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战役过程简介 意大利战役的最后结果如何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5 点击数:
简介:1943年9月3日凌晨,马利的英第8集团军从西西里渡过峡窄的墨西拿海峡,在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登陆,向意南部快速挺进。

1943年9月8日,英国广播公司广播了意大

【菜科解读】

1943年9月3日凌晨,马利的英第8集团军从西西里渡过峡窄的墨西拿海峡,在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登陆,向意南部快速挺进。

1943年9月8日,英国广播公司广播了意大利投降的正式文告。

1943年9月9日凌晨,由克拉克指挥的美第5集团军(辖卢卡斯的美第6军和麦克里里的英第10军)在萨勒诺湾登陆。

意大利人领导人也没料到登陆来得那么快,他们起初对英国的广播予以否认,随后又承认了这一事实。

已有戒备的德军闻讯立即将80万意军解除武装,逮捕大批意军军官,并于1943年9月10日占领了罗马,控制南到那不勒斯的意大利本土。

意国王与巴多格利奥等,仓皇乘潜艇逃到南端的盟军占领区。

1943年9月13日,派党卫军中校斯尔策尼指挥突击队用滑翔机将囚禁于大萨索山顶旅馆的营救来,随后墨索里尼在希特勒扶持下,在意大利北部成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傀儡政府,与巴多格利奥政府对抗。

1943年10月13日,巴多格利奥政府正式宣布退出“轴心”同盟,向德国宣战。

同时,英、美、国政府相续发表宣言,承认意大利为共同作战一方。

克拉克指挥的美第5集团军在萨勒诺湾登陆后,遭到德军的猛烈抵抗。

德军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将所属8个师中的6个师编组为第10集团军,由菲廷霍夫指挥,在萨勒诺抵抗盟军并试图将其赶下海去。

1943年9月12日,德军发起反攻,当天冲进了美第6军和英第10军之间的缺口。

13日在对美军左翼发动的一次攻击中将美军逐出佩萨诺,使美军来了一次总退却。

但是盟军利用强大的海空军向萨勒诺桥头堡紧急调派增援部队。

至16日,美第5集团军已拥有7个师,200多辆坦克。

16日早上,德军对英第10军发起的攻势在盟军大炮、海军舰炮和坦克的打击下被粉碎。

凯塞林终于认识到把盟军赶下海去不过是白日做梦,遂于当晚决定停止战斗,边打边向北撤。

并一路上破坏桥梁、公路、隧道和铁道设施,阻止盟军前进。

克拉克挥师向意西海岸进军。

1943年10月1日,美第5集团军占领了那不勒斯。

同日,的英第8集团军占领了东海岸的福贾。

10月14日,美第5集团军攻占了卡普亚,同东面的英第8集团军会师,从而在意南部建立了一条120英里长的牢固战线。

1943年11月5日,希特勒下令调元帅到西线去视察和加强“大西洋壁垒”的海岸防御工事,隆美尔的B集团军群随之解散,驻意德军合编为C集团军群,下辖菲廷霍夫的第10集团军和的第14集团军,共个21师,370架飞机。

