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讨伐董卓之战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最后赢了吗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9 点击数:
简介:少帝昭宁元年,占据洛阳以后,将、何苗等人的部队并入帐下,同时买通丁原部将,杀死丁原,兼并了丁原的部众,于是兵势转盛(董卓进京之初只有步骑三千多人)。

秋九月,董卓

【菜科解读】

少帝昭宁元年,占据洛阳以后,将、何苗等人的部队并入帐下,同时买通丁原部将,杀死丁原,兼并了丁原的部众,于是兵势转盛(董卓进京之初只有步骑三千多人)。

秋九月,董卓两次大会群臣,讨论废立之事,大儒卢植就公开反对,在蔡鬯等人的劝阻下,董卓才没有杀掉他,但卢植也因此遭到罢免。

于是董卓最终废掉了少帝刘辨,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改昭宁年号为永汉。

后来董卓毒杀了何以及废帝刘辨。

由于董卓进京,洛阳周围大军驻扎,为了解决财政问题,董卓还废掉了五铢钱,铸小钱,取洛阳和长安的铜人、飞廉、铜马等,鼓炉化铸,造成通货膨胀。

董卓生性残暴专横,朝野上下对其不满的声浪越发高涨,许多人也从洛阳逃了出去,其中包括:,,等是当世英杰。

东郡太守桥瑁假托京师三公写了一封伪造信,移书各州郡,内称: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

桥瑁这封伪造的信,成了关东众诸侯起兵讨伐董卓的导火线。

原本畏惧董卓,同时监视袁绍的冀州牧韩馥采纳了治中从事刘子慧的意见,写信给袁绍,谴责董卓的残暴,支持袁绍发兵。

在桥瑁的檄文发出之后,山东各州郡纷纷起兵响应,至初平元年正月,正式起兵的有兖州、冀州、豫州、青州以及司州的河内郡等地。

这个时候,黄河以北包括冀州和河内郡,讨伐董卓的核心人物是袁绍,兖州方面则是曹操。

义军向西集结兵力,袁绍和河内太守屯兵黄河北岸的河内郡,冀州刺史韩馥负责供应其军粮;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骁骑校尉曹操屯兵黄河南岸的酸枣;豫州刺史孔伷集结在颍川;青州刺史焦和本来已经率军过河,打算到河内与袁少军汇合,但是却因为黄巾军入境而被拖住。

徐州的广陵太守张超,荆州的长沙太守等人,因为路途比较远,在之后也加入了讨伐董卓的行列。

张超随后进驻酸枣。

孙坚率军进入中原以后,杀死南阳太守张咨,后将军袁术于是占据南阳参加讨董。

幽州牧刘虞之子刘和逃出洛阳,到袁术处汇合,刘虞派出数钱骑兵远赴南阳归刘和指挥。

奋武将军当时在镇守右北平,派遣其弟率骑兵一千支援袁术,听其调遣。

之前有人认为公孙瓒没有起兵反董卓,是错误的,从刘虞、公孙瓒等人的行为来看,虽然他们本人没有奔赴讨董战场,但是也是支持讨伐董卓的。

山东诸郡突然反叛,董卓大为惊恐,他一面调集军队进行战争总动员,一面打算给自己安排后路,也就是迁都长安。

春三月初五,董卓车驾进入长安。

迁都完成之后,董卓因为袁绍起兵的缘故,十八日杀太傅袁槐、太仆袁基,袁家一门老幼五十余口,尽遭屠戮。

然而,举兵讨伐董卓的山东州郡,大多数部队战斗力并不强,义军只能深沟高垒抵御凉州兵。

董卓派中郎将徐荣四下出击,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集结在颍川的豫州刺史孔伷的部队很快被徐荣歼灭,支持义军的颍川太守李旻被生擒。

董卓下令让徐荣将俘虏的义军士兵全部杀死,手法极其残忍:以布缠裹,倒立于地,施以热膏灌杀之(也就是用布缠裹着俘虏,将他们用滚烫的热油烫死) 中郎将徐荣在颍川获胜以后,挥军北进,进攻河内郡。

