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员制度是怎么样的?宋朝官员品级一览

是故枢密院之地位,有与训政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相近似。
武
【菜科解读】
是故枢密院之地位,有与训政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相近似。
武穆任枢密副使,奉旨位在参知政事席上,乃在朝议事,排列席位,仅次於左右相。
调任万寿观使奉朝请,乃有官而无专守。
(二)宣抚使: 宋以任使将相重臣总师征讨之官称,无定额。
北宋大臣、,名将均曾任之。
武穆任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在光复襄阳诸郡之後,任职四年以上。
(三)节度使、制置使: 辖诸路军务,恩数与执政同。
朝廷宗室近属,年资久者,若任除将帅,始授此官。
或以功勋显著之帅守充之。
武穆曾任武胜定国军节度使,相当於明、清之总督,民国省区以上绥靖主任。
制置使亚於节度使。
武穆曾任舒、蕲、鄂、岳、荆南、黄、复州(今皖、鄂、湘三省地区)制置使。
(四)开府仪同三司: 按武穆於绍兴与七年授「开府仪同三司],乃宋文职官阶三十七阶之首,各阶称谓、俸额如下表: (表摘录自杨树藩之文官制度,略) (五)太尉: 南宋绍兴年间釐正武职官阶,共分六十阶,太尉乃六十阶之首,为北宋政和年间新置,以太尉本秦之主兵官,遂定为武职之首。
武职阶俸,较文职为低,因宋代重文轻武,而武穆每以战功晋阶,荣宠擢拔,乃加以文阶。
武穆於绍兴七年(一一三七)已拜太尉(按天子任命曰拜),犹若现在上将,再晋几星。
按武穆文武官阶,均晋至首阶(武职自五十七阶起),兹列南宋绍兴年间釐正武职官阶六十阶称谓如下: (1)太尉,(2)通侍大夫,(3)正侍大夫,(4)宣正大夫,(5)履正大夫,(6)协忠大夫, (7)中侍大夫,(8)中亮大夫,(9)中衞大夫,(10)翊衞大夫,(11)亲衞大夫,(12)拱衞大夫, (13)左武大夫,(14)右武大夫,(15)武功大夫,(16)武德大夫,(17)武显大夫,(18)武节大夫, (19)武略大夫,(20)武经大夫,(21)武义大夫,(22)武翼大夫,(23)正侍郎,(24)宣正郎, (25)履正郎,(26)协忠郎,(27)中侍郎,(28)中亮郎,(29)中衞郎,(30)翊衞郎, (31)亲衞郎,(32)拱衞郎,(33)左武郎,(34)右武郎,(35)武功郎,(36)武德郎, (37)武显郎,(38)武节郎,(39)武略郎,(40)武经郎,(41)武义郎,(42)武翼郎, (43)训武郎,(44)修武郎,(45)从义郎,(46)秉节郎,(47)忠训郎,(48)忠翊郎, (49)成忠郎,(50)保义郎,(51)承节郎,(52)承信郎,(53)进武校尉,(54)进义校尉, (55)下班祗应,(56)进武副尉,(57)进义副尉,(58)守阙进义副使,(59)进勇副尉,(60)守阙进勇副使。
(六)开国公: 宋之爵制,区分为: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共十二等。
郡王以上非不封,皇子、兄弟封爵谓之亲王。
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
宗室近亲承制特旨者封郡王。
遇恩及宗室近亲承袭及特旨者封国公。
武穆曾封开园子、侯、及开国公。
(七)险校少保、少保: 宋制「检校官」,一共分一十九阶:太师、太尉、太傅、太保、司徒、司空、左仆射、右仆射、吏部尚书、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左散骑常侍、右散骑常侍、太子宾客、国子祭酒、水部员外郎。
武穆於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加「检校少保」。