由凯塞林元帅任总司令。

凯塞林为阻止盟军进一步向北推进,在西起罗马以南80公里的西海岸,向东穿越亚平宁山脉直到东海岸,建立了横贯意大利中部的“古斯塔夫防线”。

该防线以卡西诺隘道为核心,依山峰天险而构筑,易守难攻。

美第5集团军和英第8集团军数次发起攻势,试图突破该防线,但未成功。

整个冬季,盟军一直受阻于古斯塔夫防线。

1944年初,亚历山大指挥的第15集团军群共有19个师又4个旅,4000架飞机和3000余艘舰艇。

亚历山大为了打破僵局,加快战役进程,决定在加强正面进攻的同时,以一部分兵力在罗马南部小镇安齐奥实施登陆作战,从背后突破德军防线。

1944年1月12日,美第5集团军在卡西诺地区发起进攻。

克拉克以英第10军和法军的冲出来吸引德第14集团军大部,美第2军则向利里山谷进击,试图强渡拉皮多河。

拉皮多河看上去并不是很宽,但水深流急。

担任主攻任务的是沃克将军指挥的美第36步兵师。

沃克认为这一行动成功的可能性极小,不赞成渡河,但只能执行命令。

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结果美军以惨败告终。

美第36步兵师伤亡达1681人。

1944年1月22日,卢卡斯将军指挥的美第6军在安齐奥登临。

开始,登陆作战比较顺利,美军很快建立了一个滩头阵地。

卢卡斯打算向内陆推进25英里,占领阿尔卑斯山,切断德军的供应线和退路。

但是,卢卡斯过于谨慎了。

他在出奇制胜后,没有乘胜前进。

在随后的9天里,卢卡斯关注的是把更多的兵力和给养运上岸来。

凯塞林在得知盟军在安齐奥登陆后,立即从法、德及南斯拉夫调派兵力支援,到了28日,已有4个师面对美第6军,并准备进行反击。

1944年1月30日,卢卡斯才向阿尔卑斯山发动进攻。

经过3天战斗,在付出5500人的伤亡后,卢卡斯才被迫停止了进攻。

他命令第6军挖壕自卫,在滩头阵地周围布上铁丝网和地雷。

盟军在安齐奥突然登陆,转移了德军的注意力。

克拉克命令美第2军和新西兰师先后3次对卡西诺发起进攻,均未能成功。

尽管盟军飞机把著名的山顶建筑卡西诺修道院炸成一片瓦砾,但仍无济于事。

德军在山峰高处依山掘壕,甚至利用修道院的废墟作掩护,顽强抵抗,使盟军终不能突破德军防线。

因此,对卡西诺的进攻被称为克拉克的“最黑暗时刻”。

安齐奥滩头阵地此时已陷入困境,不仅前进不得,而且前面的德军越来越多。

到1944年2月16日,已有10个德国师包围安其奥的5个盟军师。

1944年2月28日,德军发起大规模反击,试图一举将盟军赶下海去,但遭到盟军空军的大规模空袭,当天就损失了30多辆坦克,凯塞林不得不于1944年3月4日下令停止了反击,以5个师维持对美军的包围。