河内太守王匡率领泰山兵屯于河阳津,徐荣以疑兵正面迷惑王匡,然后派遣主力暗渡小平津,与王匡部战于津北,大破王匡,王匡所部死者略尽。

在北岸取胜以后,徐荣向南岸的兖州诸路义军集结的酸枣大营进发。

曹操认为酸枣未必能守住,于是率军向西深入两百多里,打算袭击徐荣的大后方敖仓,随曹操一起出征的是济北相鲍信,张邈部将卫兹等部众。

鲍信当初就劝袁绍乘董卓军初到长安,将士疲敝之际袭击,但是袁绍不敢。

之后鲍信回到泰山,扩招军队,此时已有步骑两万七千余人,卫兹曾散尽家财资助曹操征兵,又向张邈请兵三千助阵,加上曹操本部五千余人,参与这次会战的兖州军合计三万五千多人。

徐荣发觉到曹操的目的以后立刻掉转马头,双方在荥阳汴渠交战。

徐荣大破兖州兵,卫兹阵亡,鲍信受伤,其弟裨将军鲍韬也阵亡,曹操被流箭射中受伤,坐骑也被射倒,在危难关头,曹洪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了曹操,曹操不许,曹洪于是说下了“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这句名言。

随后曹洪亲自护卫曹操撤离战场。

徐荣大获全胜,但是他发现曹操虽然溃败,但其本部兵马非常善战,于是没有下令穷追。

题外话:这场惨败是曹操起兵以来第一次遭遇的大败,曹洪对曹操的救命之恩,就连后来继位以后想杀曹洪(因为曹洪吝啬,之前不肯借钱给曹丕),太后卞夫人都不许。

卫兹慷慨资助曹操,在这场仗中阵亡,也令曹操铭记终生,后来卫兹的儿子卫臻受朱越谋反案牵连,曹操只是责怪了他几句,并没有追究他。

卫臻后来赐爵关内侯,曹丕代汉以后,卫臻升司空、司徒、封长恒侯,卫臻死后追赠太尉,谥敬侯。

徐荣在汴渠大破兖州军以后,兖州军大营酸枣面临军事压力,好在这个时候,孙坚的军队已经控制了豫州战场,并且开始向司隶发展,董卓急忙将凉州军的主力部队投入南线战场来抵御孙坚,东线的徐荣于是转入守势。

由于之前豫州刺史孔伷已经被徐荣打败,于是此时孙坚也领豫州刺史,任破虏将军。

孙坚在梁东为徐荣所败,之后收合散卒吞阳人,董卓部将东郡太守胡轸督吕布率军进击孙坚,由于胡轸和吕布不合,孙坚出击,大破凉州军,斩杀都督华雄。

阳人大捷之后,有人对袁术说:“坚若得洛,不可复制,此为除狼而得虎也。

”袁术生疑,不运军粮,孙坚连夜跑到鲁阳找袁术,画地道:“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仇。

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僭润之言,还相嫌疑!”袁术理亏,于是立即调发军粮。

孙坚军势强盛,董卓打算拉拢孙坚,遣李傕来和亲,但遭到孙坚拒绝。

在洛阳一带,董卓亲自督战,调动西凉兵集团(包括之前在阳人大败的胡轸、吕布的残兵,从荥阳后撤回来的徐荣军,以及董卓身边宿卫的预备队等),与孙坚在洛阳城外激战,董卓军战败,退守淹池,孙坚于是乘胜进入洛阳城(由于董卓迁都,所以洛阳此时已经是废墟和残骸满地的空城) 之后孙坚进军函谷关,击退吕布军,进驻新安,逼近淹池。

然而在这个时候,袁绍和袁术由于内斗,袁绍以义军主导行车骑将军的身份,派遣周隅为豫州刺史,乘孙坚收拢兵力西进的机会,攻入孙坚军占领的豫州,占领了大部分郡县,孙坚叹道“同举义兵,将就社稷。

