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名远征军伤兵自杀之谜:自焚还是被自焚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0 点击数:
简介:莫的村位于缅甸实皆省英多县曼西镇以北,这里到处是布满原始森林的山区。

    1942年5月,入缅作战的第五军军部及新22师等在第一次战斗失利后,开始后撤,曼西成

【菜科解读】

莫的村位于缅甸实皆省英多县曼西镇以北,这里到处是布满原始森林的山区。

    1942年5月,入缅作战的第五军军部及新22师等在第一次战斗失利后,开始后撤,曼西成为中转站,远征军意图从这里往北经莫的村,然后翻越野人山回国。

    时任第五军新22师第65团第二营第六连连长的邱中岳在1999出版的《抗战时期滇印缅作战》一书中提到,“(1942年5月)14日黄昏时分,第五军军司令部与第65团主力到达莫的村宿营,军直属部队及各部队伤患1500余人进驻莫的村东南边的村子里。

”但却在同一天凌晨“引火自焚”。

    这段悲壮的历史,没有官方记载,其真相究竟如何?    “留点汽油给我们”    根据邱中岳的记载,5月15日,蒋介石令驻守昆明的空军司令王叔铭,与第五军军长杜聿明恢复无线电通讯后,告知可前往印度,但这份电报一周后才被杜聿明收到,“这时第5军已深陷崇山峻岭之中,既同外界联络中断,一切生活来源也彻底断绝,全军身处绝境之中。

”    而在此时,另一份来自断后部队的电报让杜聿明更感悲怆。

邱中岳在文章中记载:原先留在莫的村的1500余中华儿女,咸以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华魂的志节,宁为烈士死,不作降虏生的决心,慨然于5月21日凌晨1时引火自焚,含恨而终!    邱中岳称,傍晚,杜军长警闻此讯,不禁恻怆动怀难以自已,面对西南莫的村方向,俯首肃立、默哀致敬。

    个别幸存老兵,也提到1500名伤病员自焚一事,目前身在安徽合肥的原第五军新22师卫生兵刘桂英回忆说,她是随后续部队抵达莫的村的,“在村子外面山脚下的一块平地上,搭着几个棚子,看到有工兵在掩埋被焚烧后尸骨。

”    刘桂英曾听说了关于伤病员自焚的一些细节,“有军官把伤兵集中起来问他们,现在我们无路可走了,你们跟我们走也是死路一条,你走不动,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

你们自己想个法子处理吧。

后来伤兵讲,你留一点汽油,你们走吧!”

大秦帝国能和亚历山大的远征军一较高下吗?到底谁更强

能战胜亚历山大远征军吗?外国学者断定:这不是一个等级。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而深厚,曾经经历了无数的朝代更迭,其中第一个一统中国的久远朝代要算了。

众所周知,,七雄争霸时期的天下何等动荡,战争频频爆发,百姓们随时都有可能陷身于战争带来的疾苦之中,所幸后来秦国统一了天下,结束了分裂动荡的局面,也曾是中国古代辉煌朝代之一。

其实在秦朝建立的同时,世界上也有一个帝国同样十分强势,这个王朝就是亚历山大王朝,在同时期亚历山大帝曾率领庞大的军队进行东征,仅仅只用五万的军队便统一了希腊,横扫中东,占领了埃及全境,征服波斯,打败了古印度,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印度,皆不是他的对手,他建立的庞大帝国,比当时东方的国土面积总和还要大。

在他打败印度后,如果继续东征,越过一座山,便可到达中国。

面对如此来势凶猛的亚历山大,令许多人不禁遐想:如果亚历山大帝国东征到中国,双方对峙,强强对决,究竟谁能更胜一筹呢?亚历山大会不会打败中国呢?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别看中国和亚历山大之间只阻隔了一座山,但这座山可是喜马拉雅山,也是亚历山大东征的必经之路之一,还有一条路是穿过缅甸丛林,无论是翻过一座高山,还是跨越充满瘴气的树林,对于那时交通不便的古代军队,都是非常艰难的。

当然了,他还可以先北上然后在东进,不过这条路线也好不到哪里去,那里等待他们的是干旱的沙漠。

所以亚历山大主动出击中国没有任何好处,不用说双方正面对峙了,光是亚历山大帝带兵翻山越岭、历经磨难到达中国,士兵的体力和士气就已经消磨殆尽了。

而在那里迎接他们的,将是以逸待劳了秦国黑甲奇兵,不用打就知道胜负。

那么抛开地理位置的限制,只论双方的正面战场,谁能更胜一筹呢?虽说亚历山大只率5万军队就能一路东征打胜仗,但是面对中国广阔的领土以及庞大的军队数量,还是会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当时的中国虽然是刚刚结束动乱,军队有所损失,不过轻松组织出十万精兵还是不在话下的,况且秦统一天下之前中国一直处于兵戎相见,频繁战争的状态,中国的军队早已积累了大量的作战经验,熟悉了战场上的厮杀打斗,也能灵活地运用作战策略,经验不会比亚历山大的军队差。