直至5月中旬,安齐奥成了美军的陷阱,在4个多月中,被压缩在滩头阵地上,伤亡日增,一筹莫展。

有位新闻记者对当时美军的状况这样描述道:“美军在这里就像原始人那样生活,他们那副样子,挥舞棍棒也许比使用机枪还更像样些。

” 在绕过德军防线的企图失败后,山谷与海边的盟军都陷入了困境,盟军统帅部没有别的选择余地,必须实施强攻。

1944年5月11日晚,在盟军空军的协同轰炸后,盟军对古斯塔夫防线发动全面进攻。

法军中一支山地成长的骁勇善战的摩洛哥土著骑兵部队翻山越岭,冲上海拔高度为4850英尺的山峰,绕到德军背后进行进攻。

1944年5月14日,经过激烈残酷的争斗夺战,波兰军第二支队终于打进卡西诺修道院废墟。

德军古斯塔夫防线许多地段被突破,凯塞林被迫命令德军撤至从台伯河口到东海岸佩斯卡拉防线。

1944年5月22日,被困安齐奥滩头的美第6军也发起进攻,于25日与正面进攻部队会师。

德军继续北撤,退守到圣马力诺至卡拉拉的哥特防线。

1944年6月4日宣布罗马为不设防城市。

当晚9时,美第5集团军首先进入罗马。

占领罗马后、盟军继续向北推进,1944年8月25日、进攻哥特防线,1944年9月28日把该防线全面突破。

在突破哥特防线之后,由于在西欧登陆的需要,盟军从意大利战场调走7个精锐师,使意大利战场一度处于沉寂状态。

盟军最初打算以登陆作战从后面突破古斯塔夫防线的希望落了空,克拉克因此解除了美第6军军长卢卡斯的职务,任命特拉斯科特将军为美第6军军长。

驻意德军统帅凯塞林认为,安齐奥登陆战的真正错误不在卢卡斯,而在于“登陆部队力量不强,缺少机械化部队配合。

这是一次不充分的进攻。

”在绕过德军防线的企图失败后,山谷和海边的盟军都陷入了困境,盟军统帅部没有别的选择余地,只能实施强攻。

结果 1945年4月,西线盟军和苏联红军同时对德国本土发起强大攻势,德军面临全面崩溃的危机,意大利战场也再度活跃。

4月9日,由麦克里里指挥的英第8集团军和由特拉斯科特指挥的美第5集团军先后从东西两翼发起攻势,德军士气低落,无力抵抗,节节败退。

4月21日,英第8集团军和美第5集团军胜利会师。

4月23日,盟军全线进抵波河,俘虏德军3万人。

接着,盟军渡过波河天险,于26日攻克曼图亚和维罗纳,27日进占热那亚。

这时,意北部爆发了游击队起义,许多城市获得解放。

28日,盟军封锁了德军企图逃走的的阿尔卑斯各山口。

当天游击队在科摩湖抓住了企图逃往德国的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妇,在美国人尚未赶到之前便将他们枪毙。

第二天他们的尸体被运到米兰,倒挂于市中心广场,以中世纪的方式示众。

4月29日,美第5集团军进驻米兰,英第8集团军进驻帕多瓦。

同日,德C集团军群司令菲廷霍夫的代表在卡塞塔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并于5月2日生效。

至此意大利战役全部结束。

随机文章“草船借箭”应该是谁的故事?火烧藤甲兵!为何诸葛亮大胜却泪流满面?清朝发明世界最早「机关枪」!康熙竟没珍惜流放了发明者中国突破20倍音速导弹,6806米/秒1小时绕地球一圈(无法证实)疾病恶魔别西卜,地狱的宰相古希腊人严重的苍蝇之王

什么是开禧北伐?开禧北伐的背景,真相以及过程

南朝时首相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战争。

宋宁宗时,韩侂胄渐掌大权,力主抗金,得到著名的派、、叶适等人的支持。

宋宁宗对的屈辱地位不满,也支持韩侂胄的抗金政策。

开禧二年(1206年),身任平章军国事的韩侂胄未作充分准备,便贸然发动北伐。

宋军纷纷出击,山东京东招抚使郭倪派兵攻宿州(今属安徽),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都统制李爽率部攻寿州(今安徽凤台),江陵府(今属湖北)副都统制皇甫斌攻唐州(今河南唐河),江州(今江西九江)都统制王大节攻蔡州(今河南汝南)。