又有三公之贰,亦曰三少:即少师、少傅、少保。
武穆於绍兴十年(一一四O)加「少保」。
(八)观察使: 唐制观察使,亚於节度使,领一道或数州。
宋制视察使为兼判遥领之官,武穆曾於绍兴元年(一一三一)授亲衞大夫遥领建州观察使(今福建建瓯)。
(九)镇抚使: 南宋始置,权以招抚群盗,镇抚地区除茶盐之利仍归中央外,其余财赋听任移用。
武穆曾於建炎四年(一一三O)任通泰(今江苏南通泰县)州镇抚使兼知泰州。
(十)承宣使: 密院承旨,是曰承宣。
武穆曾任武安军及镇南军承宣使。
(十一)刺史: 宋制州刺史不赴任者,以他官知判州府事。
且以刺史职为武臣迁转之次序。
武穆曾於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授不赴任之英州刺史。
(十二)统制: 建炎初年,高宗始置。
乃战时武官职称,无定额,命以节制军马,统摄诸将,逐级区分为都统制、副都统制、统制、副统制、同统制。
武穆历任统制、副都统制、都统制。
相当於现在之团、师、军长暨兵团司令官。
又任河南北诸路招讨使,乃临时兼领。
相当於革命军北伐时集团军总司令或对日时期战区司令长官。
官品绍兴、乾道、庆元。
先后修定,间有官、勋已从罢省,而令仍不废,今具载焉。
诸太师,太传,太保,左、右丞相,少师,少传,少保,王,为正一品。
诸枢密使,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太子太师、太传、太保,嗣王,郡王,国公,为从一品。
诸金紫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太尉,开国郡公,上柱国,为正二品。
诸银青光禄大夫,签书枢密院事,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少传、少保,御史大夫,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左右金吾卫、左右卫上将军,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牧,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开国县公,柱国,为从二品。
诸宣奉、正奉大夫,观文殿学士,翰林、资政、保和殿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保和、端明殿学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学士,枢密直学士,左、右散骑常侍,权六曹尚书,上护军,为正三品。
诸正议、通奉大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直学士,御史中丞,开封尹,尚书列曹侍郎,诸卫上将军,太子宾客、詹事,开国侯,护军,为从三品。
诸通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卿,宗正卿,秘书监,诸卫大将军,殿前副都指挥使,承宣使,开国伯,上轻车都尉,为正四品。
诸太中大夫,保和殿、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侍制,左、右谏议大夫,权六曹侍郎七寺卿,国子祭酒,少府、将作监,诸卫将军、轻车都尉,为从四品。
诸中大夫,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观察使,通侍、正侍、宣正、履正、协忠、中侍大夫,开国子,上骑都尉,为正五品。
诸中奉、中散大夫,太常、宗正少卿,秘书少监,内客省使,延福宫使,景福殿使,太子左、右庶子,枢密都承旨,中亮、中卫、翊卫、亲卫大夫,殿前马、步军都虞候,防御使,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团练使,诸州刺史,驸马都尉,开国男,骑都尉,为从五品。
