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内阁中的各房分工?每个房分别是做什么的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0 点击数:
简介:典籍厅 典籍厅是内阁的秘书部门,学士10人(满 6人,汉 4人)、典籍6人(满、汉、汉军各 2人),供事22人。

此外侍读学士、侍读、中书等兼在典籍厅办事者,由大

【菜科解读】

典籍厅 典籍厅是内阁的秘书部门,学士10人(满 6人,汉 4人)、典籍6人(满、汉、汉军各 2人),供事22人。

此外侍读学士、侍读、中书等兼在典籍厅办事者,由大学士派委,无定员。

其办事之所,分南、北两厅。

南厅职掌有四: (一)掌关防。

内阁无印,对外行文,用典籍厅关防。

(二)收发及办理文稿。

各衙门来文,直送两厅,再按事务性质分送各房。

(三)官员考绩事务。

负责对侍读、典籍、中书等官的考绩。

(四)管理“吏役”事务。

考取助理事务的“供事”及管辖皂役等事。

北厅职掌也有四项: (一)掌奏章。

拟办陈事请旨之奏本及进贺表等。

(二)办理大典事务。

即关于大典礼的筹备应办事项。

(三)用宝洗宝。

请用国家宝玺及岁终封宝日洗宝事务。

(四)收藏红本图籍,并收贮表章等。

满本房 有侍读学士 2人,侍读 4人,中书39人,贴写中书24人,供事 3人,共72人(均为满员)。

满本房掌校阅题本的满文部分,管理内阁大库及皇史宬的收藏事务。

如收贮实录、圣训、起居注、史书、方略及经略将军的印信等物。

收发和每日向进呈实录,增修王公世爵谱册以及缮写各项满洲文字。

主要职责有五项: (一)校阅满文题本。

各省题本由汉本房照黄贴翻译成满文后,交满本房中书缮写,侍读学士、侍读等详细校阅后,交汉票签处拟草签。

(二)掌实录库及皇史宬之收藏。

实录库所藏实录、圣训、起居注、史书等以及皇史宬所藏实录、圣训、本纪、方略、玉碟与经略将军印信等。

(三)收发进呈实录。

各朝实录,每日按卷进呈皇帝御览,于满、汉、蒙古三房中书轮派二人进呈,满本房管收发之事。

(四)增修世爵谱册。

存宫内的王公世爵皇册有应该增注的,由各关系衙门咨明内阁,派员会同领出,交满本房中书增注后,仍送宫内收存。

(五)缮写各项满文。

汉本房 又名汉本堂,有侍读学士4人(满、汉各2人),侍读5人(满3人,汉2人)、中书42人(满31人,汉军8人,汉3人),贴写中书16人(都是满员),供事3人。

其职掌为收发通本,翻写贴黄及各项应翻为满文之文书,如上谕、碑文、册宝、祝版应译为满文者均属之。

故又有翻译房之称。

蒙古房 又称蒙古堂,有侍读学士2人,侍读2人,中书16人,贴写中书16人(以上均蒙员)。

掌翻译蒙、回、藏等各种文字以及外国来文。

凡遇有各藩部陈奏事件及表文,皆译出具奏。

凡颂扬各藩部诰敕、碑文、匾额以及奉旨特交事件,俱由蒙古房译出缮写。

并管理蒙古实录,圣训。

凡外国文字,如俄国照会,即召翰林院俄罗斯馆官员至房翻译。

西方各国来照,即召西洋馆官员翻译。

满票签处 有侍读3人(满员),中书22人(满20人,蒙古2人),贴写中书8人(满员)、供事4人,此外尚有委署侍读(满员)若干人。

满票签处掌校阅满文本章并撰缮满文票签,皇帝出巡时,发递本报。

京内外官员的奏折,经皇帝批阅,应交在京各衙门知道或办理的,由军机处交满票签处,传知各衙门钞回办理。

汉票签处 有侍读2人,中书27人(以上均汉员),供事4人。

此外有委署侍读若干人。

汉票签处掌校阅汉文本章,撰缮汉文票签;撰拟御制文字,如制、诏、诰、敕、册文、祝文、封号等。

诰敕房 十年(公元1671年)始设诰敕房,隶汉本房兼管。

专司校勘和收发诰敕。

凡汉票签处撰拟诰敕,由诰敕房审核,缮定正本,用宝颁发。

封赠诰敕,按定式刊刻存储,凡用时交中书科填写,经诰敕房校阅颁发。

稽察房 五年(公元1727年),令各部院衙门将每日事件已结、未结情由声明送内阁,于月底汇齐奏报,这时始设稽察房。

其职官由大学士于满、汉侍读、中书内派委,无定员。