然金军方面早有准备,故上述宋军进攻皆以失败告终,只有镇江副都统制连战皆捷,但也无法转变败局。

金军乘胜分路南下。

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宋降金,割让关外四郡,金封吴曦为。

面临这种不利局势,韩侂胄只好向金朝求和,但因金人提出要斩韩侂胄等人而未果。

开禧三年(1207年),吴曦之叛被平定,淮南形势也渐平稳,金大将仆散揆又病死军中,形势对宋有利。

但宋廷内主和派开始阴谋活动,礼部侍郎与杨皇后、杨次山等勾结,杀死韩侂胄,宋、金罢兵议和。

嘉定元年(1208年),宋、金订立嘉定和议。

过程 宋宁宗时期,在与金朝的关系上,又逐渐趋于紧张。

宋宁宗因为不满金朝蛮横要求按旧时的礼仪行事,对自己受屈辱的地位感到不满,因此他也支持韩侂胄对金朝采取强硬的措施。

开禧元年(1205年)四月,宋宁宗采纳韩侂胄的建议,崇贬,追封岳飞为鄂王,削去秦桧死后所封的申王,改谥“谬丑”,下诏追究秦桧误国之罪:“一日纵敌,遂贻数世之忧。

”这些措施,有力地打击了主和派,使主战派得到了鼓舞,很得民心。

同年五月,宋宁宗下诏北伐金朝,史称“开禧北伐”。

有人认为,“开禧北伐”是韩侂胄为捞取政治资本而采取的一次军事上的冒险行动。

由于实行党禁,逼走,使韩侂胄在政治上失了人心。

当时金朝的情况不太妙,金主璟沉湎酒色,朝政荒疏,内讧迭起,北边部族又屡犯金朝边境,在连年征战中士兵疲敝,国库日空。

于是韩侂胄认为有机可乘,就把恢复故疆、作为建立功业的途径,作为争取人心、提高威望的一种手段。

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他还重新用了辛弃疾等一批主张对金用兵的大臣。

开战之前,就有一些有识之士在分析形势之后,提出此时进行战争对不利,认为这场战争几无胜算。

叶适不仅拒绝起草宣战诏书,还上书宋宁宗,认为轻率北伐“至险至危”。

武学生华岳上书,认为此时南宋“将帅庸愚,军民怨恨,马政不讲,骑士不熟,豪杰不出,英雄不收,馈粮不丰,形势不固,山砦不修,堡垒不设”,认定这次北伐将“师出无功,不战自败”。

结果华岳被削去学籍,遭到监禁。

反对的声音立即被韩侂胄镇压下去。

韩侂胄请直学院士李壁起草了伐金诏书,以鼓舞士气:“,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

……兵出有名,师直为壮,言乎远,言乎近,熟无忠义之心?为人子,为人臣,当念祖宗之愤。

”于是宋朝军队不宣而战,首先对金朝军队发起了攻击。

开战初期,宋军收复了一些地方,如泗州等地。

但由于金朝事先得到了风声,觉察到南宋“将谋北侵”,已有了准备,在遭到进攻后立即进行了反击。

由于韩侂胄用人不当,中路军统帅之一皇甫斌率军攻打唐州时被金军击溃,接着在攻打蔡州时大败于溱水,韩侂胄急忙把他撤了。

北伐主战场两淮统帅邓友龙等也因兵败而被撤职。

不久,金军就在东、中、西三个战场上,对宋军发起了进攻,宋朝军队由进攻转为防守。

在金军的大举进攻之下,真州(今江苏仪征)、扬州相继被金军占领,西路军事重镇和尚原与蜀川的门户大散关也被金军所占。

韩侂胄想通过吴曦在四川战场挽回败局,但陕西河东招讨使吴曦却早已在四川暗通金兵,叛变称王。

这场战争于第二年以宋朝战败而结束。

接着,又是兵败之后的谈判。

而对南宋来说,战败以后的和谈是气短的。

作为胜利者,金朝自然提出了苛刻的条件。

除了提出割地赔款之外,还要求将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谋缚送金国。

打了败仗以后,就要有人到金军去谈判,这份差事朝廷中谁也不愿去,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了萧山县丞方信孺作为南宋派出的谈判代表。

方信孺不仅能言善辩,而且在金人面前威武不屈,金人将他投入监狱,断绝饮食,并以杀头相威胁,要求他答应金朝提出的割地赔款、缚送首谋等五个条件。

方信孺不怕威胁,说缚送首谋,向来无此办法。

金朝将领威胁说:“你不想活着回去吗?”方信孺说:“我奉命出国门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最后金人也没有办法,只得将方信孺放回。

这年八月,韩侂胄听取了从金营中谈判回来的宋使方信孺的汇报。

当方信孺汇报了割两淮、增岁币等金人提出的四项条件以后,变得。

韩侂胄问:“还有什么?” 方信孺说:“我不敢说。

” 在韩侂胄的逼问之下,方信孺只得如实相告:“是要太师的人头。

”韩侂胄听后大怒。

多割一点地,多赔一点钱,韩侂胄还可以退一点,可最后一条是没有退路的。

韩侂胄迁怒于方信孺,夺去方信孺三级官阶,将其贬到临江军居住。

谈判的条件不能接受,只得硬着头皮再打仗。

韩侂胄撤了两淮宣抚使张岩的职务,任命赵淳为两淮置制使,负责镇守江、淮。

在这种形势下,朝廷中的主和派又形成了势力,礼部侍郎史弥远和杨皇后是主要的代表。

杨皇后因当年韩侂胄在宋宁宗选皇后的问题上不倾向于她而怀恨在心,同时她也认为北伐过于轻率。

他们通过皇子向宋宁宗进言:“韩侂胄再启兵端,将危社稷。

”杨皇后也在旁边劝说宋宁宗,但宋宁宗很犹豫,一时难以定夺。

杨皇后担心如果宋宁宗走漏风声,让大权在握的韩侂胄知道,后果将十分严重,就与史弥远、参知政事钱象祖等人密谋,设法除掉韩侂胄。

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韩侂胄在上朝途中被殿帅夏震派出的将士挟持,杀死于玉津园中。