诸朝议、奉直大夫,集英殿修撰,七寺少卿,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尚书左、右司郎中,国子司业,军器监,都水使者,太子少詹事、左右谕德,入内内侍省、内侍省都知副都知,宣庆、宣政、昭宣使,拱卫、左武、右武大夫,入内内侍省、内侍省押班,枢密承旨、副承旨,骁骑尉,为正六品。
诸朝请、朝散、朝奉大夫,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右文殿、秘阁修撰,开封少尹,尚书诸司郎中,开封府判官、推官,少府、将作、军器少监,和安、成和、成安大夫,陵台令,飞骑尉,为从六品。
诸朝请、朝散、朝奉郎,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谏,尚书诸司员外郎,侍讲,直龙图、天章、宝文阁,开封府司录参军事,枢密副承旨,枢密院诸房副承旨,武功至武翼大夫,成全、平和、保安大夫,翰林良医,太子侍读、侍讲,两赤县令,云骑尉,为正七品。
诸承议郎,左、右正言,符宝郎,监察御史,直显谟徽猷、敷文阁,太常、宗正、秘书丞,大理正,著作郎,崇政殿说书,内符宝郎,正侍至右武郎,武功至武翼郎,和安至保安郎,翰林医官,閤门舍人,太子中舍人、舍人、诸率府率,亲王府翊善、赞读、直讲,判太医局令,翰林医效、医痊,武骑尉,为从七品。
诸奉议、通直郎,七寺丞,秘书郎,太常博士,枢密院计议官、编修官,敕令所删定官,直秘阁,著作佐郎,国子监丞, 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国子博士,大理司直、评事,训武、修武郎,内常侍,开封府诸军事、军巡使、判官,京府判官,亦畿县令,两赤县丞,三京赤县、畿县令,太史局五官正,中书、门下省录事,尚书省都事,为正八品。
诸宣教、宣议郎,御史台检法官、主簿,少府、将作、军器、都水监丞,寺、监主簿,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太常寺奉礼郎、太祝,太学、武学、律学博士,主管太医局,閤门祗候,枢密院逐房副承旨,东、西头供奉官,从义、秉义郎,太子诸率府副率,亲王府记室,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军事、监判官,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京府、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军事推官, 为从八品。
诸州签判,节镇、上中下州录事参军,京府诸曹参军事、军巡判官,承直、儒林、文林、从事、从政、修职郎,京畿县丞,三京赤县、畿县丞,诸州上中下县令、丞,两赤县主簿,尉, 为从八品。
诸府诸曹,节镇、上州诸司参军事,节度副使、行军司马,防御、团练副使,太史局丞、直长、灵台郎、保章正,翰林医愈、医证、医诊、医候,三省枢密院主事,守阙主事、令史、书令史,为从八品。
诸承事、承奉郎,理亲民资序者,从八品,承务郎准此。
殿头高品,郊社、籍田、太官令,国子太学正、录,武学谕,律学正,太医局丞,忠训、忠翊、成忠、保义郎,挈壶正,京畿县主簿、尉,三京赤县主簿、尉,诸州别驾、长史、司马,枢密院守阙书令史,为正九品。
诸承务郎,高班,黄门内品,承节、承信、迪功郎,中、下州诸司参军,诸州上中下县主簿、尉,城砦、马监主簿,诸州司士、文学、助教,翰林医学,为从九品。
随机文章看到未来的欧拉琳达秘书,劫数难逃论预言人类末日缺一不可的安泰效应,没有他人帮助你永远不可能最成功英科学家推测人的极限寿命是3000岁,重启端粒酶就能延缓衰老揭秘希腊文物费斯托斯圆盘,4000年前老古董拥有241个神秘符号揭秘泰国那加火球是怎样形成的,河底沼气被月球引力吸出水面燃烧
古时候官员退休时,为什么不在当地养老?
