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农民的逃亡。

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大批农民或因逃避租庸调而成为流民,或因为躲避兵役而逃亡,使得唐政府所掌握的人口越来越少,赋税来源逐渐枯竭,因而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了。

3.两税法的颁布施行及优越性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平定叛乱并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唐政府新增加了很多新的税收项目,从而形成了“科敛之名凡数百”的混乱局面。

但唐政府的苛政暴敛并没有能解决经济困局,到了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在赋税制度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将此前的租庸调制调整成为两税法。

杨炎将此前的租庸调和名目繁多的杂税合并为地税和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征税的主要标准也由人头税改为财产税。

两税法最重要的原则也就是量出制入,唐政府根据每年的财政支出,定出总税额,各地按中央分配的数目向当地人户征收。

以往,只有本地的土著才编入州县的户籍,承担租庸调。

而在两税法下,外来户也需按照现居地登记造册,并按照家庭财产多少及户等高下,向国家交纳税额。

此外,没有固定住处的商人也不能逃避税收,而由所在州县,按照其收入征收三十分之一的税。

两税法相对于租庸调制来说,优势非常明显。

首先,在租庸调制之下,国家征收赋税的依据是丁身;两税法则主要是依据财产的多少征税,意味着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轻。

此外,租庸调制下,尽管农民家庭的条件各不相同,但他们向国家纳税的数量却完全一样,显然并不合理。

两税法推行后,没有土地的人,就只交户税,不交地税。

这样,就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

再有,租庸调制下,不入户籍的流亡客户不用纳税。

而两税法只以财产多少作为征税的标准,也就极大地扩大了纳税的范围,使得国家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在两税法施行之初,唐政府宣称此外不再加税,税外加征会被以枉法论处。

但实际上,在“量出为入”的旗号下,唐政府经常会在两税之外巧立名目,百姓的负担并没有减轻。

此外,两税法实施后,百姓所需缴纳的由此前实物变成了货币,从而出现了“物轻钱重”的现象。

在由物向钱的转化过程中,百姓不但要承受物价下跌的损失,而且往往还要遭受到商贾的盘剥,负担进一步加重。

随机文章卫青,霍去病和汉武帝有亲戚关系吗?如何克服瓦伦达效应,患得患失是走向成功的最大阻碍(保持平常心)揭秘美国洛杉矶蝴蝶树之谜,成千上万的蝴蝶栖息于松树上(蝴蝶王国)网传台风是怎么形成的视频,发源于热带海面/每年全球62次台风宇航员在太空会遇到什么危险,陨石撞击/航天器破损失压/宇宙辐射

社保调整基数从几月开始(2025年4月2日)

社保调整基数从几月开始?接下来随新社通app了解一下!缴费基数每年几月份调整1、每年7月份都会调整一次社保缴费基数,并根据上年的社平工资确定新的缴费基数的上下限。

2、社保缴费基数年度调整一次的同时,社保局也会要求事业单位根据员工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进行缴费基数的申报调整,调整的原则是按员工上一年度所有的工资收入所得,取月平均数得出当年度新的社保缴费基数。

3、社保缴费基数当年度7月确定后,从当年度7月开始执行,一直持续到次年6月。

如何查咱们自己社保的缴费记录明细?你知道吗?12333社保查询系统,该平台的功能包括:社保查询: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查询自己的社会保险缴费、待遇等年度个人权益信息。

待遇资格认证:用户可以进行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包括“刷脸”认证和代人认证服务。

养老金测算:根据用户的养老保险缴费情况,估算未来能领取的养老金。

关系转移:用户可以了解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业务的办理进度。

步骤:1.打开12333,在首页点击电子社保卡。

查看证件,进入电子社保卡页面,点击查看证件。

2.查看个人社保信息,输入电子社保卡密码后,点击完成,查看个人社保信息即可看到缴费记录。

社保缴费情况查询有以下几个方法:1.12333电话查询拨打人社局客服热线12333,根据语音提示选择相应的服务,如“社会保险”或“养老金查询”,然后输入身份证号码、社保卡号或社保手册编号等信息,进行密码设置和身份验证后,即可查询个人账户余额、缴费记录等信息。