韩侂胄被杀以后,史弥远立即派人把这一消息告诉了金朝,并以此作为向金朝求和的砝码。

此后朝政被史弥远、钱象祖把持。

经过与金朝的谈判,按照金朝的要求,韩侂胄之首被送往金朝示众。

韩侂胄死后,宋宁宗对大臣说:“恢复岂非美事,但不量力尔。

” 嘉定元年(1208年),南宋王朝与金朝签订了“嘉定和议”,和议条款为:两国境界仍如前;嗣后宋以侄事伯父礼事金;增加岁币银帛各五万;宋纳犒师银三百万两与金,疆界依旧。

与的称谓由以前的侄叔改变为侄伯,比“隆兴和议”更能显示合约的屈辱性。

随机文章天天被叫侍寝连3年!奴婢龙床上什么也没干 竟成乾隆宠妃关于成吉思汗长子尤赤的身世之谜传海底惊现12米巨型真龙,蛟龙号专家确认为未知生物中国最神秘的史前文明,轩辕黄帝是史前文明的领导者(移民太空)88年天空上出现孙悟空,悟空踩七彩云惊现空中(专家已辟谣)

欧洲古时候各国残忍的活人祭祀过程

古人相信的一切都由神来掌控。

因此人们通过祭神的活动来祈求神灵赐福。

每当祭神的时候,人们拿出贵重物品作为贡物,有的地方甚至用人的生命做贡品,以表示虔诚。

  深夜,在一个怪异的青铜制巴力像前,有一大堆烧得烈焰熊熊的柴火。

500个儿童作为献给巴力神的祭品,一个个可能事先已割断喉咙的孩童,先被放在神像伸出的双手中,接着掉下火堆在烈火中烧成焦炭。

  祭礼进行中鼓乐喧天、热闹非凡。

戴上面具的舞者与具有权势的祭司一齐主持祭礼,那些牺牲子女作为贡品的父母,则必须站在一旁眼睁睁的观看,还不准流一滴眼泪,因为用子女做祭品献给神是一种特权,不是一般父母可享的,这种光荣只赐给最高贵的家庭。

这是发生于古代的北非名城迦太基的一幕。

约公元前310年。

西西里岛上叙拉古王国的暴君阿格多克利斯,因与邻近城邦发生冲突,引起,被逼暂时逃到迦太基避难,亲眼目睹了迦太基居民以宗教名义做出的暴行。

公元前1世纪的希腊家戴奥多勒斯根据阿格多克利斯目击情况做了记载,读来令人毛骨悚然。

  迦太基被罗马人摧毁前约200年,经常举行焚烧童男童女的祭礼。

腓尼基人是迦太基人的祖先,据说他们在建立迦太基前就已有了祈求丰产的独特祭礼,希望上苍赐福、五谷丰登、子孙安康  迦太基贵族往往以奴隶的子女替他们自己的子女送命。

后来,迦太基在与罗马的中连连战败,迦太基当权者认为是欺骗行为触怒了巴力神。

所以,戴奥多勒斯宣称,阿格多克利斯见到的那次祭礼是迦太基的贵族为了赎罪,用自己亲生子女烧焦的尸体祈求巴力神息怒。

  一座不高的祭台,两侧向下倾斜,形状犹如屋顶,作为祭品的人牺被放在祭台上,四肢捆绑着,使他受痛时无法反抗或者逃跑。

接着,人们将火堆点燃,并用炽热的烙铁灼烧人牺,迫使人牺在祭台的两侧斜坡上痛苦的上下翻滚,这种痛苦的挣扎被认为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好。