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各项制度的提高,现代官员们的福利待遇规定也越来越规范化了。
与古时候相比较,人们的选择也更多了,不过近期随着古装影视剧如火如荼的上演,许多观众便便注意到了一个区别:古代官员退休时,为什么都不留在当地养老,而是必须告老还乡? 大家知道,自科举制度成立后,许多官员都是科举选拔出来的英才,古时候人们通过考试一举成名,就能够光宗耀祖,改变家族命运,一般当上了官的人,都会一辈子从事其职,那个时候的人不是说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可以退休了,而是要一直干,直到做不动了才能申请告老还乡。
现代人们的交通便捷,通讯便利,衣食住行都有了极大的方便,一般从政的人如果是在某地任职定居,就可以一直留在当地,但是退休后的选择是跟随自己的意愿,只要在其他地方有住所,便可以自由选择。
但是古时候人们考取功名后若是被提至京城任职,会赏赐给他气派的府邸,加上官员的福利薪资,他们携家带口生活在京城都是可以的。
但是这一切都是皇帝给他这个职位赏赐的,当他辞职的时候,一切还是要上交给皇家的。
告老还乡却不仅仅是因为这样的被迫之举。
首先,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古人,非常重视家族的重要性,人们的落叶归根意识也是比较强烈的。
树高千丈也要落叶归根,于是到了干不动的时候,人们还是愿意选择回归自己的家乡,并且有时候,有些意外身亡的官员,朝廷都会派人将其遗体或者代表其人的骨灰安葬到自己的老家地区,并且要安置于祖坟之处。
其次,退休的官员毕竟是当地一个优秀的例子,他们当初努力学习考取功名获得利禄,改变了身份,在京得以遇到大场面,长长见识,等到退休之后,让他们回到家乡其实是为了实现一些必要的的作用。
比如“乡村贤达”的作用,地方仍旧需要一些政务辅佐人员,他们算得上是不可多得的合适人选,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能够在当地梳理一个好的榜样,激励下一代人努力。
最后就是当时的农耕社会里,人们的家中都是还有农耕财产的,他们在城里辞官后,虽然还有俸禄,但是毕竟商业不发达,还是依靠农耕自给自足更为便于人们的生活,并且这些才是真正属于他们家族的财产,所以这些人最后都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地。
随机文章悲催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惨遭鱼雷偷袭沉没(死323人)苏联外星婴儿事件,外星飞船逃生舱发现外星婴儿(1年后死)不明飞行物坠落苏州,直径10米球体砸中路人和车辆神是否存在高维度空间,人的行为由神设定的参数支配(真伪难辨)人根峰和母门洞传说,传闻是伏羲和女娲造人后留下的产物
飞钱是什么?解析唐代货币汇兑制度
唐宋的汇兑券。
元和元年( 806 )曾禁飞钱,可见飞钱产生在此之前。
当时钱币缺乏,各地禁钱出境,在京师的商人将钱交给各道驻京的进奏院、各军、各使或富商,取得凭证,回本道合券取钱,称为“一飞钱”。
元和七年曾规定商人在户部、度支、盐铁三司飞 钱, 每千钱加付百钱, 商人不至, 又改为免费对换。
开宝三年(970)设便钱务, 专门办理便换。
初年便换业务还盛行。
后来使用纸币, 便换业务衰落。
“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简介 飞钱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汇兑业务形式。
唐代的飞钱实际上是一种票证,类似于今天的银行汇票。
《、食货志》这样表述:“……商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经轻装趋四方、 合券乃取之, 号飞钱。
”在商业异常发达的唐代,各地商人运货到京城出售,售货得的大量钱币要带去既不安全又不方便,因此商人们就将钱币交给各地驻京的进奏院(相似于驻京办事处)和有关机构,或交给各地设的分支机构的富商,由这些单位发给半联赁证,另半联赁证寄回各地的相应单位。
商人回本地区后,经验证相符,便可取款。
这些赁证叫“飞钱”,确实很形象。
主要特征为:一地出钱并取得有关证明,在异地凭证明取得钱款,类似今天的汇票。
飞钱的产生,与当时商业贸易发达有关。
唐代内地与边远地区、外国通商日盛,许多商人奔波于戈壁沙砾之间,铜钱面值小又重,运输很不便利,时遭被人抢劫风险。
一些封疆大吏搜刮的财宝也要运送京城或运送回家。
飞钱应运而生。
《·食货志》对飞钱与交子、会子等的承继发展关系,已经作出结论说:“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
” 随机文章揭秘美国发声石头之谜,一堆石头发出金属叮当声苏联外星婴儿事件,外星飞船逃生舱发现外星婴儿(1年后死)2018.1.30美国ufo事件,环状不明飞行物倾斜悬浮于半空法国斯卡普eg巡航导弹,射程400公里可打击机库和重要人物风水宝地不葬无福之人,伤天害理命格差的人葬进去将引发横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