今逆贼垂破,而各如此,吾当谁与戮力乎?” 孙坚派一部分兵力(主力还要与董卓军对峙)回击周隅,袁术派公孙越带领本部骑兵支援孙坚;同时为了策应孙坚,袁术率自己的部众攻入扬州九江郡,驱逐九江太守,周隅的兄长九江太守周昂。

虽然孙坚、袁术击败了周隅和周昂等人,但在激战中,公孙越被留箭射中阵亡,公孙瓒悲愤道:“余弟死祸起于绍!”袁绍于是结下了公孙瓒这样一个强敌,公孙瓒后来大起燕代兵,进屯磐河,讨伐袁绍。

初平三年春,孙坚回师进攻趁他北上的时候占据了荆襄一带的,刘表死守襄阳,黄祖从江夏、江陵等地调兵前来援助刘表。

孙坚率兵攻打,黄祖败退。

但是孙坚在夜间带领少数随从侦察敌营的时候被黄祖的巡哨吕公射杀,寿止三十七岁。

而早在孙坚攻击刘表之前,山东诸军已经散去,自相攻伐。

声势浩荡的讨董之战虽然在孙坚的活跃下占领了洛阳,进逼淹池,但由于众路诸侯各怀鬼胎,以至于互相攻伐,就此草草了结。

后来董卓被联合吕布等人刺杀、公孙瓒在界桥之战被袁绍军统帅麹义击败,李傕等人攻陷长安等事,俱是后话! 随机文章世界十大禁止狙击枪,98K光荣上榜/巴雷特美名远扬历史上最廉价的防空武器之防空气球,铁索连接组建天空防御网络黑洞为什么会吸东西,黑洞为什么会吸收光/引力及第二宇宙速度太大谛听是什么神兽,是西游师徒成佛的最大帮助者中世纪欧洲最残忍的酷刑碎头器,从正面用铁器压碎犯人的头颅

一件出土文物证实史记也有错,烽火戏诸侯并不存在

提起,各位首先想到的都是那个典故:。

因为这个著名典故,让褒姒这个弱女子成为灭亡的第一罪人。

但是根据后来史学家对历史的分析,以及出土文物的证明,才发现所谓的因为褒姒而发生的烽火戏诸侯事件不过是子虚乌有的虚构之说。

那么事实上到底是怎么回事?既然说历史,那么我们还是来看历史。

关于烽火戏诸侯这个事件有两处权威记载,第一处出自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

其记载说褒姒不爱笑,周幽王想尽办法依然无法获得褒姒一笑。

于是周幽王就点燃烽火,诸侯以为周幽王有难,匆匆率兵赶来,却发现没有敌人。

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笑了。

周幽王因此很高兴,后来又多次点燃烽火,但诸侯因受戏耍,便不再来。

后来申国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忙点燃烽火召唤诸侯救援,但是诸侯却都没来。

犬戎斩杀周幽王,西周因此灭亡。

这个《史记》版的烽火戏诸侯流传最广,也基本被普通老百姓认为就是历史事实。

关于烽火戏诸侯的第二个出处来自《春秋》。

其记载与《史记》有差别,《吕氏春秋》记载周幽王没有点烽火,而是击大鼓。

当时西周首都丰、镐二京,靠近犬戎,所以周幽王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修建高大的土堡,其上设置非常大的鼓,敲击鼓声,远近可闻,若犬戎入侵,就击鼓为号。

一次犬戎入侵,周幽王就击鼓,诸侯军队如约而至,击退犬戎,褒姒很喜欢周幽王这个做法,就很高兴。

而周幽王总是希望看到褒姒笑容,所以又屡次击鼓,诸侯军队赶到,却没有敌人,以致于到后来犬戎再次真的入侵,诸侯却不来救援了。

周幽王最终被斩杀于骊山脚下。

关于这两个烽火戏诸侯的史载版本,史学家提出质疑。

一代史学大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首先对权威史学著作《史记》的记载“烽火戏诸侯”提出质疑,他认为:“此委巷小人之谈。

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

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

” 钱穆之说颇有道理,诸侯在各地,有远有近,就算周幽王点烽火,也不可能同时赶到,而且古代军队行军都有哨骑,前方探路的侦察兵如果发现没有敌人自然会报告后方的大军,大军则必然不会慌慌张张狼狈不堪。