额设供事4人,凡交部议复事件,按日记档,俟各部院移会到时,逐一核对,分别已结、未结,每月汇奏一次,叫“月折”。

每日军机处发出满、汉文谕旨,由满票签处移至稽察房存储,至月底,缮写满汉文合璧奏折汇奏,称为“汇奏谕旨”。

收发红本处 又称红本处、收本房。

康熙、雍正、三朝《会典》均未见记载。

《会典》始有此名称。

约成立于乾嘉年间。

司员由大学士于满、汉中书内派委,无定员。

凡批过的题本,交由收发红本处每日发给六科传钞,年终缴回汇集,贮入红本库。

饭银库 又称饭银处,其司员由大学士于满洲侍读、典籍、中书内派委,无定员。

专掌收支内阁司员饭银。

这种饭银由各省总督、巡抚及布政使咨送。

分配办法是:大学士每日银三钱,以下官员递减,至中书每日银六分,以充飧食费用。

副本库 约成立于乾嘉年间,《嘉庆会典》始有此名。

其司员由大学士于满、汉中书内派委,无定员,掌收题本之副本。

乾隆以前,每到年终收藏副本,都派汉票签处的中书送存皇史宬厢房,年久贮满,无地存收,才另设副本库。

批本处 乾隆以前称“红本房”,设于宫廷之内。

其司员有满洲翰林院官1人(于翰林各职事内选用),中书7人,掌进本之收发与批本事务。

每日进本,由满票签处中书送交批本处,由批本处送内奏事处进呈,待发下以后,批本处照皇帝阅定满文签,用红笔批于本面,再交满票签处中书带回内阁,遇有改签及“折本”,皆存记档案,按日交发办理。

随机文章日本庶民美食:没吃汤豆腐不算到过京都罗马皇帝奥托简介汉景帝和七国之乱刘濞的关系最有观赏性的悬崖跳水,从58米悬崖跳入水中腿骨脱臼最详细导弹常识大全,军事专家和爱好者必知的常识

电视中的土匪都是大口喝酒吃肉?现实中的真的是这样吗

土匪这个名词是我们对于古代那些在山中靠打家劫舍过活的不法团伙的称呼,这些人只要是日子快过不下去了,带上几个人在草丛里一蹲,鲁国的无论是客商还是普通村民,甚至是一些过路的官员,都会被他们洗劫一番,有什么拿什么,抢完东西就回山寨中,过几天不够了就继续再来。

我们经常在很多的影视剧中也能看到,土匪就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生活的还有些潇洒,但是,土匪的真实生活就是这样的么?并不是,真正的土匪是穷人,他们也经常喝稀粥,经常饿肚子,也没有电视中的那么潇洒快活,很多人就非常好奇,土匪那么能抢,自己的肚填不饱? 那么我们就简单的来看看土匪的真实在生活状态,首先,当土匪每天也是,经常要丢下东西跑路,有时候山寨中东西吃完了都不敢露头。

以为内土匪其实在古代,一直是官府重要的剿灭对象,一定听说哪有土匪,官府就会派人前往调查,只不过,有时候朝廷不给力也会让草包出来调查。

当摸清了这些土匪的路数,官府就会派人马剿匪。

所以古代的土匪都是流窜作案,趁着官府没来,麻溜的抢几票就快跑,能拿多少都是运气,并且他们也不是像电视中那样一定如蝗虫过境一样,毕竟抢的太狠一定会召来官府的人。

有时候他们也就是拿点过路费,够走过这段路维持日常开销就好,所以实际上这些土匪的生活其实还没有百姓们过的好。

而另一方面,那些定居把山头的土匪其实也有着自己的活动范围,抢的地方比较固定,这茬割完去那茬,一方面,到处乱割韭菜容易引起同行的冲突,另一方面,人生地不熟的他们也怕失手。

一般情况下他们就是在自己的小地盘上搞点事,有路过的客商也会抢,但是拿不到多少钱,在加时候的客商大多有护卫,像是镖局什么的,大油水的他们也不一定能够拿下。

更何况,客商不是天天有,自己地方的村镇都抢完了,他们所面临的就是断粮,十天半个月不开张都是常有的事情,所以每天只能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大口吃肉的生活也是他们最向往的。

这些土匪不可能是几个人,一般的规模都是几十人,多的甚至成百上千,这些人极少搞生产活动,收入基本上靠抢,所以可以说这些土匪们的生活也很拮据,只有那些头头们能勉强有点优秀的待遇,或者在特殊的日子里,搞点庆祝活动吃点好的,一般的生活中,他们的生活可能不如山下种地的村民。