次日,人牺尸体上的肉就被一片片地割下来。

这是发生在古代南亚某部落的一幕。

达罗毗茶族的一支孔德人的人牺还有一个专门的名称——“默利亚”。

“默利亚”一般是买来的。

不过有的时候,孔德人也将自己的亲生子女卖为人牺。

人牺由于被视作是祭神的圣物,所以生前倍受崇敬和善待,所到之处人人欢迎。

人牺成年后往往有另一个“默利亚”作为配偶,他们的子女也将成为“默利亚”。

  孔德人一般在重大场合或者每年播种前的节日举行人祭仪式。

距祭神还有10天或12天时,人牺的头发被剃去,全身涂满油膏、酥油和郁金根粉。

接着举行一连好几天的宴饮狂欢。

狂欢结束后,人祭仪式开始,在音乐和舞蹈的伴随下,人牺被带往离村落不远的“默利亚树林”,这是一片从未砍伐过的茂密丛林,专为举行人祭仪式。

  人牺被绑在一根木柱上,全身再一次被涂上油膏、酥油和郁金根粉,并戴上花环。

众人一边围着他舞蹈,一边祝告大地:“女神啊,我们向您献上这个人牺;愿您赐予我们良好的气候、丰盛的庄稼和健康的身体。

”在此期间,人们争相争夺人牺身上的装饰品——花朵、郁金根粉,乃至一滴唾沫都成了宝物,因为他们确信人牺身上的装饰品具有巫术作用。

  人牺再一次被涂上油膏,然后每个人都蘸一点人牺身上的油膏,抹在自己的头上。

有些地方,人们还带着人牺走遍各家各户。

众人或者拔人牺的头发,或者要人牺在他们头上吐唾沫。

这时人们既不能捆绑人牺,又不能让他反抗,所以往往将其手骨折断,有时甚至将其腿骨折断;最好的办法是用鸦片麻醉人牺,就不用采取这些措施了。

  处死人牺的方法并不完全相同。

除用烙铁慢慢灼死外,还有将人牺绑在木象鼻子上处死的方式,即木象绕一根大木柱旋转;人们在四周围绕,等木象鼻子转到自己面前时割一块人牺的肉,这样一刀一刀地将人牺剐死。

最通用的方法是将人牺绞死或者挤死:一棵大树在中间劈开数尺,祭司和他的助手们将人牺的脖子或胸膛塞入树缝中,并用力夹紧。

然后,等祭司用斧子稍稍砍伤人牺,人群开始争先恐后地在他身上割肉,但不触及头颅与内脏。

各村代表立即将这些肉带回去。

为了尽快带回,有的时候还动用了驿马传送。

待在村里的人在人牺肉送到之前,必须严格禁食。

在全村的聚会场所,村里的祭司和各户的家长等在那里接收人牺肉。

收到肉后,祭司把肉分成两份。

一份敬献给大地女神:祭司把肉埋在地上的一个洞里,然后立即转过身去,必须不能看见人牺肉,埋好后,众人再各加一小撮土,最后祭司浇上一葫芦水。

  另一份人牺肉按每户人数的多少平分,各户家长用树叶包好,也按照转身不看的方式埋在自己最好的田里。

至于人牺的剩余部分(头颅、内脏和骨头)则在第二天早晨和一只整羊一起焚化。

此后将骨灰洒在农田中;或和成浆状涂在住房和谷仓上,也有和新谷混在一起的,据说可以防虫蛀。

南亚土著宰杀人牺的目是为了博取大地女神的好感,以确保一年的风调雨顺和庄稼丰收,即祈求大地女神保佑一年的丰收,身体健康,无灾无病。

而且尽量延长人牺的痛苦挣扎,是为了尽可能地使他多流眼泪,因为他们认为,人牺的眼泪像征着雨水,所以人牺流的眼泪越多就预示着该年的雨水越充沛。

  专家们认为,古代世界的一些原始部落残酷地用活人献祭是因为他们认为,像庄稼等新事物的诞生是以在其他事物的死亡为基础的。

没有死亡,就没有再生(繁殖)。

这也就是说,死亡和再生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互相依赖的方面,要使人类以及其他一切生物继续繁衍下去,就必须同时有其他人或生物的死亡。

加入收藏
               

意大利战役过程简介 意大利战役的最后结果如何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