所以说,当秦军和亚历山大军队的智力策略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中国秦军的规模比对方大,数量比对方多,亚历山大要赢秦国可谓是“压力山大”了。

不仅如此,秦军军队的综合实力也要比亚历山大强势,秦国已确立君王封建制度,政治方面高度统一,而亚历山大还是处于比较松散的奴隶制度,加上变法的实行,秦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更为先进,有足够的资金打造质量更高的作战兵器。

另外,加上秦国实行的独特军功制度,士兵们的作战热情旺盛,对国家的忠心度高,补充兵力的速度也更为迅速,中国的优势明显更强。

还有最后一点,中国从黄帝、蚩尤那一代就开始逐鹿中原,春秋战国时期的那几百年,更是打得天昏地暗,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理论和经验,也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名将,而亚历山大那时,《兵法》都已经面世200年了。

而且当时秦朝的冶炼技术又是七雄中最先进的,就是今天出土的秦国弓弩、青铜剑等兵器,仍然锋利无比。

所以,大秦帝国的武器和作战理论均比的,高级不止一点点。

从以上的角度来看,虽然亚历山大的实力比较强盛,但正面对上秦朝军队,劣势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很多外国学者断定,这两国不是一个等级的,没有可比性,如果两国对峙,亚历山大并没有什么机会能够打败综合实力强大的秦国。

随机文章揭秘黑天鹅和白天鹅的区别,黑天鹅轻易换配偶/白天鹅至死不渝神奇心理学中的留白效应,某些场合思考比说话更有意义灵魂出窍最简单方法,灵魂出窍有危险吗(4招学会灵魂出窍)南风法则的作用,对下属给予的温暖是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玄武岩超音速巡航导弹,苏联最强反舰导弹(号称美国航母杀手)

波斯远征军团一夜间消失沙漠 离奇遇难下落成谜

公元前6世纪,伊朗高原崛起了阿黑门尼德王朝,波斯皇帝冈比西斯二世实现了其父王未完成的建立帝国的宏伟计划,公元前522年,他借口入侵埃及,这时的埃及尚未统一,由几个城邦国家组成。

  冈比西斯的军队在边境上击溃了由希腊雇佣兵组成的埃及军队。

平定埃及后,冈比西斯又着手计划三个远征。

分别是征服埃及西边的绿洲之国阿蒙和卡塔戈以及尼罗河上游的埃塞俄比亚。

但是,征讨卡塔戈因菲尼基海军不听调遣而放弃了。

接着,冈比西斯为攻打埃塞俄比亚溯尼罗河而上,又因后勤支援的辎重队跟不上,再次以失败告终。

  尽管战事接连不顾,冈比西斯仍派出一支5万人的大军团去征服沙漠中的绿洲之国阿蒙,但是令他吃惊的是,该军团进入沙漠后忽然消失了。

那么,该军团究竟是在沙漠中迷失方向了还是另有原因呢? 【希罗多德的记述】   公元前5世纪,被誉为欧洲“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在《昔日埃及的荣光》一书中对该事件作了这样的记述:“一个5万人的军团从底比斯出发,带着向导向阿蒙前进,不久从传回的消息中知道,军团到达了沙漠中一个绿洲的小镇。

他们共走了6天的行程,按希腊语,这个绿洲小镇叫幸福之岛。

” 此后消息中断。

  到达绿洲小镇后,波斯军团又去了哪里?事实说明,他们既没有到达阿蒙,也没有折回,按当时阿蒙人的传说是这样的:远征军团离开小镇后进入通向阿蒙的沙漠地带。

待军团行进到阿蒙与绿洲小镇间的中途时停下来吃饭,这时突然刮起猛烈的南风,铺天盖地的沙子把波斯军团活埋了,远征军就这样消失了踪影。

  我们再看一下普尔塔克著的《英雄传》中的描述:亚历山大大帝进入埃及后,在前往沙漠中的锡瓦绿洲及朝觐绿洲中最知名的阿蒙神庙途中两次遭遇危险:一次是饮用水耗尽;另一次是进入广袤无垠的沙海中时遇到强烈南风的袭击,这个风所刮起的沙子即使在平地上都能筑起一堵沙墙,因此5万波斯兵被这类风沙活埋是很有可能的。

  尽管亚历山大大帝两次遇到危险,但他运气不错,每次都化险为夷。

他们去时挨着海岸西行,朝着锡瓦绿洲进发,回来时从锡瓦一直朝向孟菲斯,总算平安返回。

【波斯军团去向成谜】   这次考察队使用现代技术进行调查。

首先,他们在沙漠地带调查地形,按希罗多德的史传分析缩小范围,并且用探地雷达寻找士兵携带的金属,以便限定遇难的地点。

  威尼斯考古学家利加布埃这样设想:“波斯远征军5万人经过6天的行军后,找到靠近锡瓦。

加入收藏
               

1500名远征军伤兵自杀之谜:自焚还是被自焚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