遇上官兵来抓人,他们甚至还要过过吃草的生活。

经常生活过不下去了,剩下的财产一分,大家自己回家种地吧,来年要是还有想法,相互合计再接着干,要不是实在过不下去,也没有人会选择当个土匪。

随机文章隋朝末年晋阳起兵是怎么回事?晋阳起兵简介诸葛亮为什么会娶一个丑女?背后原因可能比你想像的还不单纯马谡死前大喊「8个字」!诸葛亮听后痛哭流涕惊现2017年广州不明飞行物,小蛮腰和高速路上多地出现解析第五代战斗机世界排名,歼-20力压美饿位列第三

清朝风流皇帝乾隆的宠臣和珅和福康安,他们谁更厉害?谁更有钱一些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位60年,真正宠信的大臣有两个,一是,二是。

他们一文一武,在朝廷里地位显耀,权倾一时,格外引人注目。

和珅和福康安,他们谁更厉害? 首先来看出身。

“龙生龙,凤生凤。

”清朝是一个很讲究出身的朝代。

如果你运气好,投胎到满洲人家,一定会比汉人子弟少奋斗很多年。

如果像和珅、福康安这样,大家都是满洲八旗呢?那就来比一比了。

和珅是满洲正红旗人。

正红旗人属于下五旗之一,并不特别尊贵。

和珅的父亲常保是福建副都统,也不算权贵人家。

而且和珅少年时代就先后失去了母亲和父亲,家道中落,差点被同族人扫地出门。

福康安是满洲镶黄旗人,镶黄旗是上三旗之首,由皇帝所亲统,可谓异常金贵。

福康安是经略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之子,又是嫡后孝贤皇后的侄子。

福康安出身名门世家,很小的时候就被乾隆皇帝安排在宫内抚养,聆听皇帝的谆谆教导。

很显然,福康安的出身比和珅强太多,简直有云泥之别。

其次来看官职。

和珅是文人出身,官至拜文华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

清朝没有设置宰相职位,殿阁大学士有宰相之名,军机大臣有宰相之实。

所以,和珅算是货真价实的宰相了。

福康安是武将出身,比和珅小了4岁。

福康安以三等侍卫身份进入乾清宫,受到乾隆皇帝的信任后,领兵打仗,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后来,福康安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

虽然和珅和福康安都是殿阁大学士,但按照清朝官制,文华殿大学士的排序在武英殿大学士之前;同时,和珅是领班军机大臣,而福康安没有领班的经历,因此和珅要。

第三来看爵位。

和珅34岁就授轻车都尉世职,后因平息回乱,被封一等男爵。

1788年进封三等忠襄伯。

1798年擒获白莲教起义领袖王三槐,被封一等忠襄公。

清朝对于封爵极为慎重,一般只有通过战功才能获得爵位。

所以文臣少有封爵者。

和珅一个文臣能获得一等忠襄公的爵位,有清一代都相当罕见。

福康安是一名武将,在封爵上显得更加顺利,他在22岁时,就因为平息大小金川之乱,被封为三等嘉勇男爵。

1784年间,福康安赴甘肃平息民变有功,被晋封为嘉勇侯。

1791年,福康安因入藏征讨廓尔喀,获得胜利,被封为一等忠锐嘉勇公。

1795年,福康安率军进剿苗乱,俘获苗王吴八月,被乾隆皇帝破格封为贝子。

一般来说,异姓功臣是不会被封为贝子一类的爵位。

1796年,福康安因连年征战,积劳成疾,死于征战途中。

乾隆皇帝万分悲痛之余,追封福康安为嘉勇郡王。

显而易见,福康安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爵位都高于和珅。

最后来看财产。

和珅贪得无厌,他长期在重要岗位任职,又擅长敛财,因此积蓄了一笔巨大的财产。

乾隆皇帝死后,皇帝扳倒和珅,对他抄家,将这些家产全部收入囊中,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一说。

福康安出身大富大贵之家,生活奢侈是一定的。

《清代之竹头木屑》记载,清朝武将不能乘轿,只能骑马,但福康安喜欢乘坐大轿子,哪怕上阵督战,也要乘坐八抬大轿。

不过,福康安对钱财没有特殊爱好,家产一定赶不上和珅。

随机文章宋代王安石变法中”贡举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十大超人系果实排名,霸主震震果实竟然不是第一葫芦娃七兄弟各自有什么能力,法天象地/喷火吐水个个令人羡慕不已银河系中心是什么东西,恐为超巨型黑洞/距离地球2.6万光年苏美尔人是什么人种,推测是中国人/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是人类最早的

加入收藏
               

清朝内阁中的各房分工?每个房分别是做什么的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