另外,诸侯赶到救援的样子实在没有什么可笑的。

但钱穆之说属于理论,接着我们来看一组出土文物的记载。

在2012年,我国知名学府清华大学在一组战国竹简(清华简)中发现了关于周幽王灭亡的古文字记载。

记载为周幽王主动进攻原来的申后外家申国,申侯于是就联络戎族和周幽王开展,周幽王战败,西周因而灭亡。

此竹简上并无“烽火戏诸侯”之事的记载。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刘国忠称,史学界对“烽火戏诸侯”曾有过质疑,认为《史记》中所载只是“小说家言”。

清华简的内容一定程度上支持这种质疑,从而部分推翻《史记》的记载。

因为这批出土竹简的证明,总算还一代美人褒姒了一个清白。

随机文章古代欧洲社会简介雌性巨型蜥蜴不需要雄性就能生育下一代,老鼠攻击信天翁,这些动物都经历了什么最大古埃及金字塔的建筑奇迹,花20年时间用680万吨巨石最详细导弹常识大全,军事专家和爱好者必知的常识揭秘最有福气的10处胎记图片,屁股上长胎记竟然是大富大贵的象征

董卓讨伐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有哪些群雄参与

讨伐战是末年,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对抗董卓的战役。

中平六年(189年),掌政的董卓废少帝,拥立其弟陈留王为帝,实行恐怖统治。

关东各地方群雄见此,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为盟主。

虽然出兵,及后到的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起了内讧,联军决裂,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经历了黄巾之乱,汉室威信受挫,需要权力下放,各地方军自组势力,而宦官与外戚的争斗也日益加剧。

终于在永汉元年(189年),驾崩后,外戚宦官再次相争,何进被杀。

虽然何进将领袁绍率领部曲入宫尽杀宦官,但刘辩和皇弟刘协却被宦官挟持出宫,然后被何进召进京、准备讨伐宦官的董卓抢先找到并控制。

董卓想废掉少帝刘辩,拥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于是用计壮大自己的势力,并铲除反对者,如诱使丁原部下杀死丁原以夺其兵马,和逼走反对者袁绍。

一切准备好后,便于九月甲戌日废少帝为弘农王,而推刘协为献帝,至丙子日,更鸩杀了何,成为汉室实际控制人,担任相国。

他在洛阳实行恐怖统治,纵容士兵奸淫掳掠,连皇族、公主、宫人也不能幸免,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也激起各地群雄的痛恨。

不过,董卓受周毖、伍琼之言,为收纳名望和平息反对,重新任用党人,荀爽、陈纪、韩融都不自愿地受到任用,又以袁绍为渤海太守、韩馥为冀州牧、刘岱为兖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为陈留太守、张咨为南阳太守等。

但这些举动也不能平息各地愤恨。

在京都的因畏惧董卓而逃到南阳,而曹操认为董卓必定会败亡,所以亦逃出京都。

逃到陈留的曹操,散尽家财,又得到孝廉卫兹的帮助,组织约五千义军准备讨伐董卓,终于在189年十二月在己吾起兵。

另一方面,桥瑁向诈称京师三公发信给各州郡,陈述董卓的恶行,希望各地方举兵,当时韩馥对袁绍有戒心,派人看守袁绍。

当韩馥接信后疑虑该帮袁绍还是董卓,但被其治中从事刘子惠反说救国又何以是帮袁绍还是董卓,认为先看其他人的举动才作行动,韩馥同意,便书信给袁绍陈述董卓的恶行,让袁绍举兵 。

随机文章宋高宗赵构的生平简介刘备临终前暗示赵云!赵云没听明白诸葛亮却吓得冷汗直流揭秘贵州空中怪车之谜,大型UFO飞船失速撞上林场树木世界上最巨大最清晰ufo曝光,头顶几百米高空飞过发怪声我是飞行员见过ufo,美国战斗机飞行员发现超速行驶的UFO

加入收藏
               

诸侯讨伐董卓之战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最后赢了吗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