2.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平台也提供个人社保缴费查询功能。

通常在城市服务页面中找到社保选项,登录个人账户后即可查询。

3.网上查询方法网站查询:登录所在地区的人社局或社保局网站,在个人社保账户或相关查询页面中输入个人身份证号码和社保号码(或密码),登录后即可查看个人社保缴费记录中的社保缴费明细。

访问12333网站:访问12333网站,点击“个人登录”,输入个人账号和密码后登录。

进入个人账户页面后,选择“余额查询”选项,输入个人身份证号码和社保号码,点击“查询”按钮即可查看账户余额、缴费记录等详细信息。

4.现场查询携带身份证和社保卡前往当地的社保服务网点或社保服务中心,通过窗口咨询或自助查询机进行查询。

这种方式适合需要详细咨询或打印纸质证明的人群。

注意事项在查询前,请确保提供的个人信息真实准确,以便能够顺利查询到个人的社保缴费记录明细。

在使用第三方平台或手机APP进行查询时,请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账户安全,避免泄露个人隐私。

如果在查询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或疑问,可以拨打12333客服热线进行咨询或寻求帮助。

通过以上方法,您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自己的社保缴费记录明细。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仅供参考及交流之用,不对您构成任何决策建议。

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

他和嬴政从小是好友,长大后却计划刺杀嬴政

说起千古一帝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肯定是了,正是因为他开创的使得之后的朝代有了借鉴的模板,之后的几千年,这个模板都没有太大的改动,并且中国在分裂时期大一统成为了每个割据势力的最终目标。

可以说这么一个人在历史上有着神秘的色彩,下面我来给大家说一位嬴政的至交好友和他反目的事情。

嬴政的父亲子楚是秦国留在赵国的人质,但是当秦赵两国开战后,子楚趁机溜回了秦国,但是子楚却没有带走自己在赵国生的这个儿子,当时的嬴政面临的处境可想而知,而当时同样在赵国当人质,这二人都是同病相怜,并且时刻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当时这二人在赵国少不了被人歧视,这二人便成为了的发小。

就说过:太子丹与王善、秦王少时与丹欢。

可见这二人在小时候的交情是很深的,到了后面,二人的命运开始迎来了转折,这二人都回了国,嬴政回去后由于父亲早逝,他便成为了秦王,而太子丹的父亲还活着,太子丹只能接着当他的太子了,不仅如此他又被燕王送到了秦国当人质。

去的时候太子丹的心情还是不错的,毕竟秦国的秦王是自己的生死之交,关系铁啊,去了秦国再怎么样也会受到秦王的关照,但是他却被现实狠狠的打了脸,当太子丹到了秦国后不仅没有受到秦王的关照,反而故意冷落太子丹,并且对太子丹也不怎么友好,为什么嬴政会这么做呢 ? 其实嬴政是一个不念旧情,薄情寡性的人,比如对他们父子有着很大的恩情,而嬴政称呼吕不韦为仲父,但是等到天下一统后,用一句你有什么大功,敢称仲父?将吕不韦逼死。

嬴政的太尉尉缭会相面,他就给嬴政看过相,他说: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

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

不可与久游。

而太子丹对于嬴政来说在当时不仅已经没了用,反而成为了一统天下的障碍,只不过他碍于旧情,没有理由灭燕国,所以故意冷落太子丹,而太子丹面对这样的情况一怒之下又逃回了国,回去之后便策划了刺杀嬴政的计划。

最终他拉拢了,而荆轲刺秦的典故相比大家都知道,荆轲差点成功的刺杀了秦王这让秦王又惊又喜,惊的是自己差点死了,喜的是有了攻打燕国的借口,于是就这样当时,走投无路的燕王将太子丹的首级献给秦国,但是这却并没有换来秦国的停战,最终被秦国灭掉。

随机文章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造价,4000万美元一枚(与民兵3相当)盘点世界诺贝尔奖国家排名,美国356人的获得者夺得第一(意大利垫底)投胎到地球的外星人,鬼谷子恐是其中之一/为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揭秘余震和主震的区分,主震释放超过90%的能量/余震可能持续几年美国仙人洞木乃伊之谜,是美洲最古来的木乃伊(距今9400年)

加入收藏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唐朝赋税制度的变迁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